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解放街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解放街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解放街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解放街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解放街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解放街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A.1840年—1842年间B.1927年—1936年间C.1937年—1945年间D.1946年—1949年间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材料中的“鬼子的末日”表明此材料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内容,中国的全面抗日战争开始于是937年,结束于是945年,所以答案选择C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2."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红色瑞金闹革命,工农政权建起来。"这首民歌反映出当时中国革命的特点是A.城市暴动,武装起义B.以俄为师,党内合作C.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D.国共合作,全民抗战参考答案:C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材料“红色瑞金”、“工农政权”可以看出这是工农武装割据时期,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选C。3.光绪二十三年(1897),孙宝瑄于五月初五的《忘山庐日记》曰:“夜诣味莼园,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顷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能作水腾烟起,使人忘其为幻影。”孙宝瑄记述的这一有趣的事件是A.观赏杂技

B.观看电影

C.看电视

D.照像参考答案:B4.《弟子规》列述了弟子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其中的“首孝弟”采用了《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同“悌”)”的文义。“首孝弟”的制度渊源可能是()A.君主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科举制参考答案:本题关键信息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结合宗法制进行分析即可。材料“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强调的是对血缘关系的重视,这主要和宗法制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君主制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分封制属于地方的行政制度,B选项排除;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D选项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宗法制,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宗法制强调的是对血缘关系的重视。5.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寡人等,皇帝发布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章称玺,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等。这些规定的目的是A.维护皇帝的至高权力B.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C.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D.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参考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了皇帝制度。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这些称呼和规范是皇帝和皇室成员专用的,所以并不是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故排除B项;皇位的继承与日常称呼无关,故排除C项;制定这些规定和称呼是为了突出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而不是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故排除D项。故选A。【点睛】皇帝的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基本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秦始皇在确定皇帝称号的同时,还建立了与之配套的名位制度,以维护皇帝的尊严,突出正统并加以神化。围绕皇帝的名号形成了系统严密的不容僭用侵越的名位制度,并长期固定下来。而且皇帝名号制度还扩大延伸到皇亲国戚。6.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召公奭于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召公奭领有燕国土地和人口

B召公奭在周王室中属于大宗

C周王可在燕国直接任免官吏

D燕国物产全部归召公奭所有参考答案:A7.全球化并非经济发展的“避风港”。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①经济危机的传染性空前增强②促使更多的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③全球范围的贫富差距扩大④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D8.2015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图文消息的主要途径是(

)①报刊杂志

②电影

③电视

④互联网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参考答案:D9.“1949年1月6日,我军向负隅顽抗的杜聿明集团残部发起总攻……到1月10日,我军已攻克了陈官庄周围90多个据点……继之发起攻击,全歼守敌。”这次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辽沈会战时间较早是从1948年的9月到11月,不符合材料时间故A选项错误;杜聿明是淮海战役的重要国民党军官时任徐州剿共副总司令,符合题意故B选项正确;杜聿明与平津战役并无直接联系,故C选项错误;渡江战役1949年4月份发动不符合题意故D选项错误。10.下表是1954-1983年中国历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时间表,请你判断导致第三届到第四届间隔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1954.51959.41964.121975.11978.31983.6A.国家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改造

B.政府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C.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包围

D.国家陷入严重的社会大动乱参考答案:D11.“19世纪中期,英国拥有空前绝后的机会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可以按照自己的主张,与较不发达的经济体建立联系……可以毫无顾虑地对那些拒绝按它的意愿进行贸易的国家使用武力。”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拥有“机会”是因为率先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B.英国的“意愿”是以自由贸易的名义推行殖民扩张C.英国“意愿”建立在其“海上马车夫”称号基础上D.英国“在全世界扩大势力”急于建成“日不落”帝国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了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率先开展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排除A项;海上马车夫是荷兰的称号,故排除C项;建成“日不落”帝国是英国殖民扩张的结果,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所以它的意愿就是以自由贸易的名义对外推行殖民扩张,故选B。12.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室,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的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里真正的领袖”是因为()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C.明朝废除丞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参考答案:考点:1R: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了解明清在加强专制统治方面的措施,并理解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解答:材料中内阁是明朝时期才设置的,故AB项排除;明太祖时期废除了丞相,明成祖时期设置了内阁,故C项符合;清朝的军机处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故选C.13.1940年代,《抗建通俗画刊》刊载了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见下图),其昭示的主题是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B.党内合作、团结抗战C.日本侵华、蓄谋已久D.民族觉醒、抗战必胜参考答案:D【详解】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是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与日本侵略无关,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A项;漫画揭示了中国和日本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不是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也未能体现日本的蓄谋已久,故排除B、C项;桑叶说明中国在日本面前没有抵抗能力,鸡则说明中国对日本取得了优势,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说明中国民族觉醒,抗日战争必胜,故选D项。【点睛】解答漫画型选择题,第一步要把握漫画的情景,理解漫画的主题,分析漫画的寓意;第二步将漫画、题干要求和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链接;第三步在对漫画和课本内容理解、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判断,选出正确答案。14.读“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所反映出的问题是(

)年份国家数1970年1992年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A.生产力迅速发展,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B.发展中国家实力迅速增长

C.发展中国家人均产值迅速增长

D.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受到极人冲击参考答案:A15.观察右上图,该纪念信封的首发地应该是A.南昌

B.瑞金

C.上海

D.遵义参考答案:A16.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参考答案:C17.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下列外交事件中,明显地体现了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A.实行“一边倒”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反帝反修“两个拳头出击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寻求共同利益”、“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D两项明显不符合题意“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B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意思衔接不紧密,不准确。而C项,中美敌对关系开始改善,是题干材料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准确体现。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18.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B.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C.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辛丑条约》签订是1901年,故A项错误;材料中“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说明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C项中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不是主旨;D选项说法错误。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19.明代以白银为缴纳赋税的主要形式,这造成的主要影响是高考资源网(

)A.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推动了农产品的商业化高考资源网

C.使白银成为市场上的主要货币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高参考答案:B20.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为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则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复返了。”这主要反映了(

)A.火车成为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

B.铁路运输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废除C.铁路运输消除了社会不平等现象D.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参考答案:D21.当1950—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毛泽东又深刻地感到,还需实现农村第二次变革,才能使农民彻底摆脱贫穷状态,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二次变革”指的是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C.农业合作化D.联产承包制参考答案:C【详解】毛泽东认为土改后的农民虽然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作,但是,这种一家一户的农村经济体制和农民的小私有制,还是与手工劳动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相联系的,要想彻底地摆脱贫穷是很难的。因此,需把私有制的个体农民,通过农业合作社运动,变为集体所有制的农民,把农民引上集体化道路,才能依靠集体的力量使农民彻底摆脱贫穷状态,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就是毛泽东眼中的农村“第二次变革”,故选C项。排除ABD项。22.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A.民族独立和富强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扶清灭洋D.建立社会主义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间接的反映了当时国家主权遭到破坏,同时国民经济、教育落后。与此相反的是希望民族独立和富强。故A项正确。B项没有体现“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的要求,故排除。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不符合时代要求,故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影响23.某电视剧呈现了如下情节:某地发生水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是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参考答案:C从材料的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皇帝旨意写成诏书后就直接送工部、户部执行”,这中间没有了宰相这一环节,说明宰相制度已被废除。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废除宰相制度是在明朝,所以本题选C。24.英国责任内阁开始逐渐形成的时间是:A.1640年

B.1688年

C.1832年

D.1721年参考答案:D25.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福利支出最高时较前增长了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断A.社会矛盾激化促使经济政策调整B.高福利增加国家的负担C.国有化是推行福利制度的前提D.福利政策遏制经济危机参考答案:B社会矛盾激化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题干所给材料中“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表明,高福利政策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故选B;福利制度的前提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而福利政策并没有改变这一点,排除D。26.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而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这说明A.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B.晚清政府盲目自信C.英国的殖民扩张准备充分D.中英军事实力悬殊参考答案:A【详解】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开展大范围的水文调查,但这一行为没受到清军的干扰,表明清政府没有近代海权观念,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清政府盲目自信的信息,排除B项;在鸦片战争前,英军缺乏对中国沿海认知准确的海图,表明英国对华战争的准备不是特别充分,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两国军事实力的比较,不能得出“中英军事实力悬殊”的结论,排除D项。27.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说明新时期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特点是①从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②逐步推进、不断深化③由农村到城市④由试点到推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参考答案:C略28.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D.民主思想影响参考答案:A略29.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清朝的军机处B.唐朝的中书省C.宋朝的通判D.秦朝的太尉参考答案:A【详解】材料“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反映的是这一机构按旨意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清朝的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故选A;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有实权,与题意不符,故B项排除;宋朝的通判具有监视地方知州的职能,与题意不符,故C项排除;秦朝的太尉掌管军事,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30.1549年,英国一个乡绅抱怨说,地主们正穷困起来,因为“王国大部分田地仍维持过去的地租”。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贸易中心的转移B.货币贬值引发物价上涨C.封建地主地位的下降D.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549年,……地主们正穷困起来,因为“王国大部分田地仍维持过去的地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新航路开辟后,引发价格革命,货币贬值引发物价上涨,故B正确。传统贸易中心的转移。属于商业革命,故A排除。封建地主地位的下降的原因是价格革命,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故D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名师点睛】新航路开辟的一个经济后果是引起“价格革命”。其表现是: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必然发生下述现象: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其他欧洲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它们传统的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物价猛涨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致被称为价格革命。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詹曝杂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3分)(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2分)材料二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分)(4)依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1分)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1分)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参考答案:(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兴建此项工程的报告,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具体实施。(3分)(2)措施: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2分)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侵略时失败。(3分)(3)不同:唐朝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2分)(4)职能: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1分)说明: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1分)时代特征:中国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2分)32.民主法制建设材料一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材料二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四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怎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迫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会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材料三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耍策略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哪一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从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过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参考答案:(1)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批驳: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2)原因: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策略:依法治国,(3)制度: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特点:广泛性、直接选举等特点。(4)认识: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民主政治建设依据国情;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等

【详解】(1)结合材料“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可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是新中国的成立。结合建国初的一部宪法三大民主制度的相关史实进行批驳;(2)材料“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能是适会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等可知破坏的原因;材料“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迫应的‘依法治国’”可知主要策略。(3)“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可知制度是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并分析独处特点。(4)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治的曲折历程可见民主法治建设的长期性,根据唯物主义论的观点,民主法治建设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33.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追求民主进步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潮流。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图片是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中的鼠首、兔首。这两件文物的流失与19世纪中期发生的哪个重要事件有关?(2分)(2)根据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民在反侵略、争民主上所做的努力。(6分)(3)现实中的许多问题与历史有紧密联系。据2009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中国计划向世界上多家博物馆派遣调查小组,主要调查收藏于这些博物馆中一百多年前圆明园遭劫难时被掠夺的文物。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事的认识。(4分)参考答案:(1)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

(2)争民主:在孙中山领导下,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分)反侵略: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合作,全国军民英勇抗日,终于取得胜利。(3分)

(3)一百多年前中国国力衰弱,政府腐败,屡遭侵略,致使文物流失;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实现复兴,对被掠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