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公开课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公开课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公开课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公开课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考点扫描:世界洋流及其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右图中M、N海域均有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B.乙使沿岸地区多森林景观C.甲、乙流向为自南向北D.甲、乙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均凸向高纬2.下列关于M、N两海域渔场及沿岸渔产品加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都是寒暖流交汇B.两海域冬季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捕捞C.M海域沿岸劳动力工资高,不利于渔产品加工D.N海域沿岸人口密度小,渔产品消费市场小下图示意某季节某大洋局部洋流,读图完成3~4题。3.影响M、N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大气环流B.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C.海陆分布大气环流D.地形地转偏向力4.图中阴影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寒、暖流交汇处B.刚果河带来较多的营养物质C.离岸风和上升流影响显著D.地处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水温适宜下图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读图回答5~7题。5.我国去南极的考察船,通常都要驶过咆哮的西风带,该带强大的西风漂流常使船员感觉非常不舒服,该带的位置在()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6.以③为中心的环流圈()A.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暖流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7.下列有关洋流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在该洋流影响下,会形成世界性大渔场B.该洋流会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C.该洋流会使自南向北行驶的船只航速增加D.在该洋流的影响下,沿岸地区形成了沙漠气候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右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据图完成第8题。8.从浙江宁波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A.夏季B.春末C.冬季D.初秋我国一艘远洋货船于2月初从上海港出发,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口进行商贸活动。5月中旬离开摩加迪沙港返航到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吉隆坡港转载商品。下图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部分航线,据此完成9~10题。9.商船航行“一路顺风”航行区位于()A.东海海域B.北印度洋海域C.马六甲海峡D.亚丁湾海域10.夏秋季节,中国海军舰艇队在摩加迪沙海域航行时经常会遇到海雾弥漫的天气,其原因是()A.寒暖流交汇B.强对流天气C.寒流经过D.气旋活动频繁读某海域水温分布图,回答11~12题。11.该海域可能位于()A.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B.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C.南半球大洋东岸附近D.南半球大洋西岸附近12.下列描述不符合该海域的是()A.长期是鱼群密集的场所B.海雾出现频繁C.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D.夏秋气旋活动频繁二、双项选择题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下垫面。下图为部分海区海水全年释放给大气的热量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下列有关海水输送热量给大气的说法,正确的有()A.低纬海区输送的热量总高于高纬海区B.海水输送热量的多少决定于水温的高低C.暖流流经海区输送的热量多于寒流区D.中低纬海区输送的热量西部多于东部14.有关图示四海区受海洋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甲、丙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B.丙、丁海区同时受到核污染影响C.甲、丁海区间有世界著名大渔场D.乙、丁沿岸地区以干旱气候为主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5题。15.图中洋流甲()A.自南向北流B.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C.使沿岸增温增湿D.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右图为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16.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B.地形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17.图示沿海沙漠地区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受离岸风的控制B.下垫面温度较低C.距海近水汽充足D.常年盛行上升气流三、综合题18.一艘货轮于某年元旦从美国纽约出发,先到达伦敦,再经过地中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上海。经过数日的休整后,再从上海出发向东,最后到达秘鲁首都利马。读下图(图中虚线为航线)回答下列问题。(1)从纽约前往伦敦的航行过程中,船员们感到顺风顺水,是因为顺_________(填风带)和__________(填洋流)。(2)当货轮从大西洋穿越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时,船员们感觉又是顺风顺水而行,其原因是什么?(3)货轮经过赤道以北的印度洋时,是________(填“顺”或“逆”)风,________(填“顺”或“逆”)水而行。当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________(填“大”或“小”),其主要原因是是什么?(4)航行途中,船员发现C处有核废水排放。你能说出美国西海岸公众尤为担心核污染的原因吗?(5)按洋流的性质分类,利马沿海的洋流属于________。简述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6)到达秘鲁时,船员们看到当地许多渔船满载而归,人们看到世界著名渔场的繁忙景象,这里能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________。A.寒暖流交汇,营养盐类丰富B.海水上泛,将底层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盐带到表层C.处于温带海区,有宽广的大陆架D.有暖流经过,带来丰富的水生生物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A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陆地轮廓可知,该区域位于欧洲西部沿海;甲洋流流向为自南向北,属于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乙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属于寒流,等温线凸向低纬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非洲西部沿岸地区多荒漠景观,故选项A正确。2.B解析:根据M、N两海域渔场所处位置可知,M渔场是由于补偿流中的上升流形成的,N渔场处于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冷水交汇处附近,故排除选项A;由图可知M海域位于非洲西海岸,当地经济较为落后,沿岸劳动力工资不高,故排除选项C;N海域沿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较大,渔产品消费市场较大,故排除选项D;M海域冬季受西风带影响、N海域冬季处于极地东风带控制,二者都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捕捞,故B项正确。3.C解析:M、N两处洋流折向明显,主要是受大气环流和海陆分布的影响。因此C项正确。4.C解析:索马里沿岸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每年夏季沿岸盛行离岸风,导致上升流明显,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众多,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因此C项正确。5.A解析:南半球三大洋的西风漂流连成一体,环绕在南极洲的周围流动。故选A项。6.C解析:结合图中的海陆轮廓可知,③位于印度洋的南部,该环流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而其中一支是西澳大利亚寒流。故选C项。7.B解析:由图可知,②洋流是东澳大利亚暖流,该洋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就与该洋流有关;而该洋流没有形成世界性的大渔场;该洋流是从北向南流动。故选B项。8.C解析:根据材料,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读图,从浙江宁波出发,整个航线航向偏南徧西。东亚行船顺风是西北风,南亚地区是东北风,所以最佳季节应该是冬季,C项正确。其他季节不能顺风。9.B解析:2月初从上海出发,此时我国盛行西北风,顺着风向往南来到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往西经北印度洋海区到达摩加迪沙,北印度洋海区是季风环流,2月初为冬季盛行东北风,使得季风环流向西流,顺风又顺水。5月中旬从摩加迪沙返航,经北印度洋海区往东到达马六甲海峡,此时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风,使得季风环流向东流,又是顺风顺水。故“一路顺风”。10.C解析:夏秋季节,摩加迪沙海域有索马里寒流经过。夏秋季节的空气暖而湿,水汽充足,遇到索马里寒流这个冷水面,冷却而形成海雾。这种海雾比较浓,持续时间长。11.A解析:由等温线数值变化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且夏季表层水温不高,可判断该地位于中高纬度,连接各点可知等温线向南凸出,可判断为有寒流经过,而寒流位于中高纬地区大陆东岸。12.C解析: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大陆东岸,不受盛行西风的影响。13.CD解析:海水的运动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据图分析,中低纬海区西部的热量会比中高纬海区西部的热量多,A项错误。大洋环流也可以从高纬度向低纬度输送热量,B项错误。中低纬海区西部是暖流、东部是寒流,西部输送的热量多。故C、D项正确。14.AC解析:甲区为日本暖流、乙区为加利福尼亚寒流、丙区为阿拉斯加暖流、丁区为千岛寒流。甲和丙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核污染随洋流扩散,不可能同时出现;甲、丁海区间为著名的北海道渔场;乙沿岸受寒流影响以干旱气候为主;丙沿岸受暖流影响气候温湿。故A、C项正确。15.BC解析:由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图中所示区域为南美洲东岸。因此,甲为巴西暖流,自北向南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但对渔场的形成作用不显著,故选B、C项。16.AD解析:读图,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分布,应是沿岸有寒流经过,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A项正确。地形、海陆位置不是干旱的主要原因,B、C项错误。图示区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大气环流是干旱的原因,D项正确。17.BC解析:图示沿海沙漠地区多雾的主要原因是下垫面温度较低,水汽凝结成雾,B项正确。沿海地区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