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景毛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临汾市景毛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临汾市景毛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临汾市景毛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临汾市景毛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临汾市景毛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能够繁殖,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真核细胞的所有膜结构构成生物膜系统C.生活在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D.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构成免疫系统参考答案:B【分析】该题目考查系统,生命系统、生物膜系统、生态系统和免疫系统,生命系统: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系统叫做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所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等结构,共构成的生物膜系统;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活性物质组成。【详解】A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生存,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因此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A错误;B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B正确;C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所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C错误;D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故选:B。【点睛】误认为病毒在普通的培养基上也能生活,究其原因是不知道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非细胞生物,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具有生命活动,所以在培养病毒时必须利用活细胞作为培养基,而不能利用配制的普通培养基。2.人体内合成组织蛋白和酶的原料来自

①蛋白质在血液中分解形成的

②经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的新的氨基酸③由组织蛋白分解出来

④由无机物合成的新的氨基酸⑤直接从小肠绒毛吸收而来

⑥经过脱氨基作用形成的新的氨基酸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③⑤⑥参考答案:C3.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A【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细胞的分化;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解答】解:A、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故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A正确;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为控制细胞正常分裂的基因,故在正常细胞中会表达,B错误;C、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方式之一,C错误; D、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癌变和细胞凋亡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原因及意义;识记细胞分裂的方式及特点;识记与细胞癌变有关的基因;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并与细胞坏死进行区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4.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

③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④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C5.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甲、乙、丙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C.丙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参考答案:C6.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l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DdRr

B.ddRR

C.ddRr

D.Ddrr参考答案:C7.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饥饿状态下,胰岛B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分泌的激素使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的速度加快B.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会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过低时,肝糖原和肌糖原会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维持血糖的平衡C.能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D.血糖平衡的调节与多种激素有关,神经系统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要求考生明确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血糖平衡,知道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种类和功能,理解激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饥饿状态下,血糖含量偏低,此时胰岛A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使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的速度加快,A错误;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会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过低时,肝糖原会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维持血糖的平衡,B正确;能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C正确;血糖平衡的调节与多种激素有关,神经系统也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D错误。8.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几项生理活动关系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能量A是光能,能量B、C和D中有一部分形成ATPB.①过程是光反应,②过程是暗反应,③④过程都是无氧呼吸C.①过程是光合作用,②③④过程都是有氧呼吸D.①②过程只能发生在植物细胞内,③④过程只能发生在动物细胞内参考答案:【知识点】C9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答案解析】A光反应能量自光能,所以能量a是光能,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包括热能和ATP中化学能,A正确;①是光合作用,②是有氧呼吸,③④是无氧呼吸,B错误;①是光合作用,②是有氧呼吸,③④是无氧呼吸,C错误;①②④过程可发生植物细胞中,②③过程可发生在动物细胞中,某些植物细胞也可发生③过程,如甜菜的根,D错误.【思路点拨】由图可知,①是光合作用.②是有氧呼吸.③是无氧呼吸生成乳酸过程,④是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过程。【典型总结】9.高压蒸汽湿热灭菌的操作顺序应该是()①加水②排冷气③装置灭菌物品④98kPa下灭菌⑤加盖⑥0kPa下排气,打开灭菌锅.A.①③⑤②④⑥ B.②③⑤①⑥④ C.①②④⑤③⑥ D.②⑤①⑥④③参考答案:A.高压蒸汽锅灭菌的操作步骤:(1)首先将内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2)放回灭菌桶,并装入待灭菌物品.(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4)用电炉或煤气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或关闭煤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如果压力未降到0时,打开排气阀,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内的培养基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口或试管口,造成棉塞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6)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温箱培养24小时,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待用.【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分析】1、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2、注意:完全排除锅内空气,使锅内全部是水蒸气,灭菌才能彻底.高压灭菌放气有几种不同的做法,但目的都是要排净空气,使锅内均匀升温,保证灭菌彻底.3、操作步骤:(1)首先将内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2)放回灭菌桶,并装入待灭菌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防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口的纸而透入棉塞.(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4)用电炉或煤气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本实验用1.05kg/cm2,121.3℃,20分钟灭菌.(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或关闭煤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如果压力未降到0时,打开排气阀,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内的培养基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口或试管口,造成棉塞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6)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温箱培养24小时,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待用.10.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参考答案:C11.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2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D.④细胞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参考答案:答案:D12.右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pH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要得到乙曲线,选择过氧化氢酶更合适D.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点参考答案:D【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3.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等生命进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可保证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B.有丝分裂过程主要通过基因重组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减数分裂过程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神经干细胞与其分化产生的神经胶质细胞mRNA存在差异参考答案:B【分析】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2、基因重组: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的现象。包括三种类型: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转基因工程中人为条件下的不同物种的生物间基因的重组。【详解】有丝分裂通过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保证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中的稳定遗传,A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神经干细胞与其分化产生的神经胶质细胞由于表达的基因不同,导致mRNA以及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存在差异,D正确。14.科学研究发现,胞外蛋白TGF-β1抑制细胞癌变的机理为: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大分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进而阻止细胞异常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GF-β1→Smads是一条激活肿瘤发生的信号传递途径B.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原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则靶细胞也能正常凋亡参考答案:C【分析】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特征为:(1)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2)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于在体内扩散转移。【详解】A、依据题干信息“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大分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进而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推测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发生的信号途径,A错误;B、由题意“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可知,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错误;C、大分子复合物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C正确;D、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不能使信息传递到细胞核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就不能抑制靶细胞的不正常分裂,所以靶细胞不能正常凋亡,D错误。故选:C。【点睛】识记癌细胞的特征,细胞癌变的机理和诱发因素,并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15.激素调节机体生命活动,正确的是()A.提供代谢物质作用于靶器官 B.为靶器官提供信息和能量C.承担信使的作用 D.提供代谢物质和能量参考答案:C【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动物激素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动物激素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因此动物体要不断产生激素.只有部分动物激素属于蛋白质,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还有激素属于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解答】解: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作为“信使”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起调节代谢的作用,不能为代谢提供物质和能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特点及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6.T2噬菌体与醋酸杆菌的相同之处是A.为原核生物B.以DNA为遗传物质C.属于分解者D.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病毒和原核生物的结构和功能。T2噬菌体为病毒,醋酸杆菌为原核生物;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醋酸杆菌为分解者;噬菌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17.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实验都设计了F1自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B.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D.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一演绎”的研究方法参考答案:A两实验都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A项错误;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均采用了“假说一演绎”的研究方法,B项、C项、D项正确。18.黑蒙性痴呆是在北美犹太人中较常见的一种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应该

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

B.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C.先确定其遗传方式,再计算发病率

D.先调查该基因的频率,再计算发病率参考答案:A19.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的反转录B.步骤②需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C.步骤③可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从感受态恢复到常态D.检验Q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Q蛋白与患禽流感康复的鸡的血清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试验参考答案:C【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是逆转录过程,②是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过程,③是转化过程,④是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过程。逆转录获取目的基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方法。基因表达载体构建,需使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同时需要DNA连接酶连接它们形成重组质粒。受体细胞是微生物时,需用一定浓度的钙离子溶液作用于微生物,使其处于能吸收周围DNA的感受态。【详解】步骤①是人工以RNA为模板生成DNA的过程叫逆转录,A正确;步骤②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需使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同时需要DNA连接酶连接它们形成重组质粒,B正确;步骤③可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C错误;患禽流感康复的鸡的血清中含有相应的抗体,可以与Q蛋白发生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以此可以检测Q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D正确。

故选C。20.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如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形成对照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参考答案:D21.下列关于右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K值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参考答案:D22.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用纯合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做亲本进行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F1自交获得F2,在F2中让黄色圆粒的植株接受黄色皱粒植株的花粉,统计黄色圆粒植株后代的性状,其比例理论值应为A.16∶8∶2∶1 B.15∶8∶3∶1 C.4∶2∶2∶1 D.25∶5∶5∶1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计算能力。【详解】F2中黄色圆粒占9/16,有4种基因型,1/9YYRR,4/9YyRr,2/9YyRR,2/9YYRr,其中YY:Yy=1:2,RR:Rr=1:2;黄色皱粒中有1/3YYrr,2/3Yyrr,YY:Yy=1:2,黄色皱粒人工传粉给黄色圆粒豌豆后,子代黄色:绿色=8:1,圆粒:皱粒=2:1,对于两对相对性状来说,(8黄色:1绿色)(2圆粒:1皱粒)=16黄色圆粒:8黄色皱粒:2绿色圆粒:1绿色皱粒,A正确。23.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且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均为患者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不遵循孟德尔定律D.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X、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参考答案:D【详解】ZW型的性别决定中,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A项错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女性患者的母亲不一定患病,B项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孟德尔定律,C项错误;XY型性别决定的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Y应分离,卵细胞形成过程中X、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D项正确。2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物质运输效率会增强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不会改变C.细胞癌变导致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参考答案:A25.下图1表示光合作用过程概要的模式图。其中,①~④表示化学反应,A~F代表物质。图2表示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在保持一定的pH值和温度时,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物质E的名称___________,利用3H2O标记的水分子培养绿藻,则在绿藻内发现除了水之外含有放射性的物质有___________(填图Ⅰ中字母)。据图2分析,该绿藻细胞的呼吸速率为______umol/min(2)在图2中乙处光照开始后,溶解氧浓度稍有增加,6min后不再增加而稳定,原因是光照后容器中_________减少,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第6min后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3)若在图2中丁处加入使光反应停止的试剂,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_______________。(4)若在图2中丁处给予一定的条件,使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b,预计1小时后,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__________umol。若绿藻在特定条件下的光合速率为图2中的c,且呼吸速率与图2所示一致,则在该条件下每天光照至少________h绿藻才能正常生长。(5)取20克绿藻细胞均分为A、B两组,将A组绿藻的叶绿体分离开来,在离体条件下培养测定其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为88mg/h,B组绿藻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其吸收O2的速率32mg/h。理论上,10克绿藻细胞光合作用能产生有机物_______mg/h(以葡萄糖表示);放出氧气_________mg/h。参考答案:

(1).ATP

(2).DF

(3).2.5

(4).CO2

(5).等于

(6).e

(7).750

(8).8

(9).60

(10).32试题分析:图1中:①光能的吸收,②水的光解,③光合磷酸化过程,④暗反应,A是水,B是氧气,C是CO2,D是H],E是ATP,F是糖类。图2中:在一定的pH值和温度时,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光照之前只进行呼吸作用,在丙处添加CO2时,要考虑到二氧化碳影响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丁点以后,若曲线不变,则表示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若曲线上升,则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如果曲线下降,则表示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1)由图可知①应是色素吸收光能,②是水的光解,③是ADP形成ATP的过程,④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物质D是水的光解形成的,并且要参与暗反应,所以是H]。所以在绿藻内发现除了水之外含有放射性的物质有DF。由图2可知在黑暗处4分钟内消耗的氧气量为210-200umol,则每分钟是10÷4=2.5umol/min。

(2)因为是在密闭的容器内,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不只是光照强度还有二氧化碳,在光照开始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氧气释放,氧浓度稍有增加,但一段时间后,容器中CO2减少,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最后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氧气不再释放,氧浓度不再增加。

(3)如果在丁处加入光反应停止剂,那么氧气的产生量会下降,根据第(2)问计算的呼吸速率应是曲线e(也可以根据曲线的斜率看,e的斜率和0~4分钟的斜率一样)。

(4)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应是净氧气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由图可知每分钟的净氧气产生量是(290-260)÷(12-9)=10,由第(2)问可知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每分钟2.5,故产生的氧气量是每分钟12.5,在1h内共产生12.5×60=750。图2中的曲线c说明绿藻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280-260)÷(13-9)=5μmol/min,实际光合速率为7.5μmol/min,光合作用1h产生的氧气量为450μmol,而呼吸作用一天(24h)消耗的氧气量为3600μmol,因此每天光照至少要8h绿藻才能正常生长。

(5)将A组绿藻的叶绿体分离开来,在离体条件下培养测定其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为88mg/h,为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可知:吸收CO2的速率为88mg/h,则合成的葡萄糖的速率为(180×88)÷264=60mg/h,产生氧气的速率为(192×88)÷264=64mg/h。又B组绿藻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其吸收O2的速率32mg/h,所以10克绿藻细胞光合作用能产生有机物60mg/h,放出氧气64-32=32mg/h。26.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

B.丙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图中①的场所是叶绿体,②是指线粒体

D.完成③、⑤、⑥功能的结构具有单层膜结构参考答案:D2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B.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D.萤火虫发光的能量是由ADP转换成ATP时提供的参考答案:答案:B28.(2012海南卷)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参考答案:A29.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A.n-m

B.n-2m

C.n+m

D.n+2m参考答案:C30.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K+进入胃腔不消耗能量B.H+从胃壁细跑进从胃腔属于主动运输C.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影响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大小D.K+进出胃壁细胞需要相同载体蛋白的帮助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要求考生明确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异同,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而K+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根据题意可知,K+进入胃腔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行的协助扩散过程,不消耗能量,A正确;题意表明,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属于主动运输和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都需要消耗ATP,两者都是主动运输过程,B正确;维持细胞內液渗透压大小的关键无机盐离子是钾离子,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影响细胞内渗透压的大小,C正确;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钾离子进出胃壁细胞的方式不同,因此K+进出胃壁细胞需要不同载体蛋白的帮助,D错误。31.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B.人体内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20种氨基酸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参考答案:D32.下列与下丘脑作用有关的是

A.对体温的恒定具有调节作用

B.对语言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C.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有调节作用

D.对垂体激素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参考答案:答案:ACD33.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得到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①加入的丙酮太多

②用无水乙醇代替丙酮

③滤纸条湿度过大

④研磨时没有加入CaCO3

⑤研磨时没有加入SiO2

⑥取的叶片的叶脉过多,叶肉细胞过少

⑦画滤液细线的次数少

⑧使用放置数天的波菜叶A.①③⑦

B.②④⑤⑧

C.①③④⑤⑥⑦⑧

D.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C【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①加入的丙酮太多会导致滤液中色素浓度过浅,可能会导致色素带颜色较浅;②实验过程中可以用无水乙醇代替丙酮来提取色素,不会导致色素颜色过浅;③滤纸条湿度过大,会导致色素带颜色过浅;④研磨时没有加入CaCO3,可能会导致色素部分被破坏,进而导致色素带过浅;⑤研磨时没有加入SiO2,可能使研磨不充分,色素为完全释放,导致色素带颜色过浅;⑥取的叶片的叶脉过多,叶肉细胞过少,导致色素含量过低,进而导致色素带过浅;⑦画滤液细线的次数少,导致细线上的色素含量低,进而导致色素带过浅;⑧使用放置数天的波菜叶有部分色素已经分解,也会导致色素带过浅。34.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蓝藻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形成ATP,但形成的场所不同B.酶之所以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因为它们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检测时应选择斐林试剂D.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参考答案:C35.右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 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O2参与

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

D.晴天时小麦①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参考答案:D36.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编号C1-C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6个凹穴(C1-C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孵育30min,倒入碘液1min后洗去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结果如下表所示,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编号所加溶液实验现象C1绿豆淀粉酶提取液透明圈直径较小C2稀盐酸无透明圈C3稀碳酸钠溶液无透明圈C4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盐酸透明圈直径很小C5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碳酸钠溶液透明圈直径最大C6蒸馏水无透明圈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B.C4、C5为实验组,C1和C2、C3、C6均为对照组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碱性环境中活性较高D.若在C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C5相同参考答案:D37.右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④⑤C.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参考答案:B38.关于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B.ATP中的能量可能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不可能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在缺氧的条件下,只有细胞质基质才能形成ATP

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不同的物质参考答案:D39.如今,遗传病的研究备受关注,已知控制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下图甲表示某家系中该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图乙是对该致病基因的测定,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乙图中的参考答案:A解析:由题图甲知Ⅱ一3和Ⅱ一4患病,其女儿Ⅲ一3无病、儿子Ⅲ一2有病,可确定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已知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Y染色体比X染色体短小,所以Ⅱ一3和Ⅱ一4的基因组成可分别表示为XAXa、XaYA,故A项正确。40.(07广东理基)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①属于能量流动的描述,③属于信息传递的描述,④属于物质循环的描述,②属于生态系统结构的描述。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如图);表格数据表示有机物从桑树传到蚕的能量流动情况,试分析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流动途径,回答下列问题:项目能量(kJ)蚕吃掉的桑叶所含能量419蚕沙(粪便)含有的能量219蚕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146①54

(1)图中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单,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它的___________能力较弱,其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2)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所含的能量,蚕沙中的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形式流向鱼,鱼体内的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形式流向桑树。(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蚕同化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kJ,表中①部分的能量用于蚕的___________,储存在蚕的有机物中。参考答案:

(1).自我调节

(2).抵抗力

(3).—

(4).有机物

(5).CO2

(6).200

(7).(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分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中,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表格中蚕吃掉的桑叶所含能量为蚕的摄入量,蚕沙(粪便)含有的能量为蚕未同化的能量,属于桑树同化的能量,则蚕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两=419-219=200KJ;蚕的同化量(200KJ)=蚕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146KJ)+蚕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54KJ),因此表格中的①表示蚕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图中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营养结构)简单,则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也较低。(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蚕沙含有的能量是蚕未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蚕沙中的碳元素主要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鱼,鱼体内的碳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碳病毒形式流向桑树。(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蚕同化的能量为200KJ,表格中的①表示蚕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以及能量的几个去向,掌握能量流动过程中的相关公式,进而根据表格数据进行相关计算并判断①的含义。42.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囊状结构薄膜和基质都释放出来。在缺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给予光照,然后再用离心法去掉囊状结构薄膜。黑暗条件下,在去掉囊状结构薄膜的基质中加入14CO2,结果在基质中检出含14C的光合产物。在上述实验进行的同时,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