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期末复习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高考图形突破考点归纳总结返回目录考情实录年份考点2011年2012年2013年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北京卷T36(1)、40(2),天津卷T6、7、13,广东卷T4、5,山东卷T32浙江卷T1,海南卷T14、15,重庆卷T5~7,四川卷T4海南卷T13、14,重庆卷T9~11,广东卷T41,江苏卷T23、24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福建卷T37浙江卷T5、6山东卷T1、2,重庆卷T12返回目录考情实录年份考点2011年2012年2013年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全国卷T3~5,四川卷T39(3),重庆卷T39(3)(4),广东卷T40(3)(4)(5)安徽卷T28、29山东卷T27,海南卷T6、7,重庆卷T4、5,江苏卷T29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全国卷T39(2)(3),浙江卷T5、6、37(1),广东卷T41(4)广东卷T40,重庆卷T36,新课标全国卷T37福建卷T1、2,江苏卷T11、12,海南卷T18~20,安徽卷T35,山东卷T26(3)返回目录专题概览
►命题点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和途径
例1【2013•江苏卷】《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图11–1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1)~(2)题。(双选)
图11–1返回目录高二必修3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A.大量消耗资源B.大量排放污染物C.科教投入不足D.人口增长缓慢(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A.社会保障建设B.经济基础建设C.农业基础建设D.生态与环境建设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要点突破:图中环境支持系统和生存支持系统能力指数较低。返回目录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AB
(2)CD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最快,环境支持最小,说明这段时间的发展是高耗资源、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因此A、B两项正确。第(2)题,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该加大环境的支持力度,故C、D两项正确。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图11–2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分析(1)控制人口规模:控制人口规模是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控制人口增长,尤其强调把各个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2)转变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循环经济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核心提高生态效益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方式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目的经济活动生态化环境效益资源持续利用,减少工业污染来源经济效益改造技术,调整工业结构原理生态系统原理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发展大农业,协调经济和环境效益目的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典型代表留民营的生态农业(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途径要求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顾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环境保护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的生存环境的目标公众参与应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4)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分析
图11–3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知识链接】(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其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新题巩固】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的上海世博会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本届世博会大力倡导“生态世博”“绿色世博”“低碳世博”等环保理念,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引领下,努力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1)~(2)题。(1)上海世博会提出的这些环保理念,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
A.共同性 B.公平性C.持续性 D.阶段性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2)为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通居民应该(
)
A.将城市动物园的动物全部放回野生环境,以解决生态破坏问题B.严格限制私家车的购买和运行,以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C.垃圾分类处理,以实现资源再利用D.企业废水达标排放,改善城市水质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解析](1)C
(2)C第(1)题,强调生态、绿色、低碳等环保理念,强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都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2)题,A、B两项明显错误,D项叙述正确,但不是普通居民的行为,而是工业企业的行为。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命题点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应对措施
例2【2013•大纲全国卷】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1)~(3)题。(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D.泄露的石油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2)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3)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1)富营养化导致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2)温度和营养物质是浮游生物繁殖的条件。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B(2)C(3)C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赤潮的形成原因。赤潮是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含量大大增加,造成海域富营养化的现象。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可促使赤潮生物大量繁殖。一般水温偏高、风力较弱,或者潮流缓慢等水域环境利于赤潮的形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赤潮发生的主要海域。赤潮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温度较高的中、低纬近海海域。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
1.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思路
①地形原因:海拔、地势起伏状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山地陡坡易发生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
②气候原因:热量、降水、风力、风向等对环境的影响。如荒漠化与气候干燥、风力大有关,水土流失与降水集中、多暴雨有关。
③土壤条件:土壤特性会影响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如黄土高原土壤的直立性特点,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④植被原因:植被破坏会引发多种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气候变暖、地下水位下降、滑坡、泥石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⑤河流原因:河流流量大小、侵蚀强度等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如泥石流、水土流失的发生等。⑥人为原因: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等。农业结构单一或不合理,会导致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遭受破坏;居民能源结构不合理,如柴草的使用会导致植被破坏、秸秆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2)解决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一个区域的环境与发展,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对策。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如图11–4所示: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图11–4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①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的影响角度分析对策。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坡度大小不能人为改变,但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轻水土流失的发生。②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对策: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③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2.我国典型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生态问题形成原因整治措施东北地区①黑土开垦后,引起土壤冲刷,黑土层日渐变薄;②沼泽地的开垦导致湿地萎缩;③森林生态和森林资源严重破坏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②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①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②植树造林,土壤培肥;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④森林的综合利用;⑤建设自然保护区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风沙是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是中低产田集中地区①气候具有春旱多发、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②片面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以及不合理开垦土地①低湿地治理:鱼塘—台田模式;②盐碱地治理:调节、控制水盐运动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生态问题形成原因整治措施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①夏季多暴雨;②地势起伏大;③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④陡坡开垦①发展立体农业;②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①生态脆弱,人地矛盾尖锐;②植被的破坏,不合理耕作,开矿;③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①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②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存放表土,矿区复垦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生态问题形成原因整治措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①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多大风;②原生沙质荒漠、砾质荒漠;③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①消除贫困;②早期预警;③生物固沙、沙障固沙;④保护植被,植树种草;⑤合理载畜,建设人工草场;⑥合理利用水资源【知识链接】(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概括起来是对立统一的,该关系可用下面人类与环境相关模式图(图11–5)来表示,图中各箭头分别表示以下含义:
图11–5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②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去。
③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
④环境把它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可使人类与环境得到协调发展;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可用关系图(图11–6)表示:
图11–6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新题巩固】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图11–7显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读图完成(1)~(2)题。
图11–7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1)下列关于霾时空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三省市夏季多于冬季B.三省市冬季多于夏季C.三省市一年内夏季差异最大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2)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C
(2)D第(1)题,读图可知三省市中的霾,北京夏季多于冬季,天津、河北冬季多于夏季,冬季北京少于天津,三省市夏季日数差异最大。第(2)题,河北春季降水少,多大风,A、B错;秋季晴天多,空气中悬浮颗粒多,霾日数增多,C错;冬季燃煤取暖,空气悬浮颗粒多,霾日数多,D对。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命题点三资源问题的产生及应对措施
例3【2013•海南卷】巴西东南部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乙醇。该州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据此完成(1)~(2)题。(1)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地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力D.方便产品运输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2)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巴西(
)
①碳排放量增加②能源消费结构改变③热带草原面积减少④蔗糖消费量下降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1)乙醇厂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2)乙醇属于清洁能源,但甘蔗生产需要大量耕地。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A(2)B第(1)题,从文字材料中可以看出S州有丰富的甘蔗作为原料,燃料乙醇厂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需要接近原料产地,因此选A。第(2)题,乙醇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矿物能源的比重,改变能源的消费结构,减少碳的排放。由于燃料乙醇需要甘蔗做为原料,从而使甘蔗种植面积扩大,可导致过度开垦而致使热带草原面积减少。因此,正确答案为B。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
1.淡水资源短缺问题(1)产生原因:淡水资源数量有限;地区分布不均;人口增长、工农业的不断发展对淡水需求量增加;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污染、浪费严重。(2)应对措施:跨流域调水;提高水价;节约用水;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水源,治理污染。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2.耕地减少问题(1)产生原因: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酸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污染使耕地失去肥力,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生态退耕。(2)应对措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合理规划,城市、工业、交通等建设少占耕地;开发利用后备土地资源;治理各种土地问题,恢复土地生产力;通过立法加强监管,保护耕地资源。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3.部分矿产资源面临耗竭问题(1)产生原因:储量有限;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随着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消耗量急剧增加;开发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2)应对措施: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发展科学技术,寻找新的替代品。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4.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个地区内的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而对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则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不同,其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也不同,因而其开发利用的方式和方向也不相同。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项目德国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开发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近,水源丰富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生产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其中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其主导产业煤炭是其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存在问题煤炭开采成本提高,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传统产业衰落,环境问题明显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环境问题突出综合整治措施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治理环境污染(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分析思路①湿地资源的功能解析
图11–8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②湿地减少的原因分析a.自然原因:气候变干,降水减少使湿地逐年消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损失。b.人为原因: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土壤侵蚀导致进入河流的泥沙增加,减小了湿地的面积;大量引水灌溉和河道截流改向;围湖、围海造田;湿地植被破坏;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引入外来物种的干扰;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等等。③湿地的保护措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等等。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3)流域开发、建设与治理的分析思路①流域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般要考虑流域位置、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水系特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分析思路类似于区域经济发展区位的评价,既要评价优势,又要评价存在的制约因素。②流域开发利用方向的评价:明确区域优势和问题,开发方向就是要发挥优势,解决问题。③河流水能资源的判断方法
图11–9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④河流航运价值的分析判断
图11–10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⑤河流治理的措施
图11–11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新题巩固】读下图,回答(1)~(2)题。
(a)
(b)图11–12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1)图(a)和图(b)所示区域进行区域开发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A.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B.都有便利的水上运输条件C.水能资源丰富D.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所示区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建的企业有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西电东送北线工程和西气东输工程都经过图(b)所示区域C.图(b)①地和⑤地春季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沙尘天气和寒潮等,④山地以南地区受其影响较小D.图(b)中,②和③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地质构造相同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A
(2)C第(1)题,图(a)为鲁尔区,图(b)为陕西省,从图例可以看出,两地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A对;陕西省河流少,水运不发达,B错;鲁尔区地势平坦,水能不丰富,C错;鲁尔区科技发达,陕西省劳动力丰富,D错。第(2)题,鲁尔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入转型阶段,新建的企业主要是新兴产业,A错;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没有通过陕西省,B错;图(b)①地和⑤地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春季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沙尘天气和寒潮等,④山地以南地区由于秦岭阻挡,受其影响较小;②③地分别位于秦岭北部和南部,气候类型不同;②是渭河平原,为地堑构造,③是汉水谷地,为流水侵蚀地貌,D错。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命题点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例4【2013•福建卷】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11–13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
图11–13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1)水稻、甘蔗主要分布于亚热带。(2)沼气池的建立是该循环农业的关键。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1)D(2)B第(1)题,从图中看出,该地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甘蔗。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甘蔗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台湾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分布区,结合两者可以得出该地位于闽浙丘陵。第(2)题,结合题干要求“对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加快城镇发展”不符合题干要求,首先排除。该模式有渔业养殖、种植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农民收入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该模式也利用沼气池提供沼气这种清洁能源。模式中既有渔业养殖还有种植业,所以促使民居转向鱼塘等水域和耕地面积较集中的区域发展,可能促使民居走向分散。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
1.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农耕区
图11–14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2)牧区、林区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农业区典型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方向牧区内蒙古高原、青海牧区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保护草地、建人工草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林区东北大、小兴安岭林区单一木材生产,只采不育、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采育结合,对林木产品进行深加工,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分析步骤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3.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①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农业生产。②促进农业全面发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①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②促进农业生产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③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作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盐碱威胁的土地,改善灌溉条件,营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耕地建设和保护,坚持用养结合,严禁破坏,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现象,实现土地的永续利用,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知识链接】(1)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要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2)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种植业所占比重较大,林业、渔业所占比重较小。这与我国人口众多,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的国情明显不相符,因此就引起了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一系列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的出现,从而导致农业生态被严重破坏。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新题巩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浙江西部山区某水库对降水量的影响图(图11–15)。
图11–15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材料二水库地区地形图(图11–16)。
图11–16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1)请根据图1115和图1116,描述该库区南北方向上,1968~1972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并解释冬季南岸比北岸降水多的原因。(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说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
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答案]
(1)变化特征:自水库向南北两侧递增,且南部地区降水量较大。原因:该地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经水库增湿,携带大量水汽;南岸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2)发展立体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果业和淡水养殖;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生产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观光农业。[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库区年平均降水量自水库向南北两侧递增。该地位于浙江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根据图可知,南岸位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第(2)题,当地多丘陵山地,适于发展立体农业;多湖泊水库,发展淡水养殖;结合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特色农业,等等。返回目录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总结
突破十一区域景观图
考图展示2013•山东文综T262013•天津文综T12图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
- 中国休闲零食电商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小班语言公开课《圆》活动教案
- 大学生自我介绍范文集合七篇
- 银行客服工作总结(15篇)
- 建筑实习报告模板合集七篇
- 乒乓球比赛作文300字汇编十篇
- 消防安全在我心中演讲稿5篇
- 后备干部培训心得体会800字
- 辞职报告范文汇编15篇
- 孵化器的运营和服务模式
- 2024年大学试题(管理类)-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 2024年上海外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AED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 无菌注射剂生产线清洁验证方案
- 2024年健康照护师理论试题
- 2023年线路维护主管年度总结及下一年展望
- 2023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及风险点台账
- 《经典动画赏析》课件
- 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精读10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