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_第1页
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_第2页
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_第3页
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_第4页
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主要内容一、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二、 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管理三、 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管理四、 特殊作业的职业病危害管理五、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管理六、 个体防护用品的配置、使用、管理七、 企业职业卫生档案信息管理八、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组织保障)。1、法律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章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管理措施,加强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2、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立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生产经营单位,至少应当设置含职业卫生管理职能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一百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对于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不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毒物品的用人单位,如果本单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有困难,可委托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供职业卫生管理服务。这是一种委托管理服务,生产经营单位与受委托提供职业卫生管理服务的技术人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委托服务合同关系,而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的法律责任不发生转移。也就是说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的责任仍由用人单位负责,受委托提供职业卫生管理服务的技术人员只是依据服务合同约定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3、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组成企业职业安全卫世与环保借理委员T车何主枉I;rmd—:I-科室T车何主枉I;rmd—:I-科室ft贵人1段组工班分怦副厂氏]戦劳型保护小甸工会小组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系统职业卫生芍Jg全捡査监瞥系统j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图1-1企业安全管理组织网络示例图4、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职能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的根本职能就是遵循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原则,做好三级预防工作,减少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其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内容:(一)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措施。(二)进行企业职业卫生状况调查和评价。(三)作业环境现场管理。(四)职业卫生培训。(五)其他职业卫生要求。为确保工作场所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工作场所职业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2.设置有效的通风、除尘、排毒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3.生产布局合理,有毒和五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4.工作场所应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高毒作业场所应设专门的工作服、工作帽等物品存放处;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6.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工作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7.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9.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六)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二、 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管理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的依据、法律依据1.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是指由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对全国的职业卫生工作依法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权威性和普遍约束力的监督制度,是一种国家监督制度。2.职业卫生监督的执法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法律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法规、规章依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八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资质认证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目录》《高毒物品目录》等是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主要法规、规章依据。规范、标准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方法》(GBZ160—2004)等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也是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监督的主要依据。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的具体内容2.1.可行性论证阶段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2.设计阶段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中分类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原审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申请,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并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提交的申报材料主要包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卫生审核意见,以及建设项目设计资料(含职业卫生篇章)。2.3.竣工验收阶段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在试运行12个月内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三、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管理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1.警示标识的分类图形标识。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例如:禁止标识——禁上不安全行为的图形,如“禁止人内”标识。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如“戴防毒面具”标识。提示标识——提供相关安全信息的图形,如“救援电话”标识。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如“当心中毒”标识。警示线。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为黄色警示线、红色警示线和绿色警示线,按照需要,警示线可喷涂在地面或制成色带设置。警示语句。警示语句是一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词语。警示语句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图形标识组合使用;警示语句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险的实际状况进行选用。除了基本警示语句外,在特殊情况下,可自行编制适当的警示语句。警示语句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组合使用,也可构成完整的句子。2.警示标识中安全色的含义及使用导则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常用于各种指令标志。黄色表示提醒人们注意。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3.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告知卡》包括有毒物质的通用提示栏、有毒物品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应急处理急救和应急救援和咨询电话等内容。4.警示标识的设置接触或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常用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产品包装警示标识的设置。储存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线的设置。5.警示标识的设立与管理原则无论厂区或车间内,所设警示标识标志牌其观察距离不能覆盖全厂或全车间面积时,应多设几个标志牌,确保能随时引起工作人员或外来人员注意。标志牌设置的高度,应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标志牌应设在与安全有关的醒目地方,并使大家看见后,标志牌不应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免这些物体位置移动后,看不见安全标志。标志牌前不得放置妨碍认读的障碍物。标志牌的平面与视线夹角应接近90°角,观察者位于最大观察距离时,最小夹角不低于75°。标志牌应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多个标志牌在一起设置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地排列。标志牌的固定方式分附着式、悬挂式和柱式三种。警示标识的定期检查与置换。安全警示标志牌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应由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定期现场检查标识的损坏情况,如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标识的增减。如工作场所危害因素因仪器设备、生产工艺、使用原料、作业方式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现场警示标识。加强员工对标识的认识。应对员工进行相关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做到熟悉掌握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危害,并对警示标识能正确理解。2、应急预案1.制订应急预案目的2.制订应急预案的依据3.应急预案的分类综合应急预案是全面考虑管理者和应急队员的能力和责任,并包括了对紧急情况应急救援体系的预防、准备、现场应急、恢复等过程指导的综合预案。特定应急预案也叫专项预案,它是针对某种特定紧急情况,如龙卷风、危险物质泄露、爆炸等的应急而制订的。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应急行动预案是对紧急情况如何采取应急行动的指导预案,以行动的方式来制订预案并指导非事故期间应急训练。4.制订应急预案的原则一设施一案,每一危险设施都应有一个应急预案;企业与地方(政府)相结合;资源保证和充分,人、财、物资源及时到位;定期演习,确保预案可行性和适用性;宣传与培训,确保现场人员和应急机构都掌握;定期评估,根据情况变化,对预案进行评估和修改。5.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用人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构成形成体系,并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预案的评审与发布。预案的实施。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①救援队伍。②训练和演习。3、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可以分为5个步骤,即组建应急预案编制队伍、开展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发布和预案的实施。以下就综合应急预案为例说明应急顶案的编制。预案总则1.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2.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3.适用范围: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4.应急预案体系: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5.应急工作原则: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主要包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2.指挥机构及职责。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预防与预警1.危险源监控。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2.预警行动。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3.信息报告与处置。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信息报告与通知。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信息上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程序、内容和时限。信息传递。应急响应1.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2.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3.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事故情况上报事项;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六)信息发布明确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发布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七)后期处置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八)保障措施1.通信与信息保障。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2.应急队伍保障。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4.经费保障。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5.其他保障。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九)培训与演练1.培训。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2.演练。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十)奖惩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十一)附则1.术语和定义。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2.应急预案备案。明确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3.维护和更新。明确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4.制定与解释。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5.应急预案实施。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4、报警系统的管理《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备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储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施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四、特殊作业的职业病危害管理特殊作业为从事放射、高毒物品及密闭空间等的作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1、高毒物品作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一)高毒物品目录的制定1.法律依据2.《高毒物品目录》的编制依据、原则及高毒物品的判定原则(二)高毒物品目录概况首先制定了有毒物品的基本目录,其构成由《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对应的133种化学性因素、《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的329种化学因素和《职业性接触毒性危害程度分级》中的56种化学物质。收入高毒目录中的有毒物品54种,包括:①MAC<1的有22种、TWA<1的有毒物质67种、被IARC认定的人类致癌物有8种,以上物质在职业病分类目录中的共有36种;②MAC>1或者TWA>1,但是满足发病前十名的有毒物质共18种;③以上两项合并,共包含高毒物质54种。(三)高毒物品信息卡、告知卡、应急救援卡的使用和说明在制定了《高毒物品使用目录》后,给每一种高毒物品分别制定了各自的信息卡、告知卡和应急救援卡。1.关于高毒物品信息卡高毒物品信息卡比较详细地介绍了54种高毒物品的中英文名称、CAS号、别名、理化特性、职业接触机会、进人人体途径、对人体健康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规范、健康监护要求、急救和治疗等内容。适合厂矿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急救单位的医务人员、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等查阅使用。体检项目中标出星号的表示该项目可选。2.关于高毒物品告知卡高毒物品告知卡简要地介绍高毒物品对健康的主要危害、危险特性和主要防护措施。它是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一种,用于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告知,适合劳动者阅读。在告知卡下端写有应急电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拨打标注的电话获得帮助。3.关于高毒物品应急救援卡高毒物品应急救援卡主要介绍了高毒物品潜在危害、公众安全和泄露、着火、中毒时的应急救援策略,用于出现高毒物品泄漏、着火、中毒时应急救援时参考。主要的读者对象是应急救援指挥人员、现场处理人员、从事有毒作业的工人以及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等。其中注明“P”字母的条目,表示该物质遇热或受污染时会发生强烈的聚合反应,索引中有背景色的条目表示该物质遇水反应释放有毒气体。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二、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密闭空间密闭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制、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场所;常见的作业有检修、排障、清理、保养等。常见的密闭空间有:反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井、地窖、储藏室、船舱等。密闭空间作业存在的职业危害1.有毒物质。密闭空间空气中易集聚一些有毒物质,比较常见的有:硫化氢: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窨井、污水池、地窖等作业时易产生;一氧化碳:市政建设中道路施工时损坏煤气管道,煤气渗透到密闭空间内或附近的民居内,造成一氧化碳集聚;设备检修时,设备内残存的一氧化碳泄漏等;二氧化碳:在长期不开放的各种矿井、地窖、船舱内部及制糖、酿酒等生产过程易产生二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在密闭空间内进行防腐涂层作业时,由于涂料中所含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挥发,造成有毒物质的浓度逐步增高。接触化学毒物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部分有毒气体有独特的气味,例如硫化氢有臭鸡蛋味,但有些气体不能用鼻子觉察到,例如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另外,短时间接触高浓度硫化氢时也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2.缺氧。空气中一般含22%氧气,在下列情况下氧气可能减少,威胁生命:耗氧化学反应:氧气因氧化而消耗,例如焊接、氧焊切割、明火工序、发酵、发霉等。取代:氧气被惰性气体所排挤,工业上常用氮气等惰性气体对反应釜、储罐、钢瓶等容器和管道进行气相冲洗,容器内残留的惰性气体过多,当工人进入时,容易发生单纯性缺氧或窒息。表面吸收:氧气被多孔表面所吸附,例如活性炭。3.易燃、易爆。密闭空间内有易燃气体,当浓度超过爆炸下限的10%时,可引起爆炸,易燃性空间由空气中的氧气与易燃气体、蒸气或尘埃混合而成。易燃性空间遇到火种,例如烧焊火花、手提电器的火花等便会引起爆炸。4.其他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IDLH)浓度的环境条件。在此环境条件下对生命立即或延迟产生威胁,或者会导致永久性健康损害,或者影响准人者在无助情况下从密闭空间逃生。5.其他: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机械性的危害。接触各类设备时被其危险部分伤害,如皮带、转轴及齿轮等。电力的危害。在密闭空间内接触到电缆、电线、变压器,在潮湿的空间使用电92都容易遇到电力危害。被液体或流动固体吞没。密闭空间内有水或其他液体突然涌人,便有被溺的危险。另外,流动固体如泥沙等,同样能产生吞没危险。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的控制1.危害识别和评估。用人单位首先需要对密闭空间所包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明确其是否会引起疾病及受伤,是否存在以下危害: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缺氧(氧浓度低于18%)或富氧(氧浓度超过22%);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气体、蒸汽或气溶胶,浓度超过爆炸下限的10%;或者空气中含有爆炸性粉尘,浓度达到或超过爆炸下限;其他任何含有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IDLH)浓度的环境条件;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危害,如淹没、坠落等。2.危害告知,禁止进入。如果工作场所存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危害因素,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生命和健康,用人单位应当通过张贴警示标识或者其他有效方法告知劳动者。用人单位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准许者进入密闭空间,如设置警戒线、实施“双锁”管理等。3.制定和实施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控制计划、准入程序和安全作业操作规程。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和实施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控制计划、准入程序和安全作业操作规程。4.培训。用人单位应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在密闭空间环境下安全作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控制密闭空间作业的危害性。5.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援程序,提供安全设备。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小组,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及演习。除此之外,用人单位还应当提供符合要求的监测、通风、通讯、个人防护用品设备、照明、安全进出设施以及应急救援和其他必须设备,并保证所有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劳动者能够正确使用。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危害对健康的影响1.死亡。密闭空间存在的职业危害可以导致劳动者死亡,如吸人高浓度硫化氢、一氧化碳等。2.急性中毒。密闭空间存在的职业危害可以引起急性中毒,如急性苯中毒等。3.丧失能力。密闭空间存在的职业危害可以造成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和自救能力。4.外伤。密闭空间存在的职业危害可以造成外伤,如机械性和电力的危害。(五)进入密闭空间作业的操作规程(六)发生急性职业中毒或安全事故时的应急救援(七)密闭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职责1.监护者的职责:2.准入者的职责3.作业负责人的职责:4.救援人员的职责:三、放射作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五、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管理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装置的种类包括:通风(排毒)、除尘防护设施;噪声、振动控制设施;辐射防护设施以及事故应急设施、报警装置、冲洗设备、现场急救用品、警示标识等其他装置。六、个体防护用品的配置、使用、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彻底或部分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二是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时,必须有防护设备与设施,以减少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三是必须给劳动者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因为即使有防护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中仍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尤其是高毒作业或有射线危害的作业的岗位,在发生生产故障或进行设备检修时,个人防护用品更为重要。个人防护用品不仅要配备合格的产品,而且对个人防护用品也应经常或定期更新与检修。为了保证个人防护用品的安全有效性,各类、种个人防护用品,国家均颁有相应的标准和具体的要求。所以,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以及对人体的影响途径等特点,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能阻断、吸附、衰减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个人防护用品,达到消除和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或影响的目的。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七、 企业职业卫生档案信息管理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涉及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规定包括:1.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3.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4.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查阅或者复制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品;5.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6.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7.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这些规定确立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法律地位、内容、用途以及违反规定应承担的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