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试卷_第1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试卷_第2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试卷_第3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试卷_第4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2、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A.干湿地区B.自然区C.高原区D.热带雨林区3、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地形、气候B.气候、土壤C.植被、土壤D.地形、水文4青藏高寒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5下列地理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A.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气候干旱,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B.东部季风区土壤较肥沃——气候暖湿、多森林植被C.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冰川广布——海拔高度影响D.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纬度位置影响6、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7、风成地貌(风力侵蚀、搬运、堆积)景观广泛呈现的地区是:()A.四川盆地B.新疆南疆C.福建沿海D.东北平原8、云南民俗中有“女儿国”和“君子国”,这“两绝”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A.生活水平低B.文化素质差C.交通闭塞D.开发历史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9-10题。9、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10、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若将我国按照地貌、气候的差异分为三大自然区,其分布如以下简图所示,回答11~13题。

11、乙自然区应为()

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D.南方地区

12、下列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内部从西向东的差异主要是热量引起的

B.丙区内部从南向北的差异主要是水分引起的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甲区比丙区北部距海远,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13、有关丙自然区的特点,不正确的叙述是()

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200米以下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D.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14、四大文明古国产生于:()①采集和狩猎阶段②农业社会阶段③北半球④南半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①新兴技术使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上升②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③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④新技术产业聚集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形成新技术产业聚集效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在后工业化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布局在:()A.环境质量优越地区B.矿产资源丰富地区C.人口资源充足地区D.劳动力低廉地区17、工业社会阶段,一些工业基地的地域分布摆脱了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主要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海运发达B、出现超高压输电技术C、新兴的消耗资源、能源少的工业兴起D、石油的开采和利用河北省沧州市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因超采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漏斗区的面积不断扩大。据此回答18~20题。18、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有:()①旱涝灾害频发②水土流失严重③地面径流缺乏④用水需求量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9、地下水漏斗可能造成的危害有:()①引发构造地震②引起地面沉降③引起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④引发风沙危害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0、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有:()A.停止开采地下水B.人工降雨,增加水资源C.进行跨流域调水D.修建水库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21~22题。2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A.Ⅰ、ⅡB.Ⅰ、ⅢC.Ⅱ、ⅣD.Ⅲ、Ⅳ22、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B.有利于其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C.改善其航运条件D.减小洪水危害23、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①节约用水②防治水污染③保护生态环境④开发深层地下水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24~25题。24、这种产业迁移()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进程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25、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①香港地价较高②内地服务业发达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读2023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回答26~27题。26、202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图中可以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是()A.①B.②C.③D.④27、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A.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B.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C.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D.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下降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8~30题。28、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玩具制造B.汽车产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29、该产业部门属于:()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C.原料指向型工业D.资金密集型工业30、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价格B.技术C.交通运输D.原料31、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由西向东倾斜B.粮食作物以高粱为主C.北部边缘地带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D.黄土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3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A.打坝建库、平整土地B.保持水土、兴修水利C.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D.植树种草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33~34题。图1图233.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34.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35、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②全球气候变暖③流水的沉积作用④地壳的抬升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6、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状况的正确叙述是()A.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各季节降水分配均匀B.流域内多山地,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C.流域内水系发达,水量丰富,可全程通航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多煤、石油、天然气等37、下列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上的最大支流B.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C.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东坡D.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南坡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政府已投入亿元人民币用于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经过10年治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断流三十多年的状况已成为历史。据此回答38~39题。38、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能源十分丰富,包括()①太阳能②水能③石油④天然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9、造成塔里木河下游多年断流的原因包括()①该河为内流河,下游水量逐渐减少②流域内的人口不断增长③工农业用水大增,使下游的水量逐步减少④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回答40题。40、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A.养殖B.改善气候C.分洪与蓄洪D.立体开发利用二、综合题41.读中国年平均沙尘天气日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__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冬春季节常遭受风沙灾害,_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或东南地区,形成沙尘天气。(2)简述图中K地区年平均沙尘天气日数最高的自然原因。(3)沙尘暴天气的形成常与________(锋面)过境有关,若该锋过境时,锋前的暖气团水汽含量丰富,在我国北方又常形成________天气。(4)近年我国北方地区沙尘现象日益加剧,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5)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有哪些?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日月山,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河南等省区部分地区,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现在,黄土高原平坦耕地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地貌的基本特征。材料二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带,本区人口承载力低于30人/平方千米,其中北部低于10人/平方千米,而其实际的人口密度远高于此,如延安地区为47人/平方千米,榆林地区为64人/平方千米,有的县甚至超过100人/平方千米。人口严重超载,被迫开垦30°以上的陡坡地……材料三下表为黄土高原某地1978年和2023年相关统计资料。统计项目1978年2023年耕地面积/万公顷森林、草原面积所占比例/%1810气温年较差/℃3336年降水量/mm440380水土流失范围小大粮食平均亩产/千克160150粮食总产量/万吨人口/万3240(1)你知道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是如何形成的吗?(2)黄土高原上的典型民居是窑洞,这与黄土质地有什么关系?这种土质对水土流失有什么影响?(3)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该区域的降水有什么特点?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什么影响?(4)30年间,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当地自然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