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复习课件_第1页
第七单元复习课件_第2页
第七单元复习课件_第3页
第七单元复习课件_第4页
第七单元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导读1.什么是“工业革命”?2.工业革命什么时候开始?首先在哪个国家哪个行业发生?什么时候结束?3.工业革命过程中有哪些科技发明?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5.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工业革命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前提条件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原料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圈地运动工场手工业长期的积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广阔的海外殖民地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对工业品的需求。工业革命背景篇1.时间进程:2.行业进程:3.重大发明:4.扩展5.完成标志: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棉纺织业动力革新①棉纺织业:珍妮机(时间、人物)----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②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并广泛应用---“蒸汽时代”③交通运输:富尔顿(美)---汽船(1807)史蒂芬孙(英)----蒸汽机车(火车)(1814)★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交通运输业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进程篇19世纪中期,德、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发明:年代内容国别发明人1785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1765珍妮纺纱机英国哈格里夫斯1807轮船美国

富尔顿1814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影响篇2.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工业革命的启示:

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感悟篇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2.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企业产生(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经济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升篇第二次工业革命

1.开始时间:2.领先国家:3.最突出的特点(标志):19世纪70年代德国和美国电力的广泛应用4.代表人物及重要发明发明时间姓名国家领域磁铁产生电的实验电的发明和应用发电机电动机电灯有线电报新通讯手段的发明无线电报电话内燃机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汽车飞机1831年1866年1870年1879年19世纪中期19世纪晚期19世纪晚期1885年1903年19世纪80年代法拉第西门子格拉姆爱迪生莫尔斯马可尼贝尔卡尔·本茨等人卡尔·本茨莱特兄弟英国德国比利时美国美国意大利美国美国美国美国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石油开采和提炼,石油、电力、煤炭成为三大能源。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以及化学工业等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兴起,并开始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5.电能与蒸汽能相比的优点:6.结果:7.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电力在工厂和家庭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人类迈进了电气时代。电力功效高、污染小、应用范围大、使用便利。

流水线生产方法通过连续不停地运转,强制工人快速操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迅速增加产品的数量,实行这种制度简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可降低生产成本,但劳动强度增加,因此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流水线。

在电影《摩登时代》中,著名喜剧电影大师卓别林扮演一位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由于他双手长时间反复做同一个动作,结果在吃饭的时候竟然习惯性地把刀叉当成了扳手,拿着它扳个不停。电影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流水线生产对人的精神造成的影响。观点1

流水线生产是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生产方式,才能生产出大批物美价廉的产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观点2

流水线生产要不得,因为这种单一的生产方式对工人的身心健康有害。谈一谈,流水线生产有什么利弊。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第二次工业革命(2)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2.电力的广泛应用(1)内燃机的诞生(卡尔·本茨)(2)汽车的出现1885年卡尔·本茨

(德)(5)贝尔发明电话

1876年(德)

3.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1)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电力成为主要动力(4)爱迪生发明电灯

1879年(美)(3)飞机的出现

1903年莱特兄弟(美)(3)比利时格拉姆设计出电动机电灯汽车飞机电话无线电报有线电报贝尔爱迪生莱特兄弟本茨莫尔斯马可尼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处阶段开始时期主要特点(标志)主要技术发明成果工业发展领先国家主要工业门类共同影响启示早期阶段(蒸汽时代)新阶段(电气时代)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珍妮纺纱机、蒸汽机、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电动机、电灯、汽车、飞机、电话英国美国、德国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冶金业、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思考谈谈给我们的启示?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感悟工业革命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工业化、城市化的含义、发展历程、主要的历史成就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什么好处,带来了哪些弊端改变了社会生产、对文明生活的影响工业化的表现:1.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要地位;2.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生产工具和化肥农药,推动农业的发展;3.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人日益增多;4.兴起了许多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纽约等。工业化的含义: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城市化的含义: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人们把这种变化过程称为城市化。城市化的表现:1.农业机械化使劳动力出现富余,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工厂,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2.城市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形式;3.城市成为文明的中心和象征。弊:利:1.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1.人口过于集中,居住条件恶化。2.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3.人类文明得到发展。……2.污染严重,交通拥挤。3.失业人口增加。4.犯罪率高。……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人们应该怎样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我们应该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与城市化,顺应其发展。同时我们还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要注意美化我们的城市,改善我们的生活。提示: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一定的弊端,会带来污染与交通堵塞、人口膨胀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综合探究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讨论: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什么?1.合理的饮食结构2.平均寿命延长3.生活质量的提高4.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得到提高5.国民文化素质提高6.大众传媒的普及7.服饰和休闲娱乐活动的改变工业文明的生活变化衣简朴实用、大众化食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住钢筋水泥建筑、高楼大厦行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医疗卫生医疗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休闲娱乐读报纸、杂志、跳交谊舞;参加体育运动

想一想,上述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变化,是否表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提高。如果不是,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工业革命使贫富分化加剧,富人的文明生活状况越来越好,而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根本不可能享受到与他们一样的文明生活,可以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根本没有得到改变,政治地位也没有得到提高。这是因为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资产阶级手中,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经济地位都十分低下,根本不可能有条件去享受工业文明。资料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解释狄更斯描述的那个时代,并对照现实生活的感受,辨析人们所追求的文明生活究竟是什么。

狄更斯的话富有哲理地告诉我们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它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其发展速度超过以前几个世纪生产力发展的总和,人类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产生活用品。对许多人来说,工业文明提供了许多机会,使他们充满希望。但是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两极分化,对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来说,他们做牛做马,辛勤劳动,却所得甚微,甚至一无所有,对他们来说这个春天是“令人绝望的”。人们追求的文明生活应是物质生活丰富,生活环境优美,人人平等,相互尊重。

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能否避免?尝试提出一些消除这些弊端的方略。提高技术水平;工人联合起来与资本家进行斗争;加强国家干预,用法律手段保障工人权益;注重环保与发展经济相协调;合理规划城市等。能避免。方略:小结

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社会生活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人类文明快速前进,人们开始过上了现代意义上的文明生活。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需要我们去解决,从而建设更美好的家园。英国的宪章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原因:)失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指导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工业革命国际工人运动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结果马克思恩格斯缺乏科学理论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斗争的失败说明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条件。圣西门(法)傅立叶(法)空想社会主义欧文(英)

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虽然空想社会主义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但他们对理想社会的设想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条件。1.创立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表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规定了党的性质和纲领,指出了党的最终目标是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道路,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诞生①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②马克思主义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③工人阶级政党陆续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4.影响:2.标志: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巴黎公社背景:时间:结果:意义:纪念: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政府屈膝投降,镇压人民,巴黎人民起义1871年3月失败。“五月流血周”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作《国际歌》。词:欧仁·鲍狄埃。曲:狄盖特。措施:建立了工人政权——巴黎公社。建立工人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司法、立法机构,还让工人自己管理工厂。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欧洲对拉美的掠夺英国对印度的掠夺拉美独立运动印度反英大起义民族解放运动(1)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先后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2)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野蛮的屠杀,造成美洲劳动力短缺,无法满足种植园主对劳动力的需求。(3)欧洲人看到从非洲运黑人到美洲出卖有利可图,纷纷加人黑奴贸易的行列。1.背景(原因)罪恶的“三角贸易”

(1)出程: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2)中程:将黑奴运往美洲,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3)过程:奴隶贩子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2.路线因为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为“三角贸易”。(1)对非洲:三百多年的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极大地制约了非洲的发展,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社会经济的倒退,导致非洲长期贫困。(2)对欧洲:黑奴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他们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3)对美洲:使美洲种植园主获得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3.影响

从对非洲、欧洲、美洲三个角度归纳罪恶的“三角贸易”的影响?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运动的胜利,鼓舞了其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1.原因:2.时间:3.领导人:4.序幕:5.结果:6.意义: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②受欧洲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玻利瓦尔、圣马丁等。1804年,海地独立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到1822年巴西独立时,除古巴等少数地区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获得了独立。

英国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很快占领了印度市场,印度传统的手工业迅速衰落,手工业者大量失业;印度的社会经济受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①17世纪,东印度公司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②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开始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逐渐蚕食印度的土地,并掠夺财富。③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占据了印度大部分土地。2.殖民侵略对印度的影响:印度反英大起义

1.概况:1857年,印度人民发起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大起义,起义烽火迅速蔓延到印度的大部分地区。2.结果:1859年,在殖民当局的镇压下,起义失败。但是,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有人说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侵略是一种罪恶,也有人说这种侵略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那么,我们怎么看待上述观点呢?(1)对西欧:殖民扩张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等国进行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2)对殖民地:遭到西方国家的疯狂掠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些国家长期贫穷和落后。伴随西方的殖民侵略,同时还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以及新的思想观念,客观上推动了亚非拉国家工业文明的进程。巩固提升全面认识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的扩展德国统一1.必要性: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发展,但分裂阻碍了其发展。(1)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2)强大的军事实力(3)民族成分单一。(4)统治阶级野心勃勃2.可能性:①推行“铁血政策”②灵活的外交活动普鲁士掌握统一运动的领导权德国统一的历史条件:(5)俾斯麦的作用1864年,普联合奥丹麦1866年,普奥(萨多瓦)1870年,普法(色当)三次王朝战争背景德国统一19世纪中叶,德意志的四分五裂严重阻碍了其经济发展普鲁士成为德意志统一的领导力量过程对丹麦战争(1864)普奥战争(1866)普法战争(1870)结果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影响积极: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跃为世界强国。消极:奠定了德国军国主义传统。三次王朝战争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性质:南方奴隶制种植园制度领土扩张工业革命奴隶制美国内战1861—1862—1865

维护统一废除奴隶制林肯当选(导火线)存废北方资本主义制度领土扩张工业革命推动刺激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扭转战局《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意义1个重要人物

2个重要法律文献

3个历史影响

4年艰苦历程美国南北战争导火线:1860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初期形势:北方失利转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结果:1865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原因:经过:影响:斗争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性质:进步作用人物评价:林肯局限性美国南北战争黑人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比较表项目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时间原因经过结果性质意义1775-17831861-1865英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黑人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独立统一民族解放战争、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导火线、开始、转折、文献、结束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扫清外部障碍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统一,扫清内部障碍俄国改革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彼得一世改革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1.背景:2.目的:3.措施:5.作用:①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那时的俄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③1689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彼得一世掌握实权。为了使俄国成为强国。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4.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根本原因)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充分暴露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

(改革直接原因)政治上: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打击沙皇的专制统治农奴制危机内忧:

外患:1861年农奴制改革

1.背景: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②局限性:这次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余。2.时间、人物:

1861年,在经过与贵族的多次讨论之后,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3.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5.作用:4.性质:由封建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时间领导者内容性质影响彼得一世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1689年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赎买份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明治维新政治上: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