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傣族竹楼陕西窑洞蒙古包江南水乡广州骑楼因纽特人的冰屋【想一想】不同地区居住建筑景观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一.区域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特征(1)具有区位(位置)特征、面积、形状、边界(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3)区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4)区域具有层次性(5)区域(划分)具有主观性(6)可变性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图思考P2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纬度高低和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长江三角洲年降水量较多,受夏季风(偏南风)影响,呈现出由南向北减少的分布规律;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较少,受夏季风和地形、海陆位置(由东往西,距海越来越远)的影响,呈现出由东向西减少的分布规律。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⑴地理位置差异1、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差异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⑵气候条件差异⑶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⑷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条件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2、地理环境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农业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作物作物熟制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其它农业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工商业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②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工业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结论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存在差异,区域的发展方向、发展水平也存在不同区域发展应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使人类活动与环境相协调,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思考:区域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汉族砖瓦房中国民居江南水乡——斜顶、高大、透风东北大屋——平顶、矮小、墙厚、紧凑云南傣族的竹楼
贵州布依族的石屋吐鲁番的晾房(荫房)葡萄干晾房是适应新疆干旱少雨的气候,为晾制葡萄干而专门盖的房屋.陕北土窑洞
由于黄土具有很强的直立性,且高原地区降水不多,所以窑洞成为陕北地区的特色民居我国江南水乡的民居我国南方降水量较多,所以大多数民居依水而建,地基较高,且多为石头砌成,防止过多的雨水浸泡。房顶较陡,以便迅速排水。民间素有“四川人不怕辣,江西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之说。这是因为这些地区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吃辣椒又有祛风去湿、散寒健胃之效。因为大体在秦岭-淮河以南,春雨、梅雨雨量丰富,非常适合种植需水多的水稻,因而南方历史上一直以大米及其制品为主食,例如米饭、米糕、米团等。南方地区的食品
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春天雨水稀少,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因此历史上一直种植耐旱的小麦,人们也主要以面粉制品如面条、馒头、饺子、大饼等为主食。北方地区的食品
在降水更少的内蒙古、西北地区和夏季很冷的青藏高原上,或因干旱,或因寒冷,那里很难生长庄稼、树木,但草场广布,当地人们主要以放牧牛羊为业,因而便以牛羊肉、奶为主食。西部地区的食品雾凇
冰雕龙塔——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北方墙体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则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屋顶坡度增大。对保温要求降低、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P3活动——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因为北方建筑墙体厚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建同样高度的多层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向北逐渐减小。要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开发早期地理环境地势平坦土质黏重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黏重的土壤使开垦困难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人类活动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2.农业社会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改良稠密的水系成为交通联系的天然水道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适合种植水稻制约因素变化反而成为促进因素大规模人口迁移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地优越的气候条件我国重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3.工商业发展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城市密集稠密的水网人均耕地低于全国水平耕地被分割破碎粮食商品率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难推广“粮仓”地位逐渐让位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例1.读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各题。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耕地类型(1)比较两三角洲农业生产:(2)我国目前的四座核电站,一座是长江三角洲的秦山,一座是江苏的田湾核电站,另外两座是珠江三角洲的大亚湾和岭澳,而黄河三角洲地区并未建设,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粮食作物小麦水稻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耕地类型旱地水田(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本地能源资源贫乏,而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核电建设可最大限度缓解能源紧张状况;而黄河三角洲本区及周围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并且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能源供应可基本得到满足。例2.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据此回答⑴~⑵题。⑴.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松嫩平原生长期较长 B.降水较少
C.长江三角洲大陆性较强
D.高温多雨⑵.符合长江三角洲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BA练一练2.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的自然因素是:①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②交通落后③河、湖广布,水系稠密④地势低平,土质粘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工商学院《移动开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乡规划原理(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海大学《计量经济学(中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明学院《绿色体育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预防医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山水职业学院《中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世界广告名人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通大学《商品开发与企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汽车销售代理合同书年
- 公司企业房屋租赁合同
- 2024年10月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MOOC】儿科学-滨州医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 第三课wps的辅助功能 说课稿
- 隧洞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 爱国卫生专业培训
- 2024年度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合同2篇
- 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
- 2024年设备改造更新管理制度(4篇)
- 2024年湖北宜昌猇亭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考聘用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
- 国家安全教育1班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