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用地布局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用地布局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用地布局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用地布局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用地布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第五章城市用地布局城市用地的分类城市用地的规划布局原则城市结构与形态一、城市用地的分类城市用地对应于所担负的城市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用途。中国建设部于1990年制定并颁布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计有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

一.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十大类: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水域及其他用地E。二、城市用地的规划布局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与以土地所有权为代表的社会制度、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密切相关土地利用规划的职能:对内为各种城市活动安排必要的空间;对外通过城市规划区、规划建成区的划定,确定城市的空间发展方向,促进、保障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协调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的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公共利益---政府的出发点。二.

城市用地的规划布局二.

城市用地的规划布局工业用地的要求工业用地的综合要求工业用地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工业污染对其他用地的影响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关系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工业分类与工业用地的比重工业用地的布局原则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工业用地的布局形式工业用地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

工业仓储用地的规划布局仓储用地的规划布局仓储用地的分类仓储用地的规模仓储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仓储用地布局的原则仓储用地的规划布局

表二.

城市用地的规划布局2、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布局公共设施用地的分类按使用性质分类1)行政办公2)商业金融业3)文化娱乐4)体育5)医疗卫生6)教育科研设计7)文物古迹8)其它按服务范围与对象分类二.

城市用地的规划布局公共设施用地的指标公共设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公共设施指标的确定公共设施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布局的原则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二.

城市用地的规划布局3、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

居住用地的组成与用地分类居住用地的组成居住用地的分类居住用地的规模与组织居住用地指标居住用地的组织原则居住用地的基本构成单元居住用地的组织结构与规模二.

城市用地的规划布局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居住区用地+其他用地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用地构成居住区小区组团1.住宅用地(R01)45~6055~6560~752.公建用地(R02)20~3218~276~183.道路用地(R03)

8~157~135~124.公共绿地(R04)7.5~155~123~8居住区用地(R)100100100居住用地的选择与布局居住用地的选择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二.

城市用地的规划布局1、城市结构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结构是“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城市结构与形态2、城市形态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形态是“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通常指城市建成区的平面形状、内部功能结构和道路系统的结构与形态。城市形态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或为自然发展的结果,或为规划的建设的结果。这两者往往是交替着起作用的。

三、城市结构与形态表6—3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中的用地分类城市总体规划图城市分区规划图图6—2铁路编组站、专用线与工业用地图6—3利用河流、高压线走廊作为防护带的实例图6—4防护林带的布置图6—5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示意图图6—6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7中等港口城市中仓储用地的布局图6—9中等规模城市商业服务业设施分布示意图图6—1050万人口城市各级公共设施分布示意图图6—11日本大阪泉北新城图6—12苏联居住小区规划实例图6—13居住用地集中布局的实例图6—14居住用地分散布局的实例(重庆市)四、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描述理论1、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ZoneTheory)

E.W.Burgess于1923年提出。城市分成为五个同心圆区域:(1)中心商务区(CBD);(2)过渡区(ZoneinTransition);(3)工人居住区;(4)良好住宅区(Zoneofbetterresidences);(5)通勤区(Commuterszone)。2、扇形理论(SectorTheory)H.Hoyt于1939年提出。根据64个美国中小城市住房租金分布状况的统计资料和几个大城市的居住状况的调查,结论是:城市就整体而言是圆形的,其核心只有一个。交通线路由市中心向外做放射状分布。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将沿交通线路向外扩大,同一使用方式的土地从市中心附近开始逐渐向周围移动,由轴状延伸而形成整体的扇形。3、多核心理论(Multiple-nucleiTheory)

C.D.Harris和E.L.Ullman于1945年提出。影响城市中活动分布的基本原则:(1)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2)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互相接近;(3)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消极影响,这些活动应当避免同时存在;(4)有些活动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而不得不布置在不很合适的地方。在这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加上历史遗留习惯和局部地区的特征,通过相互协调的功能在特定地点的彼此强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