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苏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苏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苏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苏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语文苏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2课时。(一)、教材分析:由于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事实在中小学不同科目的教科书中都有出现,比如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出现了这个内容,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也出现了,初中历史课更是把《虎门销烟》放在八年级学习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篇。而四年级语文课文《虎门销烟》原来是一篇阅读课文,现在又修订成精读课文。不仅说明了虎门销烟在中国历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也充分说明了让中小学生了解这个历史事实的必要性。课文《虎门销烟》是培育小学生民族精神和渗透学生禁毒思想教育的精品文章。因此,此文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教材中有重要地位。此文的教学如果以互联网搜索作辅助,将会起到“文”“道”并重,德育与学科教学共赢的最佳效果。(二)、设计思路:我校是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最大的一所民族学校,地处粤北山区,集中了全县绝大多数瑶族学生,肩负着教育瑶族后代的重任。许多老师认为我们的学生纯朴天真,小学阶段对他们进行禁毒教育为时尚早,教《虎门销烟》主要是完成语文课教学目标,毒品不方便让学生知道太多了。这些说法是不全面的。须知,学生是有好奇心的,你不让他知道的东西,他越想知道,越想去试一试。语文课堂也是德育的课堂,所以对《虎门销烟》的教学,应该既达到到语文知识学习的要求,又把禁毒宣传放在突出位置,以“‘文’‘道’并重,语文教学与禁毒宣传双线推进”为宜。为此我对这一课作如下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习课文描写人物和场面的方法。2、过程和方法:通过互联网搜索学习和查阅图书资料等方法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过程,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虎门销烟历史事件的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加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自觉抵制毒品,从小做到远离毒品,洁身自爱,敢于与传播毒品的人和事作斗争。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对毒品有正确的认识,远离毒品,敢于与传播毒品的人和事作斗争。三、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学校校园网放置关于毒品的必要知识及毒品危害案例、电影《林则徐》和禁毒宣传电影《黑白记忆》的视频文件。与图书室,资料室联系整理出关于禁毒知识和《禁毒法》有关的资料,完成归类。制定供课堂使用的“导学案”,把探究活动方案做成提纲,书面要求、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寻求资源解决问题。2、学生:课前借助学校校园网和借阅图书等方式查找资料,合作整理,根据老师布置的课前导学案提前解决大部分问题。利用自习课观看预置的电影《林则徐》[百度视频]和《黑白记忆》。[百度视频]四、教学过程:为更好地达到“文道并重”的教学效果,分“课文教学”和“禁毒教育”两个篇章进行教学。做到课文教学中融合禁毒思想教育,禁毒教育为提升和拓展课文价值推波助澜。第一篇章课文教学(一)唤起激情,同盼销烟。1、欣赏罂粟花,认识鸦片之害。师:世界上有一种花,开得很美。(幻灯出现百度图片搜索的罂粟花)[百度搜索]&z=&tn=baiduimagedetail&word=%F3%BF%CB%DA%BB%A8&in=27602&cl=2&lm=-1&pn=1&rn=1&di=2461498848&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众学生:感到这些花朵真的很美,啧啧称赞。师:(话锋一转):就是这么美丽的花,人们却把它称作“魔鬼之花”,这是为什么呢?生:(惊讶)是啊,为什么呢?老师?师:谁知道为什么?(学生窃窃私语)。生1:我知道,这种花结果之后,就可以提炼成鸦片,鸦片是一种毒品。师:没错,的确如此。这么美丽的花朵,凋谢后就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用幻灯切换成罂粟果实以及提炼成鸦片后的图片)。[百度搜索]讲解道:以前人们把鸦片叫“大烟”,谁要是不小心吸上了它,谁就从此一天也离不开它。吸了它,人会精神抖擞,一下没有它,人就会四肢无力、神志昏迷。它葬送人的青春,把人送死亡的道路。这时幻灯切换成古代人吸食鸦片骨瘦如柴的图片。[百度搜索]学生感到震撼。意识到这种毒品太可怕了。<设计意图>:出其不意,巧妙引入。师:,在一百多年前,外国人把这种可怕的毒品大量运到中国,换走的是几百万两的白银。那时的中国,连许多军人都吸食鸦片,国家没有可用之兵。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有过看《林则徐》影片的经历,[百度视频]对洋人,对鸦片恨之入骨。顿时群情激昂:生1:那时候的外国人太坏了,要把他们赶出去!生2:要把这些鸦片毁掉。生3:我有办法,把全部鸦片烧掉!生4:把贩卖鸦片的人住起来,关起来。生5:应该判刑!点评:注重学生的感受,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他们说出了内心想法。(二)揭示课题,遂学生所愿。师:同学们想得很好,那时候有一位伟大的人物:林则徐。他也像同学们那样痛恨鸦片,所以他把从鸦片商人那里缴来的鸦片在东莞虎门全部销毁。让我们一起学习《虎门销烟》吧!1、初读课文,体会百姓对销烟的期盼。师:销烟告示贴出来后,老百姓有什么表现?生:大家都很高兴。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生:广州城沸腾了。大家都出来庆贺。师:哪些人庆贺呢?怎样庆贺?生汇报如下: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盈盈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呀!”可见百姓对对鸦片恨之入骨,对销烟期盼已久,才会奔走相告。这段描写了老人,青年人,小孩三类人物,主要从语言和动作方面来写,很生动,让我们认真朗读,体会他们的高兴劲!(师充当老人,高大男生充当青年人,其余学生充当小孩进行朗读。)点评:满足学生的感情需要,情由心生。(三)、发挥自主作用,学习理解销烟过程。(1)用喜欢的方式独立阅读课文2—6自然段,然后小组合作弄清销烟的过程。有课前的搜集资料,又有阅读前的铺垫,还有影片留下的印象,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理解销烟的方法和过程的比较顺利。(2)在书上标记出销毁鸦片过程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样销烟的好处。生汇报:挖了两个销烟池,留有涵洞,直通大海。(出示虎门销烟遗址图)[百度搜索]&z=2生:把池子灌上水,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池内,再把烟土切成四瓣扔进水里,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生: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师板书:挖销烟池——灌海水——倒盐——浸泡鸦片——倒生石灰——销毁鸦片。找出描写销烟过程的句子后,还要求学生用先……然后……再……又……等关联词叙述这个过程,加深理解。生6:说不清楚。生7:先挖池,再灌进海水,放进盐巴,把鸦片泡下水池里。生8:关键是要加进很多生石灰,生石灰下水就沸腾,把鸦片烧毁了。师:哦,原来不是用火烧,这个办法比火好吗?生:是的,如果用火一烧不是冒烟,更毒了吗?围观的人也会中毒啊。(学生:哈哈哈哈!)[百度视频]简单理解生石灰与水反应整理:林则徐让人们先挖好水池,再灌进海水,放进很多盐巴,然后把鸦片泡下水池里。最后加进很多生石灰,鸦片就销毁了。(3)在销烟的过程中,人们分别有什么表现?1、学生汇报:林则徐、文武官员:在高台监督。围观群众:欢呼跳跃。外国商人:躬身弯腰,洗耳恭听。对这样的场面描写,学生饶有兴致,读得不亦乐乎。于是趁机来个短剧表演。学生争相扮演林则徐,不愿扮演洋人。场面很热烈,也很有趣。部分学生还创造了一些台词,加进表演中去。参考情景:[百度搜索]&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B%A2%C3%C5%CF%FA%D1%CC&in=13093&cl=2&lm=-1&pn=21&rn=1&di=2170057515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2、朗读大比拼。师生朗读,学生朗读。师:这么壮观的场面,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生:要把中国人大长志气,外国人威风扫地的气势读出来。第一次老师与学生对比朗读。第二次学生主动要求小组展示朗读了。<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讲的少,学生讲的多,效果很好。(四)紧扣文本,学习写作方法。1、体会文章的好词佳句,重点词语。沸腾、赞不绝口、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雷鸣般的欢呼声、欢呼跳跃、恭恭敬敬、洗耳恭听等。并尝试选择几个词语造句。生1造句:听说香港客人在我们学校举行晚会,学校顿时沸腾了。生2造句:县庆那天,体育馆人山人海,大家都很高兴。2、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了复杂的销烟过程,主要是因为抓住了有代表性人物来写,这和第一自然段的写法有相似之处。主要抓住林则徐、文武官员围观群众和外国商人来写。点评:抓住典型环节,重点明了。(五)再掀高潮,激发爱国情感。(1)发挥想象,揣摩场景。如果你是当时在场的一个老百姓,你会对林则徐说什么?还想和哪些人说点什么?(例如对抽鸦片的人说......。对洋人说......。对一同观看销烟的其他人说......。)生:林大人,您真伟大,不怕强大的洋人,您为中华民族争了一口气!生:林则徐,您不愧是钦差大臣啊,您为中国人办了一件好事!生:我会对那些卖鸦片的外国人说:你们听见林大人的话了吗?以后不要再伤天害理贩卖鸦片了!生:我会对吸过鸦片的人说:以后你们要好自为之,别再抽鸦片烟了.老师和学生发出笑声。(2)调动爱国热情,表演场景,朗读课文。让学生分小组酝酿,分角色表演林则徐和洋人,展示林则徐慷慨激昂满怀正义风采。这时,老师顺势赞扬:通过你们的表演,好像我们又重新回到当年销烟的现场。就让我们边读边想象,带着这种浩然正气朗读课文,读出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吧!学生满怀激情进行朗读。、师:看着鸦片被销毁,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为之振奋。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二十三天。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壮举。点评:牵住学生情感的主线,贯穿课文始末。第二篇章禁毒教育紧接着进入第二篇章的学习。回归现实,回归理性,文道结合,体会毒品的发展趋势的严竣和现代禁毒任务的艰巨。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度重温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虎门销烟的历史光辉再次照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伟大的日子——1839年6月3日!虽然虎门销烟狠狠地打击了毒品贩卖者的气焰,但是,人类与毒品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现在,国际形势更加复杂,毒品在全世界蔓延开来。为了让我们对毒品的危害有更清醒的认识,接下来让我们展示关于禁毒知识的学案。点评:不是只为教会课文而教,还注重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体现了文道结合,智育与德育并重的教学思想。学生展示老师课前制定的“导学案。”点评:导学案是我校的一大特色,以提纲形式指导形式学习,不把答案灌输给学生。要求合作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提高学生自主主动探究的能力。1、什么是鸦片?鸦片是怎样流入我国的?生:鸦片俗称大烟,是医学上的麻醉性镇痛药,是从一种草本植物——罂粟的果实中提炼出汁来烘干制成的。在公元七八世纪的时候,罂粟作为药材从印度等地传入中国,清朝时,英国侵略者把大量鸦片输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2、什么是毒品?我国法律对毒品是怎样定义(解释)的?[百度搜索]百度百科生: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3、目前我国较常出现的毒品种类有哪些?新型毒品指的是什么?[百度搜索]百度百科生:目前我国较常出现的毒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杜冷丁、和可卡因等。所谓新型毒品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新型毒品主要有冰毒、摇头丸、K粉,三唑仑等。4、哪些行为称为吸毒?吸毒对人的身心有哪些危害?对人们的家庭有什么危害?还会有哪些可能的危害?[百度搜索]百度百科5、你认为什么场所容易让人沾上毒品?我们应该怎样防范?6、你了解到有吸毒的人的案例(例子)吗?把它与同学交流,谈谈你听了这些案例有什么感受。(学生讲解了解到的真实案例)7、作为小学生,怎样可以防止染上毒品?8、让你们小组为我县设计禁毒宣传标语,你们小组会怎样设计?学生:(1)珍爱生命,拒绝毒品(2)吸食毒品,害人害己。(3)毒品一沾,后悔一生。(4)远离毒品,谨慎交友。(二)识毒拒毒小测试:禁毒知识选择题10题。[百度搜索]中小学生网络禁毒知识竞赛题。板书设计:27、虎门销烟中国人:奔走相告、欢呼跳跃洋人:非常震惊、恭恭敬敬大长志气大灭威风↓(历史:伟大壮举现代:认识毒品拒绝毒品)教学反思:虎门销烟的历史事实发生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