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务员行测公共基础要点讲座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法律常识法的作用1、法的规范作用①指引作用;②评价作用;③预测作用;④教育作用;⑤强制作用。2、法的社会作用①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②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例子:一、我们不该杀人放火,更不该打电话说飞机里面有炸弹。二、李启明和李天一,不要以为是李刚和李双江的儿子就了不起,一样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三、如果我们敢聚集一帮人练习法轮功,那将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四、杀人偿命五、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第一部分法理学法律解释法定解释——具有法律约束力。①立法解释;②司法解释;③行政解释。学理解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和法律。司法解释有时特指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作出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释。国家行政机关对于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的具体应用问题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规进行的解释。5宪法的核心价值1、限制国家权力2、保障公民权利3、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1215年英国《大宪章》(最早实行宪政)1787年美国宪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91年法国宪法(欧洲第一部宪法)以《人权宣言》为序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又是最高的立法机关。每届任期五年。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组织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决定重大国家事项,罢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等职权。
第二部分宪法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人身特别保护权的人大代表包括()A.各级人大代表B.全国人大代表C.省级以上人大代表D.县级以上人大代表[D]根据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A.国务院
B.全国政协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常委会[C]我国国家机关上下级之间关系上下级政府及其部门上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上下级法院上下级检察院乡镇政府和村委会
领导or指导?
190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步宪法性文件。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南京历史政府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于1912年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宪法》,它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宪法的历史
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颁布了四部宪法。
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颁布修正案。宪法的历史第三部分行政法官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第三部分行政法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特征:①对象的普遍性;②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③准立法性;④不可诉性。行政立法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活动。特征:①行政立法的行政性。②行政立法的立法性。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可诉;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内部行政行为不可诉;行政调解行为不可诉。第四部分民法一、一般诉讼时效是两年二、一年诉讼时效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申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三、三年诉讼时效
1.《海商法》第265条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从造成损害的事故发生之日起六年。
2.《环境保护法》第42条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四.4年诉讼时效《合同法解释(一)》第七条技术进口合同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发生在合同法实施之前,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合同法施行之日超过两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尚未超过两年的,其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四年。五.20年诉讼时效《民事诉讼法》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民事诉讼时》效第138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第四部分民法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⑴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与自然人的年龄没有关系。但是自然人的某些特殊民事权利能力不是始于出生,而是要达到一定年龄以后才能享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终止于死亡,这是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消灭的唯一原因。
⑵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上,劳动自养。10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精神病人。10岁以下;精神病人。自然人之间的监护与被监护关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第四部分民法债的移转和消灭债的移转是指债的主体发生变更,即由新的债权人、债务人代替原债权人、债务人,而债的内容保持不变的法律制度。①债权让与。②债务承担。③债的概括承受。债的消灭。是指当事人之间所确立的债的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债消灭的原因或方式有:清偿、抵消、提存、免除、混同。第四部分民法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是指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约束当事人各方乃至第三人的强制力。包括合同无效、可撤销的合同、效力未定的合同。A.合同无效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B.可变更或撤销合同①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②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C.效力未定的合同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②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③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追认无效合同自始无效!第四部分民法财产继承权(一)法定继承法定继承又称无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代位继承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均由法律直接规定下来的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财产继承权(二)代位继承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继承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的制度。财产继承权(三)转继承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实际接受遗产前死亡,该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代其实际接受其有权继承的遗产。转继承人就是实际接受遗产的死亡继承人的继承人。第五部分刑法刑法适用范围
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①我国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②我国刑法在时间上适用范围。A.我国刑法确定生效时间:一是公布法律时同时生效;二是公布法律后经过一段时间生效。B.我国刑法效力的终止时间,一般采用明示废止与默示废止的方式。C.我国刑法的溯及力问题,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第五部分刑法犯罪构成1.犯罪的客体。①犯罪的客体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关系;②犯罪的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③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2.犯罪的客观方面。(1)危害行为;(2)危害结果;(3)因果关系。3.犯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1)是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2)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精神病人。醉酒人。4.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犯罪的主体对自己实施的行为及其可能引起的危害结果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①犯罪的故意;②犯罪的过失;③犯罪目的和动机等。第五部分刑法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属于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实施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应免除刑事责任。正当防卫⑴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损害的防卫行为。⑵正当防卫适用条件。①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②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的。③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④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而不能殃及与侵害行为无关的第三人。⑤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紧急避险⑴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⑵适用条件。①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遇到危险而采取的。②必须是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③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④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另外,刑法上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王某持匕首抢劫张某,在争斗中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匕首掉在地上。张某见状,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对于张某用匕首刺死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B.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C.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D.属于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D] 2013-福建-19.甲乙有仇,甲扬言要报复乙。乙听说后决定先下手,遂持棍闯入甲家,将甲打成重伤。乙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D第五部分刑法犯罪的预备、未遂与中止犯罪的预备、未遂与中止以及犯罪的既遂,是故意犯罪行为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几个不同的形态,都是相对于犯罪的既遂而言。1.犯罪预备⑴犯罪预备分为两类:一类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另一类是为犯罪制造条件。⑵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区别。2.犯罪未遂已经着手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①已经着手实行犯罪;②犯罪没有得逞;③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3.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①是自动放弃犯罪行为,从而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②是虽然已经实施完了某种犯罪行为,但在犯罪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水带木桥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浙江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1
- 2025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节碳的多样性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学案鲁科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能力提升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小学语文考试提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红细胞溶血素合作协议书
- 2024年美容师考试日常护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特殊车辆维修考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行政管理考纲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二手车评估师培训课程内容及试题及答案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Unit4HobbiesLesson2
- 带电作业屏蔽服安全技术标准
- 集成电路芯片测试技术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高中生读后续写现状调查报告1 论文
- 汽油机振动棒安全操作规程
- 项目式学习 知甜味百剂 享“甜蜜”人生 阿斯巴甜合成路线的设计 上课课件
- 乘着风筝去旅行故事
-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图
- 一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病例分析培训课件
- 蚂蚁集团上市招股书
- Q∕SY 1502-2012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施工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