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获奖作品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227e1ee1876098b3fa1e0f7cb53ea9/d1227e1ee1876098b3fa1e0f7cb53ea91.gif)
![高中政治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获奖作品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227e1ee1876098b3fa1e0f7cb53ea9/d1227e1ee1876098b3fa1e0f7cb53ea92.gif)
![高中政治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获奖作品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227e1ee1876098b3fa1e0f7cb53ea9/d1227e1ee1876098b3fa1e0f7cb53ea93.gif)
![高中政治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获奖作品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227e1ee1876098b3fa1e0f7cb53ea9/d1227e1ee1876098b3fa1e0f7cb53ea9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识记并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情感目标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重点难点】1.不同区域的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中华文化傅大精深的三点表现。2.完成预习自测。【课前预习】1.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展示人们的有独特的作用。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的特点。3.科学技术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生动体现。4.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既,又。5.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和强大的。6.包容性即和。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7.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8.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和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接力量之源。【预习自测】1.下列选项中可以证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有()①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②地方文化各具风采③民族文化异彩纷呈④汉字与史学典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②③④2.山东素称“齐鲁之邦,礼仪之乡”。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矿奔放;鲁西地区是孔孟之乡,传统厚重。这表明()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课堂探究】探究一: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依共存的国家,各民族文化既保持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又相互吸纳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凝聚力、生命力极强的多元文化一体的中华文化。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探究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材料: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交汇点,古老的百越文化汇聚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现在每三个广州人中就有一个外来户,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愈加频繁,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体系构建】【课堂检测】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流动性和开放性强,“水性使人通”。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内敛性强,“山性使人塞”。据此回答1-2题。1.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是各地区文化的松散集合D.我国各地区文化各具特色,互不相容2.从“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的意义上说,形成这种地区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影响B.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影响C.外来文化的影响D.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3.“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至令仍为很多人所喜爱。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曲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①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②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③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④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A.①②③B.④C.①④D.②③④4.下列能够体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有()①古代中国的蚕丝织物,令当时的欧洲人别钟爱,由此带来了“丝绸之路”的长期繁荣②中国的瓷器名扬四海,在中世纪的西方比黄金还贵③中国的农学著作发表之早、数量之多为世界之最④中国医药学自成一家,为世界瞩目A.① 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近几年来,海峡两岸交流频繁,从文化角度而言,这是因为()①台湾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②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③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6.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牿色的优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条》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参考答案【预习自测】1.A2.C【课堂探究】问题一①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良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探究二问題:①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共同熔铸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岭南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它的形成是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中西文化交流整合的结果,体现了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工业》听课评课记录1
-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2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听评课记录 新人教版
- 指导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协议书(2篇)
- 电力传输合同(2篇)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阅读与思考海伦-秦九韶公式》听评课记录1
-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2 爱在家人间 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4-3-5 用比例解决问题 听评课记录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听评课记录《13.4尺规作图(2)》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听评课记录1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听评课记录
- 2025年鲁泰集团招聘17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成都高新区七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企业员工食堂管理制度框架
- 《辣椒主要病虫害》课件
- 电力沟施工组织设计-电缆沟
- 2024年煤矿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考试必答题库及答案(共190题)
- 《法律援助》课件
- 小儿肺炎治疗与护理
- GB/T 36547-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 学校物业管理投标书范本
- 《高处作业安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