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时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自读课文学习《采薇(节选)》诗经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内容上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反映了周初至周晚约五百年年的社会面貌。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五经”之一。
西周时期,周宣王执政的前夕,狁曾乘周王朝政治动乱和遭遇大旱灾的机会,侵扰北方边境。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出兵征讨,这首诗反映的大约就是这次战争情况。写作背景
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指导朗读薇:薇菜,植物名。
昔:从前,指出征时。往:指当初去从军。
迟迟:迟缓的样子。
莫:没有人。
理解词语理解诗意
当初我去从军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曳。现在我解甲归故乡,大雪漫天飞舞飘落。道路泥泞慢慢行走,又渴又饥真是劳累。我满心伤感满腔悲,这种哀痛谁能知道! 合作交流
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A.赏析诗句,理解诗意。
B.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征
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饥渴交加,可谓十分狼狈凄苦。
赏析诗词试简单分析诗歌后四句。赏析诗词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是描写,“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歌描写了从军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赏析诗词
写作特点A.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B.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是的前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重章叠句的特点: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步,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自读课文要求: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走进作者
王维(701-761):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他擅长写优美的山水诗和抒情小诗,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作有《送元二使安西》《鸟鸣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解题
元二:诗人的朋友,元常,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叫做元二。
使:出使。
安西:地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唐朝设置在西北的最高军事机构,也是元二此行的目的地。
题目的意思:王维送元二出使到安西去任职。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指导朗读理解词语
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东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的雨。
浥: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寒食》这首诗写了什么传统习俗?理解词语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故人:老朋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理解诗意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合作交流
全班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A.赏析诗句,理解诗意。
B.该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寒食》这首诗写了什么传统习俗?赏析诗歌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渭城)、时间(春季)和环境气氛。“柳”与“(留)”谐音,暗含(送别)之意。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行诗由写景转入送别。“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敬了多杯,仍不尽意,千言万语通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一行为表达出来,这依依惜别之情虽只字未提,这喝下的不仅仅是一杯酒,还有王维对元二的一片深情。《寒食》这首诗写了什么传统习俗?赏析诗歌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送别诗,借朝雨柳色渲染惜别的气氛,抒发依依惜别之情。 《寒食》这首诗写了什么传统习俗?新课学习学习《春夜喜雨》走进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唐代巩(今河南巩县)人,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他为“诗圣”。他的诗在文学史上享有“诗史”的盛誉。杜甫的诗歌流传下来的有一千四百余首。他的诗歌,题材非常广泛,许多诗歌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对立,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描写了受压迫受剥削的下层人民的生活处境,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感情。他也写了许多描绘祖国山河景物、写景抒情的诗。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杜甫定居成都,建起草堂时写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春夜降雨,滋润万物,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指导朗读理解词语乃:就,于是。潜:暗暗的,悄悄的。野径:乡间小路。发生:促发植物生长。
润物:是植物受到雨水的滋润。俱:全,都。 晓:早晨。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而显得饱满和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国管理锦之官驻地,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
理解诗意
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到了春天需要雨的时候,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地降临大地,如丝如缕,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显。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合作交流
前后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A.赏析诗句,理解诗意。
B.说一说,本首诗写作思路。
赏析诗歌第三、四句写什么?
这两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雨的特点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
上句写春雨伴随着和风在夜间悄悄到来;下句是写春雨对万物的滋润作用,“细无声”既呼应上句“潜入夜”,又与首句“好雨”和诗题中的“喜雨”相呼应。 赏析诗歌《春夜喜雨》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A.拟人化手法。作者把春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适应客观需要,因而称赞它是“好雨”、“喜雨”。
B.诗人讲究炼字、炼句,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像诗中的“知”、“潜”、“细”、“重”等字对事物特征作了形象的概括。
自读课文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学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走进作者
韩愈,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
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
写作背景
韩愈写此诗时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所做最大的官,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为此,穆宗皇帝把他从兵部侍郎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还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写作背景早春:点明季节。呈:恭敬地送上。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指导朗读理解词语街:京城的街道。
最是:正是。处:时。绝胜:超过。皇都:帝都。
理解诗意
京城的街道上,细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看草色青青,近看却又没有了。这正是一年里春光最好的时节。远远胜过那烟柳满京都的晚春。合作交流
探讨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A.赏析诗句,理解诗意。B.该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赏析诗歌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描绘了怎样的美景?
早春
形象地描绘了早春雨后春草初生的景象。
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寒食》这首诗写了什么传统习俗?赏析诗歌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句诗揭示了怎样道理?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寒食》这首诗写了什么传统习俗?赏析诗歌诗歌的主题。
本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写,突出了作者对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早春的向往和喜爱之情。自读课文学习《江上渔者》走进作者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写作背景
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于是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指导朗读理解词语往来人:来来往往的人。但:只。美:鲜美。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风浪。理解诗意
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合作交流
探讨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A.赏析诗句,理解诗意。B.该诗该诗反映了什么?赏析诗歌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A.想一想作者在酒楼里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B.从诗句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赏析诗歌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从这两句诗中,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小船,看到了汹涌的波涛,听到了巨大的海浪声。
“波涛汹涌”和“一片树叶”,一个是多么的可怕,力大无比,一个是多么的柔弱,轻飘飘。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
捕鱼人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赏析诗歌
全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里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填空。(1)行道迟迟,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3)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_。(4)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5)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___________。
载渴载饥
劝君更尽一杯酒
当春乃发生
绝胜烟柳满皇都
出没风波里随堂练习2.《江上渔者
》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写出雨怎样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细滑润泽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首古诗,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作者,表达的诗的意境也不同,让我们走进诗的世界,畅游在诗海之中,尽情的享受诗歌带来美吧!
作业布置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5首诗。古诗词诵读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时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在来学习几首古诗,让我们一起来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吧!自读课文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别人。2、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学习《泊船瓜洲》诗经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省抚州)人,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宋神宗时曾两度为相,推行新政变法,但由于保守派的反对,收效不大。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封荆国公,世人称王荆公。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擅长说理,道劲有力。代表作品:《登飞来峰》《泊船瓜洲》《元日》《梅花》
这首诗写于1075年春。当时年过半百的王安石接到宋祥宗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王安石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但他几经推辞未获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上京就任,乘船从京口到达瓜州。此诗书写的正是他到达瓜州时候的心情。写作背景
泊船瓜洲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指导朗读泊:停船靠岸。瓜州:在今江苏扬州一带,位于长江北岸。
间:隔开。
钟山: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数:几;几个。
京口:在今江苏镇江,位于长江南岸。
绿:这里做动词,是吹绿的意思。
还:返回。理解词语理解诗意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合作交流
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A.赏析诗句,理解诗意。
B.“绿”字在这句诗句中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的所见所想。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之隔的京口,想到再翻过几座山就是家乡钟山,思乡情切而不得。后面两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一草长莺飞的春天。他看到春天满眼的新绿,想到春去还会回来,而自已却归乡无期,思乡的愁绪如春天的绿草一样生长、蔓延。当春风吹绿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充满了乡愁。赏析诗词
这是一首思念故乡的诗,写于王安石再次出仕的途中。作者借景抒情,借身边的“山水,春风,明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赏析诗词诗的主题。自读课文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别人。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学习《游园不值》走进作者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龙泉(今浙江)人。本姓李,他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其诗长于绝句,写景尤工。解题
“值”是“遇”的意思。
雨过天晴,作者去访友游园,碰巧主人不在,他不得进门,所以题目定为“游园不值”,也就是游园不遇。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指导朗读理解词语应:应该
怜:爱惜屐齿:指木屐底下突出的部分。苍苔:青色的苔藓。小扣:轻轻地敲。柴扉:柴门。理解诗意
应该爱惜这里的景物,不要让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翠绿的苔藓。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门。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合作交流
全班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A.赏析诗句,理解诗意。B.说一说,本首诗表达的主题。
赏析诗歌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门久不开”
“扣”柴门,为什么不是“敲”?
在“扣”的前边用了一个“小”字,“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因为作者尊敬主人,所以作者轻轻的扣着门。
“柴扉久不开”时诗人想些什么?心情怎样?
失望、扫兴、遗憾赏析诗歌
高墙大门关不住出墙的红杏,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能禁锢的,它们会冲破牢笼,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发展生长起来。
诗的主题
《游园不值》通过写诗人由游园不遇主人的扫兴转为发现春色的欣喜的心情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自读课文学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走进作者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宋仁宗时中进士。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其词构思新颖,用语佻巧,不落俗套,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代表作有《卜算子》、《临江仙》、《高阳台》等。解题
“卜算子”是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调子,词牌的名称有很多,如“渔歌子”“蝶恋花”“菩萨蛮”等等。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题目。
浙东:浙江的东南部,鲍浩然的家就在那里。送别好友鲍浩然去浙东,题目点明了主要事件。写作背景
春末时节,词人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即将回家乡(浙东)的好友鲍浩然。虽然自己家在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难以为怀,但仍衷心祝福好友,望好友能与春光同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指导朗读理解词语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欲问:想要。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的地方。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才始:方才。若:如果。理解诗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如果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合作交流
前后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A.赏析诗句,理解诗意。B.说一说,本词表达主题。赏析诗歌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谁来说说这句词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起了怎样的作用?
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水的明净澄澈、波光粼粼和山的连绵起伏。
眼波横流,眼里有泪水,眉头紧锁。
在怎样的情绪下会有这样的表情?
离愁
山水有表情吗?那这些表情是谁的呢?
这是词人的表情,是词人寄托自己的感情在山水之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伤之情。赏析诗歌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上阕讲了什么,或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上阕写景,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这里的“君”是指谁?鲍浩然送别时间:春天刚刚过去,正是春末夏初之时。赏析诗歌
赏析:上阕写景,间接表达词人情感;下阕抒情,直抒胸臆,直接写对友人的深情祝福,淡化了离别的感伤,进一步表现出送别人的一片深情。赏析诗歌词的主题。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的情景。词人将人和景巧妙相连,江南山水的清丽明秀,如同女子的秀眉和眼波,眉眼含情,既表达了词人对好友的不舍,又表达了词人对好友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福。自读课文学习《浣溪沙》走进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他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
写作背景
作者被贬官黄州,游蕲水清泉寺所作。当时年岁渐高(47岁),白发渐生,身体欠佳。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能吟咏出“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激昂之辞,袒露出奋发向上。旷达乐观的胸襟就更难能可贵了。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指导朗读理解词语浣溪沙:词牌名。
蕲水:在今湖北浠水一带。
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潇潇:这里形容雨声。
白发:老年。
唱黄鸡:语出白居易“黄鸡催晓丑时鸣”,比喻时光流逝。理解诗意
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苗,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洗,一尘不染。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布谷鸟的啼叫声。
谁说人老了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呢?你看,门前的流水尚且能向西流淌。不要再感慨暮年时光流逝。合作交流
探讨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A.赏析诗句,理解诗意。B.说一说,词所表达的主题。赏析诗歌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清泉寺的风光和环境,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好似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达出词人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的情怀。赏析诗歌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谁道”两句,以反问提问,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现象,由景生发感慨,自我勉励。表现出词人虽身处困境却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主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传达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作者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赏析诗歌诗歌的主题。
这首词描写了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词人借景抒怀,体现了自己不服老,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情。自读课文学习《清平乐》走进作者
黄庭坚,字鲁直,又号山谷道人。与张耒(lěi)、秦观、晁补之有“苏门四学士”之称。世号“苏黄”。
所选是一首悼春词。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
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写作背景
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清平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指导朗读理解词语寂寞:清静,寂静。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唤取:换来。谁知:有谁知道。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啭:鸟婉转地鸣叫。解:懂得,理解。因风:顺着风势。理解诗意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
白遍地婉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合作交流
探讨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A.赏析诗句,理解诗意。B.该词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赏析诗歌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A.想一想作者在酒楼里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B.从诗句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赏析诗歌
(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A.“寂寞”表达了什么感情?
惜春之情。B.“唤取归来同住”表达了什么感情?
希望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作者在这里以人格化手法,赋予春天生命。赏析诗歌
(2)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A.为什么“问取黄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诚信承诺书
- 加密货币项目运维合同
- 五金材料生产商购销合同
- 保洁服务委托合同的签订意义
- 社区巴士接送合同
- 礼仪服务合同付款
- 戏剧演出安全保障服务协议
- 预制管桩购销合同
- 装裱合同和协议
- 灯具销售合同范例
- 2024-2030年中国风电运维行业发展现状规划分析报告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秋季学期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4.3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公务员
- 礼修于心 仪养于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文明礼仪在心中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 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备案登记表
- 实用针灸学-经络养生与康复-暨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浙江省公路山岭隧道机械化装备应用指导手册
- 医师定期考核简易程序练习及答案
-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