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审评与研发(义乌高层论坛)丁教授_第1页
保健食品审评与研发(义乌高层论坛)丁教授_第2页
保健食品审评与研发(义乌高层论坛)丁教授_第3页
保健食品审评与研发(义乌高层论坛)丁教授_第4页
保健食品审评与研发(义乌高层论坛)丁教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健食品审评与研发浙江省营养学会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丁钢强人类饮食经历的五次变革第一次:旧石器时代火的应用,食物由生变熟。第二次:新石器时代,食物来源稳定第三次:16、17世纪,作物和家畜的世界流通第四次:18世纪后,动物性食物比例增加第五次:20世纪后,出现营养过剩人口增长与人类获取食物方式之间的关系0123456世界人口(十亿))////200019861976196019301850狩猎及果实采摘农耕社会食品加工技术4百万年前10,000百万年前18502004食品技术专家——奇迹的创造者以各种动植物为原料制造出无数种产品以供人类享用单单小麦就可制成1,500多种食品供人食用结核、鼠疫、白喉等古老传染病的复苏,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裂谷热、疯牛病等新发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EIDs)的流行。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综合征和肿瘤、意外伤残等流行速度在急剧上升,精神卫生尤其是抑郁症等问题也日趋严重。各种疾病还在威胁着人类

2009年报告中国2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已达9.6%,有的地区如上海高达15%,浙江数据将很快发表。城市地区标化患病率省会城市4.58%

中小城市3.37%

富裕县镇3.29%各地糖尿病发病率(Amosetal.1997)ChinaandIndiaaccountfor70-80%一、保健食品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食疗养生传统,积累了大量的养生保健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养生理论。古代“药食同源”的理论实际上就是保健食品的观点。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主要在改革开放后,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到1996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健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出现了传统的“食补”及加中药食品及强化食品、营养补品等与传统食品相比,其形态、使用的原料有差异,并声称有一定保健作用的产品。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食用安全性问题,要求对这类产品加强监管的呼声不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药保健药品:以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为主,治疗作用不明显或无治疗作用。批准的中药保健药品多达4600多个,涉及2100多个生产企业、20多种剂型。一些中药保健药品对辅助治疗疾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不少安全性问题,1996年3月停止审批中药保健药品,并于2000年进行整顿,2004年1月1日起不得在市场上流通。一类是新资源食品:只对新资源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和审查,不对产品的保健功能作评价。一方面对确实具有保健作用的新资源品不能进行合法的功能声称,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夸大产品保健功能宣传和欺骗消费者的状况越来越严重。浙江出现了特殊(种)营养食品,保龄蜜、娃哈哈等第二阶段:1996年到2003年《食品卫生法》确立保健食品法律地位,加强保健食品监管。卫生部颁布《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并制订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规范性文件,加强和规范了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调整和规定保健功能;加强保健食品原料的管理,确保食用安全和界定与药品的区分;加强生产环节监督管理,逐步推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加强市场监督,进行市场抽检和广告管理。

至2003年6月,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有5076个,生产企业2193家,年产值达300多亿元。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

保健食品的监管职能进行了调整,实行多部门分段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互相协作,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有关的政策保持了相对稳定。二、保健食品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且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安全性: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二是功能性:对特定人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与药品有严格的区分,不能治疗疾病,不能取代药物的治疗作用。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药品的主要区别与普通食品区别

保健食品普通食品限于特定人群食用所有人群可食用,不限食用人群具有调节机体功能提供营养,没有保健功能

对食用量有规定对食用量一般不作规定

不能替代正常的膳食与药品区别

保健食品药品

不能用于治疗疾病用于治疗疾病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允许有一定的副作用亚急性或慢性危害可以长期食用不能长期服用

经口,以胃肠道为主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肤、口服等保健食品分类保健功能

保健功能作过多次调整。取消了(辅助)抑制肿瘤、提高性功能、抗突变,功能名称也作过一些调整。保健食品分类营养素补充剂补充维生素(15种)

视黄醇当量(维生素A或维生素A加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烟酸、烟酰胺)、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泛酸、胆碱、生物素、维生素C矿物质(10种)

钙、镁、钾、铁、锌、硒、铬、铜、锰、钼还有一些其它特殊食品营养强化食品为增加营养价值而加入天然或人工营养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食品符合《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特殊膳食用食品《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定义:指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和/或特殊疾病和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而特殊加工或配方的食品。这类食品的成分应与普通食品或天然食品有显著不同。范围: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婴幼儿辅助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

[运动营养食品(运动饮料除外)、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13432—2004,原为《特殊营养食品标签》1993.1.1开始实施定义:为满足某些特殊人群的生理需要,或某些疾病患者的营养需要,按特殊配方而专门加工的食品*。

这类食品的成分或成分含量,应与可类比的普通食品有显著不同。特种营养食品

1992.12.31国家轻工业部发布《全国特种营养食品生产管理办法》“特种营养食品”,是指在加工过程中,改变食品的营养成分,或改变营养成分的含量,制成能适应不同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食品。其中包括:儿童食品(婴幼儿食品、学龄前、学龄期)、老年人食品、孕产妇食品、病人食品、运动员食品、航天食品以及其他特殊营养工程化食品。保健品:营养滋补食品、疗效食品、补品、强壮食品中药保健药品指对人体有一定程度的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长期服用对人体无害的药品。1987年起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和管理中药保健药品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批准的中药保健药品多达4600多个,涉及2100多个生产企业、20多种剂型(口服、外用)。一些中药保健药品对辅助治疗疾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部分产品命名不规范,组方不合理有的将治疗药品或食品审批为保健药品有的保健药品毒副作用明显,给消费者造成危害

1996年3月停止审批中药保健药品2000年对中药保健药品进行整顿,2004年1月1日起不得在市场上流通符合药品规定的,重新审批为药品(1064个)不符合药品规定的,撤销批准文号(3000多个)

有部分产品申报为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1990年颁布,2007年修订)新资源食品的定义及管理思路有较大变化新资源食品包括:

(一)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二)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的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食品原料;

(三)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

(四)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原有成分或者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只对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和审查,不对产品的保健功能作评价。新资源食品不得宣称保健功能新资源食品由卫生部审查批准,并以名单形式公告。已公告48个新资源食品(至2010年10月)根据不同新资源食品的特点,公告内容一般包括名称(包括拉丁名)、种属、来源、生物学特征、采用工艺、主要成分、食用部位、使用量、使用范围、食用人群、食用量和质量标准等内容;对微生物类,同时公告其菌株号。新资源食品生产企业在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并与卫生部公告的内容进行核实,保证该产品为卫生部公告的新资源食品或者与卫生部公告的新资源食品具有实质等同性方可生产新资源食品和使用。

三、保健食品现状建立了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监管制度。形成了以《食品安全法》(原为《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管理方法》、《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为框架,及相应配套的规范性文件、标准和技术规范组成的法规标准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保健食品产品注册制度,生产企业GMP审查制度,经营单位卫生许可制度,标签说明书和广告审查制度及产品抽检制度。目前国务院正在起草《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1982年通过,1983年7月1日实施,无保健食品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1995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9号)第22条、23条和45条对保健食品审批和监管作出了明确规定,确立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同年6月1日起施行)第五十一条: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职,承担责任。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在起草中规章《保健食品管理办法》(1996年3月15日卫生部令第46号,7月1日实施)对保健食品的定义、审批、生产经营、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宣传、监督管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2005年4月30日SFDA局长令第19号颁布,7月1日实施)对保健食品的申请与审批、原料与辅料、标签与说明书、试验与检验、再注册、复审、法律责任等作出了具体规定。规范性文件《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试行)》(国食药监注[2005]第203号,2005年7月1日实施)关于印发《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表式样》等三种式样的通告(国食药监注[2005]204号,2005年7月1日起实施)包括: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表式样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式样保健食品通知书式样《保健食品样品试制和试验现场核查规定(试行)》(国食药监注[2005]261号,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关于印发《营养素补充剂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等8个相关规定的通告(国食药监注[2005]第202号,2005年7月1日实施)包括:

营养素补充剂申报与审评规定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核酸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野生动植物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氨基酸螯合物等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生产的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补充规定关于实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5]28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注册现场核查及试验检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7]11号)保健食品命名规定(试行)(国食药监注[2007]30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有关工作的通知

(食药监许函[2009]131号)关于含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产品注册申报与审评有关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09]567号)

关于含辅酶Q10保健食品产品注册申报与审评有关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09]566号)

关于以红曲等为原料保健食品产品申报与审评有关事项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2号)关于印发保健食品审评专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282号)关于印发保健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的通知(食药监办许[2010]88号)

保健食品标识规定(卫法监发[1996]第38号)关于在保健食品标签上标注卫生许可证文号有关问题的批复(卫法监发[2002]319号)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卫监发[1996]第38号)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方法与评价准则(卫法监发[2003]77号)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国食药监市〔2005〕第211号)关于做好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市[2005]252号)关于建立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复审制度的通知(国食药监市[2006]518号)技术规范、技术标准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与检验方法规范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规范保健食品功效成份及卫生指标检验规范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GB16740-1997)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17405-1998)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标准(GB14880)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推荐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10月发布)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2000)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技术审评规定保健食品技术审评工作规程保健食品审评专家遴选办法保健食品技术审评要点研发报告技术审评要点配方及配方依据技术审评要点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技术审评要点功能学评价技术审评要点生产工艺技术审评要点质量标准技术审评要点标签说明书审查要点保健食品技术审评结论及判定标准建立了多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监督管理体系。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保健食品的审批和保健食品广告的审查;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GMP审查;质监部门负责保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行政部门负责保健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保健食品监管职能又有调整。

将卫生部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的职责,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起草中的《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拟对保健食品监管职能作进一步调整和明确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保健食品产业,并逐年增长。

至2009年年底,我国共批准保健食品10277个(实际生产销售的保健食品估计约2000-3000个)。我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达成1500家,销售企业2500家,从业人员500万人。保健食品年产值2008年达到了700亿元,2009年达800亿元。

年份国产(个)进口(个)合计(个)1996.757259199790010110011998640757151999599926912000733728052001445464912002778508282003538295612004150354155720059912710182006829168452007433114442008

624

19643200958825613合计965861910277天然原料的使用较为广泛。以动植物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占功能类保健食品的65%。保健功能比较集中。营养素补充剂约占20%;功能类保健食品中,保健功能多为以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脂、抗氧化、通便及辅助降血糖等功能项目为多,分别占保健功能数量的28.5%、15.3%、8.8%、6.1%、4.7%和4.6%。与传统意义上的食品形态差异较大。胶囊、片剂和口服液分别占49.5%,21.3%、11.5%,三者超过了80%,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类同较多;生产工艺简单;功效/标志性成分与保健功能之间缺乏良好的对应关系,功能类产品中分别有29.1%、26.5%、23.7%的产品以总皂甙、总黄酮、粗多糖作为功效/标志性成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过多,规模小,行业内尚未形成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保健食品发展不均衡。注册产品数量最多的省市依次为北京、广东、浙江、山东、江西、陕西和上海,这7个省、直辖市的产品数量总和约占全国同期批准产品总量的62%

我国保健食品主要特点保健食品按对人体作用的主要类别增强生理功能的保健食品:如增强免疫、抗疲劳、抗氧化、改善睡眠、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预防慢性疾病的保健食品:辅助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减肥、增加骨密度。增加对外界抵抗力:排铅、抗辐射补充微量营养素的保健食品:营养素补充剂从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上万种保健食品品种来看,我国的保健食品主要有以下特点

:

1、相同原料重复开发的多。

集中在西洋参、灵芝、银杏叶等中药和鱼油、鲨鱼软骨、甲壳质等。我省的营养保健食品的开发也有一窝蜂的现象,从早期的“憋精”到目前的铁皮枫斗晶、蜂胶等,都存在跟风现象。

保健食品的特点2、营养补充剂的开发方兴未艾

目前适用于各类人群的营养素补充剂的开发和研制正在蓬勃发展,如海南养生堂公司开发上市的营养素补充剂包括了成人、儿童及妇女等各种人群的产品,并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3、申报功能雷同的多

功能分布集中在免疫调节、调节血脂、抗疲劳3项,约占62.2%。如此集中保健功能的开发,容易造成竞争过于激烈,很难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保健食品剂型单一

目前开发的大多数保健食品,与传统意义上的食品形态差距较大,常见剂型为胶囊、口服液和片剂等,有的产品采用了咀嚼片、口含片等剂型。例如人参含片的研制成功,改变了以前人参仅能通过胃肠道吸收的单一途径,增加了口腔粘膜吸收,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吸收利用率。

5、产品的技术含量不同。由于保健食品开发周期长,生产企业又急功近利,忽视了产品的创新和研发过程,导致现行的保健食品大多科技含量不高。

6、产地比较集中。目前已批准生产的保健品中,以北京、广东为代表的地区占据了整个国内保健食品申报数量的50%以上。同时,上海、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的产品品种也较多。

功效成分检测一般要求每个保健食品具有明确的保健功效因子,根据不同中药或植物的来源,要求提供至少一种以上。目前以下产品中应具有的功效成分指标1、磷脂类产品:总磷脂、原料应测丙酮不溶物大于62%2、补铁产品:以动物产品为原料的铁剂,加测:卟啉铁吸收率3、甲壳质产品:几丁聚糖、脱乙酰度、原料测脱乙酰度4、菌类产品:粗多糖5、冬虫夏草:定性试验、腺苷6、蜂产品:蜂王浆:10-羟基葵烯酸蜂胶:总黄酮7、参类产品:总皂甙8、鱼油及制品: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9、植物油类制品:脂肪酸、维生素E10、褪黑素:褪黑素(必须提供纯度报告)11、中药提取物或以草药、植物为原料的产品:根据主要的原料选择1-2种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为指标12、螺旋藻产品:蛋白质、氨基酸、胡萝卜素13、蛇、蝎等爬虫类为原料的制品:蛋白质、氨基酸14、蚂蚁类制品:蚁酸、锰、蛋白质、氨基酸15、蚯蚓类制品:蚓激酶(纤溶酶)、蛋白质、氨基酸16、动物胆汁制品:特异性胆酸17、纤维素制品:膳食纤维(包括可溶性与不可溶性)、粗多糖18、魔芋制品:葡聚糖、可溶性膳食纤维19、红景天类产品:红景天甙20、红曲类产品:洛伐它丁、B族维生素、胡萝卜素21、鹿血制品:蛋白质、氨基酸、铁或卟啉铁22、芦荟制品:芦荟甙23、营养素补充剂:各类表明的营养素24、角鲨烯:角鲨烯25、酵母制品:B族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26、初乳蛋白:蛋白质、氨基酸、免疫球蛋白27、南瓜粉产品:胡萝卜素、粗多糖、南瓜戊糖28、鸡精产品:蛋白质、氨基酸29、大蒜产品:大蒜素一、保健食品中红景天甙的测定二、保健食品中大蒜素的测定三、保健食品中芦荟甙的测定四、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甾酮(DHEA)的测定五、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的测定六、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七、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八、保健食品中肉碱的测定九、保健食品中亚麻酸、亚麻酸的测定十、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

的测定保健食品功能因子(活性成分)检测方法有下列规范性的目前已经公布的保健食品功能因子检测方法十一、保健食品中人参皂甙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十二、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的测定十三、保健食品中核苷酸的测定十四、保健食品中洛伐他丁含量测定十五、保健食品中植物类功效成分鉴别试验方法十六、保健食品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十七、保健食品中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的测定十八、保健食品中金雀异黄素的测定十九、保健食品中茶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二十、保健食品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乙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二十一、保健食品中腺苷的测定二十二、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的测定二十三、保健食品中总皂甙的测定二十四、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测定二十五、壳聚糖的游离氨基测定及脱乙酰度的计算二十六、蚓激酶活性的测定方法二十七、红曲产品中桔青霉素的测定

功效成分与功能的关系多糖:免疫调节、降血脂、血糖、降血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