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1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2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4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毛泽东和周恩来曾致函在上海的宋庆龄:“中国人民革命历经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毛泽东和周恩来邀请宋庆龄参加的是()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新的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等信息。通过对以上信息分析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基本取得胜利,建设新中国的工作即将进行。因此,本题选C项。2.“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这一材料最有可能出自()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的“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即可判断这是新中国建立后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B、D两项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不符合题意。C项与材料明显不符。故答案选A项。3.《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国家B.当时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C.全国人大是当时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因此,A、B、D三项表述正确。当时全国人大尚未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正式确立,C项表述不正确,故答案选C项。4.对右侧的纪念邮票解读正确的是()A.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张纪念邮票B.第一届全国人大的代表由选举产生C.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受到人民热烈欢迎D.新中国建立后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答案:B解析:图片不能体现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张纪念邮票,排除A项;图片主要反映的是人民代表选举的情形,B项表述正确;C项在图片中没有反映,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答案选B项。5.中国共产党某一方针的提出,对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团结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为继续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里的“方针”应是()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社会主义法治建设D.相互促进,分庭抗礼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涉及的是中国的政党制度。A、C两项与政党制度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正确;D项表述错误。故答案选B项。6.有学者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达了人民的诉求,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体现出决策的透明,且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为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观点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符合我国的国情B.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与新中国同时诞生D.维护了少数民族的利益答案:A解析:材料观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得到人民的支持,也促进了中国的发展,说明它是符合我国国情的,A项正确;B、D两项虽然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不符合史实。7.1954年,在全国人大修改宪法的过程中,有代表提出在原来的“各民族都有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应补上“也有使用的自由”。最终,宪法将其确定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一现象体现出()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力求创新B.新中国的民主决策过程C.新中国推行“百花齐放”的方针D.我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说明新中国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传统,这是民族平等原则的体现,这体现了真正的民主。故选B项。8.有一个时期人们听到最多的话有两句:一句是“新旧社会两重天”,一句是“人民翻身做主人”。这一时期是()A.国民革命时期B.抗战胜利后C.新中国成立初期D.改革开放后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因此,A、B、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项。9.1955年至2023年,新疆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990多亿元,累计建成项目近9万个。这主要说明()A.新疆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新疆发展C.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彻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成就巨大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不能说明新疆是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A项错误;由“1955年至2023年”可知,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取得的建设成就,B项表述正确;C项表述正确,但是在题干中没有体现;D项只是对题干的复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项。10.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下面这幅剪纸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D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图片中的文字“造反有理”“红卫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幅剪纸出现于“文化大革命”时期,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项。11.下列各项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人大届数一届人大二届人大三届人大四届人大五届人大任期1954~1958年1959~1963年1964~1975年1975~1977年1978~1982年召开会议次数54115A.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B.三届、四届人大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有突破性发展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曾遭到严重破坏D.第五届人大期间仍受“左”倾错误的干扰答案:C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A项错误;三届、四届人大期间人大工作没有正常进行,B项不符合史实,C项表述正确;五届人大期间中国社会已经步入正轨,D项表述错误。故答案选C项。12.“大串联”是特殊时代难得的一次“消费机会”……这个“大串联”很快就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了,红卫兵所到之处都可以“横冲直撞”,他们“炮轰”“火烧”“揪斗”“游街”,从“为所欲为”发展到后来的“无法无天”。这一事件()A.促进了社会平等B.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建设C.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D.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炮轰”“火烧”“揪斗”“游街”即可判断这样的事件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一事件发生在“文革”初期,不会促进社会平等,也不会推动中国的文化建设,因此,A、B、C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D项。13.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反映出()A.思想解放的重要性B.中国面临亡党亡国的危险C.党的工作中心要转变D.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就要亡党亡国”,可知思想僵化会导致亡党亡国,因此,A项符合题意。B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选A项。14.“权力过分集中,会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中国共产党开始解决上述弊端造成的严重危害是在()A.新中国建立之初B.“文革”期间C.“文革”结束后D.21世纪初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权力过分集中,造成个人专断最突出的时期是在“文革”时期,开始改变这种状况是在“文革”结束之后。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项。15.2023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这体现的是()A.人民民主原则B.依法治国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答案:B解析:由“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依法治国原则。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项。16.2023年,玉林市政协举办“联千企助发展”活动,以联系小微企业为主,而不是联玉柴。因为玉柴是大型企业,技术含量高、要求高,很多政协委员不具备专业知识,而小微企业是一个社会问题相对集中的地方,1000多位委员都可以参加、出力。可见,当地政协()A.工作重心在基层B.注重实际问题实际分析C.主要着眼于经济D.注重提高委员专业能力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此活动支持小微企业的原因在于,小微企业确实存在需要大家解决的实际问题,而且多数政协委员也具备解决的能力,而大型企业需要专业知识,多数委员不具备专业知识。所以这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一个活动措施,无法推断出A、C两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17.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强调:“按照我们的心愿,我们完全希望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对国家、对民族比较有利。……应该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这种可能性将会增大。”其中“这个问题”是指()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C.澳门问题D.外贸问题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个选项中与中美关系正常化联系密切的是台湾问题。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项。18.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港台知名人士傅朝枢的时候首次提出:“台湾不搞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不变,外国资本不动,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实际上()A.仍主张武力解决台湾问题B.包含了“一国两制”的构想C.根本改善了两岸关系D.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答案:B解析:D项表述错误,首先排除;C项夸大了这一讲话在当时的作用;A项与邓小平的核心思想不符;B项是对邓小平谈话的正确理解,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一国两制”的内容。因此,答案选B项。19.“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注:回娘家)的吉日,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材料中解决九龙“归宁”问题的相关政策是()A.人民代表大会B.政治协商C.和平共处D.“一国两制”答案:D解析:由诗句中的关键词“香港”“九龙”“归宁”,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香港回归祖国的问题,解决政策为“一国两制”,故D项符合题意。20.邓小平在《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1982年9月24日)中明确表示:“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这表明()A.中国单方面做出收回香港的决定B.近代不平等条约被彻底废除C.主权问题不容谈判,立场坚定D.收回香港的一切准备已经做好答案:C解析:中国收回香港是中英双方经过谈判做出的决定,排除A项。中国宣布废除近代不平等条约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排除B项。从“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可知,中国收回香港主权不容谈判且立场坚定,故C项正确。1982年时还只是进行谈判,并没有做好收回的一切准备,排除D项。21.“棠棣合欢黄钟大吕迎兄弟;紫荆含笑赤胆忠心献母亲”。这副对联纪念的是()A.香港回归B.澳门回归C.两岸关系解冻D.两岸交流加强答案:A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紫荆含笑赤胆忠心献母亲”。根据所学可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图案是紫荆花,故答案选A项。B、C、D三项与香港无关。22.针对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亚洲一位政治家指出,这是“清算了西方列强对亚洲的殖民统治,是结束一个时代的历史性事件”。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达成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增强答案:D解析:材料说的是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根本保证就是中国国力的强大,故答案选D项。A、C两项不是决定性因素,B项与澳门无关。23.它是我们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一个转折点,它打开了通过和平协商实现祖国统一的新局面。“它”是指()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达成C.两岸“三通”的实现D.《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答案:D解析:四个选项都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九二共识”达成是在1992年;两岸“三通”实现是在2023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是在1979年,标志着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转变。故答案选D项。24.1987年6月28日,何文德组织的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在台北主办“想回家,怎么办?——打开海峡两岸探亲管道座谈会”。这样的活动反映出()A.两岸实现真正停火B.两岸隔绝状态逐渐被打破C.“和平统一”口号提出D.海峡两岸迅速实现了“三通”答案:B解析:A、C两项是在1979年实现的,D项是在2023年实现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答案选B项。25.据统计,1992年到1994年三年间,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计万家,协议金额200多亿美元,实际投资额亿美元,前两者均占到此前台商历年累计投资项目与协议金额总数的50%,后者也占%。其中1992年台商对大陆投资协议金额仅次于香港,跃居大陆吸引境外投资的第2位。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两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停火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C.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D.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现象,虽然A、B、C、D四项都是原因,但这些都是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的,故排除A、C、D三项,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6分,27题14分,28题20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清)康熙帝材料二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政治体制的特点并指出其弊端。(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4分)(3)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怎样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4分)答案:(1)特点:皇权至上。弊端:易产生政治腐败,阻碍社会进步。(2)革命性和民主性:从法律上彻底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制。(3)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当家做主。(4)认识:从专制到民主;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完善;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才能当家做主。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摘编自英国《权利法案》(1689年)材料三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摘编自《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材料四民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以前,始终为统治阶级少数人所享有,因而,从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一开始,民主就成为呼唤和鼓舞广大人民同旧制度进行斗争的一面旗帜。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起点而不是终点。要使广大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切实有效地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摘编自魏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研究》(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说古代中国与近代美国分权体制在本质上的不同。(4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和德国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异同之处。(4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主要历史经验。(6分)答案:(1)中国古代的分权体制属于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美国的分权体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相同:都为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不同:英王统而不治,权力在议会;德皇权力至高无上(握有实权)。(3)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和完善法律体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不断推进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解析:第(1)问,古代中国与近代美国分权体制的主要不同之处,须从实质的层面加以思考与回答。第(2)问,主要依据《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相关信息,从政治制度、国王权力等方面找出异同点。第(3)问,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新时期政治建设的相关知识加以归纳提炼即可。28.国家统一,民族振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苍天苍天泪如雨,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