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视美学第七讲影视艺术的文化特性(一)一、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一)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但真正形成一门学科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仅有数十年的短暂历史,堪称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在人类历史上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演进过程。
总体上讲,人类传播的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形体和信号时代——语言符号传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网络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标志着人类传播又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也标志着视像文化的崛起。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形式是报刊、广播、电影和电视,以及正在蓬勃发展的国际互联网。
电影、电视是一种记录、保存、普及、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当今最大众化、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介。电影、电视的出现,推动了对大众传播的研究和传播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诞生。人类的传播有多种类型,较为通行的方法是将其划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四种类型。
拉斯维尔(1902—1977)曾经对传播过程和传播的基本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5W模式,阐明了构成传播模式的五个基本要素和环节。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s5W模式首次明确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将其划分为五个不同的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拉斯维尔的这一模式,堪称线性传播过程的经典模式,但该模式也存在很大缺陷,尤其忽略了反馈机制的作用,因此,后来又出现了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等多种传播模式理论。
主要以声音和图像作为传播手段的广播、电影和电视,依靠电子技术的高科技威力,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媒介是人的延伸”,延伸人的视觉和听觉功能。大众传播的四项基本功能: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电视作为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亲密性(观众参与方式)与及时性(现场直播方式),充分体现出电视传播的最大优势。各类电视节目承担着传播知识、普及科技、服务社会、提高群众思想道德修养、提供娱乐,乃至于教学等多种功能。
(二)大众文化与影视艺术在当代社会中,大众文化遵循市场规律并以产业化的方式进行生产,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传播,将城乡大众作为消费对象。“大众文化”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是指在一个地区、社团或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和接受的文化。
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及其广泛普及彻底改变了西方传统文化的性质。在西方历史上一直具有独立性、自由性和批判性的文化,在后工业化社会里被商品化了,成为一种文化工业,与社会融为一体,使得社会失去了反省和批判的力量。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的工业社会是一个高度技术化了的单向度社会,它首先通过技术对人和自然的征服来达到政治整合,接着又向文化领域大举进军,使文化与之同一。阿多诺认为,电影、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造成了个人与社会的同一,促进着社会的机械化和标准化,典型地体现了艺术在当代社会的蜕变。
艺术原本是个性对抗共性、自由对抗法则的一块圣地,但在当代社会中,文化的工业化已经使艺术的自由精神干枯了,人们从中已经吸收不到个性和自由的气息,得到的只是与社会同一的思想。
杰姆逊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乃至无意识领域里几乎是无所不在,处处渗透着资本和资本的逻辑,晚期资本主义的殖民化合资本化侵入各个领域。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
大众文化给当代审美文化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其中尤以通俗艺术与严肃艺术的矛盾最为突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严肃艺术与通俗艺术、高雅艺术与商业艺术之间的矛盾、对峙和冲突,在影视艺术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影视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同时具有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电影艺术是以电影工业为基础的,因而它不可能脱离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基本规律。电影是工业与艺术、商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一种对立统一物。
(三)影视艺术的巨大影响力电影和电视总是关注着时代和社会的焦点问题并迅速做出反应。电影、电视既是一种耗资巨大的物质生产,又是一种影响巨大的精神生产,是影响亿万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艺术。影视艺术的巨大影响力和观众收看率,是其他艺术种类所难以比拟的。
影视艺术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可以概括为:审美教育与认知作用审美娱乐与宣泄作用以及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
(四)20世纪的影视文化影视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已经远远超越了影视作为艺术的范畴,需要从文化哲学的层面来加以观照,才能深刻理解影视文化的深远影响。
巴拉兹认为,电影的出现是用图像符号代替了文字符号,用图像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和思想,消除了人类的知觉与符号之间的距离,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文字阅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
电影、电视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与科技发展的产物,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电子声像媒介,即同时以声音和图像作为传播手段的大众媒介,不仅给原有的文字与印刷媒介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进程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看电影和读电影、观赏电影和鉴赏电影二者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别。二、社会语境中的影视文化美国电影史研究专家罗伯特·艾伦与道格拉斯·戈梅里合著的《电影史:理论与实践》(1985)中提出了一种独到的电影史研究观念和方法:把电影看成一个开放系统的历史。
“解释”一桩电影史事件就意味着具体说明电影各方面(经济的、美学的、技术的和文化的)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影与其他系统(政治、国家经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
确定一个开放系统内部的“诸原因”便成了电影史学家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电影系统中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交叉、复合的,不是单线的。
该书的核心部分是由美学电影史、技术电影史、经济电影史、社会电影史等四个部分共同组成。其中,社会电影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是由于:“电影的大众性使许多社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越来越确信,电影总是要反映特定时代中社会的欲望、需求、恐惧与抱负的。”
(一)影视艺术与“深层集体心理”各国、各民族、各时代的艺术,往往成为它自己所属的那个国家、那个民族或那个时代的文化的集中反映或突出代表。电影、电视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能够集中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信息,传达出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时代观念的更迭和社会意识的变化。
所谓“深层集体心理”,其实就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心理现象。社会心理是指一种不规范的、处于模糊状态的社会意识,它包括社会政治心理、社会审美心理、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其基本特点就是自发朴素性、日常经验性和群众普遍性。
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母题所反映的不仅是个别电影观众的心理状态,而且是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因为电影是一种集体的而不是个人的事业。电影中的母题不仅反映出大众欲望和大众心态,而且可以成为社会某个时期历史进程与深层心理的证据,克拉考尔本人的专著,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范例。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进一步揭示了电影与“深层集体心理”的直接关系。“集体无意识”是荣格理论的核心部分,它反映了人类在以往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荣格认为,无意识具有两个层面:表层只关系到个人,可称之为个体无意识;而深层无意识是与生俱来的,称之为“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与“深层集体心理”之间也有根本区别:前者根源于原型,后者来源于社会;前者来自先天,后者却为养成;前者追溯至远古,后者却植根于现代。
从某种意义上讲,影视创作始终与观众的欣赏心理密切联系,并且不断受到这种“深层集体心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观众的“深层集体心理”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展而不断发生变化。
(二)百年沧桑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几个重要时期,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变革,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特殊的时代精神和时代情绪,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时代风云的起伏与社会生活的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具有社会性与时代性的“深层集体心理”。
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要时期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电影、抗战电影,以及战后现实主义电影高峰,相继在这个时期出现。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在批评黑暗政治、讴歌民主自由、鼓舞人民大众抗日救亡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代表作:左翼电影《桃李劫》、《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抗战电影《八百壮士》、《塞上风云》、《保卫我们的土地》现实主义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二个重要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十七年”(1949—1966)。这个时期中国电影犹如社会和时代的晴雨表,直接反映出社会的风风雨雨和复杂多变的政治气候。“十七年”中国电影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鲜明的现实性与强烈的时代感。
“中国电影的美学风格在建国后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嬗变,由于影片题材及主题大幅度转向‘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银幕上出现了中国影坛此前鲜见的一种‘崇高壮美’的审美形态。这种美学风格实际上是时代精神的折射”。
代表作:革命的抒情正剧《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柳堡的故事》、《林则徐》、《小兵张嘎》史诗式电影《南征北战》散文式电影《林家铺子》、《早春二月》惊险样式电影《神秘的伴侣》、《羊城暗哨》
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重要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1976—1989)。这个时期的鲜明时代特征是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同时伴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潮流,以及文化艺术和思想界的启蒙倾向。
中国电影的上座率在这个历史时期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处于空前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时代的主要标志和特征,因此,对于民族现实和历史的文化反思,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新时期电影的主潮。
新时期的文化反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文革”十年浩劫的政治反思。代表作《泪痕》、《枫》、《小街》、《巴山夜雨》等。第二,对中国农民的文化反思。代表作《黄土地》、《芙蓉镇》第三,对中国妇女的文化反思。代表作《良家妇女》、《湘女潇潇》、《青春祭》、《如意》、《女儿楼》、《山林中头一个女人》
第四,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反思。代表作《天云山传奇》、《牧马人》、《人到中年》、《黑炮事件》第五,对中国青年一代的文化反思。代表作《逆光》、《夕照街》、《我们的田野》、《十六号病房》、《给咖啡加点糖》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国电影也随着进入了百年历程中的一个特殊历史发展时期,即大众文化时代。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受到政府行政支持的“主旋律”电影;正在苦苦挣扎与拼搏的艺术电影;迅速膨胀进而日益主流化的娱乐电影。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影视艺术的大众化转型已成为时代潮流。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娱乐性的商业电影大量生产,迅速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主要组成部分。
代表作:商业电影:张艺谋《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陈凯歌《霸王别姬》、《风月》何平《双旗镇刀客》、《炮打双灯》、《新龙门客栈》、《黄飞鸿之狮王争霸》主旋律电影:《周恩来》、《焦裕禄》、《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电影业逐渐适应市场经济,开始形成国营、民营、海外资本三足鼎立的投资格局。
(三)影视艺术多样性的时代风格
影视艺术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的同时,又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影视艺术的时代风格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呈现出异彩纷呈、百花争艳的局面。
西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政治电影和七八十年代的道德题材电影,在同一个电影母题之下,又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和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政治电影至少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第一类是表现真人真事或取材于真人真事的政治电影,如法国导演加夫拉斯《Z》(1969)、《招供》(1970)和《失踪》(1982)第二类是直接抨击官场和法庭的腐败黑暗,揭露社会邪恶势力与阴暗面的政治电影。如《对一个不受怀疑的公民的调查》(1970),《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1971)、《以意大利人民的名义》(1971)。
第三类是从政治历史的角度去观察或剖析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政治电影。如《希特勒的最后十天》(1970)、《墨索里尼的最后行动》(1974)。
此外,政治电影还包括“社会政治片”、“政治寓言片”、“政治喜剧片”、“政治新闻片”等多种类型。这些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政治电影,正是由于适应了六七十年代西方的社会需要和时代要求,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并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色。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欧美影坛的道德题材电影,可以说是又一个极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体育场馆消防给水施工合同3篇
- 2024年度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中的服务费用
- 2024年度委托合同标的及受托人职责详细描述
- 《S企业培训教材》课件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合同标的为互联网公司股权
- 《齿轮加工机床》课件
- 2024年度玛雅租房合同范例下载
- 2024年度茶山管理委托服务合同
- 2024年度企业融资借款合同范本编纂
- 2024年度租赁合同中的维修责任界定
- 不锈钢管规格表大全以及理论重量表大全
- 公司保密制度-附保密分类表
- 滑雪场管理手册
- 人类养生长寿的新方法---“中枢平衡”健体强身模式
- 胸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 环氧树脂胶配制方法
- 血栓弹力图课件-PPT
- 注浆量计算(共2页)
- 2019届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练习:3.2-圆的对称性
- 煤矿选煤厂各岗位风险源辨识卡
- 四年级上册数学括号里最大能填及试商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