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燃烧火焰及传播特性热能工程系
火焰特性火焰传播层流火焰湍流火焰火焰稳定的基本原理燃烧反应控制区
第一节火焰特性热能工程系
火焰概念火焰结构火焰种类火焰本质由燃烧前沿和正在燃烧的质点所包围的区域,称为火焰。火焰是一种状态或现象,是可燃物质和助燃物混合后迅速反应转变为燃烧产物的化学过程中出现的可见光或其他的物理表现形式。燃烧是化学现象,
同时也是一种物理现象。31.火焰概念火焰结构:火焰一般分为三个部分。(1)焰心。中心的黑暗部分,由能燃烧而还未燃烧的气体所组成。(2)内焰。包围焰心的最明亮部分,是气体未完全燃烧的部分。含着碳粒子,被烧热发出强光,因供氧不足,燃烧不完全,温度最低,有还原作用。(3)外焰。最外层蓝色的区域。是气体完全燃烧的部分。因供氧充足,燃烧完全,温度最高,有氧化作用。火焰温度由内向外依次增高。42.火焰结构焰心内焰外焰3.火焰的分类按燃料种类:煤气火焰,油雾火焰,粉煤火焰。按燃料和氧化剂的预混程度:预混燃烧(动力燃烧)火焰,扩散燃烧火焰,部分预混火焰。按气体的流动性质:层流火焰,湍流火焰。按火焰中的相成分:均相火焰,非均相(异相)火焰。按火焰的几何形状:直流锥形火焰,旋流火焰或大张角火焰,平火焰。64.火焰的本质火焰的本质是放热反应中反应区周边空气分子加热而高速运动,伴随着发光的现象。火焰内部其实就是不停被激发而游动的气态分子。在火焰焰心部分,粒子运动速度低,光谱集中在红外区,温度低,亮度低;内焰部分粒子运动速度中等,光谱集中在可见光部分,亮度较高,温度较高;外焰部分粒子运动速度最快,光谱集中在紫外区,温度最高,亮度高。反应区向外释放的能量从焰心至外焰逐渐升高,然后急剧下降,使火焰有较清晰的轮廓,火焰与周围空气的边界处即反应能量骤减处。7第二节火焰传播热能工程系
火焰传播的基本概念火焰传播的基本方式可燃混合物火焰正常传播速度确定火焰正常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火焰传播界限、淬熄距离、临界直径
一、火焰传播的基本概念当一个外来高温热源将可燃混合物的某一局部点燃着火时,将形成一个薄层火焰面,依靠导热作用将能量输送给火焰邻近的冷混合物层,使混合气温度升高而引起化学反应而燃烧。这样一层一层地着火燃烧,把燃烧逐渐扩展到整个可燃混合物,这种现象称为火焰传播。9一、火焰传播的概念火焰传播示意图假设在一管道容器中充满了均匀的可燃混合气,当用电火花或其它加热方式在混合气的某一局部,例如在管子开口处加热而使气体燃料着火,并形成火焰。此后依靠导热的作用将能量输送给火焰邻近的冷混合气层,使混合气温度升高而引起化学反应,并形成新的火焰,这样,一层一层的新鲜混合气依次着火,也即薄薄的化学反应区开始由点燃的地方以一定速度向未燃混合气均匀地传播。火焰前沿已燃区与未燃区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分界线,化学反应发光区为火焰前沿(或称为火焰锋面)。如图所示。火焰传播,指当可燃混合物在某一区域被点燃后,火焰从这个区域以一定速度往其他区域传播开去的现象。该速度为火焰传播速度。火焰传播速度火焰传播速度,指燃料燃烧的火焰锋面在法线方向上的移动速度。火焰在管道中传播,由于管壁的摩擦,管道轴心线上的传播速度要比近管壁处大。粘性使火焰面略呈抛物线的形状,而不是完全对称的火焰锥。浮力的作用又使抛物面变形。同时由于散热,管壁对火焰还有淬熄作用,当管径太小时,将不能维持火焰传播。二、火焰传播的形式如果在静止的可燃混合气中某处发生了化学反应,则随着时间的进展,此反应将在混合气中传播,根据反应机理的不同,稳定的火焰传播可划分为正常传播(或称为缓燃)和爆燃两种形式。1.火焰正常传播火焰正常传播是依靠导热和分子扩散使未燃混合气温度升高,并进入反应区而引起化学反应,从而使燃烧波不断向未燃混合气中推进。速度一般不大于1-3m/s。正常传播是稳定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例如温度、压力、浓度、混合比等),其传播速度是一个不变的常数。从管子开口端点燃可燃混合气,火焰向内传播即为正常传播。2.爆燃传播而爆燃传播不是通过传热和传质发生的,它是依靠激波的压缩作用使未燃混合气的温度不断升高而引起化学反应,从而使燃烧波不断向未燃混合气推进。传播速度很高,可达1000~4000m/s,这与正常火焰传播速度形成了明显的对照,其传播过程也是稳定的。
正常传播和爆燃之间会有过渡区,属于不稳定的传播形式。从管子的封闭端点燃可燃混合气,则会发生爆燃。
3.火焰正常传播类型根据燃料气流的流动类型,火焰正常传播又可分为层流火焰传播和紊流火焰传播两种形式。1)层流火焰传播:当可燃混合物处于静止状态或层流运动状态时,例如在一个直径一定的管子里,可燃混和气着火部分向未燃部分导热和扩散活性粒子,火焰锋面不断向未燃部分推进,使其完成着火过程,这称为层流火焰传播。
1)层流火焰传播层流火焰传播特征1:管径的大小,主要由于管壁的散热,对火焰传播有较大的影响。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取决于可燃混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层流火焰传播特征2:层流火焰传播为缓慢燃烧火焰传播,依靠导热或扩散使未燃气体混合物温度升高,火焰一层一层依次向未燃部分传播。2)紊流火焰传播紊流火焰传播:当火焰传播过程中可燃混合气处于紊流状态时,热量和活性粒子的传输就会大大加速,因而加快了火焰的传播,这称为紊流火焰传播。特征:紊流火焰传播速度不仅与可燃混合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还与气流的湍动程度有关。紊流火焰传播速度较快,在200cm/s以上。一般工业技术的燃烧都属于紊流火焰传播。
3)电站煤粉锅炉炉膛内的火焰传播特征电站煤粉锅炉炉膛内的火焰传播:正常情况下为缓慢燃烧的紊流火焰传播。可燃物在某一局部区域着火后,火焰从这个区域向前移动,逐步传播和扩散出去。火焰传播速度约1~3m/s。如果燃烧工况不好,比如燃烧不完全,会有可燃物质在炉膛内聚集,当未燃混合物数量增多到某一浓度时,绝热压缩将逐渐增强,缓慢的火焰传播过程就可能自动加速,转变为爆炸性燃烧。3)电站煤粉锅炉炉膛内的火焰传播特征炉膛出现爆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极快,可达1000~3000m/s,温度极高,达6000℃;压力极大,达2.0265MPa(20.67大气压)。爆燃是由于可燃物质以很高的速度燃烧,燃烧生成热来不及散失,使炉内温度迅速升高,高温烟气绝热膨胀,产生压力波,使未燃混和物绝热压缩,火焰传播速度迅速提高,产生爆炸燃烧。爆燃会造成严重事故,应该避免这种现象在锅炉运行中出现。
理论分析法21三、可燃混合物火焰正常传播速度确定或实验方法三、可燃混合物火焰正常传播速度确定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燃料化学结构的影响混合可燃物初始温度T0的影响火焰温度的影响压力的影响惰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可燃气体混合物性质影响23四、火焰正常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1、过量空气系数
在燃烧过程中,为了使燃料尽可能地完全燃烧,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一般要多于按化学当量比例混合的理论空气量,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α。24理论火焰的正常传播速度在α=1时最大。实验表明,最大火焰传播速度vHmax发生在含可燃物浓度稍浓,即比化学当量的比例稍大的混合物中(即α<1)。这一现象至今尚未有令人满意的解释。
vH可能的原因:最高燃烧温度也是偏向富燃燃烧区的;在燃料比较富裕的情况下,火焰中自由基H,OH等浓度较大,链锁反应的链断裂率较少,因而反应速度较快。实验表明,碳氢化合物vHmax的值发生在α=0.96处,且该α值不随压力与温度改变。26vH
几种气体在与空气混合时的火焰传播浓度极限(在0.1MPa,20℃时)
气体浓度下限,%浓度上限,%最高火焰传播速度α=1时的传播速度,m/s所处浓度,%速度,m/s氢H2
6.565.2422.671.6乙炔C2H2
3.552.3101.351.0乙烯C2H4
4.014.070.630.5一氧化碳CO16.370.9430.420.3甲烷CH4
6.311.910.50.370.28不同燃料的火焰正常传播速度差别很大,H2的火焰传播速度最高;CO的火焰传播速度较低。碳氢类燃料的分子量愈大,可燃性的范围就愈窄。对于饱和碳氢化合物(烷烃类),其最大火焰传播速度(0.7m/s)几乎与分子中的碳原子数n无关,而对于一些非饱和碳氢化合物(烯烃及炔烃类),碳原子数较小的燃料,其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却较大。当n增大到4时,vH的值将陡降,而后,随n进一步增大而缓慢下降,直到n≥8时,就接近于饱和碳氢化合物的vH值。282.燃料化学结构的影响碳氢化合物燃料火焰传播速度vH大小顺序为:
(vH)炔>(vH)烯>(vH)烷。vH3、初始温度初温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初温对不同燃料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vHvH3、初始温度温度对火焰传播速度影响很大。初始温度T∞升高,理论燃烧温度Tm也会升高,这样火焰传播速度会随温度呈指数增大。因此如果将气体预先加热后再送人燃烧室,则火焰传播速度能得以提高。如果将气体混合物预先加热到着火温度Tzh,则火焰传播速度在上述的理论上应趋向于无限大。3、混合可燃物初始温度T0的影响
混合可燃物初始温度T0对火焰传播速度影响显著。提高可燃物初始温度T0,则气体分子运动动能增大,传热增强且分子碰撞频率加大,可大大促进化学反应速度,从而提高火焰传播速度。324.火焰温度的影响
Tr对vH的影响显然是很强的,可以说vH主要取决于Tr。当Tr超过2500K时,对vHmax影响更大。因为在高温下,气体离解反应的加速,从而使自由基的浓度大大增加。作为链载体的自由基的扩散,既促进了反应,又增强了火焰传播。33火焰传播速度vH与压力具有下列关系:m为刘易斯压力指数,对于各种不同碳氢化合物的可燃混合气,m值可由下图给出(m=n/2-1)。
345、压力影响一般燃烧反应的反应级数n为1~2
当火焰传播速度较低,即vH<0.5m/s,此时,因m<0,所以随着压力下降,火焰传播速度增大;当0.5<vH<1m/s时,因m=0,故火焰传播速度与压力无关;而当vH>1m/s时,因m>0,则火焰传播速度随着压力增大而增大。
356.惰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在可燃混合气体中掺入惰性组分会影响火焰传播速度。一方面,掺入的惰性气体一般不参与燃烧过程,直接影响燃烧温度,从而影响燃烧速度。另一方面,惰性物质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可燃混合气体的热物理性质,在也将影响火焰传播速度。实验表明,掺入惰性组分量越大,火焰传播速度越低。此外,惰性组分还将缩小可燃界限,并使最大火焰传播速度向燃料浓度减小方向移动。3637387、燃料性质及添加剂vHvHvH五、火焰传播界限火焰传播能够存在的浓度范围叫做火焰传播界限(或称火焰传播范围)。可燃物在混合物中的浓度低于某值而使正常传播速度为零的浓度值称为下限;高于某值而使正常速度为零的浓度值称为上限。
六、淬熄距离与临界直径在邻近容器壁面只有数毫米之内的地方,壁面的散热作用十分强烈,以至火焰不能传播。这段距离称为淬熄距离。在很细的管子里,壁面散热十分强烈,以致火焰也不能传播。这时的管径叫做临界直径。凸出的曲面的火焰锋面暴露在低温的可燃混合物之中,几面受到冷却,火焰锋面温度将降低,所以火焰传播速度也要降低一些。反凹进去曲面的火焰锋面,火焰锋面对其前面的低温可燃混合物形成钳形包围,几面导热的结果使可燃混合物升温加快,结果火焰传播速度将增大一些。
第三节层流火焰热能工程系
预混可燃混合物在流速不高(层流状态)的下的燃烧火焰,称为层流火焰。层流火焰焰锋结构层流火焰传播理论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如果在本生灯直管内的预混可燃气体流动为层流,则在管口处可得到稳定的正锥形火焰前锋。在如果层流火焰在管道内传播,则焰锋呈抛物线形;若在管内的层流预混可燃气流中安装火焰稳定器,则会形成锥形焰锋。层流中的火焰前锋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但在焰锋面的两侧必然是未燃的预混可燃混合物气体和已燃的烟气,在很薄的焰锋面内进行着剧烈的燃烧化学反应和强烈的两类气体混合。421、层流火焰焰锋结构形状一、层流火焰焰锋结构(1)火焰前锋是一很窄的区域,它在这很窄的宽度内(由截面0-0到a-a)完成化学反应、热传导和物质扩散等过程,并且由于火焰前锋的宽度和表面曲率很小,可以认为在焰锋内温度和浓度只是坐标x的函数。432、层流火焰焰峰特性火焰前锋在火焰前锋内,95%~98%的燃料发生了化学反应。火焰焰锋的宽度很小,但在此宽度内温度和浓度变化很大,出现极大的温度梯度dT/dx和浓度梯度dc/dx。热流的方向从高温火焰向低温新鲜混合气,而扩散流的方向则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反之,燃烧产物分子,如已燃气体中的自由基和活化中心则向新鲜混合气方向扩散。44火焰前锋(2)火焰前锋存在极大的温度梯度dT/dx和浓度梯度dc/dx,有强烈的热流和扩散流。在火焰前锋厚度的很大一部分区域
,化学反应速度很小,这部分称为可燃混合物的“预热区”。化学反应主要集中在很窄的区域
中,在这个区域内反应速度、温度和活化中心的浓度都达到了最大值。称为“化学反应区”,也称为火焰前锋的“化学宽度”。预热区”温度和浓度的变化主要由于导热和扩散,新鲜混合气在此处得到加热。在“化学反应区”,化学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按指数函数规律急剧的增大,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少。45预热区化学反应区(3)存在“预热区”和“化学反应区”。层流火焰传播理论目前有热力理论和扩散理论两种。1、热力理论:
火焰中化学反应主要是由于热量的导入使分子热活化而引起的,所以火焰前沿的反应区在空间中的移动决定于从反应区向新鲜预混可燃混合物传热的传导率。
热力理论并不否认火焰中心有活化中心存在和扩散,但认为在一般的燃烧过程中活化中心的扩散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不是主要的。46二、层流火焰传播理论2、扩散理论
层流火焰传播中火焰传播在火焰中分子的迁移不仅是由于强迫对流的作用,而且还由于扩散的作用。热量的迁移不仅靠对流,也有导热。因此,预混可燃气的燃烧不仅受化学动力控制,而且还受扩散作用的控制。因而,层流火焰传播中火焰前沿在预混气中的移动,主要是由于反应区放出之热量不断向新鲜混合气中传递及新鲜混合气不断向反应区中扩散的结果。
火焰中的化学反应主要是由活化中心(如H、OH等)向新鲜预混可燃混合物扩散,促使其链锁反应发展所致。4748三、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燃料理论空气量Lo(kg/kg)燃料体积浓度(%)着火限时过量空气系数火焰传播速度vHmax(cm/s)对应于vHmax体积浓度(%)化学当量着火下限着火下限下限上限氢34.529.54.07510.10.1431542.2乙炔13.257.752.5813.570.181708.9乙烯14.86.562.7342.511.3568.37.4甲烷17.239.55151.980.3933.89.96苯13.32.731.47.11.960.3640.73.34丙烯14.84.472.0112.280.3743.85.04三、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可根据相关方程求出层流火焰传播方程:称为层流火焰传播方程。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解该方程:火焰传播速度与热扩散率及化学反应速率的乘积的平方根成正比,即火焰传播过程既受扩散过程控制,又受化学动力因素的控制。
热扩散率化学反应速率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特征1)一般火焰正常传播速度的数量级是1~100cm/s,火焰锋面厚度很小,不到1毫米
。2)火焰传播速度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平方根成比例。因为火焰传播速度较易测定,因此常常采用测定火焰传播速度的方法来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第四节湍流火焰热能工程系
湍流燃烧及其特点紊流火焰分类皱折表面燃烧理论容积燃烧理论影响湍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1)相比层流火焰,湍流火焰厚度增加,高度变短。(2)反应区要比层流火焰锋面厚得多,已不能看作是一个几何面。观察到的火焰面是混乱的、毛刷状的,还经常伴有噪声和脉动。(3)湍流火焰传播速度远大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4)在湍流中,火焰传播速度不仅取决于可燃混合气的性质和组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强烈的气流湍动的影响。52一、湍流燃烧及其特点1.小尺度湍流火焰2.大尺度湍流火焰3.大尺度弱湍流火焰4.大尺度强湍流火焰53二、湍流火焰分类54在湍流火焰中,如同在湍流的流体中一样,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微团在不规则地运动。如果这些微团的平均尺寸小于可燃混合气体在层流下的火焰锋面厚度就称之为小尺度的湍流火焰;反之,称为大尺度的湍流火焰。
将微团的脉动速度w’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vH比较,如果w’>
vH,则称为大尺度强湍流火焰;反之,称为大尺度弱湍流火焰。1.小尺度的紊流火焰
2.大尺度弱紊流火焰
由于微团脉动速度小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则微团不能冲破火焰锋面,但由于微团尺寸大于层流火焰锋面厚度,所以火焰锋面受到扭曲vHvH3.大尺度强紊流火焰
由于微团尺寸和脉动速度均大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故此时不存在连续的火焰锋面vH4.湍流火焰播速度比层流时增加很多
(1)湍流脉动使火焰变形,从而使火焰表面积增加,但是曲面上的法向燃烧速度仍保持为层流火焰传播速度vH。(2)湍流脉动增加了热量和活性粒子的传递速度,这时,具有特定反应速率的反应区在起作用,因此增大了垂直于火焰表面的法向实际燃烧速度。(3)湍流脉动加快了已燃气和未燃气的混合,使火焰本质上成为较均匀混合的反应物,而均相反应速率则取决于在混合过程中产生的已燃气与未燃气的比例。湍流火焰传播理论59德国的邓克尔(1940)和苏联的谢尔金(1943)建立了湍流火焰的皱折表面理论。
萨曼菲尔德和谢京科夫建立了容积燃烧理论,用来代替表面理论。
小尺度湍流火焰、大尺度弱湍流火焰可用湍流火焰的皱折表面理论来解释。大尺度强湍流火焰一般用容积燃烧理论来解释。
认为在湍流工况中燃烧速度之所以会增大是由于在气流脉动作用下使得火焰前沿表面产生弯曲,因而燃烧表面积FT增加,在每个可燃物微团外表面上,燃烧速度和层流火焰法线传播速度vH相同,因此湍流燃烧速度比层流燃烧速度的增大倍数应等于因气流脉动使火焰前沿表面积增大的倍数,即60三、湍流火焰传播的皱折表面燃烧理论1.原理:湍流工况下火焰前沿几种典型的工况火焰前沿起了微弱的摺皱火焰前沿被撕裂得四分五裂(1)、小尺度湍流火焰在2300≤Re≤6000范围内,湍流为小尺度的。此时只使火焰前沿起了微弱的摺皱,燃烧速度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前沿内传热传质过程变成湍流性质,因此仍可采用层流火焰传播理论来计算,只不过此时应用湍流参数来代替。对层流参数而言,有:层流:湍流:622.求取小尺度紊流只是增强了物质的输运特性,从而使热量和活性粒子的传输加速,而在其它方面则没有什么影响.实际工程中常为Re>6000,而且湍流尺度常大于1mm,因此工程火焰一般不能用上述分析进行解释(2)、大尺度弱湍流火焰63稳定情况下,有:只要求出FT/FL,就可求出vT假设为锥体64(3)、大尺度强湍流火焰在燃尽时间τ内,脉动距离为H=w‘τ燃烧距离为lT/2=vHτ燃烧从微团外表面向内推进的速度为vH
主要用容积理论来解释
四、湍流火焰传播的容积燃烧模型65容积理论(1)容积理论认为,在大尺度强湍动下燃烧的气体微团中,并不存在把未燃气体和已燃气体或燃烧产物截然分开的正常火焰锋面,燃烧反应也不是仅仅发生在火焰锋面厚度之内。(2)在每个湍动的微团内部,一方面在进行不同成分和温度的物质的迅速混合,同时也在进行快慢程度不同的反应。
(3)不同微团运动与燃烧状态不一样,同一微团内部不同部位状态也不相同。但不同微团间相互混杂。(4)每隔一定的平均周期,不同的气团就会因互相渗透混合而形成新的气体微团。新的微团内部各部分也各有其均匀的成分、温度和速度。(5)各个微团进行程度不同的容积反应的结果,达到着火条件的微团即开始着火燃烧。
67vTvH1/2五、影响湍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68湍流火焰传播主要受湍流流动的影响。1.
随着Re数的增加,湍流火焰传播速度和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比值开始迅速增大,以后逐渐增长。2.
当Re<2300时,火焰传播速度与Re无关;3.
当2300≤Re≤6000时,火焰传播速度与Re的平方根成正比;4.
当Re>6000时,火焰传播速度与Re成正比。第五节火焰稳定的基本原理热能与动力工程系
火焰稳定的基本条件火焰稳定的机理工程湍流燃烧火焰稳定方法要求燃烧火焰保持稳定,火焰锋面需稳定在一定的位置。火炬由喷嘴喷出后,火焰锥的形状不可能是正锥形的,否则火炬就难以稳定在燃烧室内某一位置。反证过程:根据在火焰锥中正常法向传播速度和燃料混合气流速度之间的关系为:70一、火焰稳定的基本条件试验发现,在火炬根部出现有一圈
的点火环,在点火环内
角等于零,这才能保证火炬顶部也不成尖锥形,而一般往往形成一个圆角。71综上所述,为了确保燃料混合气流中火焰的稳定,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火焰传播速度应与可燃混合气在火焰前锋法线方向的分速度相等,即满足余弦定律。(2)在火焰的根部必须有一个固定的点火源,且该点火源具有足够的能量。72对于预混燃烧,混合气流喷出并引燃后,在喷口附近形成锥形火焰,其锥角符合火焰稳定的余弦定律.如果混合气流流速过高,火焰将会从根部开始吹脱;反之,如果混合气流流速过低,火焰则会引向喷口内。73二、火焰稳定的原理1、脱火当燃料混合物的流量不断增大时,各截面上混合物流速不断增大,而火焰传播速度的分布是不变的。最后在燃烧装置出口的混合物流体流场中再也找不到一个传播速度等于流速的地方,到处都是流速大于火焰传播速度,火焰锋面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固定的地方。这样就不可能建立点火环,可燃混合物再也不可能着火,便产生脱火。显然,脱火主要是由于喷口出口气流速度过高而引起的,故又常称为吹脱。742、回火当燃料混合物流量不断减少时,各截面上的流速的分布都减小,而火焰传播速度保持不变。最后在燃烧装置出口的混合物流体流场中再也找不到一个传播速度等于流速的地方,到处都是流速小于火焰传播速度,最后就烧到燃烧装置里面去了,这便产生回火。753、离焰当燃料混合物的流量不断增大时,火焰面无法继续保持稳定,若火焰脱离喷口,悬举在喷口上方,但不熄灭,这种现象称为离焰。发生离焰时,火焰虽不立即熄灭,但此时火焰将吸入更多的二次空气,使悬举的火焰中燃气浓度降低。若可燃混合气流速继续增大,火焰会出现吹熄现象。76燃烧器在工作时,不允许发生离焰、脱火或回火问题。脱火将造成燃气在燃烧室及其周围环境中的累积,一旦再遇到明火便会使大量燃气迅速着火,从而造成大规模爆燃,同时燃气也会对人员造成毒害作用。回火则可能烧毁燃烧器,甚至引起燃烧器或储气罐发生爆炸,也可能导致火焰熄灭,从而造成严重后果。774、火焰稳定原理要求燃烧设备中的火焰保持稳定,火焰锋面稳定在一定的位置。要保证火焰锋面稳定在某一位置的必要条件是:可燃物向前流动的速度等于火焰锋面可燃物火焰传播的速度,这两个速度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因而火焰锋面就静止在其一位置上。
火焰稳定的原理
A点看成是不动的点火源A点看成是不动的点火源vHvHvHvHvHvH稳定火焰的根本原理是稳定火焰传播速度,使之与气流速度相匹配。
工程上希望燃料和氧化剂保持稳定的化学反应及放热量,以便于控制和工程应用。因此常要求燃烧设备中火焰稳定在一定位置,即在一定位置着火,按一定速度发生剧烈反应,并在一定位置燃尽和离开燃烧室。80三、工程湍流燃烧火焰稳定方法工程上稳定火焰的方法可分为三类:设置点火器,适时对主燃烧器提供点火能量。制造回流区,卷吸高温烟气,强化进入燃烧室的燃料传热,满足着火条件稳定着火。改变燃烧区的散热条件,减小着火阶段火焰的散热损失,保持火焰区的足够的温度,稳定火焰。稳定火焰的根本原理是稳定火焰传播速度,使之与气流速度相匹配。
81工程上应用的火焰都是湍流火焰,气流速度和Re数比较高,因此可以减少回火现象,而应主要防止脱火。稳定火焰的核心方法:保持着火区局部高温。包括:(1)值班火焰;(2)钝体稳燃;(3)小股反向射流;(4)旋转射流;(5)大速差射流与双通道稳燃;(6)受限射流:1)突扩喷口稳燃;2)
内凹表面稳燃;3)
罐式稳燃器。82工程上稳定火焰的具体方法(1)值班火焰在流速较高的预混可燃气流附近放置一个流速较低的稳定的小型点火火焰,使主气流受到小火焰不间断的点燃,只要小火焰的点火能量足够,主火焰就能够保持。83通过分离的缝管将少量燃料引到主燃烧器边缘,使之先点燃产生小火焰,然后用小火焰点燃主燃烧器,形成主火焰。缺点:导致燃料泄露。(2)钝体稳燃钝体稳燃是利用物体的几何形状造成低速区的典型。气体绕过钝体时,钝体后部的反向压力梯度增大,能够形成较大的回流区,可以反卷高温烟气成为热源,有利于稳定着火和燃烧。钝体头部为圆盘,流动阻力损失较大,圆柱体次之,弹头状最小。钝体常用耐温耐磨的材料制成。84(3)小股反向射流采用小股高速反向射流喷入可燃主气流中,形成低速区,原理上和钝体接近,但主气流的阻力损失较小,小股射流介质可使用压缩空气,也可以使用蒸汽。(4)旋转射流利用旋转射流的离心作用,在燃烧室的喷口轴线附近形成回流区,它将高温烟气卷吸到火炬根部来加热燃料混合物,达到稳燃效果8586小股反向射流旋转射流(5)大速差射流与双通道稳燃煤粉气流由主喷口喷出,接近音速的高速气流从主气流喷口周围的小孔喷出。高速气流卷吸中心煤粉射流中的空气和细煤粉,回流区增大,改善了着火条件。燃烧器有两个一次风通道,两股一次风以贴壁射流的形式进入突扩段,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回流量与大速差射流产生的回流量相当,因而有较强的稳燃作用。8788大速差射流双通道稳燃磨损较大局部结焦现象腰部风减小了结焦的可能性(6)受限射流突扩喷口稳燃:喷口截面突然扩张,在喷口外围形成旋涡,高温燃烧产物回流至燃烧器喷口外缘附近,点燃刚喷出的可燃混合气。内凹表面稳燃:燃烧室的壁面制造一定的凹槽,使该处形成回流区,从而达到稳燃的目的。罐式稳燃器:燃烧室内布置一个带有若干小孔的圆锥筒或圆柱筒。可燃混合气由小孔进入罐内,罐顶则使罐内形成滞止区,产生高温烟气回流,在该处将气体点燃,形成一种向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股权抵押借款合同范本格式
- 2024商品买卖合同范本
- 2024年度甲方聘请乙方进行市场推广服务的合同
- 工厂用工合同协议书(2024年)
- 2024年建筑劳务分包主体结构合同
- 个人质押担保借款合同模板
- 2024年度金融服务与投资咨询合同
- 标准版工程居间合同格式
- 合法劳务施工协议书样式
- 精美施工合同模板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 巴蜀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四川大学
- 中小学无人机创客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
- 外研版英语五年级下册Module7单元
- 淀粉基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综述,高分子材料论文
- T-ESD 3008-2021 热固性防静电粉末涂料通用规范
- GB/T 37522-2019爆炸物安全检查与处置通用术语
- GB/T 23679-2009集装箱机械箱封
- GB/T 23505-2017石油天然气工业钻机和修井机
- 公务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课件
- 初中英语-名词-单复数-练习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