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必修一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本课主要通过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三个部分,分别介绍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三皇五帝和国家产生及夏、商、西周的国家制度和经济文化。本课在整个新教材当中处于开篇的重要地位。学情分析高一新同学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但不同的是初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高中注重基础知识运用、材料的分析和史料解读,难度更上一层楼。因此平时我们要重视兴趣培养,打牢基础知识,多做练习逐渐改变学生思维,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课程的学习。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了解夏商周政治制度与经济文化和早期国家特点,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及学生学习资料,认识早期中华文明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通过相关图文材料,了解夏商周早期国家的兴衰、政治制度及经济文化成就。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夏商周国家的特征,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让学生认识分封制与宗法制,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关系,促进了华夏民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形成;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难点:中华文明发展原因及早期国家特征理解。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和图片,编写好教案、课件。采用引导、提问、讲授等方法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思考:通过初中的学习,你认为什么是历史?(学生3分钟讨论积极发言)。老师认为:历史是过去人类劳动留下来的一切文化遗迹,是人类对一切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历史是在过去发生的,主体人是人类通过劳动产生概括,总结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发展时,我们必须了解这个地区的创造者(人)是从何而来的。那么关于人类从何而来呢?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中国女娲造人说。第二种说法西方:亚当夏娃说。第三种说法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猴子-人。因此我要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必须去探究中国人起源和发展。新课讲授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阅读课本第一子母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思考并回答问题:考古学家将原始社会分为哪两个阶段?依据是什么?各自的特点是什?(2分钟)教师分析:依据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依据石器把原始社会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那么下面我们通过ppt展示。旧石器时代:(1)时间:距今约1万年以前。(2)代表: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3)特点: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过群居生活,学会用火。探究:根据课本第2页,我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迹分布图,分析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新石器时代:(阅读课文归纳)距今约7000-5000年前距今约5000年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玉器、祭坛、神庙)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彩绘陶器、粟)龙山文化(黑陶,又称“蛋壳陶”典型代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水稻、养蚕缫良渚文化(玉器、祭坛、神庙)

丝)(1)概况: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2)特点: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生活。思考:从石器工具的发展看出人类是在不断进步的,由于生产力不同,原始社会组织先后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特点是什么?3.原始社会组织阶段: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1)原始人群①时间:旧石器时代早期。②特点:使用打制方法制造石器,从事渔猎采集,过群居生活,学会用火。母系氏族①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②特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父系氏族①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②特点:出现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父权制取代母权制。过渡:进入父系氏族时期,由于出现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中华文明历史从此开始。部落与国家由于出现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相传较早的是三皇五帝,具有神话色彩。1.三皇五帝:三皇是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顺序是皇帝、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尧、虞舜。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2.禅让制:“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禅让是指统治者依据品德贤能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这种继承制度主要流行于尧、舜、禹所在的部落时代。“禅让”的标准一般为传贤。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由舜继承其位。后因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3.夏朝(1)时间:(约前2070-约前1600)(2)建立者:禹(3)都城:阳城(河南)(4)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出现权力机构思考:王位世袭与禅让制有什么不同?①国家性质:公天下→家天下②权力传承:传贤→传子③社会转型:原始公有制→奴隶私有制(5)国家性质: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最高统治者是夏王。为什么说禹建立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国家是按地域来管理。禹治水成功后成为联盟首领,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再单纯的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另外: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6)考古证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可能是,有争议)(7)灭亡原因:夏桀暴虐无道.禅让到王位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社会的重大进步。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后来由于夏朝的腐败,被商汤所灭建立了商朝。三、商和西周1、商朝。(1)时间:(约前1600-约前1046)(2)建立者:商汤(3)都城:亳、盘庚迁殷(4)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5)文化: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青铜器,造型雄奇,文饰华丽。(6)特点:①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利用神权来强化王权;(凡是需要占卜)②形成了较完备的官制和以内外服为主的国家结构;③实行兄终弟及(主要)和父死子继并存的王位继承制2.西周(1)时间:(约前1046-约前771)(2)建立者:武王(3)都城:镐京(4)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分封制①.概念:课本6页②.分封目的: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③.分封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④.分封内容:分封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⑤.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⑦.权利和义务:服从周王政令,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定期朝贡、派服劳役、朝觐述职等义务;受封诸侯在自己封疆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实行再分封。⑧影响积极: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宗法制(按照血缘关系来分配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等政治权力)(1)目的:①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②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地位,巩固王权。(2)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最大特点,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兄弟为小宗);②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与分封制互为表里。(3)、作用:①保证贵族能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②把“国”与“家”密切结合,强化王权;强化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③对后世影响深远:宗法与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结合,维系着古代封建制度;对现在仍有一定影响,如传宗接代观念、宗族观念、祭祖等。礼乐制度(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礼乐制度就是通过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权力认同制度其实质是:维护西周等级差别的工具。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等级森严;地方权力较大。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5)商周时期的经济文化1.农业: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名义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分封,“公田”由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集体劳作: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一品种:“五谷”已种植: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生产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珍贵稀少,仍以木制耒耜为主。三生产方式: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井田制下的集体劳作)。2.手工业:①冶铸:青铜铸造繁荣,“青铜时代”;代表:四羊方尊,司母戊鼎。西周晚期已有铁器;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出现钢剑;战国:铁器广泛使用。②丝织:商代已有织机,西周出现斜纹提花织物。③瓷器:商朝烧出原始瓷器。④经营模式:西周时期,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出现,形成了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府统一管理经营手工业工匠集中、职业世袭。3.商业: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均有城市与市场;西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将工商业者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其提供衣食,驱使其为政府服务,官营手工业占主导。阅读教材内容,概括夏、商、周王朝的更替过程是怎样的?自主学习①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②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商,商朝被周朝取代。周朝定都于镐,史称西周;③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课堂小结:看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北京人(打制)

(2)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早期:仰韶-大汶口-河姆渡文化;晚期:龙山-良渚-红山文化

二、部落与国家传说时代:三皇五帝;禅让制;夏朝三、商、西周

政权更替:夏-商-周

主要制度:王位世袭制(夏)、内外服制(商)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西周)

经济文化成就:农业为主(并田制)、

手工业为辅(青铜器)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必修一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程主要从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与老子、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四个部分来介绍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的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它是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学情分析通过第1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缘辽阔,由内向外影响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夏至西周时期奴隶国家政治、经济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但体制弊端也随着历史发展而凸显,这为理解春秋纷争和诸侯改革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时空观念与家国情怀:能够运用地图概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状况,认识区域性统一的进步性与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唯物史观与史料实证: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战国时期各国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史料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历史解释与唯物史观:概况诸子百家思想,并从生产力带来历史发展的角度认知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及其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战国变法运动的时代背景;老子、孔子、百家争鸣的意义。难点:华夏认同问题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和图片,编写好教案、课件。采用引导、提问、讲授等方法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第1课内容(第1课我们学习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主要有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分封制、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的等级制度,随着诸侯实力的增强,王室衰微,各诸侯最终走向对外兼并争霸的道路)。思考:列国指?列国纷争如何而来?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老师:列国主要指各诸侯国,纷争主要原因是王室衰微,自身实力增强有关,由于周厉王暴戾,被西北民族犬戎所灭,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后因《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春秋五霸”(春秋---前770年~前476年)1.背景:(1)王室衰微,分封宗法遭到破坏。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2)诸侯王势力的扩张。大的诸侯企图扩张势力,吞并小诸侯国。2.特点:各诸侯竞相争霸。由于各诸侯竞相争霸,形成了历史的春秋五霸。主要指?(学生阅读课本归纳,老师PPT展示图片。)3.概况:(1)第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2)第二种说法: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老师:五霸说明原有的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天子失去威望,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实权,开始将诸侯国瓜分,由此进去战国兼并时代)“战国七雄”(前475年~221年)1.背景: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经过长期纷争,小诸侯国消失了。2.概况:思考:卿大夫瓜分诸侯国表现有哪些?(1)“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春秋末期,晋国衰落,实权由智家、赵家、韩家、魏家把持,以智家的势力最大。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灭了智家,晋被赵、韩、魏三家所分,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2)“田氏代齐”。指战国初年陈国田氏后代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侯(

齐威王始称齐王)的事件。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

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最终产生战国七雄。老师:PPT展示战国七雄:齐楚燕秦赵魏韩。原来的几百诸侯经过长期兼并,大的兼并小的,诸侯国减少,留下来的诸侯国领土逐渐扩大,这样使得中原地区的民族与外围的民族加强了交流和联系,产生华夏认同观念。然而诸侯纷争的根源是经济。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有何发展?诸侯兼并的根源?(老师:PPT展示铁犁牛耕图片和材料)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一)经济发展(1)农业:生产力提高生产工具:石器、骨器、木器----铁器牛耕土地制度: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耕作方式:集体耕作(千耦其耘)----个体农耕水利设施:郑国渠、都江堰(2)手工业:分工细密(官营、民营)(3)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市井、商业都会繁荣。各诸侯为加强实力,实现富国强兵不断进行变法,主要有管仲变法、申不害变法、李悝变法、商鞅变法等,其中影响最大的秦国的商鞅变法。(二)变法运动探究:变法的原因及效果是什么?1.原因:(1)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被破坏,土地私有制开始逐渐确立。(2)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3)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4)目的: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努力提高争霸实力。2.主要:商鞅变法(356年)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变法内容(1)内容:政治: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推行县制,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社会: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2)效果:①深入人心,顺应了历史潮流;②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彻底的一次变法;③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过渡:春秋时期经济和变法都有很大进步,而文化也日益繁荣,产生对中华文化影响极大的思想家。三、孔子和老子(一)孔子(前551年-前479年)1.孔子生平: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开创私人讲学风气,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2.主要思想:(1)核心:仁和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2)政治: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为政以德;(3)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推动私学发展。(4)哲学:对鬼神敬而远之。(5)文化:整理《诗》《书》《礼》《易》《春秋》3.历史地位:(1)变迁: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经历代不断创新改造,汉朝至清朝一直是正统思想;(2)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3)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孔子学院在海外多地进行举办。(二)、老聃与《道德经》1.老子又名老聃,姓李名耳。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著有《道德经》,充满着哲理和东方智慧。2.主要思想:(1)哲学:(1)“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2)辨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但可以互相转化材料解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弱胜刚强。(3)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老师材料解读: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③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④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3.影响:是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无为而治”的主张有消极影响。过渡:孔子老子之后,战国思想极其丰富多彩,出现百家争鸣,原因?主要观点有哪些?四、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及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形成的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的现象。背景:(1)经济:铁、牛的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分封、宗法、礼乐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治分裂,尚未统一,学术环境宽松。(3)阶级:“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新兴地主崛起(4)思想文化。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文化下移,造就大批学士。2、战国时期流派和主要核心观点(1)儒家:孟子--人性善;仁政学说;民贵君轻;先义后利。荀子--人性恶;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先礼重法。(2)道家:庄子--逍遥自在,齐物;无为而治。(3)阴阳家-周衍--五行相生相胜。(4)墨家:墨子:---节俭;兼爱;非攻;尚贤。(5)法家: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3.影响①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课堂小结:看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齐楚燕秦赵魏韩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2.商鞅变法:原因和主要内容三、孔子与老子1.孔子生平和主要观点2.老子生平和主要观点四、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1.背景:经济、政治、文化、阶级2.内容:儒家、墨家、道家、兵家、阴阳家、法家3影响教学反思整体来讲内容多,知识难以理解,故事性讲解占用大量时间,时间掌握不好。1.在4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只学到孔子的思想;一个原因是对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评价用时过长;第二个原因,个人觉得新课程内容较多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中很难完成。

2.是否可以尝试运用学生自行阅读课文,设置问题回答的方式在课前把一些知识提前处理,在课堂中只探究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的疑问点。

3.关于百家争鸣放在战国时期,我还是存在疑问,之前课本中一直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只放在战国时期,把孔子、老子思想单独处理,有些不顺畅。

4.变法运动和百家争鸣处于同一时期,如何整合把背景放在一起处理?

5.关于思想部分,每一位思想家的思想如果不用名言进行提炼核心思想,还有什么方法提炼核心思想?材料过少。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课题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时1课时教学理念探寻历史真相、认识历史规律,拓展历史思维,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学科优势。秦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它承上启下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必会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同时,探究秦的勃兴和速亡背后的因果联系,总结历史上王朝兴衰的历史命运,联系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本课学习中,通过时空定位,史料阅读,故事讲解,把时空、史料、现象解释等素养相交织,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材分析本课为秦朝结束了战国纷争实现大统一,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起点,在整个单元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秦朝统一六国的条件,承接了第2课的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统一后秦朝采取的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秦末的农民起义又与第4课两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的内容紧密相连。其确立的政治制度为后代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2、3、4课内容紧密衔接,绘制了中国早期封建制度雏形。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是多少代人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结果。同时通过秦的短暂而亡的分析,尝试理解历史上王朝兴衰存亡的一般规律。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对夏、商、西周时代的早期政治制度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并初步了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过程,认识到秦朝的统一和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理解秦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深远影响,国家统一政治进步对国家民族何其重要,由此对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产生民族自豪感。同时,分析探究秦朝暴政及其所导致的秦末农民起义,使学生能够对国家兴衰存亡的规律有一定的认识。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依托文字、图片等历史史料探究秦王朝的统一、制度确立与秦的速亡。一方面,从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方面分析秦国的勃兴和灭六国实现统一、从统一后秦朝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理解开创性的制度、文字货币等多方面的统一的举措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史料分析归纳出秦朝暴政的种种表现,理解秦末爆发农民起义推翻秦的统治的必然性。理解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另外,基于《中外历史纲要》的知识结构,本课在设计过程中还依托了一定的教学准备与教学设备,学生全员参与到课堂中来,使每一个学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一定的认识理解。让孩子们树立统一大中国意识,培养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目标识记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关史实,体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教科书和相应课件,认识秦朝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运用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设置相关问题、使学生了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秦朝政治制度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及中外横向对比,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爱家情怀。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着重掌握秦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秦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掌握秦朝的暴政及其影响、秦末农民起义。2、难点:理解秦始皇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理解秦末暴政对国家恶劣的影响。教学方法史料阅读问题探究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简介秦始皇,嬴政。秦国为什么能灭六国统一天下,统一后采取了那些措施,秦朝的国运又如何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灭六国,实现大统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课内容讲授新课板书:一、秦的统一1.统一背景提出问题:秦国为什么能灭六国统一天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3自然段。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总结:政治:战乱灾难,人民渴望;经济:经济发展,打破障碍;秦国:地理位置,物质基础;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外交:远交近攻,各个击破。2.统一过程:教师结合地图简单介绍3.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师提问:秦朝采取哪些手段来有效巩固国家的统一?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课件展示①皇帝制度教师讲述皇帝名称的由来:“皇帝”源于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秦王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帝”作为自己的专用称号。课件展示材料,让学生理解皇权的至高无上。②三公九卿。教师出示课件,介绍秦朝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的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太尉掌管军政,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传达皇帝诏令。③郡县制。出示课件,介绍秦的郡县制在地方上,秦朝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在全国实行郡县制,郡是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全国分为34个郡,郡下设若干县,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任命,没有封地,领取一定的俸禄作为生活来源。权力也要比诸侯小的多,只负责管理地方。县下还有乡、里等基层组织。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巩固统一的措施。归纳总结:①车轨②文字③货币④度量衡⑤驰直道⑥法律⑦户籍⑧迁六国贵族⑨社会风俗4.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二、秦朝的暴政。1、政治危机:教师展示课件出示图片秦朝繁重的徭役、兵役(强调人民生活的艰难),阿房宫、兵马俑(强调统治者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出示秦长城的图处(结合孟姜女哭长城的典故,让学生体会秦长城的双面作用,一方面有利于阻止草原民族对中原的骚扰,保卫了中原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长城加重了人民的苦难)2、焚书坑儒教师出示“焚书坑儒”的图片要求学生归纳秦暴政的表现。3、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秦二世继位,导致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日益尖锐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1、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概况:教师展示课件,提出问题:为什么刘邦能最终得到天下?2、秦的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进占咸阳3、楚汉战争教师总结:民心、形势、潮流、用人、个人作用。问题探究:课件展示历史材料柳宗元《封建论》提出问题:秦朝灭亡的原因,有那些教训?教师总结:原因:暴政教训:治国政策之调整。课堂总结:课后作业:讨论问题:从秦王朝迅速崛起、急速统一、快速建制,又迅速败亡过程当中,从顶层设计角度看,是否可以看到秦统治者急功近利功利主义的影子?阅读教材第1、2、3段归纳并回答问题。学生阅读教材16页并归纳学生答: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具体措施: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学生听讲做笔记阅读教材,找出相关。学生指出秦朝疆域四至学生试归纳总结秦暴政表现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分组讨论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暴政导致秦短命而亡。课后查阅资料、讨论。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秦朝政治制度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理解国家统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东方大国辽阔的疆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爱家情怀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科素养。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很充实,教学过程中方法适当,基本抓住了重点难点。学生兴趣较浓,课堂反映较积极,师生互动环节有待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加了知识的形象性,更便于学生掌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更增加学生的爱国爱家的情怀!板书设计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二、秦的暴政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亡背景:1、政治危机:1、陈胜吴广农民起义:过程:2、焚书坑儒:2、秦的速亡:措施:3、秦二世的残暴统治3、楚汉战争:意义:教学反思1、本节课内容有些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但有的地方又没有学到,如何把初中和高中知识有效的衔接是一个问题。2、高中阶段刚刚采用这本新教材,与专题史的旧教材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本教材每个问题都会涉及到,但有些问题往往又点到即止,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是教师备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设计思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了解两汉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后期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认识两汉时期思想文化及对外交往领域的新成就。本课内容包括从公元前202年到220年的中国历史,历经西汉、新朝、东汉三个时期,这是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时期,简要叙述了两汉王朝由弱变强、盛极而衰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两汉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发展的各项成就,探究了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本课内容,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解。高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更为强烈,理性思维逐渐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当引导,通过各种史料并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两汉历史的演进发展,探讨历史经验和教训,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两汉初期统治政策变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使学生对两汉建立和社会发展历程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提高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的能力。2.通过史料研读、合作交流,学习两汉国力不断提升、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发展、以及对外影响力不断加强的史实,加深学生对两汉历史地位的理性认识,激起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升华家国情怀。3.通过分析两汉强盛和衰弱的原因,认识社会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1.重点:文景之治,汉武帝的措施,光武中兴,两汉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成就。2.难点:西汉政治制度演变及产生的影响。教学活动过程教师展示材料:投影刘邦的《大风歌》,由学生齐声朗读,体会诗歌所反映的情感。

大风起兮云飞扬,成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大风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欣赏《大风歌),并思考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这首诗语言朴实,气势豪迈,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他忧的是什么?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他一手缔造的汉朝又是怎样发展演变的?以此导入两汉历史的学习,回顾这段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的历史。

【设计意图】导入刘邦的《大风歌》,既契合本课教学内容,又与家国情怀相结合;以问题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导人学习任务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西汉初年的统治措施

材料1

秦末汉初大事年表时间大事公元前210年始皇巡游,七月,死于沙丘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于蕲县大泽乡,旋入陈,陈胜称王,号张楚。九月、刘邦起兵于沛,称沛公。项梁与兄子羽起兵于吴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爆发公元前202年刘那率兵圈项羽于壤下,羽突围走鸟江,自列死。二月,刘那称帝,是为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都长安

公元前200年公元前200年十月,汉高帝自将击匈奴于平城,被围于白登公元前198年公元前198年高帝取“家人子”为公主,以妻单于,与匈奴和亲,并开关市材料2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懂。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柔牛车。——班固《汉书·食货志》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材料分析西汉初年社会背景及统治措施。学生活动: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回答。经过秦暴政和秦末农民大起义,社会残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国力衰弱。汉初统治者政治上承秦制,郡国并行;思想上,尊奉黄老无为思想;经济上,实行“与民休息”政策。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西汉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政策与秦朝不同的原因,探究历史经验教训的吸取对新王朝的影响。学生活动:讨论得出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而这些举措有利有弊:休养生息使生产恢复,社会稳定;郡国并行导致王国问题的出现,危害中央集权。【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史料研读的方式,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通过比较西汉初年统治措施与秦朝的制度,辩证分析对秦朝制度反思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就是在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中前进。(3)文景之治材料3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班固《汉书·景帝纪》材料4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司马迁《史记·平准书》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材料分析西汉初年统治措施产生的影响。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得出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中国古代把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的社会称为太平盛世,也就是治世。西汉前期的文景之治,就是封建大一统王朝创立以后的第一个太平盛世,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政治和物质基础。【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史料研读的方式,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通过史料展现文景之治的社会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文景之治的历史影响,使学生体会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2.导人学习任务二:汉武帝时西汉的强盛一部叫作《战狼》的电影热映,燃起了无数国人的爱国热情。电影中有一句台词叫作“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许多观众在听了这句话以后,都显得激情澎湃。这句霸气的话是谁说的?很多人误以为是汉武帝说的,实际上是汉元帝时期的陈汤说的。为什么很多人第一个就想到汉武帝呢?因为大汉朝威震四方就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的。汉武帝是如何使西汉王朝实现强盛的呢?材料1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采纳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2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绶,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颜师古《汉书注》材料3自从盐铁官营后,汉政府增加了收入。所以桑弘羊说:“当此之时,四方征暴乱,车甲之费,克获之赏,以亿万计,皆赡大司农。此皆……盐铁之福也。”——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4汉初经过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地主阶级的统治已经巩固,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已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用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学思想,作为统治思想。——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并根据课本内容,讨论汉武帝采取的统治措施。学生活动:结合课本知识讨论并整理。①政治上,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设立中朝,建立察举制,设立刺史,任用酷吏打击豪强地主。②经济上,改革币制,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颁布算缗、告缗令,向他们征收财产税。③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使儒学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④军事上,反击匈奴。⑤对外关系上,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史料研读的方式,借助丰富的史料,具体展现汉武帝时期在各个方面的政策调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材料5中国人沿着从中国西北部经中亚直达黑海和黎凡特诸港口的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回贩运各种商品。中国主要出口丝织品,也出口肉桂、大黄和优质铁。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石和牲畜,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以及来自罗马诸省的玻璃、珊瑚、珍珠、亚麻布、羊毛织品和黄金,其中黄金占首位。——[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3.导入学习任务三:东汉的兴衰(1)东汉建立的背景材料1但是王莽的变法,尤其是他一再发杆新币并使黄全国有的政策,导致了经济混乱。不仅如此,公无11年,黄河改道,曲山东半岛南面从海,凌大量农田,使千百万农民从离失所,无以果腹的农民,深受财政改革之苦的地主,王莽視为篡权者的懦生,以及西汉刘氏皇族的成员,均加入丁倒王大军。刘秀(光帝,2557年在往)了最终的家。——[美]伊沛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教师活动: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是继西汉后又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东汉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建立的?请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找出从西汉末年到东汉建立的历史背景。学生活动:讨论回答。西汉末年政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王莽改制失败;绿林、赤眉大起义。(2)光武中兴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讨论汉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影响。学生活动:结合课本知识讨论并整理。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经济上恢复三十税一,实施度田,释放奴婢;思想上提倡文教,实行“柔道”。东汉经“光武中兴”,社会的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文化进一步发展,兴建太学,学术气氛浓厚。但是东汉不抑豪强,导致地主豪强的田庄经济发达,东汉社会发展潜伏着危机。(3)东汉后期的统治材料2但2世纪时宫中争斗不断,身为奴才的宦官与外戚争权,称霸宫廷。……124年,一伙宦官发动政变,将一个任其摆布的孩童推上皇位。159年,汉桓帝借助宦官之力驱逐外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