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正规版_第1页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正规版_第2页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正规版_第3页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正规版_第4页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正规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本方案适用于中风病(脑梗死)发病2周至6恢复期患者的护理。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二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三)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半身不遂缩及关节运动,减少或减轻肌肉挛缩及关节畸形。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包括翻身、则应尽早进行各关节被动活动训练。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满足患者生活所需。1~2肢浸入药液中洗浴;或将毛巾浸入药液中同煮15分钟,煮沸后调至保温状态,用长镊子将毛巾捞起,拧至不滴药液为宜,待温度适宜后,再敷于患肢。中频、低频治疗仪:遵医嘱选取上肢肩井、曲池、合谷、外关等穴,下肢委中、昆仑、悬钟、阳陵泉等穴,进行经络穴位电刺激,每日1~230体萎软乏力、麻木,严禁直接刺激痉挛肌肉。15~10艾灸治疗:遵医嘱取穴。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和痰火闭窍者不宜。穴位拍打:遵医嘱用穴位拍打棒循患肢手阳明大肠经(上肢段、足阳明胃经(下肢段)2每次30分钟。有下肢静脉血栓者禁用,防止栓子脱落,造成其他组织器官血管栓塞。微波加热≥70℃,放于患处相应的穴位上适时来回或旋转药15~301~2以助于恢复肢体功能。(二)舌强语蹇表情中理解其需要,可与患者共同协调设定一种表达需求的方法。无法用手势及语言表达的患者可利用物品或自制卡达患者及亲属双方的要求。腮动作,再进行软腭提高训练,再做舌部训练,还有唇部训练,指导患者反复进行抿嘴、撅嘴、叩齿等动作。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电刺激发音肌群同时配合发音训练。发音的口形,来纠正发音错误。1阅读训练及书写训练,经过1~2周时间训练,掌握一般词组、短句后即能接受跟读或阅读短文的训练。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共同参与语言康复训练。以促进语言功能恢复。(三)吞咽困难对轻度吞咽障碍以摄食训练和体位训练为主。括:增强口面部肌群运动、舌体运动和下颌骨的张合运动;咽部冷刺激;空吞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有吸入性肺炎风险患者,给与鼻饲饮食。(四)便秘20~30周,每日次,促进肠蠕动。1500ml定时排便的习惯,克服长时间入厕、忌努挣。麻、蔬菜、瓜果等;多饮水,戒烟酒,禁食产气多刺激性的食物,如甜食、豆制品、圆葱等。热秘患者以清热、润肠、通便饮食为佳,可食用白萝卜、蜂蜜汁;气虚便秘患者以补气血,润肠通便饮食为佳,可食用核桃仁、松子仁,芝麻粥适用于各种症状的便秘。1~2关元等穴,腹胀者加涌泉,用揉法。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太白、三阴交、足三里。肠道气秘者选穴:太冲、大敦、大都、支沟、天枢。脾肾阳虚者选穴:肾俞、大钟、关元、承20葱白敷脐(行气通腑):取适量青葱洗净沥干、用葱白,加适量食盐,置于研钵内捣烂成糊状后敷贴于脐周,厚薄约0.2~0.3cm,外用医用胶贴包裹,用纱布固定,每日1~2次,每次1~2小时。的患者不适用。(五)二便失禁质、量,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感。理。南瓜、胡萝卜等。1~2足三里。适用于气虚及元气衰败所致的二便失禁。(耳穴埋豆30~50cm30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内服中药胶囊等,脑出血急性期忌服。蜜糖水送服,或减半服用,必要时暂停服用1~2天。服安宫牛黄丸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以免助火生痰。颗粒:如服养血清脑颗粒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低血压者慎服。(二)注射给药发;生脉注射液,用药宜慢,滴速<30滴/释;脑水肿患者静脉滴注中药制剂时不宜过快,一般不超过30~40/分钟为宜。(三)外用中药紫草油外涂(清热凉血、收敛止痛外用抗过敏药物。(四)特色技术药熨(详见附录2。中药外敷(详见附录。中药熏洗(详见附录。(五)皮肤按摩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防治。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1%部位或骨突处中心向外旋转按摩,力量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严禁按摩。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慎避外邪。防走失等意外。(二)饮食指导黄瓜。食疗方:鱼头汤。忌食羊肉、牛肉、狗肉等。大枣滋补粥(大枣、枸杞、瘦猪肉。蒸鱼等。食疗方:百合莲子薏仁粥。神智障碍或吞咽困难者,根据病情予禁食或鼻饲喂服,以补充足够的水分及富有营养的流质,如果汁、米汤、肉汤、菜汤、匀浆膳等,饮食忌肥甘厚味等生湿助火之品。注意饮食宜忌,如糖尿病患者注意控制葡萄糖及碳固醇的摄入等。(三)情志调理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家庭温暖是疏导患者情志的重要方法。闲情怡志。(四)功能锻炼良姿位的摆放20~40°,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掌心向上;③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④偏瘫侧膝部膝外应放在枕头,防止屈膝位控制不住突然髋膝旋造成股内收肌拉伤,膝下垫一小枕保持患膝稍屈,足尖向上。瘫侧肩向前平伸外旋;③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④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弯曲,髋关节伸直;⑤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⑥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健侧卧位:①躯干略为前倾;②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患肩前屈90~100°左右;③偏瘫侧上肢放在枕头上;膝关节、髋关节伸直。功能锻炼方法持伸直,以健侧手牵拉患侧肢体向上伸展,越过头顶,直至双手能触及床面。双膝,臂部稍用力伸展,使双肘受牵拉而伸直,臂也受牵拉伸展,重复做这样的动作,也可以只屈患侧腿,另一腿平置于床上。保持前臂旋转:坐在桌旁,两手掌心相对,手指互指伸直对合,健侧手指能使患侧大拇指接触桌面。前方,健侧手用力按压患侧手,使患侧手腕充分背屈。防止腕、指、肘屈肌挛缩:站立于桌前,双手掌对将体重施加于上,使手腕充分背屈,屈肌群收到牵拉伸展;或坐于椅上,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腕背屈,掌心置于椅面,并将蜷曲的患指逐一伸直,然后以健侧手保持患肢伸直,稍倾斜身体,将体重施加于患肢。防止跟腱缩短和脚趾屈曲:将一条毛巾卷成一卷,复屈曲膝关节。过头顶,然后由助手抓住患臂,保持伸直并慢慢水平移动,直至手臂平置于床面上,掌心向上,患肢与身体成90°;再将其大拇指拉直、外展,并将其余患指伸展。在锻炼时,患者背部垫枕头,可增强锻炼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使胸椎保持伸直。五、护理难点功能锻炼依从性差对康复锻炼配合不主动,康复锻炼效果差。解决思路:期进行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阶段目标,积极指导康复锻炼;六、护理效果评价附: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入院日期:证候诊断:风痰瘀阻证□ 气虚血瘀证□ 肝肾亏虚证□ 其他一、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拔罐疗法□ 应用次数: 次,应间: 天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间: 天体位□

3.中药热熨□ 应用次数: 次,应

皮肤护理□

间: 天□ 3.功能锻炼□ 次

穴位拍打□ 应用次数: 次,应/天 间: 天

穴位电刺激□应用次数: 次,应间: 天中药塌渍□ 应用次数: 次,应间: 天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间: 天体 位□□□

功能锻炼□ 次

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天口腔清洁□情志护理□

间: 天其他护理措施:吞咽困难□

体 位□功 能 锻 炼 次数/天口腔清洁□情志护理□其他护理措施:主要辨证施护方法1.饮 食□

1.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天中医护理技术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天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天腹胀便秘 腹部按摩□□ 4.其他护理措施:

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天敷脐疗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天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天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

皮肤护理□饮食/水□其他护理措施:

天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天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天中药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天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天其他: 1.□(请注 2.明) 3.评价项目拔罐疗法评价项目拔罐疗法依从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部分依从不依从患者对满意艾灸中耳穴贴压(耳穴埋中药热熨医豆)护穴位按摩理敷脐疗法技中药塌渍术穴位拍打穴位电刺激中药贴敷健康指导///签名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改进意见: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护一、中风(脑梗死)中医治疗难点分析难点分析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的范畴,临床上以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艰涩等为主症。目前,对脑梗死的治疗,单纯中医或西医均有局限性。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脑梗死病因病机是在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上,在情绪变化、活动、寒冷等因素诱发下,导致大脑局部神经元保护三方面进行干预。药物主要有溶栓剂抗凝剂、抗炎剂、自由基清除剂、神经元保护剂,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副作用、疗效一般等影响应用。病机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证,气血逆乱。中风病的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脑梗死的中医药治疗也具有局限性,如:对于如何使脑梗死灶迅速在通、以减轻缺氧缺血对于脑组织的损害,中医药也力不从心。4%-6%。其中,最主要的u,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可以接受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的研究已经从一方一药的研究发展到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其研究模式和研究成果与临床实际结合的更加紧密。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的治疗在脑梗死上具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降低病死率、减轻病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但临床中在脑梗死病程的某些时段采用单一中医药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问题如下:脑梗死急性期脑梗死的预防卒中单元理念下,早期康复的益处是无需置疑的。针合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应对措施的前瞻性分析后重视益气活血与肝肾同治的原则,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粒等,提高了临床疗效,突出了中医特色。2持中医倡导的整体理念,强调辨证论治,使用中药整体调理,注损伤。创新研究思路及措施方法:相互取长补短,达到优势互补。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大多数有热毒较甚的表现,如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口干、口臭,颜面潮红,大便秘结、舌**,通过通腑使得腑气通畅,浊气下降,清气得升,恢复脾胃升降之职,气机升降运行有序,有利于病情恢复。我们拟进一步探讨以**为代表药物的上病下治疗法在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抗脑水肿作用,以拓展中医药的使用范围。还准备通过课题**,加入中医药组,探讨种医疗效。通过完成《**探讨中药的预防作用。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常表现出一派气虚症状,如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子涵,活动期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不少患者半身不遂,长期卧床更加重其气虚症状,所以治疗上常拟益气活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化裁的黄芎颗粒。在我院长期大量的临床研究中发现,黄芎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确切。现代药理表明,黄芪、川芎增加动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脑组织耗氧量、抑制血管保护的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的同时予以中药调理:急性脑梗死发生后在时间窗内通过动脉溶栓使血流重建是挽救神经损害体征和形态学改变有所加重等,尽管临床上尚无发管保护作用——通过增强内皮功能,延长内皮细胞存活,抑在脑梗死整个急性期都是非常关键的。合急性期中医益气活血法理论上存在互补和协同作用。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血管在狭窄的中药应为闹梗死患者血管内指甲成形术后血管在狭窄的发生与阳气不通,痰淤等病理产物痹阻脑络有关。病机是“阳气不通,作为治疗大法,意在阳气一通,痰凝瘀血得化,脑脉窍络得通。我院自制经验方射心通胶囊抗平滑肌细胞增值及胶原合成,显示其具有良好的防止血管重构和干预损伤后在狭窄的作用。西医认为,心脑血管的病理基础都与动脉硬化有关,心脑疾病的临床治疗在很大程度有一定的相似和相通之处。我们提取了摄心通胶囊中重用通阳的代表药葱白组成脑通通过临床观察具有一定的疗效,目前正在开展相关临床研究。开展脑梗死重症患者的中医治疗:以往的临床研究均的疗效、降低病死率。进一步开展脑梗死康复技术及康复方案的研究:挖掘有效的中医适宜技术的引进。正确运用现代康复理论与技术,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技术与方法,优化康复方案。二、眩晕中医治疗难点分析难点分析性为特点,严重者可合并不可逆的脑缺血等危急征象,均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眩晕的辨证论治思路完整的症状、体征,依据不充分,诊断长难以肯定。如何结合现代医学,将辨病与辨证结合,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率是我们思考的。如何预防眩晕复发西医结合治疗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应对措施的前瞻性分析本”的原则,确立治疗的重点。难点一的应对措施临床上根据“晕”的感觉表现不同,可以协助区分病变部位。有“动”的感觉,即睁眼时看到周围景物旋转,闭目后经一步定位定性,又可分为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核以上(即脑干、小脑和大脑)围疾病性头晕。在上述初步定位的基础上,进而探索病变的性质和原因,这要根据详细、可靠的病史和是否伴有其他临床表现,在通检查室诊断本病的一项主要即使头晕已愈者,仍有眼震电图异常。另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能敏感的记录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脑干神经ENG、BAEP三项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早期诊断率。难点二的应对措施枸杞、菊花等;对肾精亏虚,髓海失养而脑转耳鸣者,予以培补肾精外,必知肾乃水火之宅,有偏阴偏阳之别,对阴精当归等;偏肾阳虚,药用肉苁蓉、菟丝子、仙茅、仙灵脾、补骨脂、覆盆子、杜仲等。在使用培补肾精药时,要避免滋腻呆补,必补中有通,可加入陈皮、谷麦芽、砂仁等健脾开胃药,防止脾胃受伤,运化失司,复引痰浊内生导致复发。中风(脑梗塞)诊疗方案一、概述: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症。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㖞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脑梗塞infarction,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相当于中医中风病范围。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995觉异常,口舌歪斜。调。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2021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1急性起病(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CTMRI(5CTMRI(二)疾病分期2266(三)病类诊断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四)证候诊断中脏腑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3绝。中经络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薄白或白腻,脉弦滑。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脉沉细。三、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治疗开窍、化痰通腑、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为主要治法。中脏腑痰热内闭证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方药:羚角钩藤汤和温胆汤加减。羚羊角粉3g冲服、生地12g、钩藤15g后下、菊花10g、茯苓12g、白芍12g、赤芍12g、竹茹10g、川牛膝12g、川芎12g、丹皮10g、半夏9g、陈皮10g、栀子10g中成药:紫雪散等。痰蒙清窍证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方药:导痰汤加减。制半夏10g、制天南星3g、陈皮12g、枳实12g、茯苓12g、甘草6g、生姜3片中成药: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等。(3)元气败脱证治法:益气回阳固脱。方药:急予以参附汤加减频频服用(子先煎半小时以上)等。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治法:清热平肝,潜阳息风。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2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15g川牛膝12g桑寄生12g栀子12g、黄芩8g、杜仲12g、益母草10g、夜交藤15g、朱茯神10g。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等。(2)风痰阻络证治法:息风化痰通络。方药:化痰通络方加减。法半夏10g、生白术15g、天麻10g、紫丹参15g、香附10g、酒大黄9g、天南星3g中成药:华佗再造丸、通脉胶囊等。(3)痰热腑实证治法:化痰通腑。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生大黄9g10g3g15g痰热较重者加竹茹,川贝。中成药:安脑丸、牛黄清心丸等。(4)阴虚风动证治法:滋阴息风。30g30g20g12g12g12g、12g12g10g10g10g、12g失眠多梦者加珍珠母,龙齿,夜交藤,茯神。中成药: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5)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全当归15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2g、川芎10g、地龙10g中成药:消栓通络片、脑心通胶囊等。3.常见变证的治疗及时救治。呃逆如呃声短促不连续,神昏烦躁,舌质红或红绛,苔黄燥益气养阴,和胃降逆。腹胀,舌红苔黄燥起芒刺,脉滑数或弦滑而大者选用大承气汤加减。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厚朴、枳实、沉香粉冲服以通腑泄热,和胃降逆。方)治疗。炒刀豆、青皮、枳壳、旋覆花(包、制半夏、枇晒参。呕血:出现呕血,神识迷蒙,面红目赤,烦躁不安,便干尿赤,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无苔,脉弦数者,可予或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还可用云南白药或三七粉、生大黄粉等鼻饲。如出现高热不退,可予以紫雪散以清热凉血。(二)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脏腑痰蒙清窍证:选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痰热内闭证:选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液等具有扶正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中经络: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使用。(三)并发症治疗脑梗塞后多出现偏瘫肢体异常改变(关节痉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等)及情感障碍。情感障碍(焦虑等症状)医辨证治疗(多属风痰阻络或气阴两虚(四)本院特色治疗医学专家普遍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因此,治疗必须是多靶点的,赵步长教授提出了“脑心同治,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的理论,认为多靶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稳定动脉硬化斑块、抑制斑块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慢性炎症的发生,调节血压,血糖,血脂是治疗的关键,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中药多靶点联合用1.6g次/日,步长丹红注射液20-40ml静滴1次/日,迅速改善供血不足,标本兼治,提高激活脑细胞内的多元活化素,降低血脂、稳定血压,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对溶解栓塞、缩小并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防止血栓的再形成,提高人体自身内环境的调节能力等,并针对患者兼杂病症辩证施治,方案如下:伴肢体活动障碍者加服步长脑心通1号胶囊0.8-1.6克,每日3次,并佩戴步长中风健脑帽。伴心脏疾患者加服步长脑心通2号胶囊0.66-1.32克,每日3次。伴失语者加服步长失语灵胶囊0.8-1.6克,每日3次。伴快速型心律失常者加服步长稳心颗粒9-18克,每日3次,如糖尿病患者可口服步长无糖型稳心颗粒5-10克,每日3次。伴缓慢型心律失常者加服步长参仙升脉口服液l3伴糖尿病患者可加服步长通脉降糖胶囊0.8-1.6克,每30.8-1.630.8-1.63(五)针灸治疗应用时机:针灸在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治疗原则:按照经络理论,可根据不同分期、不同证候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和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耳穴敷贴、灸法和拔罐等。针灸方法临床可分为中脏腑、中经络,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辨证取点刺等;尿失禁或尿潴留可加针中极、曲骨、关元等,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也可按照软瘫期、痉挛期和恢复期不同特点和治疗原则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根据临床症状选用醒脑开窍针刺中风失语症技术等。醒脑开窍针刺法治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完骨、天柱;手指握固加合谷;气海;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者,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操作:先刺双侧内关穴,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1刺0.3-0.5寸,用重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佳。刺451—1.531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l—1.53120l3O.5-l3完骨、天柱均针向喉结,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1进针l-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1.5-2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21.5—22持续治疗3—5个疗程。适应症:假性延髓麻痹。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取O.40×50mm1-1.51001530期间行针3次后出针。再取颈部廉泉、外金津玉液,用601-1.5O.315针,不留针。注意事项: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针刺。年纪较大,身体虚弱的患者,进行针刺的手法不宜过强。适应症:中风失语症。28—301-1.5l-2分钟,留针30分钟,中间1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出针按压针孔。治疗设备根据病情需要和临床症状,可选用以下设备:多功能艾治疗仪等。(六)推拿治疗依据辨证论治原则,根据肢体功能缺损程度和状态进行捏法,亦可配合其他手法如弹拨法、叩击法等。(七)熏洗疗法中风病(脑梗死)常见肩一手综合征、偏瘫痉挛状态、瘫侧手部或同时见到瘫侧手、足部的肿胀,按之无凹陷,似肿非l-21可选用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八)其他疗法香疗法、蜡疗法、水疗法等。(九)内科基础治疗中经络和中脏腑均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参考2021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1》。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整、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具体内容参照指南原文)(十)康复训练脑梗死患者,在神志清楚,没有严重精神、行为异常,行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十一)护理体位的选择中风急性期患者的头部抬高15~30°最为合适,切忌无活动,而后逐渐增加活动量。饮食神志清楚无吞咽障碍者,应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意识障碍早期,禁食1~2天,避免吸入性肺炎,或引起窒息;可通过静脉输液维持营养。3日后,如病人神志仍不清在拔除鼻饲管后应注意喂食方法,体位应取45°半卧位;以茶匙喂食糊状为妥;喂食中呛咳时应拍背。口腔护理急性脑血管病人宜采取侧卧位,可用镊子夹棉球蘸湿淡将假牙刷洗干净,放在清水杯中浸泡。呼吸道护理勤翻身多拍背。能咳嗽者,鼓励病人咳嗽。咳嗽困难而昏迷病人应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呕吐物及咽部分泌物应及时用吸引器吸出,舌后坠者,可将下颌托起。皮肤护理2~3应增加按摩次数,并使受压部位皮肤悬空,也可使用复元通络擦剂(草红花、川乌、当归、川芎)按摩受压骨突部,以活血通络,促进气血流通。四、疗效评价:计分法,着眼于神志、语言、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一)计分方法:1、神志状态:清醒4分;恍惚(嗜睡,唤醒后能与人言)3分;迷蒙(嗜睡,呼之答不确切)2分;神昏1分;昏愦(神昏同时兼有脱证)0分。2、语言表达:正常4分;一般表达,不能命名3分;说话成句而表达不全2分;不能说单词、词组1分;语言不能,或基本不能0分。3、上肢肩关节:正常4分;上举全而肌力差3分;上举平肩或略过肩2分;上举不到肩10443210分;5、下肢髋关节:正常4分;抬高45°以上3分;不足45°2分;摆动能平移1分;不能动0分。6、下肢趾关节:正常4分;伸曲自如,力弱3分;伸曲不全2分;略动1分;不会动0分。743210(二)疗效评定:28181、恶化:病情加重,积分减少或死亡者;24344、显效:积分增加超过10分者;5、基本痊愈:积分达24分以上者;五、难点分析:中风是中医四大难证之一,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其转归预后常发生在一瞬之间。中经络患者如失治误治,或虽经治疗病情未能控制向中脏腑转化,预后较差;中脏腑患者向中经络转变,预后多较好。中脏腑者若出现呃逆频频,呕血,壮热,喘促,瞳仁大小不一,或出现脱证证候者,病情危笃,预后不良。多次中风者预后亦较差。无论中经络或中脏腑,总之,中风患者的预后转归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诊治及时正确与否及调养是否得当等多种因素。应用现代技术彩超、头颅CT、颅脑MRI等检查作为溶3但是,有条件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很少。因此,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可以接受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的研究已经从一方一药的研究发展到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其研究模式和研究成果与临床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在治疗脑梗死上具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降低病死率、减轻病残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但临床中在脑梗死病程的某些时段采用单一中医药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问题如下:1、气道管理,当患者因为假性球麻痹痰液不能自行咳出,者往往会有生命危险。2染、泌尿系感染、消化道出血、癫痫持续状态、肺水肿等需要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3、由于缺乏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中医药防治中风的研究成果,目前根据2021年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一级预防。在此基础上服用中成药的患者居多,而这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尚缺乏科学的评价。4、针对脑梗死造成的偏瘫、言语障碍、吞咽障碍,采用药、针灸结合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六、解决思路:运用中医药方法积极预防卒中。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的脑卒中一级、二级预防方案、开展中药益气化痰逐瘀方法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疾病的研究。对已发现的高危颈动脉硬化斑块病人,选用中药辨证治疗,以减轻症状,预防斑块增大、脱落而逆转病程,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并建立一种科学评价体系,以使结果具有循证医学证据。优化中医诊疗方案20ml5200ml中风后遗症在我科的康复护理中风的慨念吸烟、颈动脉狭窄、镰刀状细胞病、高胱氨酸血症。饮酒过多、缺乏运动也会增加中风的可能性。中风发生时的信号:突然眩晕、天旋地转;面部、肢体麻木、无力、嘴歪眼斜并流口水;说话突然困难或听不懂语言并嗜睡;两腿发软甚至跌倒、出现难以忍受的局部头痛;血压居高不下;恶心、呕吐等;严重时会突然失去知觉,有的还有麻木、视线模糊、出现双重影像、精神错乱及眩晕等症状。中风后遗症的表现中风后遗症是指脑血管意外在病情有效控制后,如果还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脑中风后遗症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