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概论(第2讲1)_第1页
人口学概论(第2讲1)_第2页
人口学概论(第2讲1)_第3页
人口学概论(第2讲1)_第4页
人口学概论(第2讲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人口学统计资料与基本分析方法一、人口统计资料二、人口分析方法一、人口统计资料1人口普查2抽样调查3人口登记4利用人口统计资料应该注意的问题人口学资料有三个主要来源,(一)人口普查;(二)抽样调查;(三)人口登记,包括:生命登记(包括出生数、死亡数和结婚数在内的生命事件);人口登记表;国际迁移统计资料。1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按照一定的标志对其全部人口进行的调查,以取得该国或该地区的有关全部人口的社会、经济、自然特征的全部资料。人口普查是一次性的专门调查,以个人为调查对象,对全部人口的直接调查,规定有同一调查标准时间和科学定义的调查项目,调查数据具有权威性。人口普查的特点普遍性同时性周期性权威性

早期的人口普查或清查往往与纳税有关。“普查”(CENSUS)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ENSERE”,含有价值或税额的意思。另一个原因是为军事服务。新法兰西殖民地(即加拿大)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进行过第一次普查,欧洲瑞典1750年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虽然1703年冰岛进行过普查,但材料公布较晚,所以大多认为瑞典为欧洲之首。由于美国1790年人口普查是第一次包括全国人口并周期性的(每十年)进行,所以被世界公认为近代人口普查之开端。美国政府于1790年通过的普查法案规定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英国和法国于1801年挪威于1815年比利时于1846年意大利于1861年德国于1871年沙皇俄国于1897年进行了人口普查。全澳洲第一次同时进行的人口普查是在1881年。虽然在此之前也曾有个别的殖民地进行过若干次人口普查,在亚洲,印度次大陆于1872年普遍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同年,日本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2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根据这部分单位取得的数据(平均数或相对数)来推断该人口总体相应的指标的数据。优点抽样调查耗资比较少,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和缩短调查时间。抽样调查可以提供比人口普查更详尽和质量更高的信息。抽样调查可以检验人口普查和登记资料的精确度。或者在登记不完全时可以用来收集生命统计资料。可以作破坏性调查。缺点但是可能会出现在调查全部人口时不会出现的抽样误差。另一个问题就是不可能对该国较小地区的有关情况作出判断。对专业的要求很高著名调查“开普研究”(KAP),即指提出有关家庭(生育)计划的知识、态度和实施一类的问题以便进行研究。

KAP:Knowledge(知识),Attitude(态度)和Practice(实践)世界生育调查WFS,曾被描述为试图进行的规模最大而又单一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其目的是“援助多数有关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人类的的生育行为进行有国家代表性的,有国际对比性的以及经过科学设计并付诸实施的调查”(世界生育调查,1977:7)。3人口登记人口登记是指人口事件发生后随即进行登记,把登记的原始材料收集起来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人口登记按照登记的人口事件性质可以分为三类:(1)人口自然变动登记这种登记首先是对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事件进行登记,所以称为生命登记,对这种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叫作生命统计。在实际工作中把结婚和离婚事件的登记也包括在内。(2)人口迁移变动的登记。(3)户口登记。这是按照人或户建立起来的每个人的记录,从出生开始到死亡为止记录一切事件,其范围还可以包括上面的结婚和迁移登记,并包括职业、出生地等。从广义而言,对特定人口的登记也属于人口经常登记范畴,如学生登记、会员登记、职工登记等。(1)生命登记人口普查和调查都是描述在某一确定时间点上的人口状况。生命统计资料则是研究人口变化的主要资料来源。因为,这些资料通常是在包括有死亡数、出生数和结婚数的各种登记表的连续性基础上收集起来的。(2)人口登记表由于有了一套生命登记制度,每张登记表都是分别保存,因此要得到该人口中有关个人的完整情况就有可能比较困难。而一张综合的人口登记表就能提供这样的完整情况。因为给某一人口的每个人都存有一份个人档案,它记录有该成员的生命事件和迁移情况。按照联合国的要求,现在理想的人口登记表要提供每个人的特征和他(她)所发生的生命事件情报的连续性记录。人口登记表最先出现在古代中国。(3)国际迁移统计资料这些统计资料是从抵达国际边界的人员登记表中获得的。越过国际边界的人员通常均须持有护照和填写各式各样的到达和离去的表格。并非所有的国际移动都是有记录的。例如,曾有数百万墨西哥人非法越过边境而在美国居住。我国的六次人口普查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1949年以后党中央将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由于刚刚建国,没有比较详细的人口数和选民数,从而给人民代表选举带来困难;另外,中央决定从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及制定全国粮食统销计划的过程中需要详细了解我国人口状况;同时对于一个新建的共和国来说,了解全国人口数量也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在1953年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1951年7月16日,公安部首次公布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许多城市开始立并逐步完善户口登记体制,1952年卫生部在全国32个市县的750万人口中进行了生命统计,并拟定了生命统计报表格式。1954年内务部制定了“户口变动统计表”,国务院于1955年6月9日发布了《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从而使户口登记工作在全国普遍铺开。1962年开始,我国经济开始恢复,1963年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经济情况和人民生活出现全面好转,中央决定从1966年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4年6月进行了第二次人口普查。当时人口总数为723070269人,比1953年人口普查时增加了1.2亿。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三次人口普查刚刚结束,国家就明确提出:根据联合国逢“0”年进行人口普查的建议,中国准备在1990年举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86年《统计法》也明确规定:我国今后将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在每次普查中间进行一次1%人口抽样调查。4利用人口学数据分析和比较应该注意的问题质量定义质量问题在查阅世界人口学统计资料时,必须记住各个国家在资料质量方面的参差不齐。在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都能够整理出比较完备的资料汇编,因为他们设有效率较高的统计机构、良好的通讯系统和丰富的资料来源。而这些国家的人又都有文化,能对所提及的问题作出比较准确的回答。年龄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一旦人们在提供准确年龄和生命事件的正确数据过程中存在问题。这样的数据则是不完全的,人口学家就需要应用专门技术试图校正其中的错误。在澳大利亚,几乎每人都持有一张出生证,而且都知道他(她)本人的确切年龄。至今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有一些人,特别是那些年龄很大的老人和文盲,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年龄,只能凭推测。有些推测方法比其它方法更为流行,其结果常常只不过是在以“零”结尾的数字上滥加一气。在1963年尼日利亚人口普查中,就有2,524,406人说他是20岁;而只有615,710人说他是19岁。年龄偏好和年龄堆积

本来在调查时应该申报当时的真实年龄(周岁),但是:由于某些政策在年龄的规定上对当事人不利,因而在申报时避开这些年龄而虚报为其他年龄;受尊老敬老的习惯或某些风俗的影响而将年龄报得大一些;对老的忌讳习惯以某些特殊数值结尾的年龄作为记数单位,如以“0”或“5”结尾的年龄故意将靠近“0”或“5”的年龄错报为以“0”或“5”结尾的年龄。等造成调查资料出现明显有规律的年龄“堆积”现象。世界各国的调查资料中,“堆积”最严重的是以“0”结尾的年龄,其次是以“5”结尾的年龄,然后是以“2”和“8”结尾的年龄。定义由于定义可以随时随地更改,也由于不同的国家使用定义之含义不一样,因此出现了一些其它困难。城市在1971年人口普查中,澳大利亚的城市中心区规定必须拥有1000人或1000以上人口,但印度选择5,000人为最低限度。我国的“城市”100万以上的为特大城市;50-100万的为大城市;20-50万的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包括小城镇)二、人口分析方法1基本概念(1)生存人年数(通常简称为人年数)的概念是很简单的。它是一批人的人数和这批人生存的年数的乘积。这一指标实际上就是该批人中的每一个人所存活的年数的总和。结论:如果出生和死亡人数在区间(,)内分布均匀的话,那么该区间内人口的生存人年数就等于区间长度(n)乘以该区间上的平均人数。在实际的人口统计中,我们经常利用区间长度与平均人数指标的乘积来代替或近似代替人年数指标或人年数概念,从而将计算人年数转化为计算平均人数。对于生存人年数np来说,n的区间可以任意延长或缩短,但必须以年为单位。如果是1个月,换算成年就是1/12年,而p是相应区间上的平均人数。区间是一个月,p就是一个月内的平均人数或取月中的人数来替代。虽然n是以年为单位的,但p却与时间(年)的长短无关,只与区间两端的人数有关或区间某些点上的人数有关。(2)静态指标(时点)和动态(时期)指标人口分析的对象一一人口各指标通常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人口静态指标反映的是人口的状况,通常采用人口构成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行业职业构成、婚姻构成;民族构成等。人口动态指标反映的是人口事件,这些事件主要包括:出生、死亡、迁移、结婚、离婚等。由于这些事件影响着人口总量的增加或减少,所以也称生命事件。静态指标不具有可加性,即不同时点上的静态指标相加没有任何意义动态指标则具有可加性,即不同时期上的指标值相加是有意义的。(3)绝对数和相对数绝对数反映某一时刻或某一时期,具有一定总量和规模的人口数值称为“绝对数”。绝对数分两类:一类是时点数。比如,人数、某一年龄的人数、不同婚姻状况的人数等。这些指标只有在指出是哪一时点上的数值时才有意义,不同时点上的同一指标不具有可加性。另一类是时期数。比如,出生人数、死亡人数、迁入和迁出人数等,它们是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发生某一人口事件的人数,不同时期发生同一事件的人数具有可加性。相对数相对数是表示两个指标的对比关系,通常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利用相对数才能进行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或不同指标以及不同地区相同指标间的比较。从统计学上看,相对数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强度相对数。比如,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密度等。它是两个性质不同又有某种联系的绝对数之比,人口学中的多数“率”指标以及各种人口密度指标都属于强度相对数;第二类是比较相对数。它是两个同类绝对数之比,表示同类事件的相对规模和水平。人口学中的“比”大多反映的是比较相对数。比如出生婴儿性别比、抚养比等。第三类是结构相对数。它是反映各部分由总体的百分比,即总体结构的相对数。人口学中“比例”则是反映这方面的内容。比如,男、女分别在人口中所占比重,老年人口系数等。相对数的单位是由绝对数的单位来决定的。比如,人口密度的单位就是“人/平方公里”。死亡率的单位就应该是“人/人年”。有些相对数是无单位数,比如出生婴儿性别比。我们在实际使用“率”指标时,通常都不考虑它的单位,从而把它看成无单位数,事实上“率”指标也是有单位的,只是它的单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在指标的计算结果上不再注明它的单位。(4)率、比、比例“率”的概念人口统计中的,“率”指标,一般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发生某一人口事件的人口绝对数与该时期内人口的生存人年数之比。该指标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时期指标,而且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指标。它表示发生某一人口事件的人数相对对于同一时期人口的生存人年数的强度,指标的单位是人/人年。人口统计学中的“率”指标无论按多长时间计算,“率”指标的计算单位都是人/人年,该指标表示的是发展水平和程度,与计算时选取的时间长短无关。人口统计中的“率”指标通常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生育率、结婚率、迁入率、迁出率等。应当注意,由于习惯上的用法,人口统计中有些被称做“率”的指标实际上不具有我们所定义的“率”指标的涵义,它们实际上应该叫作“比”或“比例”,却错误地被称做“率”。结婚率=一定时期内的结婚人数/该时期内的适婚人数×100%尽管这样,为了尊重历史,为了与传统的名称一致起来,而不进一步引起概念的混乱,我们不得不沿袭这种习惯用法。“比”的类型与计算“比”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的不同的绝对量之间的比较关系。在人口统计分析中,比较两个数值的大小是研究指标间对比分析的重要方法,“比”正是说明两个数相对大小的一种指标。如果a是一个数,b是另一个数,这两个数之比就是a/b,即a除以b,这是以b为基础来度量a的大小,a除以b的含义是“每单位个b相应有多少a”,与b的比值不取决于a和b的值的大小,而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差异程度。a和b可以是时点数,也可以是时期数。但是对于某一指标来说,分子和分母必须同属于时点数,或同属于时期数。分子和分母一个是时点数,一个是时期数,这样的指标是没有意义的。“比”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a和b不相互包含,各是独立的。它们可以是同一特征的不同指标,可以是不同地区或不同总体的相同指标,也可以是同一地区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指标的比较。“比”的类型(a)同一总体中具有相同特征的两个数值的比较人口普查可以得到具有各种特征的人口总体:某一时点的总人口、某一时期的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等。在人口的各个总体中可以根据总体内部的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部分。在人口统计中通常有,总人口性别比、出生婴儿性别比、老少比、抚养比等指标。很明显这里所讲的“比”是指总体中各部分的比较关系,而与总体规模的大小无关。(b)不同总体的相同指标的比较这里包括三种情况:一种是不同地区同一时间上的两个相同指标的比较。另一种是两次完全独立的调查得到同一地区的两个总体数据,为检查普查资料的一致性或者检验人口普查本身的质量,往往可以进行这样的比较。第三种是对同一地区两次普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观察人口的动态演变过程。(c)同一地区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指标的比较人口分析不仅只分析人口本身,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关系。在研究这种关系时往往将某地区的人口与当地的地域面积、耕地面积、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指标进行比较。人口与这些社会经济指标之比,通常不称为“比”,而习惯称为人均指标或人口密度指标。比如,人口除以耕地面积称为人口耕地密度,表示平均每亩耕地养活多少人;相反,用耕地面积除以人口数,则称为人均耕地面积,表示平均一个人所能占有的耕地面积是多少。可以看出人口密度指标和人均指标是互为倒数的关系。比例的涵义和计算比例反映的是总体中的某一部分与总体的比较关系,它是部分值与总体值之比,分子包括在分母中,分子是分母的一部分。它表示以总体为单位,某一部分占总体的比重有多大,比例的值在0和1之间变化,总体各部分的比例的集合就是该总体的结构成分布。总体各部分比例之和为1。比例和比是完全不同的比例表示总体中的某一部分与总体的比较关系,比例的分子是分母中的某一部分,分子包括在分母之中。如果总体只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a,另一部分是b,那么比例式为“a/(a十b)和b/(a十b)。比表示两个完全独立的部分的比较关系,比的分子和分母不相互包含,比的公式为“a/b或b/a。区别比例和比主要看分母是属于总体的一部分还是总体本身。年龄从统计学、生物学、医学和社会学角度,可将年龄划分为日历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a)日历年龄日历年龄也称“时序年龄”、“自然年龄”、“历法年龄”。日历年龄是指一个人生命生存所经历的时间。以年、月为计算单位,生命生存一年,年龄增加1岁。老年人的年龄划分和人口学的统计年龄,就是使用日历年龄来计算的。计算日历年龄的方法是从一个人出生之日算起,至计算之日或生命终止日为止。一个人寿命长短、年龄大小,取决于生存时间的长短。计算年龄,民间传统习惯用虚岁来计算,每个人出生就算1岁,之后每一个阴历年增加1岁,以春节为分界线,因此虚岁年龄比周岁年龄多1岁或2岁。周岁年龄却不同,是指一个人从出生起到计算日止所经历的实足年龄,如一个人过了66个生日,尚未过第67生日,其实际年龄为66周岁。周岁年龄是人口学统计常用的年龄。也叫完全年龄(Completedage)。确切年龄(exactage),指从出生之日起到计算之日至所经过的确切日数。实际生活中,除对不满一周岁的婴儿尤其是不满一个月的新生儿按月、日计算年龄外,一般不按日计算确切年龄。(b)生理年龄

生理年龄也称生物学年龄或生理学年龄,它是根据生理学和解剖学方面发育状况和生理功能变化程度来推算的年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结合年龄和人体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变化,分为以下几期:25岁以前为发育期;25岁-45岁为成熟期;40岁以上为退化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生理年龄就一般而言,代表着一个人出生后到一定年龄阶段其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水平,也预示着人体的生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延长,机体结构和功能向衰老方向发展。由于主、客观因素影响,个体之间有很大差异。一个人如注意养生,合理营养,科学锻炼,努力提高生活质量,积极采取延缓衰老的有效措施,其生理年龄往往可能小于其日历年龄。生理年龄虽然反映个体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变化,但个体差异很大,即使是同一个人其各系统、器官的衰退、老化程度也不一定都同步。如一个人的实足年龄为60岁,而其脑细胞的总量及器官结构变化和功能指标有可功能与50岁人一样,可以说他的脑细胞年龄为50岁,而他的某一器官结构变化和功能指标有可能不如60岁的人。关于生理年龄的指标尚无统一和精确的规定,但有的学者提出了一些具体项目作为检测指标。如心、肺、肾功能,新陈代谢速率,皮肤弹性、视觉听觉、血压、骨骼钙化、握力、血液生化项目等。(c)心理年龄

心理年龄主要反映人的大脑功能及心理衰老的程度,代表着个体随着年龄增长对事物的认识、感情、意志及适应家庭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心理反应实质是大脑功能的表现。心理上的衰老是大脑衰退的主要表现。人们常以智慧、情感、精力的变化程度表述心理年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比在幼年和青年时期大多一致,进入老年阶段就有了很大差距,有的学者将20岁以下的人称为未成熟期,20岁以上至60岁称为成熟期。也有学者根据人的心理活动和智力水平进行研究,认为与人的生理结构、神经系统功能密切联系的智力活动称为液化智力;与人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文化知识积累密切联系的智力活动为晶化智力。液化智力40岁以后下降,60-70岁时下降明显;晶化智力在中年期有所增长,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