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雅安市回龙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于下列哪些生物①病毒
②蓝藻
③绿色开花植物
④细菌A.仅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2.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图。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不需要能量B.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C.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D.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参考答案:B3.若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为O型,则其子女血型应为
A.A型
B.B型
C.O型
D.A型或O型参考答案:D4.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
④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5.如下图所示,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丙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只有一条食物链,生物B处于最高营养级B.图乙所代表的种群数量在t2时达到最大值C.图丙中种群在c—d年,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图乙中t1—t2与图丙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参考答案:D6.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多种抗原
B.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参考答案:C7.下列是应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X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其中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②将X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X抗体的B淋巴细胞③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培养④筛选出能产生抗X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⑤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⑥从腹水中提取抗体⑦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A实验顺序应当是①③⑦⑤④③⑥B③过程中产生的多个杂交瘤细胞称为克隆C⑦过程获得的细胞均可无限增殖D利用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两次筛选参考答案:C8.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
)A.
是无氧呼吸
B.是有氧呼吸
C.不是乳酸发酵
D.不是酒精发酵参考答案:C9.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
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人肺泡内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参考答案:C10..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下图曲线。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图是(
)A.
B.
C.
D.参考答案:D【分析】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由甲图知这个海岛上中等翅长的个体最多,而短翅和长翅个体数量少,但环境条件改变以后--岛上经常刮大风,中等翅长的个体抗风能力比较弱,短翅的飞不起来,长翅的抗风能力强,生存下来的机会大增,因此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短翅和长翅个体数量多,中等翅长的个体少。故选:D。11.假设某种细菌的起始数量为M,每20min状态繁殖一代,T小时后该种群数量为多少?(
)A.M×23T
B.M×2T
C.2×MT
D2×M20参考答案:A12.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参考答案:B13.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
)
A.3和4
B.1、3和4
C.2、3和4
D.1、2、3和4参考答案:D2、3、4三个试管内的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R型细菌只是一部分,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存在。14.下图表示通过体外受精培育牛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取的精子经获能处理后才能进行体外受精 B、通过②过程能实现基因重组 C、③过程的细胞增殖方式一定是有丝分裂 D、④过程属于胚胎移植过程参考答案:B15.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mRNA的种类有所不同
B.②过程包含b细胞上相应的受体与f细胞膜上的抗原一MHC复合体结合过程,③过程参与的化学物质有白细胞介素-2
C.④⑤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⑥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D.Y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与Y合成和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参考答案:C略16.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B.污渍成分比较复杂时应选用复合加酶洗衣粉以减少用量C.酶的催化需要最适温度,为延长保质期需常温保存D.洗衣粉中蛋白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易溶于水的污渍发挥作用参考答案:B温度过高酶容易失去活性,但是温度过低酶的活性也会降低,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差,故A项错误;复合加酶洗衣粉中有多种酶,因酶有专一性,所以污渍成分复杂时选用复合加酶洗衣粉较好,B项正确;酶的催化需要温和的条件,即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温度下,酶的催化活性最高,但是保存的话需要在较低的温度下才可以,C项错误;洗衣粉中的蛋白酶主要是通过使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小分子如氨基酸或多肽等,使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D项错误。【点睛】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综合理解,并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7.下列哪个环境中的群落的丰度最大
(
)
A.西双版纳森林
B.内蒙古草原
C.长白山
D.一块农田参考答案:A略18.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过滤获得的纱布上含有的DNA的黏稠物(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序号操作过程①放入2mol/L的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②再加0.14mol/L的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③再加入冷却的、同体积的95%酒精溶液,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上述操作过程正确的是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参考答案:C19.在抵御甲型H1N1流感过程中,人体自身的三道防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A.皮肤
B.溶菌酶
C.红细胞
D.浆细胞参考答案:D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人体的免疫系统由三道防线组成: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前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解答:解:A、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错误;B、溶菌酶属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第二道防线,B错误;C、红细胞不是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C错误;D、浆细胞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三道防线,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0.在下列物质中,不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参考答案:A21.基因工程中基因的“剪刀”是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DNA连接酶C.质粒
D.噬菌体、动植物病毒参考答案:答案:A22.右图表示燕麦幼苗,在其胚芽鞘尖端下部插一云母片,在幼苗另一侧给予光照,则幼苗尖端部位生长素的分布和幼苗的生物情况是(
)A.左多右少,向光生长B.左多右少,向背光侧生长C.均匀分布,直立生长D.均匀分布,不生长参考答案:B23.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④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B24.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1994~1995年对波黑的空袭以及1999年对南联盟的空袭中大量使用了贫铀弹,导致人类癌症、白血病和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等。近几个月来,一些欧洲国家也纷纷报道本国参加北约维和行动的士兵因患癌症等病症而死亡,并称之为“巴尔干综合症”。对上述现象的讨论,下列选项不合理的是()A.大多数基因突变是对生物体有害的B.当射线作用于生殖细胞或发育的胚胎时,新生儿可能产生畸形C.射线引起的生物变异都将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下一代D.射线的作用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是导致“巴尔干综合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大多数基因突变是对生物体有害的,少数是有利的,取决于环境;错误。B.当射线作用于生殖细胞或发育的胚胎时,可能发生突变,新生儿可能产生畸形;正确。C.射线引起的生物变异,如果发生在体细胞,不能遗传,如果是生殖细胞,将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下一代;错误。D.射线的作用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是导致“巴尔干综合症”发生的重要原因;正确。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是否遗传。点评:试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5.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①和③
B.一般情况下,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细胞②
C.细胞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之比为1:2:2
D.细胞③和细胞④所示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同一器官中参考答案:D26.人体组织液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
)A.1层
B.2层
C.3层
D.4层参考答案:C27.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参考答案:D28.地球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都具有不同的调节能力。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以下哪一组特点(
)A.种群数量多,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弱B.能量流动速度快,物质循环速度慢C.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自我恢复能力弱D.分解者的分解能力弱,生产者的生产能力强参考答案:C略29.下列关于培育良种“试管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附睾中取出的是已获能的成熟精子 B、采集卵母细胞前必须对良种母畜进行配种 C、供体是提供配子且遗传性状优良的雌性和雄性个体 D、将早期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畜中,经发育可获得表现型与受体相同的后代参考答案:C30.人工种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结构制造出来的生命有机体,它能像天然种子一样萌发生长.人工种子的核心部分胚状体可以由悬浮培养的芽尖细胞得到,也可以通过试管培养的花粉或胚囊获得,由此人们把胚状体分为“体细胞胚”和“花粉胚”.请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发芽率低等问题B.培育胚状体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同一种植物“体细胞胚”和“花粉胚”的染色体组的数目比为1:1D.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反映了细胞的全能性参考答案:C【考点】人工种子的制备.【分析】1、人工种子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2、优点: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很方便运输和储存;不会造成遗传性状的改变.3、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培养过程的顺序是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解答】解:A、人工种子具有很多优点,如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籽困难、发芽率低等问题,A正确;B、胚状体的形成是离体的细胞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正确;C、根据题意可知体细胞胚是由植物的体细胞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而花粉胚是由花粉(经减数分裂形成)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因此,同一种植物的体细胞胚和花粉胚的染色体组的数目比是2:1,C错误;D、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工种子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31.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也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也无法进行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参考答案:B32.下列有关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顺序,正确的是A.复制-联会-四分体 B.复制-四分体-联会C.联会-四分体-复制 D.联会-复制-四分体参考答案:A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绵羊的软毛与黑毛、棉花的长绒与短绒都属于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参考答案:D绵羊的软毛与硬毛、白毛与黑毛,棉花的长绒与短绒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隐性性状是指杂种一代不能表现的性状,隐性纯合子表现隐性性状,B错误;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但受环境影响,C错误;性状分离指的是在完全显性条件下,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正确。34.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B.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C.传出神经元兴奋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D.传出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参考答案:B【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组成,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的电信号,静息时,K离子外流,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Na离子通道开放,Na离子内流,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解答】解:A、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是不会衰减的,A错误;B、静息膜电位的形成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故血液中K+溶度急性降低,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B正确;C、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降低,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C错误;D、膝跳反射中传出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的神经递质,D错误.故选:B.3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司机看见红灯刹车B.天热出汗
C.白细胞吞噬细菌D.吃食物时,分泌唾液参考答案:C3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促反应需要稳定的内环境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内环境的稳态就是保持其成分的恒定不变
D.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参考答案:C37.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C.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D.促进细胞融合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能够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导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加倍,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多倍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38.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被消费者再利用C.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参考答案:C39.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及受精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雄性动物,其精巢内的精原细胞(不考虑突变)经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基因型为AB、ab、Ab、aBB.一个基因型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错乱,产生了一个AAaY的精子,则其它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Y、Xb、XbC.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果蝇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一定都含有两条Y染色体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维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参考答案:C【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详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会分开,非等位基因A和B、b,a和B、b均可自由组合,形成基因型为AB、Ab、aB、ab的配子,A正确;依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aY的精子的产生,是由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进入到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且该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携带A基因的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所形成的两个子染色体没有分开进入了同一个精细胞中。这样由该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AaY和aY,与该次级精母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Xb,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2个精子的基因型均为Xb。因此,其它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Y、Xb、Xb,B正确;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果蝇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一定含有两条Y染色体,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条Y染色体或0条Y染色体,C错误;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合子中染色体数目恢复,从而维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D正确。故选C。【点睛】熟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0.在呼吸过程有二氧化碳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侵染T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1)图中①表示病毒正在侵染T淋巴细胞,进入寄主细胞的是病毒的________。(2)遗传学上将过程②称为________。(3)③和④的信息传递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4)若目前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RNA,如果设计了以下实验来证明其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请补充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结论。实验步骤:①将提取到的病毒RNA均分为两份,放入试管A、B;②向试管A中加入一定量的核糖核苷酸和________酶,向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_和________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③一段时间后,提取A、B两试管中产物利用甲基绿、吡罗红试剂判断结果。预期结果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RNA(2)逆转录(3)转录和翻译(4)实验步骤:②RNA聚合脱氧核苷酸逆转录③预期结果结论:若A试管中产物呈现红色,B试管中产物不呈现红色,则是RNA复制过程;若B试管中产物呈现绿色,A试管中产物不呈现绿色,则是逆转录过程42.如图是果酒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盐城管道清淤合同协议
- 电路线路改造合同协议
- 电厂高硫煤采购合同协议
- 独栋酒吧出售合同协议
- 生鲜水饺售卖合同协议
- 环卫人工劳务合同协议
- 电子门锁维保合同协议
- 电梯主板买卖合同协议
- 生活驿站转让合同协议
- 电子宠物领养合同协议
- GB/T 9341-2008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 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中职课件电子教案
- 《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500字)》
- 2023年司法考试民法历年主观题真题及答案
- 意向竞租人报名确认表
- 费用分摊协议书(3篇)
-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课件
- 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待遇数据录入操作手稿
- 高校行政考试必背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 GB4053.3-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