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管理会计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第1页
第八章管理会计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第2页
第八章管理会计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第3页
第八章管理会计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第4页
第八章管理会计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管理会计主讲教师:会计学院常小勇使用教材:管理会计吴大军主编第三版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重点学科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列教材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八章标准成本系统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标准成本系统的组成内容、种类和作用,掌握如何制定标准成本和进行标准成本差额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习要点:一、标准成本概述二、标准成本的制定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三、成本差异分析第一节标准成本概述一、标准成本定义:指每一单位产品的预算成本或计划成本。(一)主要包括:预算材料成本×××预算人工成本×××预算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合计×××注意:标准成本一旦确定,就要用来衡量实际工作。

(二)标准成本系统标准成本系统是由6个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1、制定单位产品标准成本;2、据产品的实际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产品标准成本;3、汇总计算实际成本;*4、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差异额;5、分析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额发生的原因;6、向成本负责人提供成本控制报告。(三)标准成本系统提供的主要信息?1、数量(料、工、费的耗用)2、价格(材料价格、工资率、费用率)二、作用P299(一)便于企业编制预算(二)及时揭示差异,便于日常控制(三)方便考核(四)为正确经营决策提供信息三、两种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没有停工、(一)理想标准成本没有浪费、损耗没有疲劳且工人操作熟练等永远难以达到,具有负激励性考虑正常的机器故障(二)现实标准成本考虑职工熟练程度考虑职工休息时间(喝水、去卫生间)考虑正常合理损耗等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具有激励性。所以标准成本制定应遵循科学、合理和现实的原则,否则将失去激励的作用。第二节标准成本的制定一、制定标准成本的内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边分析,边制定,边学习)(一)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1、标准价格(买价、运费、折扣等)2、标准数量(结构、体积、重量、进行功能价值分析)

标准成本=标准价格×标准数量(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

指加工一件产品在现实条件下应当耗用几小时2、小时标准工资率每小时应该支付的工资

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小时标准工资率(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小时标准费用率

1、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2、小时标准费用率①小时标准变动费用率=预计变动费用总额÷预计人工总工时

②小时标准固定费用率=预计固定费用总额÷预计人工总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小时标准变动费用率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小时标准固定费用率汇总起来有:产品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举例:某企业生产A产品,其标准成本制定如下:(做笔记)1、材料材料价格:买价每公斤4.00运费0.28搬运费0.05折扣-0.08每公斤标准价格4.25材料数量每件2.7公斤损耗0.2公斤废品0.1公斤每件标准数量3公斤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25×3=12.75(元)2、直接人工每小时基本工资7.00

五险、福利费等2.45每小时工资9.45

工时基本工时2小时去卫生间0.1小时排除故障0.3小时每件产品标准工时2.4小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9.45×2.4=22.68(元)

3、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小时费用率5元*固定制造费用小时费用率8元制造费用变动标准成本=5×2.4=12(元)固定标准成本=8×2.4=19.2(元)标准成本汇总:直接材料标准成本12.75直接人工标准成本22.68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单位变动成本47.43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9.2单位产品标准成本66.63第三节成本差异分析一、差异分析的基本模式差异分析就是以标准成本同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以确定耗用的料、工、费是否合适,发现生产投入和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以提高管理效率。要进行差异分析我们必须知道:1、某产品的实际产量是多少?2、这一产量下的实际成本是多少?3、依据标准成本,这一产量的成本应该是多少?

一旦获取上述三点信息,我们就可以对同一产量的两种成本即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了。差异分析模式如下:实际成本正常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①②③

价格差异数量差异①

-② ②-③

+超支总差异=①-③

-节约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

价格差异(直接材料)价差人工报酬率差异(直接人工)小时工资率开支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小时费用率预算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小时费用率数量差异量差效率差异工时产量差异二、差异分析(一)直接材料例:企业本月生产600件产品,实际耗材2100公斤,每公斤实际价格4.10元,标准价格4.25元,单位产品标准耗量3公斤,差异分析如下:实际成本正常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2100×4.10=86102100×4.25=8925600×3×4.25=7650

价差量差8610-8925=-3158925-7650=1275顺差逆差

总差异=8610-7650=960逆差不利结果表明:虽然价格出现有利差异,但由于耗量增大(单位产品实际耗量3.5公斤),使不利差异增大,应注意节约材料耗用。课堂练习:某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实际耗甲材料2000公斤,标准耗量为1600公斤,甲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公斤2元,实际价格为每公斤2.2元。要求:1、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包括,总差异、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2、分析对成本产生的影响。计算:材料成本总差异=2000×2.2-1600×2=4400-3200=1200(元)不利数量差异=(2000-1600)×2=800(元)不利价格差异=(2.2-2)×2000=0.2×2000=400(元)不利(二)直接人工小时工资率为价差例:同上企业,本月生产600件,总工时1360个。工资总额13260元,标准小时工资率9.45,标准工时2.4小时。实际成本正常成本标准成本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1360×13260÷1360=132601360×9.45=128522.4×600×9.45=13608

价差量差(小时工资率差异)(工时差异)

408逆差-756顺差

总差异-348有利差异(顺差)结果表明;虽然工时下降了80个(1440-1360)使人工费节约756元,但由于小时工资率提高了0.3元,抵消了408元的人工成本,最终节约了348元。课堂练习:某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标准小时工资率5元,实际平均小时工资率4.5元,标准工时为每件400小时,实际耗用工时为每件500小时。要求:1、计算人工成本差异包括,总差异、人工效率差异和小时工资率差异;2、分析对成本产生的影响。计算:人工成本总差异=500×4.5-400×5=2250-2000=225(元)不利数量差异=(500-400)×5=500(元)不利价格差异=(4.5-5)×500=-0.5×500=-250(元)有利(三)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本月生产600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7480元,实际总工时1360个,实际小时费用率为5.5元(7480÷1360),标准工时2.4,标准小时费用率5元。

实际成本正常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工时×实际费用率实际工时×标准费用率标准工时×标准费用率

1360×5.5=7480

1360×5=6800

2.4×600×5=7200价差量差(小时工资率差异)(工时差异)680逆差-400顺差

总差异280逆差,不利差异结果表明;由于实际小时费用率上升了0.5元,使变动制造费用超支680元,但由于实际工时下降了80个,产生了400元的顺差,最终变动制造费用只超支了280元。课堂练习:某企业本月有关预算资料如下:变动制造费用7标准费用率为0.25元,预算应完成总工时为3000小时,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数为4800元。执行结果:实际工时3200小时,标准工时2600小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800元,实际固定制造费用4200元,要求:1、进行制造费用差异分析包括,总差异、耗费差异、能量(效率和能力)差异;2、分析对成本产生的影响。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析:变动制造费用总差异=800-2600×0.25=800-650=150(元)不利效率差异=(3200-2600)×0.25=600×0.25

=150(元)不利耗费差异=3200×

(800/3200-0.25)=3200×0=0(元)(四)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例:该企业本月计划生产650件,实际生产量为600件,本月预算的固定制造费用12480元,实际发生12600元。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计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126001248011520实际工时×实际费用率预计工时×标准费用率标准工时×标准费用率1360×12600÷1360=126002.4×650×8=124802.4×600×8=11520

预算差异

(能量差异)能力和效率差异

120不利960不利

总差异12600—11520=1080不利结果表明;由于实际产量小于计划产量导致实际小时费用率上升了1.26元(9.26-8),使固定制造费用超支120元,由于计划产量大于实际产量使得预计固定制造费用超过标准固定制造费用超支了960元两项超支之和为1080元。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两因素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600+640=40(元)不利预算差异=4200-4800=-600(元)有利效率能力差异=4800-1.6×2600=4800-4160

=640(元)不利三因素分析:实际固定制造费用

预计固定制造费用

正常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1260012480

10880

11520实际工时×实际费用率

预计工时×标准费用率

实际工时×标准费用率

标准工时×标准费用率1360×12600÷1360=126002.4×650×8=124801360×8=10880

2.4×600×8=1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