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1)专题一:交通运输经济学概述(吴群)_第1页
第六周(1)专题一:交通运输经济学概述(吴群)_第2页
第六周(1)专题一:交通运输经济学概述(吴群)_第3页
第六周(1)专题一:交通运输经济学概述(吴群)_第4页
第六周(1)专题一:交通运输经济学概述(吴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讲授:吴群联系电话mail:wuqun6836670@163.com交通运输经济学2交通运输科学研究的两个方面1.工程技术方面研究提高运输工具的技术性能,改善交通设施的条件,即民用航空器构造、交通机械设计、交通工程学等。2.运输经济分析研究运输与生产活动、成本、运输价格、投资评价、企业效益评价等的关系。本课程是研究第二个问题的

学科属性交通运输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内涵交通运输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探讨与运输有关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内涵*****不是研究“运输经济”的学科【课程内容体系】运输的意义、运输与经济(概论)交通运输的需求与供应分析;交通运输中的成本与价格定制问题;交通运输市场交通运输项目投资评价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折旧与设备更新交通运输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劳动率、运量、收益)总学时数:72讲授:24学时(3天)自学:48学时交通运输经济分析专题第一部分:运输经济概述与需求、供应分析(第6周)第二部分:运输成本与价格分析(第7周)第三部分: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折旧与运输基建项目经济评价(第8周)总成绩=出勤10%+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20%)+中考(30%)+末考(40%)作业:4次(第6周、第7周下午完成)测验:2次(安排至第8周下午)《交通运输经济学》授课计划专题1:交通运输经济概述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应分析概述:1、运输贡献的理解(举例)2、发展运输的一般意义3、运输与城市发展(案例:伯吉斯难题)4、交通运输中的经济数据5、经济学中几个基本的概念6、经济学推理中常见的逻辑谬误(3个典型)一、运输的贡献理解在进入运输经济学之初,让我们来考察这样一个案例。将会:下降?上升?不变?当运输效益提高导致运费下降后,商品总成本中运输成本所占的比例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引子

A(成本:6元)(成本:4元)B

(运价:2元)(运价:6元)

M

运价下降:1元M地该产品的总成本为7元,运输成本仅占14.3%,比原来下降10.7%。例:M地的某商品一、运价下降50%:运价下降了:3元M地产品总成本为7元——与A地产品相同运输成本占了总成本:42.9%,比原来下降17.1%。如按A、B两地产品平分市场计算,M地该类产品中平均运输成本占总成本28.6%>25%

来自A地:原总价8元来自B地:原总价10元运输成本占25%。运输成本占了60%。引子

A(成本:6元)(成本:4元)B

(运价:2元)(运价:6元)

M

例:M地的某商品二、运价下降2/3(66.7%):来自A地:原总价8元来自B地:原总价10元运输成本占25%。运输成本占了60%。运价下降了:1.33元M地该产品的总成本为

6.67元,运价下降了:4元M地该产品的总成本为6元——

低于A地产品,因此独占市场。现运输成本占总成本33.3%

。商品价8元商品价7元商品价6元引子

A(成本:6元)(成本:4元)B

(运价:2元)(运价:6元)

M

例:M地的某商品运输工具发展的最终目的不应该是减少运输费用,而是降低生产成本。——杜波特(Dupuit,法国,1844)*

通过交通运输和产品交换形成的地区间联系促进了文化意识的交流,从而有助于打破隔绝状态,鼓励在语言、饮食、卫生、教育和一般生活方式上的趋同。

二、发展运输的一般意义*城市用地发展模式:同心园模式(a)轴线发展模式(b)卫星城模式(c)

三、运输与城市发展(伯吉斯难题)

a)

高收入者住宅b)c)中收入者住宅卫星城低收入者住宅中心商业区主干道路

发展中国家努力限制城市规模过于庞大(副作用较明显☆)欧美发达国家关心的如何扭转城市衰落的问题。*60年代以来,相当部分城市都发生可观的人口外流。伴随这种现象的是甚至更快的工厂外迁。其结果是城市内的公共经济的衰落(这些地区的赋税基础倒塌,人口组成越来越偏向于老人、残疾人和穷人)和失业(不但是企业比人口离开得快,而且离开的主要是大制造业,它们的离开留下了大量失业的非熟练工人)。1966-1976英国城市的净移出人数(8%~22%),见表.三、运输与城市发展(伯吉斯难题)*城市

人口的下降

数量

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格拉斯哥20500021利物浦15000022曼彻斯特11000018伦敦市中心50000016伯明翰850008纽卡斯尔4000012诺丁汉2500081966-1976英国城市的净移出人数(8%~22%)三、运输与城市发展(伯吉斯难题)*三、运输与城市发展(伯吉斯难题)

观点:提高停车费或征收道路费——运输成本上升使城市中心衰落①驾车成本的提高将致使最近的上下班地带向外扩大(譬如,从B扩大到的B’处),使那些住在BB’处的人因上下班里程大于原B处的人而实际收入减少,这会鼓励更多的人到其他地方找工作,从而减少中心区域的劳动里供给;*三、运输与城市发展(伯吉斯难题)

提高停车费或征收道路费——运输成本上升使城市中心衰落①驾车成本的提高将致使最近的上下班地带向外扩大(譬如,从B扩大到的B’处),使那些住在BB’处的人因上下班里程大于原B处的人而实际收入减少,这会鼓励更多的人到其他地方找工作,从而减少中心区域的劳动里供给;②驾车上班者转向郊区次中心寻找工作,从而使就业边界移到U1;③中心区域交通限制使劳动条件变差,长期来看,将使非中心区域对工业更具吸引力,客观上,熟练工人往往有更大的流动性,这会加大城市中心很快衰落的进程。*三、运输与城市发展(伯吉斯难题)对策:大力发展运输行业尤其是公共运输有利于解决该类问题,政府政策本身不能治愈城市的顽疾,改进公共交通至少可以缓解城市病症。

①原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人乘车速度将加快。②远在S2地方的私车,驾车到X再换乘公交快车,可减少到中心城区的总旅行成本,这意味着雇员区的边界将移到U2。③次中心的劳动力供给下降,工资必然上升,对雇主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小。四、交通运输中的经济数据1、21世纪以来交通方面的消费支出

2000-2007年我国交通通讯消费占总支出的比例及与部分国家对比

四、交通运输中的经济数据2、21世纪运输业就业的人数和他们的收入

1981年,全美在运输及与运输有关行业就业的人数超过1000万,这相当于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0%以上。美国运输协会的研究表明,这一比例自1940年以来一直相当稳定。我国2003交运仓邮业的职工人数为654万,占全国职工人数的6.2%。这还不包括汽车制造等相关行业的职工数。

2003-2006年我国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职工的平均工资

四、交通运输中的经济数据3、运输业中的国民私人投资数量每一种运输方式都是资金密集的。1976年美国国内运输系统中的私人资产已经达到3418亿美元。1981年,仅用于运输设备方面的投资就达270亿美元。我国大量私人汽车(大客车、面包车和轿车)被用作客运交通工具。2002年,上海等地以开始吸收私人资金用于大型市政和公路工程建设,每一项融资金额都以亿元计算。2006年,我国铁路建设也开始向社会融资。运输业中的私人投资数量在我国将会高速增长。四、交通运输中的经济数据4、运输业在税收方面的作用

美国政府在公路建设上的投资,全部来自对公路使用者的税收(汽油税)。1977年运输税收占全部联邦税收14%,超过489亿美元。在各州政府的税收中,运输税收所占的比重达到26%。欧洲国家,1982—84年间道路税收总数占荷兰政府税收的6.2%,瑞士的7.8%,澳大利亚的7.0%和瑞典的6.3%;在其他国家中,新西兰为8.6%,日本为3.4%。我国1950年到1985年,铁路向国家上缴的利税累计1156亿元,比国家在此其间向铁路的总投资还多330亿元。2000年前后一些国家公路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四、交通运输中的经济数据5、运输业带动其他产业产品消费的作用运输业同时也是工业产品的主要消费者。美国59%的精炼石油是被运输业消耗的,1985年,运输业消耗的能源占全美总能耗的34.7%。运输还耗用了美国全部橡胶产量的71%,铅的72%,锌的24%,水泥的23%,钢的23%,铜的11%和铝的16%。我国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消耗油料和占我国总消耗油料的比例23五、经济学中几个基本的概念

1)稀缺与配置: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这个定义的背后隐含了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即物品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地利用它们的资源。事实上,正是因为稀缺性和追求效益的愿望,才便经济学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欲望(需要)的无限性

人们消费商品的欲望(需要)却是多种多样、多层次和永无止境的。

穷人的寓言25五、经济学中几个基本的概念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企业、家庭等单个实体的行为:单体如何决策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亚当·史密斯是经济学这一分支的创始人。(个体利益最大化)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包括通货膨胀、收入、失业、经济增长和对外经贸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36年发表其革命性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26背景资料——亚当斯密提出:理性人的假设。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他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在做出一项经济决策的时,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一个花费最少,获利最多的方案。这样的人就是“经济人”。案例1:一位数学家、会计师和经济学家同时申请一个岗位。面试者先请数学家进屋,并问他:“2+2等于几?”数学家回答说:“等于4”。“只等于4?”数学家满脸狐疑地望了望面试者,说“等于4”。会计师第二个进去并被问及相同的问题。会计师说道:“平均而言,等于4,有百分之十的上下浮动空间,但多数情况下等于4。”

经济学家最后一个进去,并面对同一个问题。他从椅上站起来,锁上门,拉上窗帘,靠近面试者小声说:“你想让它等于几?”案例2:数字家与经济学家旅游,需要买几张火车票?三个经济学家和三个数学家一同乘车旅游。三个数学家买了三张车票,而三个经济学家只买了1张车票。数学家问:“你们三个人怎么可以只用1张火车票乘车呢?肯定要被罚款的!”经济学家笑而不语。查票员进车厢查票了。三个经济学家一起躲进洗手间,当查票员查到洗手间门口时敲了敲门,说道:“请拿出车票。”卫生间的门仅仅打开了一道缝,从里面伸出一只胳膊,手里拿着1张车票。列车员拿了车票就继续到别的地方去了。数学家们觉得这是个好办法,返回时三个数学家也只买了1张票,准备如法炮制,三个经济学家知道后却连1张车票也没有买。三个经济学家怎么1张车票也不买就能乘车呢?29背景资料——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一个全面的天才。他在数学、哲学、文学方面都有建树。另外,他还分身有术,经营一家大的保险公司,出任英国财政部顾问,协助管理英格兰银行,编辑一本世界闻名的经济学杂志,收集现代艺术品和珍本图书,还创立过一家轮演选定节目的剧院,并娶了一位俄国最著名的芭蕾舞演员。他还是一位精通投机赚钱的投资家,不仅为自己,而且也为他所在的剑桥大学的坎斯(King’s)赚了大钱。财政政策、IS-LM模型303)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价值。314)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NationalProduct):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GDP是一个生产概念,GNP是一个收入概念。计算公式:国民生产总值=GDP-付给国外要素收入+来自国外要素收入=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325)居民消费水平(人均消费量)指本国居民用于生活消费品和生活服务的全部支出。表明了特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达到的消费规模和水平。计算公式:人均消费量=消费总量/人口总数33

6)生产者物价指数(PPI-ProducerPriceIndex)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342)CPI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35362)恩格尔系数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体现居民消费用途结构,以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状况,衡量居民生活富裕程度。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就越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率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总支出)×100%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37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是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1999年继续下降到4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93年增长1.90倍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50.13%降到了37.9%。尽管恩格尔系数持续平稳下降,但跟西方富裕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美国八十年代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九十年代平均为24.12%。38许多学者认为,吃的比重已经难以体现中国人民是否富裕的真实状态,仅用恩格尔系数判断是管中窥豹,还需要具体研究中国人的消费结构。

美国人收入的1/5用于娱乐休闲,而中国城镇人口平均仅有3.5%的收入用于服务娱乐等杂项上,农村人口用2.13%。我国贫富判断?

39六、经济学推理中常见的逻辑谬误

●后此谬误(posthocfallacy)。

后此谬误出自于因果推理的错误。这是经济学推理中常见的第一个陷阱。如果我们仅仅因为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就想当然地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犯了所谓的

后此谬误。40

[例]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一些人观察到商业扩张之前或伴随商业扩张期会发生价格上涨的现象。由此他们得出结论说,治疗大萧条的良方是提高工资和价格。这种思想导致了一系列以抬升工资和价格为目的无效率的立法和行政规定。

这些措施真的促进经济复苏了吗?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事实上,它们可能减缓了复苏的步伐。41六、经济学推理中常见的逻辑谬误●后此谬误(posthocfallacy)。●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failuretoholdotherthingsconstant),

第二个陷阱是在考虑某一个问题时没能保持其他相关的条件不变。切记:当你分析一个变量对于经济体系的影响时,一定注意避免犯“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错误。●后此谬误(posthocfallacy)。42[例]某高速公路,在降低收费标准10%以后的一年中,车流量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