第一单元复习=让爱住我家复习_第1页
第一单元复习=让爱住我家复习_第2页
第一单元复习=让爱住我家复习_第3页
第一单元复习=让爱住我家复习_第4页
第一单元复习=让爱住我家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

第一课相信相爱一家人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复习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认识自己的“逆反心理”,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

3、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能力目标:1、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2、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主动与父母沟通,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

2、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复习重难点难点:学会与父母沟通;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重点:孝敬父母和长辈;我爱你,中国;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复习提纲

1、为什么孝敬父母?

2、怎样孝敬父母?

3、怎样与父母沟通交流?

4、祖国可爱之处表现

5、青少年热爱祖国从何做起?

6、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7、为什么要对自己的祖国承担责任和义务?

8、青少年应怎样落实爱国行动?2、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3、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4、我们应如何与父母沟通,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5、祖国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8、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

6、你打算怎样行动来热爱我们的祖国?

9、炎黄子孙一脉相承(为什么)10、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意义11、青少年应该怎样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应怎样落实爱国行动?)7、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我们该怎么行动来热爱祖国?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2、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3、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1、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2、具体要求:①做到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

②理解父母的心意,

③听取父母的教诲,

④关心父母的健康,

⑤体贴父母的辛劳,

⑥分担父母的忧愁,

⑦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3)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也会影响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1)青春期心理特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正处在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称之为心理上的“断乳期”。(2)逆反心理(4)子女与父母的差异——代沟(1)要理解自己的父母(2)要尊重自己的父母(3)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主动交流、创造机会、认真倾听、主动道歉、善于体谅、控制情绪、分担责任、讨论问题,达成共识我们应如何与父母沟通,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祖国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江山如画。2、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3、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文字典籍(2)艺术创造(3)科技发明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我们该怎么行动来热爱祖国?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被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而尽心竭力。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①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②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

你打算怎样行动来热爱我们的祖国?

1、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2、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就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炎黄子孙一脉相承(为什么)1、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心声。2、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3、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关注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

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意义:这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青少年应该怎样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应怎样落实爱国行动?)1、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3、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更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48分)一、最佳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们需要家,因为家对我们而言()①是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②是充满亲情的地方③是我们温馨的港湾④是为所欲为的地方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家的认识。家中有亲人,正是父母的精心呵护和鼓励,让我们健康成长。家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是充满亲情的地方,是温馨的港湾。但是,我们在家中也应当遵守道德和法律,不能为所欲为。2.2010年3月28日来自新华网消息:云南弥勒重旱区一所希望小学里,为了把水带回家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喝,孩子们把学校里发的爱心矿泉水省下来偷偷放在书桌里“攒水”行孝,令人感动。我们之所以要孝敬父母,是因为()①父母赋予我们生命②父母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③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④赡养父母是未成年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孝敬父母的认识。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抚育我们长大成人,为家庭倾注了全部的情和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惟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赡养父母是成年子女应尽的义务,但我们未成年人可以尽扶助父母的义务。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本身错误。3.“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面对这种博大的爱,我们青少年应该()①与父母和平相处,对父母言听计从②学会尊重、理解、关心父母③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和教育④放弃学业,努力赚钱回报父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B。本题结合某人的话语,旨在考查怎样对待父母。①④的说法具有片面性;②③的说法符合题意,体现了尊重、孝敬父母,是正确的。故选B。4.(2010·江西中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2岁的邵帅用身体做出了回答,将自己的骨髓捐献给了患白血病的母亲。手术前,他还不忘发短信安慰母亲:“妈妈,我很好,做完手术就能和你见面了!”邵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①真情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②告别了依赖,走向了独立③自觉履行了赡养父母的义务④弘扬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邵帅的行为是对自己父母养育之恩的真情回报,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②③说法与题意不符,故应排除。5.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可生活中的子女并非人人都能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漫画《同学都是在饭店过生日》中的现象说明()A.两代人之间没共同语言B.子女没理解、尊重父母C.父母对子女生活上太苛刻D.子女在家庭中没地位【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如何对待父母的认识。从漫画中可看出,父母为子女准备了丰盛的生日宴,体现了对子女的真挚的爱,因此,C、D是错误的;可子女反而提出了苛刻的条件,盲目攀比,说明子女没理解、尊重父母。作为两代人之间,只要学会沟通和交流,不是没共同语言的,所以,A错误。6.有人说:“世上有种结,叫心结,难以解开;世上有扇门,叫心扉,难以敞开;世上有条沟,叫代沟,难以逾越。”代沟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年龄差距B.受教育程度差距C.生活经验差距D.社会地位差距【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代沟”的认识。代沟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异。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所以,B、C、D是代沟产生的原因,但不是直接原因。7.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与父母有时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正确做法是()A.一切听从父母B.顺其自然C.要父母作出让步D.理解、尊重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解析】选D。在家中,我们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对此我们不能顺其自然发展,也不能盲目顺从父母,更不能苛求父母、一味让父母让步,正确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努力化解矛盾,与父母携手同行。因此D项正确。8.俗话说,“理解万岁!”我们在与父母交往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对父母的理解,理解了,矛盾就没了,家庭就更加和睦了。这里的“理解父母”包括()①理解父母的“唠叨”②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殷切希望③理解父母的烦恼④对父母的一切行为,都要给予理解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父母的唠叨、对子女的殷切希望,正体现了对子女的爱和关切之情。父母也有烦恼,需要向子女倾诉,当我们理解了这一切时,就会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当然,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也可能在方法上有不对之处,我们应该妥善指出。因此我们理解父母不是理解父母的一切行为。9.歌曲《我爱你,中国》不知唤起多少中国人的爱国情怀。祖国可爱的地方有()①山河壮丽,江山如画②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领土面积最多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可爱的祖国相关知识的理解。祖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祖国山河壮丽,江山如画;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10.在上海世博会上,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的中国馆建筑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时,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以下能体现中华文化魅力的有()①汉字和汉语②京剧和国画③书法和篆刻④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主要表现在文字典籍、艺术创造、科技发明等方面。①④属于文字典籍,②③属于艺术创造。所以①②③④都正确。11.全国各地民众和海外华侨华人坚决与“藏独”“疆独”破坏势力作斗争的行为()①体现了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操②会影响民族团结③不利于构建和谐世界④是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的行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如何爱国的认识。题干中全国各地民众和海外华侨华人同“藏独”“疆独”坚决斗争的行为,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体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所以①④正确。12.(2009·莱芜中考)某班同学以“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下面是部分同学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维护民族团结主要依靠政府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B.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C.维护民族团结就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D.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的事情,与个人无关【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所以A、D错误;维护民族团结需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C错误,故选B。13.(2010·湖北模拟)“2010台鄂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论坛暨台湾湖北(武汉)周”活动4月20日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泉在致辞中表示,两岸同胞不仅有血脉相连的历史传承,也有休戚相关的共同利益,更有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景。湖北人民愿与台湾同胞携手推进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贡献更多力量。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①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两岸文化一脉相承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③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没有任何阻力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B。本题以台鄂间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从以上的致辞内容中可看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一脉相承;随着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必将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这也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由于受“台独”等分裂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其实现不会一帆风顺,需要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所以①②③正确,④错误。14.(2009·广东中考)温家宝总理在慰问汶川地震受灾群众时说:“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这说明人们面对灾难要()①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②自立自强,拒绝外援③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④具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C。本题借如何面对灾难,考查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温总理铿锵有力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在灾难面前,人们选择的不是消极退缩,而是乐观面对,团结一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只有这样才能共渡难关,迎来更美好的明天。这正是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故选C。②本身错误,不选。15.2010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加强文化引导,宣传中华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建议。之所以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①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②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③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④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意义的认识。此题可采用排除法,④显然不符合题意,因为当前经济建设才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故排除。①②③符合题意。16.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我国民族精神的句子有()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人生在世,“吃穿”二字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认识。①③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感,是爱国的表现;④体现了一种为国家、为社会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完全是一种个人主义的表现。故符合民族精神内涵的是①③④。三、简答题(共12分)18.2010年2月19日,中国儿童中心王宝凤书法教学工作室举办了“亲情笔会”——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活动,100多名少年儿童书写、背诵了《大学》、《孝经》、《弟子规》的部分章节,孩子们将自己的书法作品献给父母,向爷爷奶奶敬献寿桃,表达对长辈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子女为什么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7分)(2)我们应如何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孝敬父母的理解和实践运用能力。第(1)问可从为什么孝敬父母作答;第(2)问具有开放性,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作出行为选择。答案:(1)①父母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②父母还从思想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③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惟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④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2)报答父母就要孝敬父母,做到: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学会与父母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四、材料分析题(共14分)19.2009年9月29日,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全体人民积极参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形成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公民道德准则,培育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文明风尚,使每一位公民都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维护者和建设者。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你对民族团结的进步意义是如何理解的?(8分)(2)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贡献?(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第(1)问可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认识我国各民族团结的进步意义;第(2)问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之间多方面的相互交往,丰富了中华文化,开拓了祖国疆域,推动了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各民族更是相互团结、相互支持,充分体现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兄弟情谊。(2)我们青少年维护民族团结,就要反对民族分裂活动,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本单元命题方向考情回顾:近几年来用非选择题考查“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感受母爱的无私”、“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等内容。命题形式:主要是非选择题命题角度预测:从家庭生活的细节入手,感受父母无私的爱;导之以行,引导学生以具体行动孝敬父母。从个人与祖国的关系角度引导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热点链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中孝老爱亲模范的典型事例、两岸关系中的热点问题、维护祖国尊严荣誉利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