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百年通讯发展史1311电报固定电话传真机寻呼机手机网络1905年-天津开办中国最早的无线电学堂
1905年7月,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聘请意大利人葛拉斯为教师。他还托葛拉斯代购马可尼猝灭火花式无线电机,在南苑、保定、天津等处行营及部分军舰上装用,用无线电进行相互联系。
1906年-我国开通最早的民间无线电通信1906年因广东琼州海缆中断,在琼州和徐闻两地设立了无线电机,在两地间开通了民用无线电通信。这是中国民用无线电通信之始。
1908年-上海地区开设无线电台
1908年,英商在上海英租界的汇中旅馆私设了一部无线电台,与海上船舶通报。后由清政府收买,移装到上海电报总局内,这是上海地区最早的无线电台。
1911年-中国最早的远距离无线电报通信
1911年,德商西门子德律风公司向清政府申请,要求在北京、南京设立无线电报机,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试验。1912年,民国政府接管清政府邮传部,改组为交通部,设电政、邮政、路政、航政四个司。1913年-最早的邮电学校和无线电报局建立。1921年-1月7日,中国加入国际电报公约(万国电报公约)。1927年-中国与欧洲实现双向通报1930年-上海国际电台建成。1933年-中国电报通信首次使用打字电报机。1969年,"中文电报译码机"问世,可以自动把电码译成汉字的机器,从电报局收到的电报,报文已经不是一组阿拉伯数字了,而是直接印出的汉字。电报北洋电报学堂电报机固定电话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掠夺土地和财富的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近代的邮政和电信。1900年,我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在南京问世;1904年至1905年,俄国在烟台至牛庄架设了无线电台。中国古老的邮驿制度和民间通信机构被先进的邮政和电信逐步替代。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的邮电通信仍然在西方列强的控制中。加上连年战乱,通信设施经常遭到破坏。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出于战争需要和企图长期统治中国的目的,改造和扩建了电信网络体系,他们利用当时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和政治制度的腐败,通过在技术、设备、维修、管理等方面对中国的通信事业进行控制。1949年以前,中国电信系统发展缓慢,到1949年,中国电话的普及率仅为0.05%,电话用户只有26万。1949以后,中央人民政府迅速恢复和发展通信。1958年建起来的北京电报大楼成为新中国通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十年“文革”,邮电再次遭受打击,一直亏损,业务发展停滞。到1978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为0.38%,不及世界水平的1/10,占世界1/5人口的中国拥有的话机总数还不到世界话机总数的1%,每200人中拥有话机还不到一部,比美国落后75年!交换机自动化比重低,大部分县城、农村仍在使用“摇把子”,长途传输主要靠明线和模拟微波,即使北京每天也有20%的长途电话打不通,15%的要在1小时后才能接通。在电报大楼打电话的人还要带着午饭去排队。1978年,全国电话容量359万门,用户214万,普及率0.43%。改革开放后,落后的通信网络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加快了基础电信设施的建设,到2003年3月,固定电话用户数达22562.6亿,移动电话用户22149.1亿户。古今中外,多少人曾经为了更快更好地传递信息而努力,在电信发展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人们尝试了各种通信方式:最初的电报采用了类似“数字”的表达方式传送信息;其后以模拟信号传输信息的电话出现了;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方式以其明显的优越性再次得到重视,数字程控交换机、数字移动电话、光纤数字传输……历史的车轮还在前进。固定电话电话交换机
传真机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收到各种图文并茂的信息。彩色传真机的出现又是一个飞跃。最早的彩色传真机记录出现于1925年4月美国“贝尔系统技术指导”的卷首插图中。到了60年代中期以后,彩色传真机才逐渐实用化。国产传真机最早应用是在60年代,用于国家统计和机要部门,后又扩展到部队、公安和新闻等单位。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真机家用化的趋势开始显露,但普及率相对较低。
传真机传呼机刚出现的时候,谁要是有部传呼机,那是很叫人羡慕的,当时人们把它又叫“寻呼机”,BB机,BP机,能拥有一部传呼机成为当时很多人的一大心愿。1983年,上海开通中国第一家寻呼台,BP机进入中国。随着科学技术的成熟和社会需求的增大,1990年开始,传呼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传呼市场的繁荣,使各传呼台之间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手段即服务费价格战。当时有的传呼台服务较高,入网费100元,数字机一年180元(每月15元),汉字机一年600元(每月50元),为竞争用户,传呼台入网费从最初的100元降到50元、30元,直到最后免费入网,服务费也降到了数字机一年120元,汉字机每年三、四百元甚至更低。有的传呼台为了览更多用户,还增加了发送天气预报、股票信息、新闻等内容,一项内容每月2元。激烈的竞争使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最后所有信息免费发送。
1995年下半年开始,传呼业务在手机强大的攻势下,逐渐败下阵来,传呼用户开始不再增加。1996年开始出现下滑,用户减少,传呼台数量也急剧下降。上海1998年还开办了双向寻呼业务,现在“网上呼”等新业务也逐步开始实现。寻呼机的种类也有所增加,有数字机、汉字机、股票机和信息机等几种。直到2005以后寻呼机淡出中国的舞台。寻呼机腰别BP机手机的普及是从固定电话开始的。最初手机出来名叫大哥大,只有成功人士才能买得起用得上的,我们也习惯用“大哥大”称呼这一群牛气哄哄的人。那时大哥大有个诨名叫“砖头”(呵呵,还是挺形象的),携带方便,来去自由,上面带根长长的天线。后来出现了本地通的手机,不过对于那个时候的学生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呼机了,印象最深的就是要到固定电话机上去回话,比较麻烦。90年代末20世纪初身形小巧的手机开始普及开来,手机的更新换代也更为迅猛,开始是黑白的、彩色的小屏幕,到后来屏幕越来越大,色彩也当然越来越绚丽,功能也从单纯的电话通讯到音乐、拍照和无线上网。2000年之前,诺基亚6110绿色的屏幕和软橡胶的数字键代表了一个时代
2000年,到了新世纪,越来越多的手机涌入到消费市场,同样各大厂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将手机做得更小巧是当时的主要关注点
2002年一夜之间多功能手机已经充斥了整个市场,这年很多PDA(个人数码设备)厂商进入到手机市场
2003年在这一年手机产业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就是彩色屏幕的出现2004年拍照手机的发展速度很快,由于VGA分辨率手机的引进,使得手机拍照手机的刑诉大幅提高,手机手捧大哥大1987年高能所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用户:高能所于1987年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国际计算机通讯线路,通过低速的X.25专线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直接相联,率先进入国际互联网。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了中国第一封E-mail邮件,由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1994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网(CNNET)第一次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联接,成为我国第一个与国际互联网联接的网络,标志中国成为世界网络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科学技术网建成于1989年,为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络。1995年1月,原邮电部电信总局开始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X.25网等方式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1996年5月,中国第一间网吧在上海出现,网络生活开始介入人们1996年8月,《数字化生存》在中国发行,为刚刚接触互联网的中国人勾勒了一幅数字前景素描和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模式。1996年8月,张朝阳创办搜狐网站,门户网站的说法被提上桌面。1996年11月15日,实华开公司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旁边开设了实华开网络咖啡屋,这是中国第一家网络咖啡屋。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网进入国际互联网络,这是中国开通的第一家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1997年2月,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成为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ISP、ICP。1998年7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骨干网二期工程开始启动。1999年7月,中华网成为第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网络股。2000年,在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发出八年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通了短信(SMS)服务,发出了中国第一条短信。2000年3月30日,,北京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开通,使中国主要互联网网间互通带宽由原来的不足10兆比特每秒提高到100兆比特每秒。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投入运行。同日,中国移动正式推出“全球通WAP(无线应用协议)”服务。2001年12月,中国十大骨干互联网签署了互联互通协议,使中国网民可以更方便、通畅地进行跨地区访问2002年9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域名注册服务机构认证办法》等文件。2003年3月17日,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下正式开放二级域名注册,用户可以在顶级域名CN下直接注册二级域名。2004年12月,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核心网之一CERNET2主干网正式开通。2005年6月30日,我国网民首次突破1亿,达到1.03亿人,宽带用户数首次超过网民用户的一半。网络通讯发展的条件第一,社会需求是通信发展的根本动力。通信发展与社会需求密不可分。在波澜壮阔的20世纪舞台上,通信在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从开始时少数人才能享用的奢侈物到目前普通社会大众的日常消费品,通信在日益旺盛的社会需求的推动下,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世纪之交,技术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化进程,使通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类对通信的依赖性愈来愈强,通信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第二,开放是通信业发展的滔滔大势。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通信发展的浪潮中,中国通信业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走过了一条从屈辱到自立的艰辛而曲折的道路。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自立才能自强;封闭就要落伍,开放才能振兴。世纪之交,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推动着通信的全球化。
第三,科技进步是通信发展的加速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带来了通信的跳跃式发展。19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邮轮、火车的出现,使邮件的传递时限大大缩短;电磁技术的革新,开创了电报电话发展的新纪元;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讯业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到现在,人们随时随地可以相互联系。总结
回顾20世纪通讯的百年发展史,其实就是科技发展百年史的一个缩影。科技,以人为本。通讯科技的发展给人们之间的沟通、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机在网络安全技术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皮革制品的人因工程与舒适设计考核试卷
- 技术型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考核试卷
- 注册会计师考试2025年审计证据获得与分析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审计报告分析技巧试题及答案
- 海底油气管道监测新技术研究考核试卷
- 2025年会计组合题分析试题及答案
- 围墙基层清理施工方案
- 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与考察试题及答案
- 识别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的核心定义试题及答案
- 江西卷-2025届高考历史4月模拟预测卷(解析版)
- bim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运输公司机务管理制度
- 妇科管理制度
- 初中数学课标培训
- 2025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15年版
- 新晋管理者培训
- GB 19762-2025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防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