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行动方案_第1页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行动方案_第2页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行动方案_第3页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行动方案_第4页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行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行动方案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一)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内容与投资估算本规划结合阳信县实际,从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个方面,通过23项重点工程提升阳信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阳信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总投资概算75.729亿元。1、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效益本规划各项工程实施可使阳信县生态环境得到更高水平改善和进一步保护,绿化面积相应增加,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污染物排放处置更加规范,城乡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城乡垃圾收运分类体系不断完善,生态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另外,良好的生态环境将增添城市魅力,使阳信县朝着更时尚的目标不断迈进。宜人的生态环境将推动阳信县的旅游业的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休闲文化旅游,并以现代服务业推动一二三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最终构建高效、集约的生态产业体系。2、生态文明建设经济效益本规划各项工程实施可促进阳信县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区域经济水平快速发展。阳信县竞争力显著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大台阶,经济系统将始终保持在高效、稳定的状态下运行,整个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比进一步提高,经济系统将走上高速、高效、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随着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开展,阳信县人文环境和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吸引投资和激发经济活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工业聚集效益将日益明显,投资回报率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为吸引绿色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奠定基础。促进形成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推进塑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建成先进制造强县、人才强县和数字强县提供支撑。3、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效益本规划实施可使阳信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保护,改善居民活动空间,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需求。同时不断提升阳信县形象,提高地区知名度。环境改善还将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带动旅游行业发展、增加第三产业的需求,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作用。规划实施还将全面增强阳信县生态文化软实力,促使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推进阳信县逐步建成文化强县、教育强县、体育强县、健康强县。同时,有效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对人体健康和社会活动的经济损失,社会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充分共享现代化建设丰硕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绿色发展严格按照省、市落实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推进污染防治,实现电解铝、地炼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整合转型,完成了市级下达的煤炭压减和能耗双控任务,生态环境保护引导、优化、倒逼和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2019-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由219.22亿元增长为256.7亿元,三年增长率分别为5%、2.9%、8.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的13.24:39.46:47.30调整为2021年的14.8:38.8:46.4。农业实力强,阳信县有鸭梨之乡、全国畜牧百强县、中国第一牛县之称。阳信县鸭梨产量居山东之首,以优质佳品驰名中外,并获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旅游协调发展,在阳信县万亩梨园景区现建有观花台、中国鸭梨之乡纪念碑,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牧业绿色发展,打造中国第一牛县,形成从饲草种植—犊牛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餐饮连锁—皮革制造—牛骨雕刻—牛副产品加工—有机肥还田的绿色循环产业链,获得阳信牛肉、阳信鲁西黄牛、阳信渤海黑牛三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资源节约型发展,阳信县是全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县、山东绿色优质小麦订单种植地县,在农业生产中探索出高效节水灌溉建管一体的阳信经验,通过国家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验收。金阳街道办事处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翟王镇是山东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温店镇被山东省能源局评为绿色能源示范村镇。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也就是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类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人类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也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危机。选择生态文明道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已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原则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牢牢把握优化开发区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实施强制性保护,在环境容量允许范围内及自然资源可承载基础上,巩固提升阳信县的生态优势。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举,同步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布局,重点突破,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原则,着力解决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结合不同区域发展特色,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解决经济、环境、民生等关键领域突出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提升阳信县整体的综合竞争力。科学制定规划发展目标,落实具体举措,实现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阳信县各镇街水、林、田、草等生态资源优势,按照守底线、优格局、提质量、保安全的总体思路,兼包并蓄、勇于创新,打造富强秀美、文明幸福黄河三角洲精致城市,不断提升生态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使阳信县发展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部门推进,社会合作,公众参与的发展主线,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服务保障民生,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面推动阳信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坚持创建为民、惠民、利民理念,在全社会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风尚,引导阳信县人民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机遇与挑战1、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机遇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总视察山东时要求,要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强调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山东在新时代推进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建设,实现两个走在前列,需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生态文明思想,迈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阳信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紧要关口。借助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机遇,滨州高端铝、粮食加工、家纺纺织、畜牧水产、高端化工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产业链不断延伸升级,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阳信县成为滨州市重要成长极。一是区位优势,阳信县既面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又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战略区域叠加辐射地带,是连接环渤海经济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重要纽带。随着两环、七横、十一纵路网框架逐步形成,大高航空城开通至北京航线,为阳信县加快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发展机遇;二是产业发展优势,阳信县聚焦走在前列目标定位,坚持园区化、集群化、高端化引领取得初步成效,深入实施五五战略,坚定走好实业之路,3+9产业集群渐成规模,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经济发展质效持续提升。成为推动阳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2、生态文明建设未来挑战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压力较大,大气污染逐步发展为工业废气、建筑扬尘、机动车尾气等复合型污染,改善任务艰巨。境内省控断面秦口河何家桥断面,市控断面钩盘河后周桥断面,存在个别月份水质指数较差情况,水环境保护压力依然较大。水资源约束日益凸显,土地供给缺口加大,阳信县城市化加快推进和工业规模快速扩张,水资源短缺与土地资源紧张并重。用水需求呈刚性增长,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源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水资源利用效率仍需提高。随着城市用地总量需求趋大,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用地需求突出,可用于建设的增量土地极为有限,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亟需加强,生态文明各项改革还需协同见效,环保参与宏观经济治理手段不足,市场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化建设平台与环境监测能力有待提升,环境执法科技化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使用无人机、卫星遥感、在线监测的基础上,加强大数据分析、智能机器人等科技手段在环境执法领域的应用。部分企业法治意识不够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此外,亟需改变现有事件驱动型环境风险管理模式,构建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待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不完善,政绩考核仍然侧重于考核经济发展指标。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有待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公众参与机制、环境治理体系等尚需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的调控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制定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方面,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广泛展开,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环评、环境监测和执法监察的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工作积极推进,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在工业生产方面,坚持节能减排不动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清洁生产,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支持重点节能工程等项目,加强工业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实行限期达标排放措施,强制淘汰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生产装置。在能源开发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节约能源的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污染控制的综合管理体制,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但是,更需要关注的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和以后,还将长期面临一些重大挑战。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压力巨大,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些问题导致各类自然资产损失与自然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日益增大,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及其意义(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就是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加快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纯的寻求工业发展和利益,而是综合考虑人类的生存条件。任重而道远,所谓破坏容易,治理难。农业生态粮食安全、工业治理、空气质量等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刻不容缓的。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要将生态与社会文明建设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大力保护生态系统,建立科学的生态机制,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实现从源头上改变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