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铝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铝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铝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铝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铝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铝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根系吸收无机离子的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根尖表皮细胞内外无机离子的浓度差

B.根尖表皮细胞内外的化学电势差

C.根系的呼吸速率

D.植物的蒸腾速率参考答案:C2.研究小组将水稻叶片置于一密闭、恒温的透明玻璃容器内,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测得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M点后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5的量增加B.在N点时,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停止,密闭容器内氧气量不再增加C.5~15min区间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的限制因素是CO2浓度D.0~15min区间水稻叶片呼吸速率稳定则其光合作用产生6×10﹣7mol氧气参考答案:B【分析】前5分钟无光,只有呼吸作用;5分钟之后有光照,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详解】M点开始有光照,光反应会加快,产生的[H]和ATP会增多,C3的还原会加快,暗反应速率短时间内不变,故C5会增多,A正确;N点时,达到了最大的光合速率,光合作用未停止,B错误;5-15分钟,随着光合作用的增强,导致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故氧气的释放速率会减慢,C正确;根据前5分钟氧气的变化量是1可知呼吸速率是1/5×10-7mol/min,5-15分钟净光合速率是(8-4)÷10=0.4×10-7mol/min,故氧气的产生速率是(1/5+0.4)×10-7mol/min=0.6×10-7mol/min,10分钟的产生量是0.6×10×10-7=6×10-7mol,D正确。故选B。3.下列对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

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

C.细胞凋亡过程中各种酶的活性都降低

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参考答案:C4.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是人们青睐的两种农产品,下列关于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其产生的变异为不可遗传变异B.三倍体无子西瓜减数分裂紊乱,不存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种子C.生长素并未改变无子番茄的遗传物质,其无子性状是可以遗传的D.无子番茄中没有种子,但其植株中仍能发生孟德尔遗传定律参考答案:D【分析】无子西瓜的培育的具体方法:(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期的普通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西瓜;(2)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得到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西瓜种子。(3)种植三倍体西瓜的种子,这样的三倍体西瓜是开花后是不会立即结果的,还需要授给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以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这样就会得到三倍体西瓜。【详解】三倍体无籽西瓜高度不育,属于可遗传变异,A错误;三倍体西瓜的植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为三条,联会紊乱,因此难以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但也可能产生极少数种子,B错误;适当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番茄,种子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番茄雌蕊柱头由于没有接受花粉,就没有受精卵,自然就不会结种子。这种无子番茄的性状是不能遗传的,因为没有改变它的遗传物质,C错误;无子番茄中没有种子,但其植株性状的遗传仍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掌握其采用的方法及原理,同时理解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解离是为了将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B.漂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解离过度,并便于染色C.用龙胆紫是为了使染色体着色

D.应连续观察一个细胞从间期到末期的变化参考答案:D6.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和T细胞A.B细胞和T细胞的产生是一个细胞分化的过程B.都能识别和呈递抗原C.只有T细胞参与对病毒的免疫

D.染色体上含有的遗传信息不同参考答案:A7.下表是一个野山羊种群按时间顺序每隔两年的生物量变化调查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时间t0t1t2t3生物量(g/m2)N2N4N4N

A.该种群净生产量在t1?t2期间的积累量为2NB.t0?t1期间的呼吸童大于t1?t2期间的呼吸量C.t2?t3期间该种群的出生率为0D.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4N参考答案:A根据表格分析,该种群净生产量在t1~t2期间的积累量=4N-2N=2N,A正确;t0~t1期间的生物量小于t1~t2期间的生物量,故t0~t1期间的呼吸量小于t1~t2期间的呼吸量,B错误;t2~t3期间该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为0,C错误;该种群的生物量为4N,D错误。8.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过程利用的ATP是由甲和丙过程共同提供的B.乙中的ATP用于固定二氧化碳和还原三碳化合物C.甲、丙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不相同D.丁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兴奋传导等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由图中分析可知,图中A是光反应,B是暗反应,C是细胞呼吸,D是ATP的利用。暗反应(B过程)利用的ATP是由光反应(A过程)提供,只用于还原碳三化合物;A、B错误。A过程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光能,C过程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C正确。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考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ATP的利用。点评:本题以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及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9.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物圈自身稳态的基础是A.人类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B.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C.工农业造成污染的及时治理D.封山育林,禁止采伐和放牧参考答案:答案:B10.下列与生态和进化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B.生物入侵加剧了生存斗争,有利于本地生物进化C.细菌抗药性的增强主要是由于自然选择造成的

D.增加样方的数量,可提高种群密度估计值的准确性参考答案:答案:B11.在正常情况下,受精作用不会导致:(

)A.双亲遗传物质在受精卵内重组B.有性生殖细胞结合后成为体细胞C.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亲代体细胞中的二倍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参考答案:C12.下列有关各种细胞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光面内质网的功能比较独特,有些光面内质网上含有合成磷脂的酶B.高尔基体由扁平囊和小泡构成,是细胞分泌物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C.线粒体中的各类蛋白质是在自身核糖体上合成的D.中心体是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里参考答案:C13.下列有关遗传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用35S和32P标记同一噬菌体进行试验,可证明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C.孟德尔用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来解释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结果,属于演绎推理D.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并用巧妙的方法测定出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参考答案:D【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解答】解:A、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未证明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B、用35S和32P分别标记不同噬菌体进行试验,可证明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B错误;C、孟德尔提出的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假设部分,C错误;D、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并用巧妙的方法测定出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D正确.故选:D.14.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参考答案:B15.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

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

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参考答案:D16.下列关于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冲动的传递和器官的移植都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但蛋白质分子是固定不动的C.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D.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参考答案:B1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是()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参考答案:A【考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分析】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患者,这是因为母亲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的缘故;男孩从根本上说体内多了一条Y染色体,体内两条Y染色体,属于姐妹染色单体,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移向同一极的结果.【解答】解:根据题干信息,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患者(XaYY),推断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AXa,XAY.因此,患红绿色盲小孩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YY染色体来自父亲.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YY染色体只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Y染色体的染色单体未分离而进入同一极所致.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遗传和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8.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从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生理效应的微量物质。下图是水稻种子从萌发到结种子,一个生活史过程中相关激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属于植物的内源激素,在种子萌发方面与脱落酸具有拮抗作用B.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C.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D.植物叶片和果实的脱落仅与脱落酸(ABA)的调节有关参考答案:.D【分析】据图分析,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可以促进种子发芽,而脱落酸抑制种子发芽;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顶端优势,而细胞分裂素抑制顶端优势;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都可以促进果实生长,而乙烯抑制果实生长;高浓度生长素、脱落酸、乙烯都可以促进器官脱落,而低浓度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都可以抑制器官脱落。【详解】赤霉素属于植物的内源激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而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因此两种激素表现为拮抗作用,A正确;据图分析,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三者都其促进作用,B正确;据图分析,细胞分裂素可以抑制顶端优势,因此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C正确;图中显示,植物叶片和果实的脱落不仅与脱落酸(ABA)的调节有关,还与生长素的浓度、乙烯、细胞分裂素的调节有关,D错误。19.如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参考答案:C20.已知体内某一大分子物质的分子式是C3032H4816OxN780S8Fe8,由此作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物质最可能是蛋白质,组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最大数目是779个或(x﹣2)个B.如果该物质是蛋白质的话,且x≥800,则编码形成该蛋白质的核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用下列式子计算而来:780×3×核苷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C.以上物质含有Fe元素可以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将以上分子置于没有水分的环境中,其空间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并可能不再表现特定生理活性参考答案:D【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1、脱水缩合过程中涉及的计算:(1)每个肽键中含有一个氧原子,每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含有2个氧原子),因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2)每个肽键中含有一个氮原子,每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含有1个N原子),因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2、无机盐的功能:(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解答】解:A、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该物质最可能是蛋白质,组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最大数目是780个或(x﹣1)个,A错误;B、如果该物质是蛋白质的话,且x≥800,则编码形成该蛋白质的核酸(mRNA)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多可以用下列式子计算而来:780×3×核苷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的水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错误;C、以上物质含有Fe元素可以说明,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C错误;D、将以上分子置于没有水分的环境中,其空间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并可能不再表现特定生理活性,D正确.故选:D.

2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请根据下列有关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操作试管ABCDEF1.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mL++--+-2.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1mL--++-+3.加入唾液淀粉酶原液1mL+-+---4.加入蔗糖酶溶液1mL-+-+--5.加入蒸馏水1mL----++6.酶促水解反应摇匀,37℃水浴中保温10min7.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2mL摇匀,50—65℃水浴中加热2min8.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

注:表中“+”为加入,“-”为未加入(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备淀粉溶液时需加热煮沸,但制备好以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这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号试管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本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E、F号试管起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有很多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__________。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性糖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性糖③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性糖④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5)本实验,能否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酶的种类(淀粉酶、蔗糖酶)

(2).温度过高破坏酶的活性

(3).A、D

(4).酶具有专一性

(5).(空白)对照

(6).①②③④

(7).不能

(8).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产生还原性糖(蔗糖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蔗糖水解产物也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试题分析:据表格分析,AB、CD属于两组对照实验,单一变量是酶的种类,EF试管形成空白对照,其中A、D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酶具有专一性。(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淀粉酶、蔗糖酶)、反应物的种类(淀粉溶液、蔗糖溶液)。

(2)由于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因此制备的淀粉溶液需要冷却才能使用,

(3)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A试管中是淀粉和淀粉酶,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形成麦芽糖,麦芽糖是还原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形成砖红色,D试管中是蔗糖和蔗糖酶,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水解形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是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形成砖红色,其他不能出现砖红色,说明的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4)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E、F试管只有反应物。没有酶,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应该不会出现砖红色,如果出现砖红色,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失误使E、F试管中含有还原糖: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糖,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糖,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糖,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等。

(5)因为碘液遇淀粉会变蓝色,但蔗糖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蔗糖水解产物也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所以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22.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核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B.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C.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

D.③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参考答案:D23.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胡萝卜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1条参考答案:D2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的专一性决定了暗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B.在暗反应过程中酶和C5的数量不会因消耗而减少C.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D.水在光下的分解速率和CO2的固定速率基本不受温度影响参考答案:C25.如图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2、3、4、5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切断b、刺激a,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B.兴奋在结构2和结构3的传导速度相同C.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D.当刺激a点时,该处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参考答案:C根据题图神经节位置可知结构5、4、3、2、1分别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则切断b、刺激a能引起效应器(1)收缩;结构3是神经中枢,该神经中枢中有两个突触,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慢(原因是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化学信号的传递比电信号慢);反射弧上有突触结构,突触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导;刺激a点时,该处的电位由原来的外正内负变化为外负内正。26.为获取可降解高盐度工业废水中有机物的耐盐菌,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制备含3%NaCl的固体培养基,以及含3010、5%和7%NaCl以高盐度工业废水中有机物为碳源的液体培养基;②将高盐度废水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子含3%NaCl的固体培养基,如图一。然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形成的菌落特征;③将分离纯化后的菌株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适当时间,将试管置于4℃冰箱中保藏待用;④取固体斜面上的菌株制成菌液,取等量菌液,分别加入到步骤①中制备的3组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35小时,定时取样统计活菌数目。测定结果如图二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培养基时,灭菌、添加NaCl溶液和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__。(2)步骤②平板划线操作过程中,第一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第二次及之后的几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__。完成图一所示操作,至少需要灼烧接种环__次。(3)步骤④中常采用___法统计活菌数目。直接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样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操作是___。若每种浓度设3个重复实验,每次统计活菌数目时,需要从__个培养瓶中取样。(4)由图二可知,该耐盐菌最适合处理含_____(浓度)NaCl的废水。用该耐盐菌处理较高盐度工业废水时,需要_____(合理措施),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参考答案:(1)添加NaCI溶液、调节pH、灭菌

(2)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

6

(3)稀释涂布平板法

将培养液摇匀后取样计数

9

(4)3%

适当延长处理时间(增大接种量)(1)配制培养基的顺序为:添加NaCl溶液、调节pH、灭菌。(2)平板划线操作过程中,每一次第二次及之后的几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以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每次接种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图一中一共划线5次,所以需要灼烧接种环6次。(3)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活菌的计数。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样计数时,必须将培养液摇匀后取样计数。已知培养液有3个浓度,若每个浓度设计三个重复实验,则共需要设计9组实验,即每次统计活菌数目时,需要从9个培养瓶中取样。(4)由图二可知,该耐盐菌最适合处理含3%NaCl的废水。用该耐盐菌处理较高盐度工业废水时,需要适当延长处理时间,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平板划线操作划线前后的灭菌及目的,平板划线法接种的结果预期,主要考查学生对平板划线法的掌握程度。27.图4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A.染色体易位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倒位D.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参考答案:B据图可看出,此现象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即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28.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参考答案:C29.若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在该植物的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3/16

B.1/4

C.3/8

D.5/8参考答案:A30.某弃耕农田40年间植物种类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植物类别物种数量年数14152540草本2827269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

A.上述群落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B.数据表明灌木和乔木的出现,可能为更多的阴生草本植物提供生存环境C.数据表明,弃耕农田在演替过程中的第一年该群落不可能具有垂直结构D.表中的数据大多是釆用样方法获取的参考答案:C在第一年时,草本植物有28种,说明群落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A正确。数据表明灌木和乔木的出现,可以为阴生植物遮挡阳光,因此可能为更多的阴生草本植物提供生存环境,B正确。第一年,草本植物有28种,存在垂直结构,C错误。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D正确。31.若右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l传递到细胞2快C.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D.若细胞l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细胞2是甲状腺细胞参考答案:D32.胰岛素的A,B两条肤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肤链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般链充分伸展并断裂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D.核糖体合成的多肤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参考答案:D33.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常在人群中爆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许多人可通过感染获得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能力B.诺如病毒感染者只需体液免疫就可将细胞内的病毒消灭C.不同B淋巴细胞表面都有与诺如病毒抗原相对应的受体D.相应B淋巴细胞结合病毒抗原后便被致敏了并随即分离参考答案:A病毒感染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主要会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所以许多人可通过感染获得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能力,A正确。病毒是寄生在活细胞内的,感染该病毒后感染者需要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B错误。大多B淋巴细胞表面都有与诺如病毒抗原相对应的受体,但浆细胞没有,C错误。相应B淋巴细胞结合病毒抗原后便被致敏了后会进入分裂和分化,D错误。34.下列对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A.a、b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B.a、b、c、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C.b、c细胞均含有两个四分体D.b、c、d细胞均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参考答案:B【分析】分析图解:图a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因此属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图;图b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发生分离,因此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图;图c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并且具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图;图d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因此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图。【详解】A、a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b细胞中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A错误;B、由于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因此a、b、c、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B正确;C、b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不存在四分体,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四分体,C错误;D、d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解题关键能够识别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组个数等。35.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低倍镜观察紫色洋葱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紫色随中央液泡的变小而加深B.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高倍镜下调节粗准焦螺旋可清晰观察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C.将视野左方的苏丹Ⅲ染色的脂肪粒向左移动后换用高倍镜观察,红色脂肪颗粒清晰可见D.在高倍镜下,可清晰观察到低温抑制细胞纺锤体的形成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参考答案:A【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1、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2、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成两个子细胞.实验步骤是:固定(卡诺氏液)→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漂洗→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制片→观察.【解答】解:A、低倍镜观察紫色洋葱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紫色随中央液泡的变小而加深,A正确;B、高倍镜下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B错误;C、脂肪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C错误;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D错误.故选:A.36.结构决定功能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相同B.细胞凋亡过程中可以合成新的蛋白质,这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C.生物体内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参考答案:B解析:A、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的功能不同,两者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A错误;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真核细胞中有核仁,原核细胞中没有核仁,C错误;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是含有洋葱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可以用根尖细胞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D错误.故选:B.37.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某种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进行放射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统计标记细胞的百分数,图中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一个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C:细胞X着丝点开始分裂;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F: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G: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10hB.图甲中BC段DNA分子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C.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减少的根本原因是DNA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在普通培养基中,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都是没被标记的D.图乙分裂状态位于图甲的CD期的前段,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参考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

解析: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故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可以检测细胞中染色体(DNA)的变化情况。细胞周期是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根据B、E可以确定细胞周期的时间为13-3=10h,故A项正确;由于间期DNA分子复制、转录均需解螺旋,因而DNA分子稳定性最低容易诱发突变,此段应为AB段,而非BC段,故B项错误;因为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且普通培养基中无标记,故随着分裂的进行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减少,故C项正确;C点细胞X着丝点开始分裂,D点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导致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图乙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已加倍,因此图乙分裂状态位于图甲的CD期的前段,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故D项正确。【思路点拨】根据有丝分裂过程及DNA复制的知识分析38.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植物正常生长和盐碱、干旱等逆境条件下生长所起的调控作用,研究者向野生型拟南芥中成功转入基因E可使其细胞中GA含量降低(突变体),对其研究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的存活率是与两种拟南芥在正常情况下相比较的结果B.由图1可知,GA含量低更有利于拟南芥在逆境中生长发育C.由图2可知,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萌发过程中对ABA的敏感性高于突变体拟南芥D.高盐处理和干旱处理可能引起植物体内ABA含量增加,而GA可抑制这一响应过程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图1可知,耐盐及干旱处理后,野生型和突变体存活率均下降,而野生型下降幅度更大。根据图2可知,随着ABA浓度的升高,突变体的种子萌发率明显下降,野生型的种子萌发率下降较小。【详解】A、图1中耐盐及干旱处理下的存活率是与两种拟南芥在正常情况下相比较的结果,A正确;B、由图1可知,突变体GA含量低耐盐和耐旱能力更强,更有利于拟南芥在逆境中生长发育,B正确;C、由图2可知,ABA浓度升高,突变体种子萌发率下降幅度较大,说明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萌发过程中对ABA的敏感性低于突变体拟南芥,C错误;D、结合图1和图2曲线图推测,高盐处理和干旱处理可能引起植物体内ABA含量增加,抗逆性增强,而GA可抑制这一响应过程,故野生型抗逆性较弱,D正确。故选C。39.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分解淀粉。该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A.顺浓度梯度经自由扩散排出B.逆浓度梯度经协助扩散排出C.通过离子通道排出D.含该酶的囊泡与质膜融合排出参考答案:D【分析】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利用的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大分子物质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利用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详解】α﹣淀粉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胞吐,因此既不是顺浓度梯度也不是逆浓度梯度,更不是通过离子通道排出,而是通过囊泡包裹与细胞膜融合以胞吐方式排出,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借助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完成,因此D正确。40.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的内膜上有酶的分布B.细胞核中含有DNA和蛋白质C.核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D.叶肉细胞的细胞膜含有纤维素参考答案:D线粒体的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分布有相应的酶,A正确;细胞核中含有染色质,其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B正确;核膜等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C正确;叶肉细胞的细胞膜中含有脂质和蛋白质,细胞壁中含有纤维素,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图1为与某细胞分裂相关的数量变化曲线,图2为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1表示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则n等于.(2)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变化,则a到b的变化原因可能是.(3)图2中②细胞名称为,判断依据是.(4)若图1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的变化,则处于a时期的细胞可以为图2中的(填序号).参考答案:(1)46

(2)同源染色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或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3)次级卵母细胞

细胞②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所以为次级卵母细胞(4)①③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分析图1:曲线从a到b表示数量减半.分析图2:细胞①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