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工程课件 第12章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工程课件 第12章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工程课件 第12章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工程课件 第12章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工程课件 第12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这一哲学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用新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系列重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目录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形成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实践观点与党的思想路线二、生产力观点与辩证唯物论的发展观三、对立统一规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关系的思想四、群众史观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五、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辩证关系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理论贡献与指导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理论贡献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指导意义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基本国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深刻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以毛泽东哲学思想为理论来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关于物质世界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原理、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原理等一系列基本原理,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场新的革命,改变了中国的落后面貌,推动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哲学认识,也体现了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思考。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的。围绕这一主题,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系统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哲学命题和哲学论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这一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观点,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基础。第二阶段: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

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第三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最新成果。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既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内容中,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具有丰富的内涵。一、实践观点与党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既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内容中,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具有丰富的内涵。(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地统一起来,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内涵0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0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03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04(二)实践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认识论01强调发挥实践主体能动性思想,突出实践的价值功能,并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03阐明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辩证关系02强调实践的评价功能,提出“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二、生产力观点与辩证唯物论的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运用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形成了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点的唯物主义发展观和发展辩证法。(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第二,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第三,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四,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辩证唯物论的发展观要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01强调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实现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0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发展问题上的辩证法03三、对立统一规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关系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基本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在实践中形成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和重大关系的思想。(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第一,明确现阶段中国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同时指出在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明确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现阶段,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第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主要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的。改革改革就是改变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此意义上,革命和改革的性质是一样的。但改革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第三,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强调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解决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和谐是矛盾的协调和融汇,是矛盾发展的新境界;但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相反,和谐恰恰是建立在协调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必须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二)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的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包含深刻的辩证法内容,特别是它强调在矛盾的对立中把握统一,更加注重矛盾双方在对立中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相互转化,在同一性中把握对立性,在实践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涵,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实践中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依据。第一,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第二,关于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根据事物发展是一个过程和事物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哲学思想,提出了通过“先富”而实现“共富”和把握好“两个大局”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辩证法。第三,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第四,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三)统筹兼顾的方法论统筹兼顾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具体体现和科学运用,是指导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运用。一总揽全局,统筹规划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三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四兼顾各方,综合平衡统筹兼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认识和构建,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论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也处于相关性之中,由此决定了事物的发展与系统整体态势息息相关。现实世界就是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论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贡献。四、群众史观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以人为本思想,在多方面发展了唯物史观。(一)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在说明社会发展动力时,强调把生产力作用与人民群众作用有机统一起来,把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作为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发挥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各阶层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强调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充分发挥好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推动历史进步的基本原理。(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最根本的是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使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的标准,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上。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体现和保障人民的利益:经济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上。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统筹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要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五、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辩证关系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互作用关系的原理,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推动文化建设,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精神文明,阐明了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战略地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观。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0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0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03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理论贡献与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宝贵财富。这一哲学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