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分子结构-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离子极化理论_第1页
第四章 分子结构-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离子极化理论_第2页
第四章 分子结构-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离子极化理论_第3页
第四章 分子结构-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离子极化理论_第4页
第四章 分子结构-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离子极化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分子间作用力

4-1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1)键的极性键的极性由两元素的电负性差x决定或由键矩决定。

x越大,键的极性越大。(2)分子的极性极性分子: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不互相重合的分子。非极性分子:两个电荷重心互相重合的分子。

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单质多原子分子:H2、Cl2、S8、P4

•••等。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分子是否有极性,还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是否一定是极性分子?若键的极性在分子中可相互抵消,则为非极性分子。如:BF3、CH4、CCl4、CO2

•••等。若键的极性在分子中不能相互抵消,则为极性分子。如:NH3、H2O、PCl3、SO2

•••等。(3)偶极矩(dipolemoment)

分子极性的大小可由偶极矩来衡量:偶极矩

=q·dd偶极长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的距离。偶极长d、偶极子电荷q

是无法测定的,但偶极矩可通过实验测得-+dq+q-µ的单位为D(德拜),1D=3.33×10-30C·m。因为一个电子的电量是1.6×10-19C,分子的直径在10-10m

数量级,所以,分子电偶极矩大小数量级为10-30(C·m)。µ

是一个矢量,方向在化学中是从正极到负极。一些分子的偶极矩:表4-13

一些分子的偶极矩分子µ/D分子µ/DH20H2O1.85N20HCl1.03BCl30HBr0.79CO20HI0.38CS20NH31.66H2S1.1CO0.12SO21.6HCN2.1

极性分子的这种固有偶极叫做永久偶极矩

。外电场影响下所产生的偶极叫诱导偶极。诱导偶极矩()的大小与外电场强度成正比。(4)分子的极化与瞬间偶极: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在外电场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化:

µ

µ=0

µ+∆µ

∆µ有外电场时无外电场时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图4-51外电场对分子极性的影响示意图

非极性分子被极化后,产生诱导偶极极性分子在电场的诱导下,也能产生诱导偶极,且总偶极矩增大。分子在外电场中(或正、负离子本身的电场中)发生变形,产生诱导偶极的过程叫分子的极化。即使没有外电场存在,在某一瞬间,分子的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也会发生不重合现象,这时产生的偶极称瞬间偶极。4-2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VanderWaals)力

气体能凝结成液体,固体表面有吸附现象,毛细管内的液面会上升,粉末可压成片等,这些现象都证明分子与分子之间有引力存在,通常把分子间力叫做范德华力。

分子间力是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力,其结合能一般小于40kJ·mol-1,比化学键能小1~2个数量级。分子间力的性质属于电学性质,分子间力的产生与分子的极化有关。对于范德华力本质的认识是随着量子力学的出现而逐步深入的。

但范德华力是决定共价化合物的熔点、沸点高低、溶解度大小等物理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范德华力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取向力(极极):永久偶极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色散力(所有分子间均存在):由于存在“瞬间偶极”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诱导力(极非极,极极):诱导偶极同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间的作用力叫做诱导力。

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分子间范德华引力的特点:(a)永远存在于分子或原子间的一种静电作用力。(b)它是吸引力,其大小比化学键能小1~2个数量级。(c)一般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d)作用范围只有几pm。(e)范德华力有三种。除强极性分子外,色散力永远是主要的。

表4-14分子间的作用能(kJmol-1)的分配

范德华力对共价化合物物理性质的影响:分子间范德华力的大小可说明共价化合物间的物理性质差异:如,熔点、沸点的高低,溶解度的大小,液化、结晶现象及相似相溶原理•••等等。问题:

决定物质熔点、沸点的因素还有哪些?如: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

4-3离子的极化来自异号离子的电场作用使离子的电子云偏离球对称,产生诱导偶极矩的过程称离子极化。离子的极化作用实际上是一种诱导力。

正负离子都有极化对方的能力和被对方极化的可能。但通常把正离子视为极化者、负离子为被极化者。弱极化未极化强极化离子极化的结果:

正、负离子的电子云发生变形,变成非球状离子,电子云发生部分重叠,表现出一定的共价性,正、负离子间的引力增强。

极化导致键长缩短,键能、晶格能增加;配位数下降,结构向层型、链型、岛型过渡;溶解度降低,等等。

键的极性的增大

••••••

离子相互极化的增强图4-55由离子键向共价键的过渡

••(1)离子的极化力和变形性极化力()——一种离子使邻近的异性离子极化而变形的能力,通常阳离子极化力占主导。高电荷、小半径的阳离子有强的极化力。如:Al3+、B3+、Si4+、Cu2+、Fe3+等。变形性——受异性离子极化而发生电子云变形的能力。

阴离子变形性占主导,变形性的大小用极化率衡量。正离子因电荷高、半径小,通常不易被极化变形;负离子因半径较大,故容易受阳离子电场影响而变形。(2)离子的极化作用的一般规律(a)高电荷、小半径的阳离子有强的极化力。

如:H+、Li+、Be2+、Sn4+、Fe3+等;Fe3+

Fe2+,Sn4+Sn2+;Be2+Mg2+Ca2+Ba2+。(b)阳离子的壳层结构对极化力大小的影响:18e、(18+2)e、氦(Li+)壳层结构的阳离子(9~17)e不规则构型的离子(d区)8e稀有气体构型的离子>>(c)复杂阴离子的极化作用通常较小(如SCN-),但电荷高的复杂阴离子有一定的极化作用(如SO42-和PO43-)。(3)离子的变形性的一般规律(a)大半径、高电荷的简单阴离子变形性大。如:S2-、I-、Se2-

•••等等。(b)18e、(18+2)e壳层结构的低电荷阳离子,其变形性比相近半径的稀有气体构型阳离子大得多。如:Hg2+、Ag+、Pb2+•••等等。(c)复杂阴离子的变形性通常不大。复杂阴离子的中心原子氧化数越高,变形性越小。如:ClO4-、SO42-

•••等。(d)电子构型相同的离子,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如:Li+<Na+<K+<Rb+<Cs+F-<Cl-<Br-<I-(4)相互极化作用(附加极化作用)有一定变形性的阳离子(如,Ag+、Hg2+、Pb2+、Cu+•••等)与高电荷、变形性大的阴离子(如,S2-、I-、Se2-•••等)之间有很强的相互极化作用。阴、阳离子变形后,相互极化作用更强,离子间的引力更大。18e、(18+2)e

壳层结构的低电荷阳离子除有强的极化力外,还容易变形、容易引起离子间的相互的附加极化作用。同族中:18e壳层结构的Cu+、Ag+;Zn2+、Cd2+、Hg2+;(18+2)e壳层结构的

Sn2+、Pb2+与易变形的阴离子(S2-、I-)间的附加极化作用自上而下递增。阴离子的变形性越大,相互极化作用越强。

如,AgI比AgCl间的相互极化作用强。(5)离子极化学说在晶体化学中的应用实例:(a)对化学键型的影响

比较:AgFAgI;NaCl~CuCl离子极化作用大的,化学键共价成分多。

键的极性的增大

••••••

离子相互极化的增强图4-55由离子键向共价键的过渡

••

(b)对晶体构型的影响

AgI按r+/r-=0.573,本应属NaCl型,但实为ZnS型。原因是AgI中存在很强的离子间相互极化作用,电子云重叠较多,好似Ag+部分钻入I-中,犹如阳离子半径减小,降低了半径比。(P205)结论:离子极化作用强的,晶体构型向配位数小的转化。I-Ag+I-Ag+126pm216pm

(c)对溶解度的影响

强的离子极化作用使离子晶体在极性溶剂H2O中,溶解度降低。如,AgX的溶解度:AgCl>AgBr>AgI因为X-的变形性:I-

>Br-

>Cl-如:ZnI2CdI2HgI2溶解度(g/100gH2O):43286.2难溶因为18e构型的阳离子容易变形,变形性:Hg2+>Cd2+>Zn2+。(d)对颜色的影响

——强的离子极化作用使晶体颜色加深如,大多数硫化物为黑色。P21219题,AgClAgBrAgI颜色加深;CuF2(无色)CuCl2(黄棕色)CuBr2(棕黑)CuI2(不存在)如何分析说明?(e)对熔、沸点的影响

——强的离子极化作用使离子晶体的Tm.p.

如:NaCl~AgCl;FeCl2~FeCl3Tm.p./K1074723943555因为Ag+是18e构型的,而Na+是8e构型的。Fe3+、Fe2+均为9~17e构型的,但Fe3+比Fe2+的电荷高、半径小。

(f)对分解温度的影响

——离子极化作用越强,离子晶体的热稳定性越差,分解温度越低。如:BeCO3MgCO3CaCO3SrCO3BaCO3分解温度T

/K/813117315531633M2+的半径越小,极化作用越强,越易争夺到CO32-

中的氧原子。2-4+OOOCM2+

4-4氢键

——氢原子与电负性极强的元素(F、O、N)

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问题的提出:①ⅤA—ⅦA氢化物的沸点有反常NH3、H2O、HF的沸点比同族其它氢化物的高。在同系列中,分子间力与分子量的大小关系反常。图4-58卤素、氧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

②某些同分异构体的沸点相差较大:CH3CH2OHCH3OCH3

tb.p.(℃):78.4-23.7③水的某些物理性质反常

如,水的介电常数和比热容特别大;

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等。

这说明分子间力除范德华力外,还存在另一种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是某些分子间的氢键(hydrogenbond)。(1)氢键的形成氢键:

X—H•••Y

X、Y代表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的原子F、O、N分子中,与F、O、N相连的氢原子几乎成为赤裸的质子,表现出强的正电性,对大电负性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有强的吸引力。

氢键的键能比范德华力略大。氢键的形成条件:有一个与电负性很强的元素形成强极性键的氢原子;

分子中必须有带孤电子对、电负性大、而且原子半径小的元素。(2)氢键的特点(a)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方向性X—H•••Y在同一直线上,键角180°;饱和性一个H原子只能吸引两个电负性大的原子。水分子中的氢键图4-56水分子间的氢键

(b)氢键的强弱与元素电负性有关

F—HFO—HOO—HNN—HN

在HF2-中,几乎成为共价键。表4-16氢键的键能和键长氢键键能/kJ•mol-1键长/pm化合物F—H•••F28.0255(HF)nO—H•••O18.8276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