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种群和群落配套新人教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种群和群落配套新人教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种群和群落配套新人教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种群和群落配套新人教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种群和群落配套新人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6晨背关键语句导练感悟高考热点透析高考考点一考点二拾遗自主补给冲刺直击高考考点三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的大小,年龄组成(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的大小。

3.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呈“J”型,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

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5.K值(环境容纳量)不是定值,K值的大小与食物、生存空间、天敌数量等环境条件有关。6.种群数量变化包括增长、稳定、波动和下降等。

7.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以及群落的演替。

8.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9.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10.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11.群落的演替包括初(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2.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物种丰富度变大,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越来越高。1.(2012·海南高考)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命题立意]

考查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

[知识依托]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a.随机取样;b.统计样方内各个生长期个体;c.根据地形选择不同的取样方法如:等距取样法、五点取样法;d.统计并计算样方平均值。

[解析]

选样方法最主要的是进行随机取样;根据调查数据取平均数可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根据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取样方法,如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B2.(2012·广东高考)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知识。[知识依托]

①生物群落具有垂直分层、水平分区段现象。②生物群落内种间关系既存在互利共生,也存在种间斗争现象。③调查土壤小动物物种丰富度需用取样器采集不同土层的动物类群。[解析]

选土壤中的动物因食物来源和栖息条件不同,在土壤中也存在分层现象;土壤动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是竞争、捕食;土壤盐碱度不同,导致植物在水平分布上有差异,土壤中的动物群落结构也会因此存在差异;表层土中含有的动物种类较少,不能准确反映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3.(2012·海南高考)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知识依托]

①群落演替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②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物种丰富度变大,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越来越高。③控制群落演替的因素有三类:一是群落内部因素,二是外界环境因素,三是人类活动。[解析]选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森林群落阶段比灌木阶段复杂而稳定,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复杂;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森林阶段植物叶面积指数比灌木阶段大,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B4.(2012·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结构的相关知识。[知识依托]

①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②植物的垂直分层、动物的食性、栖息场所不同决定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层。③水平方向上,光照、水分不均匀地形起伏都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解析]

选森林群落中植物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其中乔木高大,分布在上层,灌木矮小,分布在中层,地面的草本植物分布在下层;森林群落中的动物因其食物或栖息场所的不同,也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因此,动物的分层现象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有关;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下层光线的强弱,进而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D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对种群密度及其调查、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群落演替等知识点的考查。

2.从考查角度上看,结合具体群落、种群的研究实验,以表格、曲线为信息载体对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的丰富度调查等命题考查,对群落结构、群落演替常直接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3.从命题趋势上看,预计2013年高考命题仍会集中对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种群密度调查、物种丰富度调查进行命题,群落结构与演替近年来考查趋势加大,应予以重视。[例1]

(2012·新课标全国卷)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某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种群特征及其相互关系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解析]

由图示,12月份未成熟个体为0,说明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天敌迁入后,未成熟个体和衰老个体容易被捕食,从而导致该种群年龄结构发生改变;由图可知,在不同的季节年龄结构不同;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下降,最终使种群密度降低。[答案]

D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1)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高、迁入数量多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则减少。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性比率)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1.某动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图的基部比较狭窄而顶部较宽,下列关于该种群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一个衰退型的种群B.幼体比例较大,而老年个体比例较小C.种群的死亡率较大D.种群的出生率较小解析:选由题意可知该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其特点为:幼年个体比例较小,老年个体比例较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B

[例2]右图为某天鹅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可使K值提高

B.对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可以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C.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种群数量的变化.[解析]对天鹅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只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K值表示某环境条件下种群的最大容纳量,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若改变条件,会使K值变化,如建立天鹅种群的自然保护区,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bc段种群增长速率虽然下降,但个体数量却在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曲线X为“J”型增长,曲线Y为“S”型增长,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答案]

B两种种群增长曲线分析及在生产上的应用(1)曲线分析: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前提条件理想状态: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增长模型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种群增长(速)率K值有无无K值有K值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不同,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不同(2)在生产上的应用:①对于濒危动植物而言,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破坏等,造成环境对于此种生物的K值变小,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这些生物的根本措施。②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最强。因此,在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要保证捕捞或利用后,生物种群数量不低于K/2,这样既可获得最大利用量,又可保持种群的高速增长。2.下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B.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绵羊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0C.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这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D.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解析:选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后,即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绵羊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而不是为0;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C3.右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态时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b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最大值由K1变为K2。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B.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C.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D.该地区引入了新物种解析:选由曲线可知,b点后种群的K值增大,其原因可能是环境阻力减小(如天敌大量迁出)或生存能力增强(如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引进新物种影响了种间关系),而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不会改变生物的K值。B[例3]

(2012·青岛模拟)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群落结构与演替年数

物种数量植物类别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表中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

B.该农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

C.表中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D.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解析]表中数据应是随机取样统计的结果;该农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由于群落演替的起点是农田,故为次生演替。

[答案]

C1.群落结构类型比较比较项目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原因陆生:光照、温度水生:光、温度、O2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表现植物在不同高度的分层,动物也随之具有层次性大多群落生物呈集群分布或镶嵌分布2.群落演替类型比较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基质与环境条件无有机质和生命胚种有大量有机质和生命胚种实例(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杂草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缓慢较快4.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演替至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可能找到苔藓、灌木阶段

的植物种群B.某坡地发生山崩,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

属于初生演替C.草本阶段多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调

节能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

境的影响解析:选B项属于次生演替;C项昆虫进入,生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复杂,调节能力增强;D项群落演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A5.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

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垂直带ⅠⅡⅢⅣⅤⅥ海拔(m)<100010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3500>3500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数34945220113612510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解析:选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的是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