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罗山高中2023届高三历史复习单元过关练:必修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1.—位西方学者说:“苏联不像罗马帝国是因野蛮族人侵而亡,不像波兰是被贪婪的邻居瓜分而亡,也不像哈布斯堡帝国是被大战的耗损而压倒的。苏联的灭亡是因为它内部组织的古怪器官已不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了。”文中“古怪器官”指的是()A.新经济政策实施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勃列日涅夫改革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2.导致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的主要原因是()A.党在农村基本任务的变化B.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积极性C.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D.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3.针对20年前苏联的解体,《环球时报》于2011年12月26日公布了在中国7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的调查结果,受访者对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如下看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原因比例政策错误,制度僵化,政治腐败,丧失民心%苏联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苏联在世界搞霸权主义,与美国军备竞赛41%西方颠覆、和平演变的结果37%经济改革失败及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其他%不知道,不好说%A.受访者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看法没有历史根据B.苏联解体可以归结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存在难以克服的制度缺陷D.苏联解体是西方反共势力和平演变的必然结果4.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的最大的经验教训是()。A.改革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B.要时刻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C.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5.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客观评价是()①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②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③曾经在历史上起积极的作用 ④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的发展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1918年,面对严峻的政治形势,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最突出的功绩是()A.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B.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C.保障了军事斗争的胜利D.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7.列宁要求无产阶级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拣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我们就是要用这些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为此所采取的措施是()A.将无产阶级专政写进党纲B.签订《布列斯特和约》C.推行新经济政策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8.20世纪六七十年代,把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的苏联领导人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9.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在于()①维护了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②最大限度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③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④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恢复发展经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发达资本主义之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阶级消失,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不复存在,剩余价值消失,以劳动券衡量产品价值,货币、贸易、商品市场因而丧失了存在的的必要。对比斯大林模式,我们发现斯大林模式()A.总体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B.基本实现了国家职能的去政治化、去暴力化C.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实验D.不符合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设想12.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曾尝试“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结果,这一尝试()A.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B.有效巩固了工农联盟C.导致了新经济政策被废止D.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3.“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当时提出该口号的主要意图是()A.反对协约国干涉,巩固苏维埃政权B.恢复国民经济,建立土地的集体所有制C.快速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D.将德国法西斯从苏联国土上赶出去14.“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上材料是关于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的部分内容,材料中的“……”部分,最恰当的应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粮食税C.建立集体农庄D.实行义务交售制15.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A、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B、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D、经济基础薄弱16.下列两幅图分别是第聂伯河水电站和田纳西水利工程,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B.都由国家计划指导,拉动经济增长 C.都是“以工代赈”,扩大就业 D.都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7.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18.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对苏联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段话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中国要吸取苏联的教训B.该比喻指的是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C该比喻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体现出发展经济要协调发展19.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苏联这样做的目的是()A.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渡过经济危机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D.实现工业化,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0.列宁领导实行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领导实行改革开放,两者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发展生产力 B.允许私有制发展 C.采用先进科技 D.活跃市场经济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务》全集33卷材料二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杰拉尔德·W·约翰逊在《罗斯福:独裁者还是民主主义者?》一书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也正是他最深切的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他是一位外科医师,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并取得新的生命。”——舍伍德著:《罗斯福与霍普金斯》,P113~114材料三他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他承诺,政府将在未来数周内公布新的刺激经济增长方案。——中国财经信息网2023-4-1107:59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苏俄和美国分别遇到怎样的困难?(4分)(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针对困难,两国分别采取什么政策?根本出发点有何不同?(4分)(3)据你对当今世界的知识,分析材料三图中人物为应对危机突出采用了什么手段?你对此有何评价?(4分)22.(14分)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不断调整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材料二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的重要措施。(2分)并分析实施这一政策的作用。(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6分)(3)从上述三个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2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历史伟人有时会对历史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三幅图片分别为列宁、罗斯福、邓小平。.面对20世纪各自国家的社会动荡或剧变,这三个伟人在当时各自的国家都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革。请结合史实回答:(1)这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什么主要特点?(9分)(2)据此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6分)25.(37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与碰撞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材料一图一是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雕版印刷广告。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平面印刷广告,印刷于北宋时期。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绕,请记白”。图二是《眼药酸》图。是南宋时为了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画的。两个穿戏装的演员,一人用手指着右眼,示意有眼病,另一人则背着布袋,袋上画着许多眼睛,扮眼科医生形象,手拿一瓶眼药酸,请有眼病的演员使用。(1)宋代济南商标和眼药酸广告的出现,说明了当时哪些社会状况?(3分)图一中反映的印刷技术后来又有什么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它给欧洲文明进程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开始了不断地交汇、碰撞的过程。(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中西文明碰撞给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8分)材料二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复兴之路》解说词(3)图三反映出当时中国实行什么对外政策?(1分)该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6分)材料三……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主义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国政策各自遭到国内一部分人反对的原因?(4分)并指出两种政策的相同点。(1分)材料四中国广东商人徐荣村得知英国伦敦要举办世博会的消息,快速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潮丝”装成12捆,紧急托运往英国。徐荣村成为参加世博中国第一人。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注:1873年维也纳博览会上,有记载当时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曾派了名叫包腊的英国人代表中国参会)。据《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记裁:这届世博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以丝、茶、瓷器、绸货、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在世博会走过半个多世纪后,1905年,清政府正式颁布了《出洋赛会通行章程》二十条,把参加世博会的“主权”从海关手中收了回来。1982年5月2002年12月3日——以上材料均根据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有关知识整理(5)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历程有哪些变化。(4分)2023年中国申办上海世博会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的能力,材料中主要阐述了苏联解体的原因,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僵化的斯大林模式长期得不到纠正,导致社会危机的总爆发,故选B。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特点2.A【解析】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规定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成为大规模集体经济,这同新经济政策的原则是相违背的,从此,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表格内容可以看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政策错误、制度僵化、政治腐败、丧失民心,苏联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经济改革失败及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因此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选B项。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苏联解体的原因4.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根源就是改革应并未从从本国国情出发,改革并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而是实行所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并没有坚持党的领导。所以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的最大的经验教训只能是改革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的最大的经验教训5.D【解析】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和当时的的生产力不相适应的,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自然就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它是在特殊的形势下形成的,在当时起积极的作用,但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的发展。6.C【解析】略7.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用资本家拣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等信息可知,列宁主张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这与新经济政策的措施相符,故C项正确;AB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8.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勃列日涅夫改革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发展军事工业,同美国开展疯狂的军备竞赛,所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把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的苏联领导人是C.勃列日涅夫。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9.C【解析】10.D【解析】试题分析:斯大林模式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所以斯大林模式不符合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设想。本题选D。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含义11.A【解析】苏维埃政权是工农民主政权,其经济基础是公有制,而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则意味着苏维埃政权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从而在城市中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以A项最能体现其政权性质,而C项并没有在农业中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以无法体现政权性质。B、D项则明显错误。12.A【解析】试题分析:由“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是,严重挫伤农民和工人生产积极性,引起经济危机,继而又引起政治危机,A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危及到工农联盟,B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新经济政策产生,C错误;社会主义工业化在30年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被废止,排除D。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3.C【解析】根据材料中“集体农庄”“苏维埃政权”可见是在苏联经济农业集体化过程中,把小农经济改造成大规模的集体经济,所以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1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可知是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故选B。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15.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依据所学可知,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时有力地促进了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苏联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越来越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题干材料反映了这一现象。所以应选C。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影响16.B【解析】根据所学,图中的水利工程共同点是图一是苏联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中的成就,图二在经济危机后美国的国家干预经济“以工代赈”的产物,二者都是都由国家计划指导,拉动经济增长的表现,所以B正确,C是图一的内容D属于美国的特点A是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17.C【解析】试题分析:新经济政策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它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故排除ABD;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C。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8.C【解析】该比喻指的是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19.C【解析】试题分析: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苏联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五年计划,故大量从西方进口机器设备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本题应排除A项,选择C项;新经济政策废除于1928年,苏联直至1940年才参与反法西斯战争,均与题目中的时间“1931—1932年”不符,故排除B、D两项。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特征20.A【解析】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注意题干中强调的是“本质”,二者进行的活动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生产,壮大国力,选A。21.(1)困难:苏俄:经济衰退,政治危机。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2)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出发点:苏俄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美国巩固资本主义制度(3)手段:加强对国家经济干预。评价:有利于经济恢复,缓和社会矛盾。但不能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根除危机。【解析】略22.(1)措施:新经济政策。(2分)作用: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4分)(2)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4分)(3)启示:经济政策必须符合国情并适时调整(或经济政策必须因时、因地制宜);制定经济政策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依据;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借鉴(2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满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问,有关于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使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的重要措施的问题,可以依据材料中的“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来分析,这个材料,内容表明这个重要的措施应该是新经济政策。有关于分析这一政策的实施的作用只要依据教材内容来分析归纳即可。(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并结合所学从自由主义和计划经济两个方面去综合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罗斯福新政措施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角度综合分析作答。(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制定经济政策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依据;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借鉴。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3.(1)①相同点:小农经济占有优势;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经济受帝国主义封锁。②不同点:俄国十月革命是在帝国主义国家取得革命胜利,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基础;中国民主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取得革命胜利,工业基础相当薄弱。(2)①基本政策:苏俄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把大工业收归国有,企业受工人监督;之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把中小企业也收归国有,进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实践;新经济政策曾部分恢复资本主义;斯大林时期,新经济政策逐步取消,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支配地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新中国成立初期,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在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与生产改革;随后,中共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通过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它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②差异:苏俄(苏联)的基本做法是没收私人资本;中国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3)形成差异的原因: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中国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中,两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不同。【解析】本题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和建国初期的中国在对待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问题上的不同政策为主题,考查了学生归纳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要从小农经济占优势、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及两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程度等方面分析两国经济状况的异同点;第(2)问,要从基本政策和基本做法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两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历程;第(3)问,要立足社会主义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不同性质分析政策差异的原因。24.(1)特点:俄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买卖的办法发展生产,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第三人民医院保安服务合同
- 2024年度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经营合同
- 常州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合同2024年度
- 二零二四年度电梯配套设备采购合同
- 服装加工合同协议书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合同:盘扣式脚手架租赁及安装工程协议
- 电梯清包合同(2篇)
- 医保工作人员信息与网络安全保密协议书(2篇)
- 取别人银行卡免责协议书(2篇)
- 合资办学的协议书(2篇)
- 涉外判决公告期多久
- ad域控规划方案
- 2023水利工程设计变更报告编制导则
- 2023-2024学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森林防火消防知识课件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情况分析
- 社会体育概论课件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记者的职业规划
- 人工智能与法律领域的关系与规制
- 厦门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