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浙江省丽水市仙渡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反映了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反封建性
B.渐进性
C.普选制
D.法制化参考答案:D2.唐代监察御史“代天巡狩”“衔命出使,稽察百司”;正所谓“御史出使,动摇山岳,震撼州县”。材料表明唐代A.强化中央对地方行政监察B.重视御使监察官的选任C.御使监察官任职资格限制很严D.监察机构独立行使监察权参考答案:A【详解】由唐代监察御史“代天巡狩”,“稽察百司”和“震撼州县”,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注重对地方监察,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监察官的“选任”问题,只有其职责和作用,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官员的“任职资格”问题,C项错误;因为监察御史“代天巡狩”,“衔命出使”,结合所学可知,监察制度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D项错误。【点睛】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君主专制的工具和耳目。3.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他时,它不存在。当然,这一论断的主旨意在突出微观研究领域的特殊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骇人听闻的论断,居然在一门古老的学科——历史学那里找到了知音。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参考答案:D4.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止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参考答案:考点: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双百”方针.解答: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双百”方针的概念.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其含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鼓励科学理论领域百家争鸣,文艺创作领域百花齐放.D项体现了这一方针.A、B两项明显反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则是“文革”时期盛行“阶级斗争”文艺的具体表现.故选D.5.下列是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其中排序正确的是()①实施“211工程”计划
②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③制定《义务教育法》
④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A.④①②③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施“211工程”计划是在2014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是在1977年,制定《义务教育法》是在1986年,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在1957年,由此可知C项正确。6.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是(
)①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②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③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④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7.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参考答案:C8.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李贽批判儒家思想,不致力于儒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说明李贽违背传统的礼教,显然是想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C项正确;超然物外的自由不是李贽追求的思想,且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演变?明清之际儒学?李贽思想9.图1与图2是某时期的墓葬壁画,与图1到图2变化直接相关的是牵羊的少数民族
牧马扬场图
牛耕图A.井田制盛行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商品经济发展参考答案:C考察孝文帝改革。图1反映的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图2反映的是中原地区的农耕生活。出现这一变化是由于孝文帝改革比较重视吸收中原地区先进农耕文明,将原先被抢占的大量农田退牧还农。原先的鲜卑牧民也逐渐接受汉族的农耕生产方式。图1到图2的变化正体现了这一改革措施的效果。故应选C。10.《史记·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C.新兴地主武装夺权,奴隶制崩溃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参考答案:C11.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如此普遍的阅读到白话文,新文化运动中的两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是:
(
)A.《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
B.《海国图志》和《狂人日记》C.《庶民的胜利》和《文学革命论》
D.《孔子改制考》和《文学改良刍议》参考答案:A12.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原创)A.君主意志
B.“爱人”之心
C.内心自省
D.礼乐规范参考答案:D13.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和风貌概况。”这是因为(
)A.艺术创作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
B.艺术创作不允许主观虚构C.艺术创作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D.艺术创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参考答案:A14.书法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图4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融入了中国书法艺术。其构思取材于(
)A.草书
B.篆书C.楷书
D.行书参考答案:B15.鲁迅于20世纪初提出了改造国民性和“立人”两个相关的命题,认为中国“国民性”中存在的某些严重缺陷和弱点是由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所造成。为此,他A.著文立说,批判传统道德B.倡导民主,反对封建专制C.弘扬科学,摒弃愚昧迷信D.领导革命,重建道德价值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鲁迅认为中国的“国民性”出了问题,故他通过文学革命批判传统道德,因此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体现政治上的问题和诉求,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问题的症结是封建思想而非迷信思想,故C选项错误;D选项鲁迅并非革命的领袖,故错误。1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风格。这反映了(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参考答案:C17.图片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村产生过很大影响,其相同之处是()A.都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
B.都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C.都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都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参考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探索与失误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图一反映的是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图二反映的是1958年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片面化程度。ABC三项都适合“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而不符合“人民公社化”,都可排除。【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18.“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抗日战争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中国的古代与近代的分界线”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中国的“它”指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故选A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都在鸦片战争以后,推动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B、C项;抗日战争是在1931年至1945年,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19.有人对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评述道:“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B.组织华工出国垦殖筑路C.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参考答案:C20.秦始皇为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开创的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参考答案:C【详解】王位世袭制开创于夏启时期,故排除A项;分封制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故排除B项;三公九卿之是秦始皇为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开创的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故选C项;三省六部制形成于隋唐时期,故排除D项。【点睛】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雏形,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21.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平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A.限制权利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D.增强责任意识参考答案:D“限制权力滥用”应当是在权利行使机制上要有约束制度,或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材料说的是官员在就职前和18岁男子在行使公民权利前,材料“官员就职前须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平审判”体现了古代雅典的这些宣誓旨在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所以D项正确、A项不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故C项说法不全面。【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点睛: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很容易选择A项。初读材料感觉题目并不难,但本题不能用排除法来完成,完全依靠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它与以往的考查点有所不同,不是简单的以雅典民主制度的相关内容为切入点,而是通过设置材料情境,这个情境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学生需要正确的理解A、D两项才能得出答案。22.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B.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C.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D.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参考答案:A23.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朝的五彩瓷,图案内容丰富,“画必有意,意必吉祥”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面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参考答案:B24.西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70年代经济危机的共同点是:①破坏生产力
②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带来深远影响③经济“滞胀”
④迫使西方世界进行政策调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D25.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A.抨击尊孔复古B.抨击军阀统治C.提倡科学精神D.提倡民生主义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19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抨击尊孔复古,符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的含义,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干材料中的“离经叛道”的含义,排除BCD项。26.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是“界定全球化的真正核心”。他还预言“文化全球化”的后果,是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预言主要基于A.全球史观
B.文明史观C.现代化史观
D.民族史观参考答案:D2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最主要是因为(
)A.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
B.国际上的帮助C.党和政府的全力支持的优越性
D.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参考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可以排除B、D两项,因为建国初期,美国对我们封锁,前苏联也撤走了专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也不会有较好的科研基础。A、C两项中最主要的是C项。28.关于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改革都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B.与革命不同,改革是温和的,不会发生新旧势力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C.与革命相同,改革也是牵引人类社会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重要动因D.成功的改革通常有统治者“自上而下”发动,和“自下而上”的呼声与支持无关参考答案:C【详解】改革和革命在推动人类社会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作用方面是相同的,C正确;并不是所有的改革都顺应了时代潮流,A错误;改革也会发生新旧势力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B错误;改革有时候也是自下而上形式进行,比如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错误。29.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参考答案:A鸦片战争。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中世纪”是指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化进程;同时,伴随着西方先进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传入,中国的半封建化日益明显。以鸦片战争为界,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所以,中国是被“轰”出中世纪的。故选A。BCD项使得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并非开始。30.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在(
)A.1939年
B.1940年
C.1941年
D.1942年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麦克·哈特博士1978年初次发行《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1991年又有改版。书中收录的既有最伟大的人物,也有改变了人类命运的人物和促进了文明繁荣的人物及推动了历史进程的人物。其中旧版爱因斯坦排名第十,亚里士多德排名第十四,马丁路德排名第二十三,中国的孔、孟、老均在列,毛泽东排名第二十。(1)请选择材料一中提到的入榜的外国名人中的两位,为其编写入榜词。材料二黑格尔说:“谁道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意志,把它告诉他那个时代并使之实现,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柏格森说,当一个社会下了决心要做一次试验的时候,它可以说是真正地向前跃进了一大步;这就是说一个社会一定要允许它自己被说服,或是至少容许它自己受震动;而这种震动永远是来自某个个人的。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还是世界哲学与史学巨匠,都承认这一历史事实。
---王莉郑志《世纪三伟人》(2)孙中山、毛泽东两位伟人各自实现了的“时代意志”是什么?材料三
1985年9月23日《时代周刊》封面。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忙着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3)阅读材料三的相关信息,依据材料二的评判标准说明邓小平的伟大之处。参考答案:(1)示例一
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提出相对论,引发物理学革命,改变了人类思维方式,打破绝对绝对时空观,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世界的途径;示例二
亚里士多德: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集古希腊科学文化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学者,开创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示例三
马丁·路德:伟大的宗教改革家。提出“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教会权威,肯定了个人信仰的独立,发起宗教改革运动,导致新教的产生,最终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和在欧洲的独一地位。(2)孙结束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国,动摇了皇权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毛,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现代化奠定基础。(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果断放弃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通过改革开放将中国由一个不发达的农业国逐步建成富强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并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邓小平理论。32.国际格局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等关系,20世纪先后形成了四个重要的国际关系格局。(1)在方框中依次填出20世纪先后形成了四个重要的国际关系格局。(2)结合史实说明战后至今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参考答案:(1)世界殖民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2)二战后至今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为从两极走向多极化。首先,美苏关系方面,美苏争霸使各自力量受到削弱,影响了各自的对内控制力,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50—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和第二次柏林危机,美攻苏守;70年代,苏联势力扩张至西亚、非洲、拉美,美国从越南撤军,苏功美守;80年代,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全面收缩。其次,在美苏两极格局下,新的力量不断出现,对两级格局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三世界兴起。二战后,亚非拉开展民族解放运动,获得民族独立,召开亚非会议,开展不结盟运动,并形成东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经济组织,以独立的力量出现在世界舞台。美国陈营内部,20世纪60年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并提出多边自主外交方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西欧地区一体化进程开展,从最初的经济联盟欧共体发展到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欧盟,成为国际舞台上重要的力量。苏联阵营内部,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外交舞台得到拓展;改革开放开展,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一国两制政策提出,港澳回归,国家初步实现统一;开展全方位外交,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推动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33.人口既是资源又是压力,人口问题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人曾制定了鼓励人口繁衍的政策,也看到了人口过多之弊端。韩非子在《五薹》记载:“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祖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苏东坡在〈策问》称:“古者以民之多寡为国之贫,……然以今无法观之,……非徒无益于富,又且以多为患。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空)然而百弊生。”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盖藏自不如前充裕,且庐含所占亦不啻倍蓰(五倍)。……朕甚忧之。”材料二、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体现了时代特征。一百年以来,列强人口增加到很多,……。到一百年以后,如果我们的人口不增加,他们的人口增加到很多,他们便用多数来征服少数,一定要并吞中国。到了那个时候,中国不但是失去主权,要亡国,中国人并且要被他们民族所消化,还要灭种。
用中国和法国来比,……。法国四千万人口,因为能改良农业,所以得中国二十分之一的土地,还能够有饭吃。中国如果能够仿效法国来经营农业,增加出产,……,我们中国至少也应该可以养八万万人,……。材料三、新中国对人口问题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种种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如“早生贵子”,“五世其昌”,“多福多寿多男子”等等,支配着他们的行动。——马寅初《新人口论》(1957)50年代,我国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是苏联理论界提出的如下观点:“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表现为人口不断迅速地增长”,人口不断迅速增长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如果我们在物质的生产领域放弃了计划经济,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在人的生产领域放弃计划经济了。生育独子化已经产生了四个严重的人口问题:一是少子老龄化、老年空巢化以及老难所养、老难所依、老难善终这三难问题。——《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重新认识中国人口问题》(2012)(1)请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概括材料一中古人对人口过多之弊端的认识。(2分)(2)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思考人口问题的两个着眼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评价材料二所述观点。(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50年代出现“人口高速增长时期”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1)弊端:会危及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汇编语言基础》课件
- 《公共组织结构》课件
- 下肢静脉血栓术后护理
- 《光探测和光接收机》课件
- 危化品使用存储培训
- 孝老爱亲中队活动
- 头晕与晕厥的护理
- 医疗护士专用
- 拼音第一课知识课件
- 医院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 广播电视编导职业生涯规划
- 《蜀相》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原地8字舞龙课课件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 MOOC 大学生创新创业热点问题-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solidworks完整教程学习课程
- 放射性肠炎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及靶向治疗
-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价格变化趋势
- 如何有效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 通信行业应急预案编制及管理培训实施方案
- 吉林省延边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 高血压的中医气功疗法:调节气息与身心平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