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十六中学2023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十六中学2023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十六中学2023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十六中学2023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十六中学2023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大同市第十六中学2023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我国的能源消耗以煤为主。据估计,全世界的煤炭最多还能够供应200~300年。下列是关于利用煤炭资源的某些观点,其中论述正确的是()①直接燃煤虽然带来了污染问题,但同时提供了能量,污染与经济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更重要;②人类在开发资源时,既要满足自身需要又不能以危害子孙后代为代价;③随着科学的发展,将不断地开发出新型能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担心能源枯竭实在是杞人忧天;④发展洁煤技术,提高燃煤效率,进行煤的干馏,可以提高煤的实用价值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参考答案:D经济效益只考虑当前利益,而环境污染将影响未来人类的生存,所以环境污染是更重要的;能量是守恒的,但如果转化成物质的内能等形式的能量很难开发,一些新型能源虽已利用,但所占比例较少,人类还是主要应用不可再生的三大能源。答案应选D项。2.将铁棒和锌棒用导线连接插入CuSO4溶液里。当电池中有0.2mol电子通过时,负极质量的变化是()A.增加5.6g

B.减少0.1g

C.减少6.5g

D.增加6.4g参考答案:C略3.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水和CCl4

B、碘和CCl4

C、酒精和水

D、汽油和植物油参考答案:A略4..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硝酸反应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参考答案:C略5.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HClO

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Al3++4NH3·H2O==AlO2-+2H2O+4NH4+参考答案:D略6.下列有关U和U的说法正确的是A.互为同位素

B.质量数相同

C.是同一种核素

D.中子数相同参考答案:A【详解】A.和为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和的质量数前者为235,后者为239,不相同,故B错误;C.由于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不是同一种核素,故C错误;D.和的中子数为235-92=143、238-92=146,不相同,故D错误;答案选A。7.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A.H2SO4与Mg(OH)2反应

B.H2SO4与Ba(OH)2反应C.HNO3与NaOH反应

D.CH3COOH与NaOH反应参考答案:CA.Mg(OH)2是难溶物,不能写成离子形式,所以H2SO4与Mg(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Mg(OH)2=Mg2++2H2O,故A错误;B.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B错误;C.HNO3与NaOH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C正确;D.CH3COOH是弱电解质,不能写成离子形式,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故D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离子的存在和离子反应的分析理解,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的同时,不能有其它的反应是解题关键,故依据离子方程式H++OH-=H2O中的H+是溶于水的强酸溶液、OH-是溶于水的强碱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排除A和D项,B项中除了生成水,还有硫酸钡沉淀生成,因此排除D项。8.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H3PO4溶液)构造示意图。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极是负极

B.正极的电极反应是:O2+2H2O+4e-=4OH-C.电子由a通过灯泡流向bD.氢氧燃料电池是环保电池参考答案:B略9.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带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会生成沉淀参考答案:C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配制5%溶液时,将已准确称量的放入烧杯中并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

B,配制溶液时,将溶解后的溶液立即注入容量瓶

C.配制的溶液时,将量取的浓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D.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放出,然后再将上层液体放出参考答案:A11.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A.过滤法

B.蒸馏法

C.分液法

D.蒸发法参考答案:B12.

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稳定性H2S>HCl>HBr>HI

B.酸性HClO4>H2SO4>CH3COOH>H2CO3C.粒子半径S2-<Cl-<K+<Ca2+

D.沸点HI>HBr>HCl>HF参考答案:B略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热水比冷水含有更多的热量

B.化学反应限度大,该反应的速率也大

C.在相同条件下,分子破裂为原子所吸收的能量与相应原子结合成分子所放出的能量数值相同

D.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有利于节能减排与保护环境参考答案:C略1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CH4B.NaOHC.SO2D.H2O参考答案:B略15.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右图),将试管浸入

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与硝酸汞反应属放热反应

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参考答案: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10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或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2)利用上图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①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B中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3)利用上图装置证明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及生成气体中含有CO2。圆底烧瓶内加入碳,a中加入浓硫酸,B、D中匀为少量品红溶液,C中为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E中为澄清石灰水。①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装置是

,现象是

②证明SO2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

③证明生成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

④D装置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1分)(2)①MnO2+4H++2Cl-=Mn2++Cl2↑+2H2O。(2分)②饱和NaCl溶液(1分);

吸收氯气防污染。(1分)(3)①B(1分)

品红褪色(1分)②C中KMnO4溶液褪色

(1分)③D中品红不褪色且石灰水变浑浊(1分)④检验SO2是否除尽(1分)

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250mL1.25mol/L的NaOH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时必须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3)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C)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4)某同学改用固体Na2CO3配制Na2CO3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其错误操作序号是

.参考答案:(1)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BCAFED(3)ABC(4)①⑥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1)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分析需要的仪器;(2)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对操作顺序进行排序;(3)根据c=并结合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来进行误差分析;(4)根据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左物右码、定容时应平视来分析.解答:解:(1)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所需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根据提供的仪器可知,还需的玻璃仪器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所以操作顺序是BCAFED,故答案为:BCAFED;(3)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会导致药品的质量偏小,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C)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会导致溶质的损失,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E、若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溶液浓度无影响,因为只要定容时正确,至于水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故选ABC.(4)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左物右码,故①错;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故⑥错,故选①⑥.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属于基础型题目,难度不大.18.(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I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2

3③④⑤⑥

⑦⑧⑨4⑩?

?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画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出⑤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①~?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均填元素符号)(4)元素⑦与元素⑧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a.常温下⑦的单质和⑧的单质状态不同

b.⑧的氢化物比⑦的氢化物稳定c.一定条件下⑦和⑧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5)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跟它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除外)可以形成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6)元素⑥是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之一,其氧化物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该氧化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键(填“离子”或“共价”(7)在一定条件下,若将元素①的单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入4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半分钟后测得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为1.4mol,则用元素①的单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参考答案:(14分)(1)Mg;Br。(2)(略)(3)K,F,Ar(4)Cl,b(5)离子

(6)SiO2、共价

(7)0.35mol/(L·min)(2分,其余每空1分)略19.A、B、W、D、E,Y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B的原子序数为7,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Y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最大的主族元素。(1)W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A2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在酸性条件下A2W2可以将Fe2+氧化成Fe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当消耗2molA2W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