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_第1页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_第2页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_第3页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_第4页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制约”

马克思案例:从砍树人到种树人

建国之初,作为一名伐木工人,马永顺创造了国内手工伐木的最高记录,被授予全国特等劳动模范,并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他当了34年伐木工人,共砍伐树木36000棵。1982年他退休后,由于长期读报学习,他的生态意识不断加强。他有感于森林资源过度采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下决心向大山“还帐”。在16年时间里,他带领全家共计种树46500棵。85岁的马永顺在2000年6月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生态建设500佳的殊荣,他的事迹在全国各地普为传颂。马永顺由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这说明了什么?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龙的对话

四大区域水土流失很严重

水利部26日发布的《2004年中国水土保持公报》显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东北黑土区、青海三江源头区和长江上游这四大区域水土流失状况非常严重,亟须加快防治步伐。

公报显示,青海三江源头区共有水土流失面积9.50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1.1%。长江上游部分省市的43个县,是山洪、滑坡等水土流失灾害发生最多、最频繁的地区,已查明直接威胁人口30人以上的泥石流沟303条。水利部26日发布的《2004年中国水土保持公报》長江、黃河的土壤侵蚀量,分別达到9.32亿吨和4.91亿吨。为什么长江流域的土壤侵蚀量会超过黄河流域呢?森林砍伐和坡地开垦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1、土壤侵蚀:概念:是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因人为因素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的侵蚀。土壤侵蚀危害侵蚀区:土层变薄,保水蓄水能力变低干旱时加剧旱情,暴雨时形成山洪沟谷区:诱发山崩滑坡泥石流下游: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河道行洪能力湖泊调洪蓄洪能力降低危害:侵蚀区:水旱灾害加剧;山崩滑坡泥石流侵蚀区下游:洪涝灾害增加土地荒漠化原因:影响: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化主要原因: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农牧业减产,及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生态建设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增加环境的稳定性生态破坏

使环境更不稳定

多种自然灾害频发例:修建水库径流量稳定减轻旱涝灾害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滑坡、泥石流思考: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洪水加剧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诱发地震或塌方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区域性全球性P25、课堂活动:环境污染造成的区域性和全球性公害事件:9、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距前苏联切尔诺贝利14公里的核电厂第4号反应堆,发生可怕的爆炸,一股放射性碎物和气体(包括碘131,铯137,锶90)冲上1公里的高空。10、印度博帕尔事件

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隆冬时节,珠穆朗玛峰脚下绒布寺的僧尼拉来了满满一卡车羊粪。36岁的经师阿旺维色说:“天冷燃料充足,当然让人高兴,但我们更盼望下几场雪,让珠峰多一些雪山的味道。”

珠峰“颈部”“裙摆”不白了冬日里的珠峰反倒没有大雪满山、冰川倾泻的风采,强烈的高空风吹走了珠峰“颈部”的一圈白色“围巾”,裸露出瘦骨嶙峋的青色岩石,尖尖的峰顶“雪帽”显得单薄而孤独,而珠峰“腰部”以下的“裙摆”则呈现一片赭黄色。“15年前,珠峰的冬天往往大雪封山。这两年夏天降水明显减少,冬天也几乎不下雪。”阿旺维色说。从绒布寺南行8公里,来到离珠峰更近的登山大本营,也不见丝毫雪迹,反倒是一片片不长一根草的石丘沙坡横亘在眼前。“20年前我刚来绒布寺出家时,厚厚的雪线一直从珠峰延伸到这里,现在大大退缩了。”阿旺维色说。

下一代看不到雪山,该怎么办?据阿旺维色回忆,20年前,来珠峰旅游的游客寥寥无几。现在到了夏天旅游旺季,在绒布寺前停靠的越野车,一天最多达二三十辆。据统计,2001年至今年,进入珠峰核心区旅游的车辆由1362辆猛增至5840多辆,游客由9570人次增至2.3万多人次。“人类活动加剧,燃烧越来越多的石油和煤炭,肯定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珠峰的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阿旺维色说。在当地藏族的神话传说中,珠峰之所以成为仙女居住的神山,就是因为其伟岸的身躯覆盖着终年不化的冰雪。阿旺维色说:“在我们这一代,冬天盼着珠峰下雪。到了下一代或几代,如果连雪山都看不到了,那该怎么办?”

科学家预言,位于南太平洋的岛国图瓦卢将于50年内完全被海水淹没。2003年,该国宣布他们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材料一]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海平面上升(1)低地被淹。(2)海岸被冲蚀。

(3)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4)地下水位升高。

(5)旅游业受到危害。(6)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不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材料二]

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夏季高温日数将明显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人犯病和死亡率都将增加,更加炎热会导致更多人中暑。高温与高湿可能造成蚊蝇孳生,导致霍乱病、痢疾病和黄热病等发病率增加。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材料三]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事件的增加《华尔街日报》指出全球变暖也有光明的一面

由于全球变暖,原来被冰雪覆盖的土地逐渐显露出来,一些格陵兰人开始种植一些蔬菜,这对于长期依赖进口的格陵兰而言是个惊人的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加强,植物的生产率也将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这一效应对小麦、大豆、水稻等农作物尤为明显。[材料四]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2、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事件的增加3、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4、影响人类健康1、造成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臭氧层被破坏造成地球紫外线增加,紫外线会破坏包括DNA在内的生物分子,增加罹患皮肤癌、白内障的机率,而且和许多免疫系统疾病有关。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受致命的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受破坏。农作物减产。加强温室效应。

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1000倍。大面积地砍伐森林,过度捕猎野生动物,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造成的污染、植被破坏,无控制的旅游,土壤、水、空气的污染,全球变暖等人类的各种活动是引起大量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生物多样性减少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误入歧途一瞬间,积重难返上百年”西安大雁塔,由于地下沉陷,大雁塔从16世纪初开始就向西北方向发生了倾斜,到1996年,大雁塔的倾斜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值1010毫米,经过各级部门近10年的抢救,大雁塔倾斜的势头得到了遏止,但它现在的倾斜幅度依然超过了1米。

大雁塔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超采所引发的地面沉降。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西安自古以来的水源结构就比较单一,到1995年,西安年用水量达到3亿立方米,几乎全部来自地下水。陕西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寇宗武说:“西安采深层地下水最多要采到100米到300米,地下水位最深的下降了140多米。”

伴随地下水超采而来的是各种地质环境灾害,到20世纪90年代,西安城区中心一带地面沉降速率发展到每年80到120毫米,地面下沉最多超过2.6米。特别是隐藏在地下的地裂缝,更直接威胁着地面建筑的安全。

陕西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寇宗武说:“(西安)地裂缝咱们统计了一下有11条,破坏了2000多座建筑物。”

专家表示,要维持西安地下水采补平衡,年采地下水最好在2亿立方米以下,而目前西安年用水量5亿立方米,地下水约占一半。面临水资源严重紧缺和用水需求的进一步扩大,要做到这一点有相当难度。

—————————人与自然的关系“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多难兴邦”。灾变是大自然促进优胜劣汰的淘汰和考验,使人类逐步地成熟和强大起来。灾害在造成巨大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