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持股对公司的影响问题研究开题文献综述3000字》_第1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构持股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机构持股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概念界定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指为广大受益人或投资者的利益进行高成交量和低手续费的大宗交易的公司或者机构,包括投资中介机构(共同基金、投资银行和私募基金等)、契约性储蓄机构(社会保障基金、保险基金等)、存款机构(商业银行等)以及各种基金组织和慈善机构等等。(二)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指的是企业管理层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运用他们的职业判断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或者通过构造一系列交易等手段以变更会计财务报告结果,导致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并不能公允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从而误导那些依据企业的经济业绩和会计数据来进行决策或签订相关契约的利益相关者,以达到经营者自身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市场价值大化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并且从盈余管理的方式来看,可以将盈余管理进一步划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文献评述(一)机构投资者耿志民(2002)肯定了发展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和国有企业的积极意义。他认为尽管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短周期和高频率特性,投资的价值变动比较大,从而引致机构投资者无法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但是随着机构投资者数量、种类和规模的增加及结构性功能的改善,将能够在市场中引入一种监督机制,这种监督机制由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和相互依赖而形成,有助于改变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和国有企业发展过于依赖行政监督但效果不佳的局面。宫玉松(2004)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问题,指出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很不合理,国有股高度集中,流通股极为分散,缺乏稳定的核心股东。这种股权结构造成了大股东--手遮天小股东用脚投票,公司治理沦为形式的结局。但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种类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各类基金、券商等机构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逐渐增加,使得.上市公司流通股权过于分散、缺乏稳定的核心股东的股权结构得以改善。此外,他还认为机构投资者开始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李向前(2002)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和影响因素,认为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监督成本以及对公司价值的改善状况等因素的变动影响着机构投资者进行监督的临界值,影响着机构投资者在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之间的选择,并对资本市场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曹玉贵(2005)根据股数效应和公司数效应所揭示的公司治理收益和治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建立机构投资者收益函数,运用博弈论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影响因素为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治理公司的数量和参与公司治理后公司股票价格的增值幅度。殷春红和曹玉贵(2006)认为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主要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具体决定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持股时间和监督成本。(二)盈余管理魏明海(2000)从信息观的层面(假定企业管理者拥有私人信息,在已签订委托代理契约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既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会计程序,还可以对选择的程序做出估算)来定义盈余管理:管理者为了误导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判断,会在编制报告或是进行交易时,利用职业判断及会计选择来对财务报告进行变更。顾兆峰(2000)从广义与狭义的角度来对盈余管理进行界定,他认为在广义的层面上,盈余管理既包含对利润表中的盈余信息进行编制,也包括了对资产负债表等其他财务报告及附注中的信息进行操控。陈建岐(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在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时,追求企业价值或效用最大化的一种行为。姚婕(2001)与Scott(1999)的观点相近,他也认为,盈余管理是经营者为了使自身利益或公司利益达到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李延喜等人(2007)检验管理层薪酬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最后发现两者成正相关。陆正飞等人(2008)研究认为银行不能辨别公司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且这种行为对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不利。刘睿智(2009)指出公司管理层的薪金受操纵性应计的影响很大,从而得出高管的年薪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董丽萍和张军(2018)验证了管理层薪酬激励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两者呈负相关关系。许娟娟、陈志阳(2019)研究发现股票期权会使管理层更容易操纵企业的盈余。夏立军(2002)首先对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进行梳理,其次对这些方法进行讨论认为截面模型在检测成立初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更有效果。张昕(2008)认为应计利润分离模型存在很多问题,并且需要相关学者不断努力完善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张立新(2010)将七种应计利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刘大志(2011)研究了应计利润分离法常用的四种模型,发现修正的Jones模型效果更好。李晓东,张晓婕(2018)分析应计利润分离法的几种模型,发现国有企业中只有DD模型能够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机构投资者和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我国对机构投资者的引导和规范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以及最近几十年来机构投资者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上市公司改善了资本结构和外部融资环境,提高了中小股东的话语权,抑制了大股东的圈钱行为、违规的关联担保以及对中小股东的资金侵占等问题。同时,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发展,不仅对上市公司的股东和治理结构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还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层产生了一定的作用。高级管理人员作为上市公司股东聘请的专业的管理团队,其工资薪酬与公司的经营绩效密切相关,基于理性人假设,这些管理人员有动机改善公司的盈余信息,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报酬,无论是出于个人动机还是公司长远发展动机,管理人员都有盈余管理的动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机构投资者不持股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更明显。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越不明显,反之,持股比例越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越明显。机构投资者中基金公司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其他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不显著相关,基金公司比例越高,持股比例越高,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越小,反之,机构投资者中基金公司比例越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越明显。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全面了解盈余管理相关的研究进展,掌握了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计量方法,为本文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以便选择适当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机构投资者的相关研究总结归纳,学习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思路,发现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二)定性分析法借鉴众多学者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掌握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参考文献[1]薄仙慧,吴联生.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盈余管理视角[J].经济研究,2002,(2):81~91.[2]常巍、贝政新.资本市场发展中的投资主体与投资行为[J].经济研究,2002,(7):19~55.[3]程书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信息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6,(9):129~136.[4]邓可斌,唐小艳.机构投资者真的有助于降低盈余管理吗[J].产业经济研究,2010,(5):71~78.[5]杜兴强,温日光.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一项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7,(1):122~132.[6]范海峰,胡玉明,石水平.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J].证券市场导报,2009,(1):45~51.[7]王生年.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一-公司治理视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