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2023年重庆一中高2023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的原名叫“昆山腔”,简称“昆腔”。元末明初,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江苏昆山一带产生。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末明初。当时,江苏的昆山(辖今昆山、太仓两处)地区经济繁荣,贸易兴盛,黎民富庶,城乡各个阶层群众对文化娱乐有所追求,当时流行一种以地方音乐为基础的南曲,叫昆山腔。昆山腔的出现也和当时的顾阿瑛等一批文人、士大夫嗜词尚曲有很大关系。而对昆山腔的诞生有直接影响的人物是顾阿瑛的座上客顾坚,他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进行改进,形成了一种受当地人欢迎的曲调,到明初正式被称为“昆山腔”。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这种“小集南唱”、“清柔婉折”的昆山腔,在明中后期的嘉靖初年被变革发展,形成了昆曲曲唱体系。经过改造后的昆山腔流利清远,柔媚细腻,被称为“水磨腔”,就是说音调极其细腻柔婉。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来的最细腻滑润,所以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新昆曲博得了众口一词的称赞。改革后的昆山腔,大大发展了南曲的演唱艺术,而且在曲调运用上,也吸收北曲结构谨严的长处,但它还只是清唱曲,尚未走上戏曲舞台。将昆山腔推上戏曲舞台,成为戏剧,是由梁辰鱼的《浣纱记》开始。梁辰鱼是一个著名的戏曲作家,精诗词,通音律。他觉得这样的新腔不应只局限于曲坛清歌,必须扩展到舞台之上占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与他人合作,发挥文学优势写作了以西施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传奇,同时把传奇文学与新的声腔以及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之场面形态,第一次将昆曲搬上剧坛。昆山腔在剧曲中的首次运用,引起了轰动,并很快压倒了其它一切声腔,一时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戏曲,并流传南北各地,这就是昆剧。1.下列对昆曲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原名叫“昆山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它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B.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同属南戏系统,它们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C.它是改进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之后,形成的一种以地方音乐为基础的南曲。D.它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中国戏曲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下列有关昆曲特色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改造后的昆山腔结构谨严,把传奇文学以及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同时借助配乐与舞台设置,才形成了真正的戏曲。B.昆曲集我国民族文化中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的最高成就于一体,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C.昆山腔流利清远,柔媚细腻,人们用加水能磨出滑润米粉的“水磨”过程来形容昆山腔的改造过程。D.昆山腔是在融合了方言和民间清曲、小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士大夫创作出来的。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昆曲历经元明清三朝不断地发展完善,成为明清时期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B.使昆山腔变为真正的戏曲,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一个是文人顾坚,另一个是著名的戏曲作家梁辰鱼。C.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在明中后期的嘉靖初年被变革发展,形成了昆曲曲唱体系,于是改革后的昆山腔兼有北曲之长,不再是清唱曲了。D.昆剧之所以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主要是获益于中国古诗词创作的丰硕成果。【答案】1.D2.A3.B【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项,“中国戏曲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法不准确,原文是“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昆曲集……最高成就于一体”说法不当,原文是“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C项,“形容昆山腔的改造过程”说法错误,原文是“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D项,“昆山腔是由文人、士大夫创作出来的”说法错误,原文是“昆山腔的出现也和当时的顾阿瑛等一批文人、士大夫嗜词尚曲有很大关系”,有很大的关系,并不代表就是文人等直接创作出来的。3.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成为明清时期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说法时间点错误,原文是“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C项,“不再是清唱曲了”说法有误,原文是“但它还只是清唱曲”;D项,“主要是获益于中国古诗词创作的丰硕成果”,分析错误。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换心记徐芳万历中,徽州进士某太翁,性卞急,家故饶赀,而不谐于族。其足两腓,瘦削无肉,或笑之曰:“此相当乞。”翁心恨之。生一子,即进士公,教之读书,性奇僿①,咿唔②十数载寻常书卷,都不能辨句读。或益嘲笑之曰:“是儿富贵,行当逼人。”翁闻益恚,有远族侄某,负文名,翁厚币延致,使师之。曰:“此子可教则教,必不可,当质语予,无为久羁。”侄受命,训牖百方,而懵如故。岁暮辞去,曰:“某力竭矣。且叔产固丰,而弟即鲁,不失田舍翁,奈何以此相强?”翁曰:“然。”退而嗔语妇曰:“生不肖子,乃翁真乞矣。”趣治具饯师,而私觅大梃,靠壁间,若有所待。盖公恨进士辱己,意且扑杀之,而以产施僧寺,作终老计。母知翁方怒,未可返,呼进士窃语,使他避。进士甫新娶,是夜合户筹议:欲留,恐祸不测;欲去,无所之。则夫妇相持大哭,不觉夜半,倦极假寐。见有金甲神拥巨斧,排闼入,捽其胸,劈之,抉其心出,又别取一心纳之,大惊而寤。次日,翁延侄饮为别。翁先返,进士前送,至数里,最后,牵衣流涕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师何忍某之归而就死?”师矍然曰:“安得此达者言?”进士曰:“此自某意。且某此时颇觉胸次开朗,愿更从师卒业。”因述夜来梦,师叩以所授书,辄能记诵,乃大骇,亟与俱返。翁闻剥啄声,掣梃门俟,已闻师返,则延入。师具以途中所闻告,翁以为谬。试之良然,乃大喜。自是敏颖大著,不数岁,补邑诸生;又数岁,联捷成进士。报至之日,翁坐胡床,大笑曰:“乃公自是免于乞矣。”因张口哑哑而逝。族子某为郡从事庚辰与予遇山左道中缕述之古今未闻有换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进士之奇颖,进士之奇愚,逼而出也,所谓德慧存乎疢疾者也。或曰:今天下之心,可换者多矣,安得一一捽其胸剖之,易其残者而使仁,易其污者而使廉,易其奸回邪佞者而使忠厚正直。愚山子曰:若是,神之斧日不暇给矣。且今天下之心皆是矣,又安所得仁者、廉者、忠若直者而纳之,而因易之哉?【选自(清)张潮辑、王根林校点《虞初新志》,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①僿:闭塞。②咿唔:指读书声。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趣治具饯师催促B.排闼入门C.愿更从师卒业终于D.师叩以所授书询问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族子/某为郡从事/庚辰与予遇山左道中/缕述之/古今未闻有换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B.族子某为郡从事/庚辰与予遇山左道中/缕述之/古今未闻有换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C.族子某为郡/从事庚辰/与予遇山左道中缕述之古今/未闻有换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D.族子某/为郡从事庚辰/与予遇山左/道中缕述之/古今未闻有换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朝万历年间,徽州某进士的父亲,是个性子很急躁的人。有人嘲笑他以后应当要行乞,因为他的脚和两个腿肚子干巴巴的一点肉也没有。B.古语有云虎毒不食子。本文中进士公的父亲嫌自己的儿子太愚笨,他不仅责怪妻子生了一个不孝顺的儿子,还准备杀死自己的儿子,他的妻子知道他的计划后悄悄告诉了儿子。C.进士公的父亲最终是笑死的,因为他的儿子中了进士,喜报到的那天他坐在太师椅上乐得哈哈大笑,一口气接不上来就死了。D.愚山子认为现在天下的人心都有问题,没有地方可以找到仁义的人心、廉洁的人心、正直的人心,由此可以看出愚山子对他所处的时代人心的失望与批判。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翁闻益恚,有远族侄某,负文名,翁厚币延致,使师之。(2)且叔产固丰,而弟即鲁,不失田舍翁,奈何以此相强?【答案】4.C5.B6.B7.(1)老头子听了越发愤恨,他有个远房侄子,享有文名。老头子用很多的钱聘请他到家里来,让儿子拜他为师。(2)况且伯伯家产本来就丰厚,既然弟弟就是愚笨,做个庄稼汉也称得上好,何必拿读书这件事来勉强他呢?【解析】4.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C项,卒:完成,结束。5.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根据上下文把握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据文言标志,如:虚词、对话标志、对偶、排比、特殊句式等来断句,最后运用排除法,针对选项中不同的断句点分析、排除。“族子某”的意思是“亲戚中的某一个人”,所以不能断开,排除A;“为郡从事”意思是“在郡府当差”,“从事”是官职名称,不能断开,排除C;“庚辰”是时间状语,与“从事”官职名无关,排除D。停顿标志还有:者。6.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不孝顺的儿子”理解错误,应该是埋怨妻子生了个“愚笨不聪明的儿子”;而且妻子也不知道他的计划。7.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实词要字字落实,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关键词:(1)负、延、师(2)鲁、田舍翁、奈何、强。【备注】(参考译文)明朝万历年间,徽州某进士的父亲,是个性子很急躁的人。他家里很有钱,可是和族亲相处得不和睦。他的脚和两个腿肚子干巴巴的一些肉也没有,所以有人嘲笑他说:“看他这副长相,应当做叫花子!”老头听了,心里很气。他有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进士公。当初教他读书时,愚笨得真惊人,读了十几年,连普通的书籍也读不断句读。因此有人更用嘲笑的口气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了不起,有钱又有势!”老头子听了越发愤恨,他有个远房侄子,写文章很有名。老头子用很多的钱聘请他到家里来,让儿子拜他为师,并且对他说:“你兄弟若是还可教的话,你就教下去;假如他实在不成材,那你就照实告诉我,可千万别虚耗时日!”这位侄子千方百计地教导堂弟,可是白费力气,堂弟还像先前一样的愚笨。到了年底,这位侄子向叔父告辞,说:“我的力量也使尽了。可是弟弟还是一窍不通。我看伯伯本来就家产丰厚,既然弟弟不太聪明,那么,光做个财主也不错,何必勉强他读书应考呢?”老爷子听了说:“这话也对。”可是等他回到屋里,就很气愤地对自己的妻子说:“都怪你生下了这么个不成才的儿子!我真该讨饭了!”老头子催促下人准备酒席,为侄子饯行,同时又偷偷找到一根大棒,靠在墙上,好像要派个用场似的。原来是他恨儿子辱没家门,打算一棒子结果了他的性命,把家产施舍给寺院,自己到那里去养老。他的妻子知道他正在气头上,不能忤逆他,于是叫来儿子悄悄谈话,让他赶快想法逃避。笨少爷刚刚结婚不久,晚上关了房门,就和新妇商量,留下来,恐怕性命不保;逃走吧,又没有地方可去。小两口愁得抱在一起大哭,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半夜。他们因为十分疲倦,不知在什么时候竟睡着了。笨少爷突然看见一个身披金盔甲的天神,手拿一把大板斧,推开房门走进来,按住了他的胸膛,把他的心剜出,接着又取出另一颗心来替他换上。他非常害怕,一下就惊醒了。第二天,那位侄子吃过了饯行酒席,就辞别出发。老头子先告退,叫儿子送一程。走了几里路以后,他扯住了老师的衣襟痛哭流涕地说:“古人说得好‘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老师你怎么能忍心让我回去送死呢?”老师听了这一番话,一时愣住了,惊奇地问道:“你怎么会说出这样通达的话来?”他回答说:“这是我出自心中的话,我现在感到心胸豁然开朗,我要求你让我完成学业后再走。”接着他就把昨夜梦见换心的事讲了一遍。老师听了,有些不大相信,便拿过去教过的书来考问他,他却样样都记得。老师感到非常惊奇,就赶快和他一道回来了。老爷子听到了敲门的声音,以为是自己的笨儿子回来了,连忙拿起大棒子,站在门边,等着下手。可是打开门一看,老师也一同回来了,就把老师重新请到屋里。二人落了座,老师就把路上的事说给老爷子听。老爷子以为是胡说,但是他把儿子叫过来当场考问,果然不假,儿子确实变得聪明了,过去学过的都记得清清楚楚,于是非常高兴。从此以后,他的儿子变得非常聪颖,过了没几年,就补上了县里的秀才;又过了几年,考中了进士。当报录人到他家里去报喜时,老爷子坐在太师椅上,乐得哈哈大笑说:“我这辈子不会讨饭了!”说着呵呵大笑,一口气接不上就死去了。我有一个亲戚在徽州府署当差,有一年我在山东遇到了他,这个故事就是他详细告诉我的。从古时候到现在还没听说过有换心的事。从这件事开始知道有这样的事了。被真诚激发,人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神就会感应到。进士出奇的聪明,进士出奇的愚笨,都是逼出来的,这就是所谓德惠是存在于有忧患的人身上。有的人说:现在人们的心应该换的可太多了,怎能做到一个一个地剖开胸膛,更换那些凶残的心使它变得仁爱;更换那些贪婪的心使它变得廉洁;更换奸邪的心使它忠厚正直呢!愚山子说:假如这样的话,那么神的斧头每天都不得空闲了。而且,现在人的心都是这样,哪里可以找到那么多善良、公正无私和忠厚正直的心呢!(二)(原创)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①弟归浮梁辛弃疾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②。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注释】①祐之:辛祐之,辛弃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构思新颖精巧。8.在辛弃疾看来怎样才能做到“闲处过平生”?请结合词的上片简要分析。(5分)9.词的下片表达了什么情感?主要是通过哪一种手法来表达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8.首先,要有这样的人生态度:在朝在野都是幻梦,不必为宠辱得失自我惊扰,只需平静闲淡地度过余生。其次,可以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饮如露般甘美的酒,写构思精巧的诗。9.下片表达了与弟弟祐之的离别深情。主要用了虚写(想象)的手法,首先回忆了往昔与弟弟小窗风雨、对床夜话的手足情谊;接着想象族弟归途之中的情景,祝福他有青翠如眉黛的山、明亮如镜的水相伴前行。【解析】8.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要分析上片词作的内容,锦衣玉食的官宦生活,还是啸吟山林的隐居生涯,都不过是虚无的梦幻,人世间的这些得失荣辱,不需心惊,不要在意。只要清静闲适,自由自在度过一生就可以了:秋来饮美酒,冬到吟佳句。所以根据内容可知,在作者看来,不要在乎名利,优渥的生活,只需拥有平淡宁静的生活,就能做到“闲处过平生”。9.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记取”写出了回忆与弟弟当年风雨之夜,窗前相聚畅谈的场景;“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用想象的手法写出了陪伴弟弟远行的美好的景物,“傍晚,山峦秀美青翠,宛如佳人的双眉;秋水澄澈透明,好像晶莹的明镜”。运用虚写和想象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弟弟的祝福及送别之意。(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原创)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并向江月倾诉自己的苦闷的两句是“,”。(2)《雨霖铃》中用细节描写表现两人离别之时依依不舍的两句是“,”。(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诗人用比喻写出远山状貌并触发其愁绪的两句是“,”。【答案】(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2)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3)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对于理解型的默写,重点在于理解题干的语境,然后选择合适的语句作答。注意易错字:尊、酹、噎、簪、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鱼的故事张炜父亲也被叫到海上拉鱼了。我沿着父亲的足迹,去海上看那些拉大网的人。海上没有浪,几个人把小船摇进去。随着小船往海里驶,船上的人就抛下一张大网,水面上留下一串白色网漂。小船兜一个圈子靠岸,剩下的事儿就是拽住大网往上拖,费劲地拖。这就是拉大网。网一动,渔老大就呼喊起来,嗓门吓死人。所有的拉网人随号子嗨呀嗨呀叫,一边后退一边用力。大网慢慢上来了,岸边的人全都狂呼起来。我这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活蹦乱跳的鱼一齐离水。各种鱼都有,最大的有三尺多长,头颅简直像一头小猪。有一条鱼的眼睛睁得老大,转动着,一会儿盯盯这个,一会儿盯盯那个。我相信它懂事。岸边早排好了长队,都是赶来买鱼的人。他们有的推车,有的担筐。鱼不值钱,买鱼的扔下一块钱就可以随便背鱼。父亲真辛苦,每天要拉好多网。早晨还要拉黎明网,这网最重要。这时也是海上老大最精神的时候。拴网绳了,喊号子了,领头喊的人两手伸得像大猩猩一样长,一举一举大喊。海上老大就高兴这样。父亲也跟上喊,额头冒着汗珠。父亲学会了做一种毒鱼。这种鱼肉最鲜,可偏偏有毒,毒死的人数不完。母亲一见它就吓得叫起来,说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冒这个险。父亲把衣袖绾起,用一把小刀剖开鱼肚,然后分离出什么,把鱼头扔掉。用清水反复冲洗,又将鱼脊背上那两根白线抽掉,说:没事了。母亲喘着把鱼做好。一种奇特的鲜味飘出,真好吃。这才叫好吃。父亲从酒葫芦里倒出一点酒,让我和母亲都尝了一小口。这天晚上很愉快,父亲还唱起了一首拉网的歌,母亲为他缝补衣衫。我胆子大了,伏到父亲背上,脊背热得像炕。父亲常把海上的欢乐带回,又差点全部抵销。这次父亲又捎回几条毒鱼,扔在地上就睡去了。母亲仿照父亲上次那样把鱼剖开,从头全做一遍。还是鲜气逼人,又美吃一顿。一个多钟头过去,我有点晕,真的晕了。接着我看见父亲全身抖动,手指像按在一根琴弦上,又颤又挪,嘴里吐出了白沫。母亲比我们好一点,脸也黄了。母亲摇晃过来,我们扶在一起。母亲说:到外面采一点木槿叶,采一点解毒草。我往外连爬带跑。草地上全是一样的草稞,根本分辨不出有什么不同。这些草稞像是向我伸来,抚摸我。我低下头,它们就像火焰一样烧我的脸。母亲已经采到了一株解毒草,她先嚼碎一些,吐在我嘴里。原野在眼前变成一片紫色,又变幻出更奇怪的颜色。整个原野都有一层紫幔,下面像有一万条蛇在拱动。它不停地抖、舞,升上来,眼看就要把我覆盖了。我不能挣脱。我想起了妈妈,睁大眼找,四周一个人也没有。我喊,不知喊了多久,才听到一阵脚步声。我躺在小茅屋里,旁边是父亲。母亲坐在那儿,旁边的碗里是捣成稀汁的解毒草。她说:“孩子,你说胡话……”吃毒鱼后一个多月的晚上,外面起了大风。风很大,搅弄得整个荒滩不得安宁,各种大声使我害怕。我睡着了,接着就梦见一条小鱼,好俊的小鱼。它打扮得像一个小姑娘一样走进了茅屋。母亲把她抱到怀里,给她梳理透明的头发。真漂亮,除了有两个鱼鳍,到处和人一样。我扯着她的手在院里玩,一起逮蝉。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想让她做我的媳妇。我不好意思。不过,幸福啊。她说她要走了,但是还会常来小屋。走前她告诉我:她的爷爷、奶奶、哥哥、弟弟,所有的亲戚都给海上老大逮来了,他们死得惨。她让我求求岸上人,求求他们住手吧。如果他们做得到,她就可以嫁到岸上来。我哀求母亲去找海上老大,母亲答应了。小鱼姑娘又来了。她哭着,告诉我,他们还在捕鱼,海里那么多姐妹再也看不到了。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所以刚才路过鱼铺的时候,给好多睡觉的拉网人腿上胳膊上都扎了红头绳:我把他们扎住了,他们就不能下海了。梦做到这儿就醒了。我觉得像失掉了一个真正的朋友,竟然哭了。母亲赶紧把我抱到怀里,问怎么了?我就告诉了这个梦。天亮后父亲要到海上去,母亲让他小心一点。她把我的梦告诉了他,说:孩子梦见好多拉网人都给扎上了红头绳。父亲瞥了母亲一眼,走了。后来我才知道:那天父亲把我的梦告诉了海上老大,老大只是一笑。那天傍晚风息涛平,老大就让小船出海。想不到一场风暴突来,出海的五个人就在人们的眼皮底下跌进了狂浪。他们无一生还。父亲跑回来嘴唇都紫了,双手抖着跟母亲讲了风暴。母亲一句话也没说,只直眼盯着我。这就是鱼的故事。我再也忘不掉,一直没忘。尽管许多人说那只是一次巧合……(选编自《上海文学》2023年11期,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拉网时渔老大和拉网人的呼喊,写岸边人面对活蹦乱跳的鱼的狂呼,都是为了表现人们丰收的欢乐,表现自然可以给人们丰厚的馈赠。B.“我”一家三口因吃大海中的毒鱼而中了毒,却又在草地上找到解毒草而获救。这个情节启示我们:大自然可能带来灾难,也能帮助我们渡过危难。C.在“我”的梦里,鱼姑娘说给拉网人扎上了红头绳,让他们不能下海。母亲因此提醒父亲,但父亲却毫不在意,结果一些人发生了意外,情节出人意料。D.小说以一个小孩子的视角,叙述了捕鱼人因拒听鱼姑娘的劝告,捕鱼过多而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最终坠海而死的故事,警醒人们要敬畏自然。E.小说的语言富有特色,既有儿童语言的天真,又具有一定的抒情色彩。在作者的笔下,捕鱼生活虽然艰辛却充满了乐趣,而鱼也带有灵性。小说中“我”的父亲作为捕鱼人的代表,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小说的后半部分详细地描绘了“我”做的一个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赏析。(6分)(4)(原创)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答案】(1)EB(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2)①勤劳纯朴。靠捕鱼维生,每天很早起来拉黎明网,一天都要拉好多次的网,每一次都得费劲地拖。②坚忍乐观。拉网捕鱼的工作非常艰辛,但他们没有怨言,反而非常享受劳动的快乐。③目光短浅。对捕捞不知节制,没有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一种对等的关系,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④充满智慧,生活经验丰富。会做毒鱼,能解毒。(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3)①借梦突出小说主题。梦中鱼化身为美丽的小姑娘跟我玩并答应嫁给我,这寓意捕鱼给人们带来的欢乐,自然可以给予人类幸福的生活;但也告诫人们如对自然的索取不加节制,就会带来灾难,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②为下文埋下伏笔。梦中鱼姑娘的请求暗示人类捕鱼已经过度了,给拉网人扎上红头绳的交代为后文所述的捕鱼人的意外死亡埋下伏笔。③丰富人物形象。在梦中“我”同情小鱼姑娘的遭遇并哀求母亲去找海上老大,表现了“我”的善良、单纯。④为文章增添浪漫主义色彩。梦中的鱼儿化身为美丽的小姑娘,会说话,有感情,用红头绳扎住拉网人的预言竟然在现实中实现了,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4)示例一:主人公是鱼。①小说的题目暗示了主人公;题目“鱼的故事”揭示了小说的主人公是鱼。②情节的设置,小说以“鱼”为线索,围绕“鱼”写了捕鱼、吃鱼、梦鱼三件事情,事件的主体都是鱼。③形象塑造上,无论是那条眼睛睁得大大的鱼还是“我”梦中出现的小鱼姑娘,都生动形象,寓意丰富;④主题上,通过鱼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以及对人们的祈求甚至最后给人们的惩罚表现自然需要我们敬畏的主题。示例二:主人公是“我”。①小说以“我”的视角,“我”的口吻来展开叙述的。②情节上,小说写了“我”看捕鱼,“我”吃鱼中毒解毒,“我”梦鱼的故事,这些事件都与“我”有关联。③形象上,小说中的“我”天真、善良,形象鲜明独特;④主题上,通过“我”对鱼的故事的描述、思考,揭示了人应尊重敬畏自然的主题。(其他答案如答主人公是“父亲”,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渔老大和拉网人的呼喊,不只是因为丰收快乐,还是为了喊口号一起用力把网拉上来。C项,“父亲却毫不在意”说法不当,他把我的梦告诉了海上老大,说明他是在意的。D项,“捕鱼人因拒听鱼姑娘的劝告”说法错误,原文中鱼姑娘只是向我托梦,并没有劝告捕鱼人。(2)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文中的重点句子入手:“父亲真辛苦,每天要拉好多网。早晨还要拉‘黎明网’”“拴网绳了,喊号子了,领头喊的人两手伸得像大猩猩一样长,一举一举大喊。海上老大就高兴这样。父亲也跟上喊,额头冒着汗珠”,写出了作为渔民的父亲的勤劳和纯朴;“父亲从酒葫芦里倒出一点酒,让我和母亲都尝了一小口。这天晚上很愉快,父亲还唱起了一首拉网的歌,母亲为他缝补衣衫”,写出了父亲生活的艰辛,但是仍然乐观隐忍的性格;小说中写到的我和母亲吃到毒鱼的情节和最后鱼姑娘托梦的情节,写出了作为渔民的父亲的无知、见识短浅,不懂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3)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分析做“鱼梦”的作用,解答时,首先要把握“鱼梦”的内容,然后从内容出发,分析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鱼梦”的主要内容是,鱼姑娘求我帮忙阻止鱼老大无休止地捕鱼,救救它的兄弟姐妹们。然后它用红线把捕鱼人都绑上,期望他们不能够下海捕鱼;然后它就能嫁给我。从结构上,为下文捕鱼人不听劝告出海捕鱼,最后命丧大海埋下伏笔;从内容上,塑造“我”善良的形象,也为突出表现捕鱼人的无知和不知敬畏自然,而最后自食其果;用托梦的情节,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4)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的问题,这是探究题型,解答时,要从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小说主旨的表达角度进行分析。如:从鱼的角度分析,小说围绕“捕鱼、吃鱼、梦鱼”这三件事情来讲述鱼的故事,三件事情构成鱼的故事的完整的情节,以鱼为线索,串联起故事情节;三个情节内容步步深入,“捕鱼”写出了大自然对人类的美好馈赠;“吃鱼”写出了大自然对人类的警戒;“梦鱼”写出了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以及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突出了人类要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主题。第Ⅱ卷表达题(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原创)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中国古代的文人,一方面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想要匡扶社稷,建功立业;一方面又受道家出世思想的影响追求隐居山林,求田问舍。②这种四平八稳、安于现状的表现,这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思维模式和陈规陋习,说到底还是“怕”字当头,怕担风险,怕犯错误,怕困难,怕艰苦。③刚面世的《全宋诗》在“凡例”的第一条中即说明其宗旨在于“汇集有宋一代诗歌,长篇短制,细大不捐,断章残句,在所必录”。④有人说,重庆火锅和成都火锅一个热闹、耿直,充满“豪气”,一个包容、细腻,有“婉约”之美,两者半斤八两,各有千秋。⑤曹禺大学毕业后,在光怪陆离的大上海,目睹种种丑恶的现实,急需“宣泄一腔的愤懑”,热切渴望光明美好的明天,于是写出了剧本《日出》。⑥一个人的一生,有穿云裂石的辉煌,但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柔美。人是需要一种平淡的,这种平淡无声无息,但又无处不在。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求田问舍: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价。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望文生义。②四平八稳: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③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④半斤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⑤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⑥穿云裂石:(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对象错误。13.(原创)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B.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通过,表明我国执法规范化的整体布局已经明晰,同时也是对各地先前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升华和认可。C.我们必须承认,从晚清到民国,很多人是抱着“教育救国”从事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对他们来说,教育不仅仅是职业,更是理想。D.成年以后的我们,远离游戏,以为那是幼稚可笑的玩闹;其实好的游戏,具有开启人的智慧、通达人的思维、启迪人的感悟、反省人的觉察力的力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项,语序不当,改为“认可和升华”。C项,成分残缺,“教育救国”后加“的观念”。D项,搭配不当,不能“反省觉察力”,可以改为“提高觉察力”。14.(原创)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上古时代还不懂得种棉花。。。。。。。扬雄《解嘲》说,“或释褐而傅”,这是说脱掉粗劣的衣服做大官去了。后世科举新进士及第授官,也沿称“释褐”。①最粗劣的一种衣服称为“褐”,这是用粗毛编织的,所以贫苦的人被称为“褐夫”。②因此,上古所谓布并不是棉织品,而是麻织品或葛织品。③布与帛也成了低级衣服与高级衣服的对比,贫贱的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穿麻织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称。④所谓“棉”,只是丝绵。⑤《孟子•滕文公上》说,许行之徒“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这是说过着劳动人民的生活。⑥帛则是丝织品的总称。A.④②⑥③⑤①B.④②⑥③①⑤C.②④⑥③⑤①D.②④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管加工销售合同范例
- led外租合同范例
- 抽佣分成合同范例
- 餐具配送合同范例
- 买卖车库合同范例
- 药品集中网上采购合同范例
- 无公害蔬菜供货合同范例
- 长运输合同范例
- 意向装修施工合同范例
- 培训合同范例版
- 酒店吃饭餐饮合同范例
- 职业生涯规划成品
- 期末模拟卷01(全国适用)-【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学期职业模块期末模拟卷(解析版)
- 建筑物拆除的拆除工厂考核试卷
- 2024湖南田汉大剧院事业单位招聘若干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届全国名校大联考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GB/T 19752-2024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 伦理与社会责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高清版)JTGT 3610-2019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 GB/T 13296-2023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 BusHound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