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_第1页
第3章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_第2页
第3章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_第3页
第3章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_第4页
第3章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增值税的税收筹划税收筹划【增值税】

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交通运输业、邮政电信业、部分现代服务业(应税服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金额计税并实行税款抵扣的一种流转税。复习: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增值税征税范围项目一般规定1.销售或进口货物2.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3.提供应税服务特殊规定4.特殊项目5.特殊行为:(1)视同销售货物行为(2)混合销售行为(3)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行为交通运输业指使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者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业务活动。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铁路运输服务。邮政业指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及其所属邮政企业提供邮件寄递、邮政汇兑、机要通信和邮政代理等邮政基本服务的业务活动。包括邮政普遍服务、邮政特殊服务和其他邮政服务。电信业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等各种通信网络资源,提供语音通话服务,传送、发射、接收或者应用图像、短信等电子数据和信息的业务活动。包括基础电信服务和增值电信服务。部分现代服务业指围绕制造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提供技术性、知识性服务的业务活动。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和广播影视服务。增值税的纳税人分类: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分类标准:①核算水平;

②经营规模——年应税销售额年应税销售额:纳税人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的销售额。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能转为小规模纳税人。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从事货物生产/提供应税劳务;以从事货物生产/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零售的年应税销售额≤50万批发或零售货物年应税销售额≤80万提供应税服务(营改增)年应税销售额≤500万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增值税的税率(一般纳税人)税率/征收率适用范围17%销售/进口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13%销售或进口税法列举的货物11%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基础电信服务6%现代服务业(除有形动产租赁)、增值电信服务零税率纳税人出口货物;列举的应税服务3%征收率一般纳税人采用简易办法征税适用增值税的税率(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的种类计税规定使用过未抵扣进项税的固定资产3%减按2%使用过已抵扣进项税的固定资产按适用税率销售使用过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按适用税率销售旧货3%减按2%增值税的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适用范围3%一般货物销售;应税劳务3%减按2%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旧货3%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当期应纳税额=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售额*税率一般特殊视同准予抵扣不予抵扣凭票抵扣计算抵扣不含税销售额=>0应交<0留抵含税销售额要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应纳税额的计算本章学习内容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一)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筹划(二)增值税纳税人与营业税纳税人的筹划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一)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筹划两种纳税人身份的区别:①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与普通发票②适用增值税税率与征收率③采用一般计算方法与简易计算方法④进项税额抵扣与不能抵扣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思考】在销售收入相同的情况下,究竟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多缴税呢?影响二者税负不同的因素体现在哪里?销售额既定的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应缴税款即已确定;一般纳税人:应缴税款依据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大小确定。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存在一个特定的增值率,使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应缴税款数额相同。——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1.含税销售额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的计算2.不含税销售额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的计算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1.含税销售额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的计算设X为增值率,S为含税销售额,P为含税购进额,并假定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17%,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征收率3%。一般纳税人增值率X=(S-P)/S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S÷(1+17%)×17%-P÷(1+17%)×17%=XS÷(1+17%)×17%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S÷(1+3%)×3%两种纳税人纳税额相等时,即:XS÷(1+17%)×17%=S÷(1+3%)×3%X=20.05%当X<20.05%,一般纳税人税负低于小规模纳税人当X>20.05%,一般纳税人税负高于小规模纳税人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含税销售额)一般纳税人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17%3%20.05%13%3%25.32%11%3%29.39%6%3%51.46%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不含税销售额)一般纳税人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17%3%17.65%13%3%23.08%11%3%27.27%6%3%50.00%1.不含税销售额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的计算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一般纳税人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增值率(含税)增值率(不含税)17%3%20.05%17.65%13%3%25.32%23.08%11%3%29.39%27.27%6%3%51.46%50.00%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案例】某食品零售企业年含税销售额为150万元,会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增值税税率为17%。年购进货物金额为80万元(不含税),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思考:如何运用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法判别法分析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选择?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企业应纳增值税=150/(1+17%)×17%-80×17%=8.19万元企业实际增值率=(150-93.6)/150=37.6%>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20.05%,企业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税负较轻。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筹划思路:

将企业分设为两个独立核算的企业,使其销售额分别为75万,各自符合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筹划结果检验:分设后应纳税额=75÷(1+3%)×3%×2=4.37万可节约税款=8.19-4.37=3.82万元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练习】A化肥生产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农用化肥,年不含税销售收入为200万元,不含税可抵扣购进金额140万元,购货适用税率13%。

思考:A公司纳税义务情况如何?是否存在筹划空间?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分析:应纳税额=200×13%-140×13%=7.8万元增值率=(200-140)/200=30%>23.08%,企业选择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较轻。筹划思路:企业可以通过分设为4—5个独立核算的企业,使其销售额都在50万以下,符合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分设后纳税为6万(200×3%),可节税1.8万。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筹划思路:纳税人可计算企业产品的增值率,按适用税率及销售额是否含税查表。(1)若增值率高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可以通过企业分立选择成为小规模纳税人。(2)若增值率低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可以通过合并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纳税人筹划应注意问题】①税法对一般纳税人的认定要求②企业财务利益最大化③企业产品的性质及客户的类型

纳税人一经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得再转为小规模纳税人。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二)增值税纳税人与营业税纳税人的筹划

一个企业既有增值税业务,又有营业税业务,就可能发生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企业要选择营业范围并考虑缴纳增值税还是营业税。

混合销售:一项销售业务同时涉及增值税项目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要交其他税种的劳务),强调两者发生在同一购买者身上。兼营:多种经营,即纳税人的经营范围既包括增值税应税项目,也包括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强调同一纳税人的经营活动中存在两类经营项目,二者无直接从属关系。混合销售VS兼营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筹划原理:

从计税原理看,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以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营业税是以全部收入作为计税依据。

在销售收入相同的情况下,税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增值率的大小。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纳税人含税增值额增值率R,含税销售额S,含税购进金额P,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纳税人适用的营业税税率5%,则:增值率R:=(S-P)÷S应纳增值税=SR÷(1+17%)×17%应纳营业税=S×5%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当增值税与营业税相等时:SR÷(1+17%)×17%=S×5%R=34.41%增值率>34.41%,混合销售/兼营缴纳营业税有利于节税增值率<34.41%,混合销售/兼营缴纳增值税有利于节税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一般纳税人税率营业税纳税人税率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17%5%34.41%17%3%20.65%13%5%43.46%13%3%26.08%11%5%50.45%11%3%30.27%6%5%88.33%6%3%53.00%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兼营的税收筹划:兼营行为产生的可能:①增值税纳税人为加强售后服务/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涉足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提供营业税的应税服务;②营业税纳税人为增强获利能力,转而销售增值税的应税商品/提供增税应税劳务。行为具体情况税务处理分别核算未分别核算兼营税种内兼营分别计税从高计税跨税种兼营分别计税分别核定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案例】某钢材厂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某月销售钢材100万元(含税),同时,经营农机收入50万元(含税)。思考:钢材厂纳税义务情况如何?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案例分析:未分别核算:应纳增值税=

(100+50)÷(1+17%)×17%=21.79(万)分别核算:应纳增值税=100÷(1+17%)×17%+50÷(1+13%)×13%=20.28(万元)

结论:分别核算可以减轻1.51万元(21.79-20.28)税负。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

是指一项销售业务同时涉及增值税项目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要交其他税种的劳务)。混合销售是面向同一购买人的,增值税应税货物和营业税应税劳务是合并定价,二者不可能分开核算。具体情况税务处理一般情况按主业只交一种税销售自产货物并提供建筑业劳务分别计税分别核定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练习】某有限责任公司甲生产锅炉,是一般纳税人,每年产品销售含税收入为3140万元,其中安装调试收入为800万元。下设几个分公司,包括A建安公司。购买原材料货款120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思考:甲公司纳税义务情况如何?是否存在筹划空间?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行为界定:混合销售行为

纳税规定:非应税劳务销售额未达到总销售额的50%。因此,对其发生的混合销售行为一并征收增值税。增值税销项税额=

3140/1.17×17%=456.24(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200×17%=204万元增值税应纳税额=456.24—204=252.24万元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筹划思路:公司实际增值率=

(3140-1200×1.17)÷3140×100%=55.29%

结果:>平衡点增值率20.65%,增值税负担较重。原因:公司的安装收入比例较高,但没有相应的进项扣除额。可以考虑将该厂安装、调试部门划归A建安公司,成立新建安公司,独立核算,自行缴纳税款。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筹划结果:甲公司应缴纳增值税=2340/1.17×17%-204=136(万元)

A公司应缴纳营业税=800×3%=24(万元)合计应纳税额=136+24=160(万元)筹划后可节约流转税额92.24万元。还会影响哪些税种?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兼营的纳税筹划方法:

税种内的兼营,纳税人应尽量分开核算,适用不同税率纳税。混合销售的纳税筹划方法:

纳税人可以通过控制应税货物和非应税劳务所占的比例(50%)来达到选择缴纳低税负税种的目的。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一)应纳税额的计算(二)销售业务的税收筹划(三)购货业务的税收筹划当期应纳税额=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售额*税率一般特殊视同准予抵扣不予抵扣凭票抵扣计算抵扣不含税销售额=>0应交<0留抵含税销售额要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一)应纳税额的计算视同销售:1.代销业务中的双方

2.总分机构异地移送用于销售

3.自产、委托加工货物→非应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

4.自产、委托加工、外购货物→投、分、赠特殊销售:商业折扣/折扣销售、销售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以旧换新、还本销售、以物易物(一)应纳税额的计算销售方式税务处理商业折扣价格折扣:同一发票金额栏上的折扣可扣除实物折扣:按视同销售中“赠送他人”处理现金折扣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扣除销售折让

可开具红字发票从销售额中扣除以旧换新按新货物同期售价确定销售额,不扣减旧货收购价格(金银首饰除外)还本销售销售额就是货物销售价格,不能扣减还本支出以物易物必做销项,进项能否抵扣看条件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农产品计税问题销售方购买方农业生产者直接销售自产初级农产品免税凭普通发票/收购凭证计算抵扣13%经营者销售外购初级农产品适用13%低税率凭专用发票抵扣13%销售经工业加工后的农产品适用17%基本税率凭专用发票抵扣17%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运费计税问题运费属于价外收入(代收除外),税率:11%支付运费购货销货

进项税额=运费*11%收取运费销货

销项税额=运费/(1+11%)*11%货物运输增值税专用发票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不得抵扣的项目】①未取得规定的扣税凭证②用于简易计税方法项目、非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应税劳务③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应税劳务④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应税劳务⑤上述规定的货物运费小规模纳税人:(一)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一)应纳税额的计算(二)销售业务的税收筹划(三)购货业务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的筹划结算方式的筹划销售价格的筹划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1】促销方式的选择:某商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1万元销售额平均购进成本是6000元。随着购物黄金周的到来,公司决策层提出不同促销方案:方案1:购物在商品原价基础上打7折方案2:购满100元赠送价值30元商品

(买一赠一,赠品成本18元,含税)方案3:购满100元赠送30元优惠券(下次购物抵现)方案4:购物满100元返还30元现金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仅考虑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假定各种促销方式消费者都能接受,消费者在当月实现所有购买行为。

思考:商场选择哪一方案更有利于达到利润最大化目的?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筹划分析:方案1:购物在商品原价基础上打7折行为界定:折扣销售/商业折扣。税法规定:同一发票金额栏上的折扣可扣除;

折扣额另开发票/在同一发票备注栏,不可扣除假定一:未将销售额和折扣额开在同一张发票上:应纳增值税:10000/1.17×17%-6000/1.17×17%=581.2(元)应纳所得税:(7000/1.17-6000/1.17)×25%=213.68(元)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税后利润=(7000/1.17-6000/1.17)-213.68=641.02(元)纳税合计=581.2+213.68=794.88(元)假定二:将销售额和折扣额开在同一张发票上:应纳增值税=7000/1.17×17%-6000/1.17×17%=145.3(元)应纳所得税=(7000/1.17-6000/1.17)×25%=213.68(元)税后利润=(7000/1.17-6000/1.17)-213.68=641.02(元)纳税合计=145.3+213.68=358.98(元)在税后利润相同的情况下,商场选择假定2更节税。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方案2:购满100元赠送价值30元商品税法规定:企业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

不属于捐赠,应将总的销售额按各项商品的公

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销售收入。行为界定:买一赠一组合销售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应纳增值税:10000/1.17×17%-6000/1.17×17%-1800/1.17×17%=319.66(元)应纳所得税:(10000/1.17-6000/1.17-1800/1.17)×25%=470.09(元)税后利润:(10000/1.17-6000/1.17-1800/1.17)-470.09=1410.25(元)纳税合计:319.66+470.09=789.75(元)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方案3:购满100元赠送30元优惠券行为界定:相当于是赠送消费者30元的商品,视同销售税法规定:购买者适用优惠券购买货物时,应在发票上注明货物名称、数量及原价和返券抵顶金额,按实际收入的价款确认销售额;未按上述规定在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对使用返券兑换的货物,按视同销售确认销售额。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在销售发票上注明时:应纳增值税:10000/1.17×17%-6000/1.17×17%-1800/1.17×17%=319.66(元)应纳所得税:(10000/1.17-6000/1.17-1800/1.17)×25%=470.09(元)税后利润:(10000/1.17-6000/1.17-1800/1.17)-470.09=1410.25(元)纳税合计:319.66+470.09=789.75(元)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方案4:购物满100元返还30元现金

行为界定:

这种促销表明企业并没有对其所出售的商品进行降价,所以消费者有权要求企业按购买商品的实际价格开具发票,最终企业必须就发票上开具的100元销售额计税。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应纳增值税:10000/1.17×17%-6000/1.17×17%=581.2(元)应纳所得税=(10000/1.17-6000/1.17-3000)×25%=104.7(元)税后利润:10000/1.17-6000/1.17-3000-104.7=314.1(元)纳税合计:581.2+104.7=685.9(元)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方案增值税所得税缴税合计税后利润折扣销售非同一发票581.20213.68794.88641.02同一发票145.30213.68358.98641.02赠商品319.66470.09789.751410.25赠购物券319.66470.09789.751410.25返现金581.20104.70685.90314.10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促销的税务筹划思路:①购销差价是筹划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如果商品购进成本较高,采用打折销售较好;反之,则采用赠送商品/购物券较好。赠送商品价值越低,成本利润率越高,现金流较小;赠送购物券,一般情况能扩大销售量,扩大企业影响,提高市场占有率。②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③进行促销的税务筹划关注促销的最终目的。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练习】预存话费送手机的思考

2002年,为推广CDMA市场,某大中型商场推出“预交话费4800元(两年)送价值3000CDMA手机一款”的促销活动,假设每台手机可抵扣进项税额200元。

分析:本条广告语背后的纳税义务?有无筹划空间?

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行为界定:视同销售每销售一部手机应纳增值税:4800×11%+3000×17%-200=838(元)筹划思路:广告语:手机+两年话费=4800元应纳增值税=4800×17%-200=616(元)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2】代理销售方式的筹划:收取代理手续费:即受托方以代理销售商品全价与委托方结算,另外收取一定金额的手续费。受托方:代理服务收入,应计算缴营业税。视同买断:即委托方以较低价格将货物交由受托方代销,受托方加价后向市场销售。受托方:商品销售的一个环节,应按其增值额计算缴纳增值税。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案例】某市区利群商贸公司用收取手续费的方式为中华制衣厂代销品牌服装,销售单价为1000元/件,每销售一件收取手续费200元。2013年1月,利群商贸公司共销售服装100件,收取手续费20000元。

思考:利群商贸公司的纳税义务如何?中华制衣厂的纳税义务如何?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案例分析:代销方利群商贸公司:应缴营业税:20000×5%=1000(元)应缴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1000×(7%+3%)=100(元)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委托方中华制衣厂(假定进项税额为7000元):应缴增值税:1000×100×17%—7000=10000(元)应缴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0000×(7%+3%)=1000(元)两公司共缴流转税:

1000+100+10000+1000=12100(元)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假如利群商贸公司按照视同买断的方式为中华制衣厂代销品牌服装,中华制衣厂按800元/件出售服装给利群商贸公司,利群商贸公司再按1000元/件对外销售。其它资料不变。思考:利群商贸公司的纳税义务如何?中华制衣厂的纳税义务如何?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案例分析:代销方利群商贸公司:应缴增值税:

1000×100×17%—800×100×17%=3400(元)应缴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3400×(7%+3%)=340(元)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委托方中华制衣厂(假定进项税额为7000元):应缴增值税:800×100×17%—7000=6600(元)应缴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6600×(7%+3%)=660(元)两公司共缴流转税:

3400+340+6600+660=11000(元)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分析结果:

视同买断方式:利群商贸公司少缴营业税1000元,但多缴增值税3400元,取得收益减少了2640元(3400+340-1000-100)元;中华制衣厂少缴增值税3400元,但多取得收益3740元。委托双方流转税总体税负减少1100元。【启示】在代理销售业务中,委托双方应争取采取视同买断方式。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3】视同销售的筹划甲企业(一般纳税人)生产销售货物,销售模式:由甲企业将生产出的产品运送到全国各分支机构,同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各分支机构将货物销售出去。分支机构向客户开具发票,收取货款,再汇总给甲企业。正常情况从产品储藏到购买方的周期是两三个月。2009年1月将货物移送各分支机构,货价2000万,成本1200万。3月个分支机构将该批货物销售给购买方,价款2100万,销售成本2000万。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分析:甲企业1月移送货物视同销售:销项=2000×17%=340(万)分支机构1月收到发票,进项抵扣:340(万)3月销售,销项=2100×17%=357(万)甲企业在货物出厂时计算并申报增值税销项,但两个月后才有可能受到货款和税费,对于甲来说提前垫付了资金,若货物滞销,垫付时间还会更长。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方式筹划思路:由甲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寄给各地方客户,收取的货款直接汇到甲银行账户,这样甲分支机构未向客户开具发票也未收取货款,因此可由甲统一缴纳增值税。这种方式,甲1月发货往各分支机构,不计算缴增值税。3月分支机构销售时,甲根据分支机构的销售清单,计算增值税销项:2100×17%=357(万)

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结算方式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是什么?直接收款方式、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预收货款方式、委托他人代销货物等

结算方式的筹划就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采取有利于本企业的结算方式,推迟纳税时间,获得纳税期的递延。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结算方式筹划基本思路:(1)收款与发票同步进行,求得采购方理解的前提下,未收到货款不开发票。(2)尽量避免采用托收承付与委托收款的结算方式,以防止垫付税款。(3)在货款一时无法收回或部分无法收回时,可选择赊销/分期收款方式,尽量回避直接收款方式。(4)尽可能采用支票、银行本票和汇兑结算方式。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结算方式选择结算方式时注意问题:(1)商品的市场情况(供不应求)。(2)委托他人代销货物时,事先考虑受托人状况。(3)购买方的具体情况。(4)合同的签订与管理。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结算方式【案例】甲企业9月1日销售机床一台,价值2000万元,产品成本为1500万元,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因为购货企业资金困难,货款无法一次收回。思考:如何选择销售结算方式?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结算方式案例分析:如果按照直接收款方式销售产品,甲企业9月份实现的该机床的销项税额为340万元;如果甲企业同购货企业达成分期收款的协议,协议中注明10个月收回货款,每月30日前购货企业支付货款200万元,则每个月的销项税额为34万元。

结论:采用分期收款的方式使企业能够分期实现税款,减轻企业税收压力,使增值税税负趋于均衡。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结算方式【案例】2004年5月3日,青岛市某机械制造公司A,与扬州市某设备租赁公司B签订一购销合同,由A向B出售某种型号的混凝土搅拌机5台,共3000万元。双方采用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A公司于当日向B发货,并到银行办理了托收手续。6月3日,B收到A的搅拌机。在对设备进行检查后,B称该批设备不符合合同要求,拒绝付款并退回设备。诉讼中,由于该批设备确实和合同要求有一定差异,B胜诉。在此期间B已另找卖家,不打算和A继续交易。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结算方式案例分析:

按税法规定,采取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纳税义务时间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所以A于5月3日产生纳税义务420万元(A搅拌机可抵扣进项税额90万)

结果A与B的交易没有最终成立,但却垫交了420税款。筹划思路:

签合同时努力谈判:分期收款方式交易:5月3日发货当天,向B收1000万的部分货款;对方收货并验收后,8月3日在售剩余2000万部分。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价格销售价格的筹划:与税收筹划有关的定价策略有两种表现形式:

1、关联企业转让定价2、薄利多销形式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价格1、如何通过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实现递延纳税?关联企业:是指与企业有以下之一关系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①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拥有或者控制关系;②直接或间接的同为第三者拥有或控制;③其他利益上相关联的关系。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价格转让定价:

又称转移定价,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有经济联系的企业各方为均摊利润/转移利润而在产品交换/买卖过程中,不依照市场买卖规则和市场价格进行交易,而是根据其共同利益/最大限度地维护其收入进行的产品/非产品转让。【案例】3-7:80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销售价格【注意】:只能适度压低价格企业/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一)应纳税额的计算(二)销售业务的税收筹划(三)购货业务的税收筹划

进货渠道的税收筹划兼营免税/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的筹划其他方面的税收筹划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一)进货渠道的税收筹划一般纳税人购货渠道的选择:⑴一般纳税人: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17%)⑵小规模纳税人:①可由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3%)

(管理科学、核算精确)②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存在一个特定的价格折扣优惠,使一般纳税人从一般纳税人供应商或小规模纳税人供应商的购进货物的成本相同。

假设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金额(含税)为A

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金额(含税)为B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的净利润为:=不含税销售额-购货成本-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所得税=(不含税销售额-进货成本-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所得税税率)

A÷(1+增值税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A÷(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不含税销售额-A÷(1+增值税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A÷(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1-所得税税率)……………①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的净利润额为:=不含税销售额-进货成本-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所得税=(不含税销售额-进货成本-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1-所得税税率)={不含税销售额-B÷(1+征收率)-[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B÷(1+征收率)×征收率]×(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1-所得税税率)………②税务机关代开发票上注明的征收率令两式相等,则:{不含税销售额-A÷(1+增值税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A÷(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1-所得税税率)={不含税销售额-B÷(1+征收率)-[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B÷(1+征收率)×征收率]×(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1-所得税税率)A÷(1+增值税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A÷(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B÷(1+征收率)+[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B÷(1+征收率)×征收率]×(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A÷(1+增值税税率)-A÷(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B÷(1+征收率)-B÷(1+征收率)×征收率×(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则:

A/(1+增值税率)×[1-增值税税率×(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B/(1+征收率)×[1-征收率×(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购进净成本当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时,A÷(1+增值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10%)=B÷(1+征收率)×(1-征收率×10%)(1+征收率)×(1-增值税税率×10%)B=-------------------------------------×A

(1+增值税税率)×(1-征收率×10%)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当增值税税率=17%,征收率=3%时,B=(1+3%)(1-17%×10%)/[(1+17%)×(1-3%×10%)]×A=A×86.80%

当小规模纳税人的价格为一般纳税人的86.8%时,两种纳税人处采购货物取得的收益相等。当小规模报价>86.8%时,向一般纳税人采购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抵扣的税额大于小规模给的折扣。当小规模报价<86.8%时,向小规模纳税人采购更有利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如果从小规模纳税人处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

(1+征收率)×(1-增值税税率×10%)B=-------------------------------------×A

(1+增值税税率)×(1-征收率×10%)=A×(1-增值税税率×10%)/(1+增值税税率)一般纳税人抵扣率小规模纳税人抵扣率价格优惠临界点(含税)17%3%86.80%17%084.02%13%3%90.24%13%087.35%11%3%92.05%11%089.10%6%3%96.88%6%093.77%

【案例】甲公司(一般纳税人)欲购进一批原料生产加工产品,现有ABC三家公司同时向其推荐同样货源。A公司是一般纳税人(17%),能够提供专用发票;B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能提供税务机关代开专用发票(3%);C公司为个体经营者只能提供普通发票。A公司原料售价15000元,B公司售价13000元,C公司售价12000元;甲公司产品售价18000元(均为含税价),城建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3%。甲公司应如何选择购货对象?从含税价格比率临界点原理分析:B公司临界点售价应为:15000×86.80%=13020(元)C公司临界点售价应为:15000×84.02%=12603(元)从ABC三公司的实际报价来看,选择从C公司处购买。从企业实际的税负和税后收益角度来看:从A公司采购:应纳增值税=18000/1.17×17%-15000/1.17×17%=435.9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435.9×(7%+3%)=43.59元应纳所得税=[(18000-15000)/1.17-43.59]×25%=630.13元税后利润=[(18000-15000)/1.17-43.59]-630.13=1890.38元从B公司采购:应纳增值税=18000/1.17×17%-13000/1.03×3%=2236.7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2236.7×(7%+3%)=223.67元应纳所得税=

(18000/1.17-13000/1.03-223.67)×25%=634.9元税后利润=

(18000/1.17-13000/1.03-223.67)-634.9=1904.69元从C公司采购:应纳增值税=18000/1.17×17%=2615.38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2615.38×(7%+3%)=261.54元应纳所得税=

(18000/1.17-12000-261.54)×25%=588.46元税后利润=

(18000/1.17-12000-261.54)-588.46=2534.62元A公司B公司C公司增值税435.92236.72615.38城建税及附加43.59223.67261.54企业所得税630.13634.9588.46总税负1109.623095.273465.38税后利润1890.381904.692534.62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一般纳税人进货渠道筹划思路:小规模纳税人价格折扣大于临界点比例时,选择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进货整体利润更高。

如果采购的货物是用于在建工程、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非应税项目,则只需要比较各自的含税价格即可。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思考:小规模纳税人购货对象的选择应如何进行考虑?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二)兼营免税/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的筹划税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用于生产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产品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原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1、是否准确划分免税/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的选择

兼营免税/非应税项目,应当正确划分其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①应税项目与免税/非应税项目的进项税可划分清楚的:用于生产应税项目产品的进项税额可按规定抵扣用于生产免税/非应税项目产品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②应税项目与免税/非应税项目的进项税不能正确划分的:不得抵扣进项税=当月全部进项税×(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2.兼营免税/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核算的筹划

筹划思路:将按税法规定计算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与免税项目、非应税项目不应抵扣的进项税额对比。①如果前者>后者,则应正确划分并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②如果前者<后者,则无需核算时正确划分,而改按税法规定公式计算不得抵扣进项金额。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案例】某商业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既销售面粉,又兼营餐饮服务。本月从粮油公司购得面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款为13万元,当月将该批面粉的60%用于销售,取得不含税收入95万元,另外40%用于加工面条、馒头等取得收入45万元。思考:该公司应如何选择核算方式?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案例分析:面条、馒头销售属于非应税项目:①划分不清非应税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13×45/(45+95)=4.18(万)②正确划分各自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13×40%=5.2(万元)结论:正确划分进项税额反而多交增值税5.2-4.18=1.02万【案例3-10】P84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三)其他方面的税收筹划1、采购结算方式的筹划采购结算方式:赊购;直接付款筹划思路:①未付出货款,先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②尽量使销售方接受托收承付与委托收款结算方式③尽量采取赊购和分期付款方式,自身获得足够的资金调度时间④尽可能少用现金支付。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2、进项税额抵扣时间的筹划①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专用发票必须自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到税务机关认证,通过认证的专用发票应在认证通过的当月申报进项税额抵扣,否则不予抵扣。②取得非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专用发票工业企业:购进货物验收入库后商业企业:购进货物全部付款后一般纳税人接受应税劳务:全部付款后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筹划思路: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专用发票的:应在取得发票后尽快到税务机关进行认证。取得非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专用发票的:工业应加快验收入库时间商业企业尽量将付款合同按日期开成多个延期付款合同

在税率的税收筹划中,应掌握不同税率的适用范围。特别对于兼营不同税率产品的纳税人,一定要分别核算各自的销售额,杜绝从高适用税率的情况发生。增值税税率是多少?三、增值税税率的税收筹划三、增值税税率的税收筹划税率/征收率适用范围17%销售/进口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13%销售或进口税法列举的货物11%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基础电信服务6%现代服务业(除有形动产租赁)、增值电信服务零税率纳税人出口货物;列举的应税服务3%征收率一般纳税人简易办法征税适用、小规模纳税人筹划原则:争取“高进低出”政策。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的产品和经营范围。三、增值税税率的税收筹划四、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税收优惠的有关规定:⑴免税项目: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2.避孕药品和用具3.古旧图书(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6.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7.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其他个人)四、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⑵其他优惠项目:

对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鼓励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规定;有机肥产品免税等⑶起征点:仅限于个体工商户、其他个人⑷小微企业的优惠四、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案例】B市牛奶公司主要生产流程如下:饲养奶牛生产牛奶,将产出的新鲜牛奶再进行加工制成奶制品,再将奶制品销售给各大商业公司,或直接通过销售网络转销给B市及其他地区的居民。奶制品的增值税税率适用17%,进项税额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向农民个人收购的草料部分可以抵扣13%的进项税额;二是公司水费、电费和修理用配件等按规定可以按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四、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假定每年公司从农民生产者手中购入的草料金额100万元,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13万元,其他水电费、修理用配件等进项税额8万元,全年奶制品销售收入500万元。

思考:该公司增值税负担如何?是否存在筹划空间?四、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案例分析:应纳增值税额=500×17%-(13+8)=64(万元)增值税负担率=64÷500×100%=12.8%饲养生产原奶不能享受农业生产者免税政策;奶制品生产使用原奶不能享受收购农产品依买价13%计算抵扣进项税的政策。筹划思路:如何增加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四、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筹划方案设计:公司将整个生产流程分成饲养场和牛奶制品加工厂两部分,饲养场和奶制品加工厂均实行独立核算。

饲养场:属于农产品生产单位可免征增值税;

奶制品加工厂:从饲养场购入的牛奶可以抵扣13%的进项税额。四、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假定饲养场销售给奶制品厂的鲜奶售价为350万元,其他资料不变。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500×17%-(350×13%+8)=31.5(万元)税负率=31.5÷500×100%=6.3%筹划结果验证:节省增值税额=64-31.5=32.5万元,节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合计3.25万元,税收负担率下降了6.5%。五、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一)出口退税的有关规定(二)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五、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一)出口退税的有关规定增值税退(免)税:是指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退还其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已缴纳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的适用范围和出口退税的条件?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出口退税计算办法?五、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基本政策内容举例免税并退税免销售环节销项税,退出口前进项税(有规定退税率,非完全退税)只免不退免销售环节销项,出口前免税(没有税负)或未核算进项。来料加工复出口;小规模出口;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等不免也不退出口环节视同内销征增值税,不退还出口销售环节以前负担的税款原油;木材;纸浆;山羊绒等五、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2、免并退税的范围企业范围:1、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2、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3、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企业4、外商投资企业5、特准退(免)税企业五、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一般退(免)税货物范围,一般应具备的四个条件:1、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2、必须是报关离境的货物;3、必须是财务上作销售处理的货物;4、必须是出口收汇已核销的货物。特准退(免)税货物范围(略)五、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3、出口货物退税率

出口货物应退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现行出口货物的9档增值税退税率:17%、15%、14%、13%、11%、9%、8%、6%、5%。五、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4、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只有又免又退的情况下才使用退税办法适用范围“免抵退税”自营和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生产企业“免退税”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外贸企业生产企业“免抵退”原理:生产产品产品出口内销销项:进项:销项:进项:免税退税计算抵扣五、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免抵退税的含义:免:免征出口销售的销项税;抵:外销应退进项税抵减内销应纳税额;退:外销应退进项税大于内销应纳税部分。抵税是为了简化征管手续,不用一边交税,一边退税,而是综合考虑。五、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一(进项税额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外销额×(出口货物适用税率一退税率)2.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外销额×退税率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应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与“免抵退税额”中的较小者4、(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例】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14年6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4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68万元通过认证。上期末留抵税款5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要求: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①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②当期应纳税额=100×17%-(68-8)-5

=17-60-5=-48(万元)③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④当期应退税额=26(万元)⑤当期免抵税额=26-26=0(万元)⑥6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22(48-26)万元【练习】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14年4月的有关经营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34万元通过认证。上月末留抵税款3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要求: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①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200×(17%-13%)=8(万元)②当期应纳税额=100×17%-(34-8)-3

=17-26-3=-12(万元)③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④当期应退税额=12(万元)⑤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26-12=14(万元)出口货物使用了免税购进的原材料:如果出口货物使用了免税购进的原材料,应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购进免税原材料的金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原材料购进额×(出口货物征税率-退税率)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外销额×(出口货物适用税率一退税率)一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原材料购进额×退税率免抵退税额=外销额×退税率一免抵退税额抵减额【例题】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14年8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额34万元通过认证。当月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100万元。上期末留抵税款6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①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100×(17%-13%)=4(万)②当期应纳税额=100×17%-(34-4)-6=-19(万)③出口免抵退税额=200×13%-100×13%=13(万)④应退税额=13(万元)⑤当期免抵税额=0(万元)⑥8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6(19-13)万元。【练习】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5%。2014年10月生产经营情况如下:(1)外购原材料、燃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支付价款850万、增值税144.5万,已验收入库;(2)外购动力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支付价款150万、增值税25.5万元,其中20%用于企业基建工程;(3)以外购原材料80万元委托某公司加工货物,支付加工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万元、增值税5.1万,支付加工货物的不含税运输费用10万元并取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4)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300万,支付销售货物运输费用18万并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5)出口销售货物取得销售额500万。采用“免、抵、退”法计算企业10月应纳/应退的增值税。①进项税额合计=144.5+25.5×80%+5.1+(10+18)×11%=173.08(万元)②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500×(17%-15%)=10(万元)③应纳税额=300×17%-(173.08-10)

=-112.08(万元)④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500×15%=75(万元)⑤应退税额=75(万元)⑥留抵下月抵扣税额=112.08-75=37.08(万元)免退税法的计算:应退税额=外贸收购不含增值税购进金额×退税率【例】某进出口公司本月出口A产品1000件,进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单价50元/件,计税金额50000元,退税率13%,计算应退税额。应退税额=50×1000×13%=6500(元)1、选择经营方式2、选择出口方式3、选择生产经营地4、选择免税料件免抵退税额方法五、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一)出口退税的有关规定(二)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1.选择经营方式自营出口(含进料加工)----免、抵、退来料加工----不征不退五、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五、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1)退税率<征税率时的税收筹划

【案例】某出口型生产企业采用进料加工方式为国外A公司加工化工产品一批,进口免税料件价值1000万元,加工完成后返销A公司售价1800万元,为加工该批产品耗用辅料、备品备件、动能费等的进项税额为20万元,该化工产品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试分析该企业的纳税义务情况?五、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①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1800×(17%-13%)-1000×(17%-13%)=32(万)②当期应纳税额=0-(20-32)=12(万元)③出口免抵退税额=1800×13%-1000×13%=104(万)④应退税额=0⑤应纳税额=12(万元)如果企业采用来料加工方式:则比进料加工方式少纳税12万元。进口免税出口免税不退税五、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若上例中的出口销售价格改为120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案例】某出口型生产企业采用进料加工方式为国外A公司加工化工产品一批,进口免税料件价值1000万元,加工完成后返销A公司售价1200万元,为加工该批产品耗用辅料、备品备件、动能费等的进项税额为20万元,该化工产品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