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吸光光度法15.5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15.4显色反应和显色条件的选择15.3分光光度计15.2光吸收定律15.1吸光光度法概述15.6吸光光度光法的应用15.1吸光光度法概述利用溶液颜色的深浅来测定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这种测定方法称为比色分析法。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分析的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15.1.1光的基本性质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波动性、粒子性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紫外光区:200nm~380nm
可见光区:380nm~760nm
红外光区:760nm~300μm描述其波动性的主要参数是:波长λ,频率
,光速c。三者间关系为:λ
=c具有同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光的粒子性:如光电效应,光的吸收和发射等即把光看成是带有能量的微粒流,这种微粒叫做光子或者光量子。光的能量(E)决定于光的频率和波长:不同波长组成的光称为复合光。(动画)白光(如日光)是复合光,由380nm~760nm混合而成。15.1.2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溶液为什么有颜色,其实质是什么?实验证明,溶液的颜色是由于均匀分布在溶液中的有色化合物的质点选择性的吸收了某种颜色的光所造成的。两种颜色的光若按适当比例混合,可以形成白光,这两种光称为互补色光。光的互补白光青蓝青绿黄橙红紫蓝动画如KMnO4吸收绿色光,因此KMnO4溶液呈现紫色。15.1.3吸收曲线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溶液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溶液,一部分被器皿的表面反射。IrItIaIoIo=Ia
+It+Ir分光光度法中:Io=Ia
+It在吸光光度法中,测定时都是采用同样质量的比色皿,反射光的强度基本上是不变的,其影响可以相互抵消。空白调零透过光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o之比称为透光度或透光率。用
T
表示:或从上式可以看出:溶液的透光度愈大,说明溶液对光的吸收愈小,浓度低;相反,透光度愈小,说明溶液对光的吸收愈大,浓度高。吸光度A:若光全部透过溶液,Io=It
,A=0
。若光几乎全被吸收,It≈0,
A=∞。吸光度A也可以用来衡量溶液中吸光物质对波长为λ的单色光的吸收程度,值越大,其吸收程度越大,透光率越小;反之亦然将不同波长的光透过某一固定的溶液,测量不同波长下溶液对光的吸光度,作图,图15-2400480560640720nm0.40.81.21.6AKMnO4溶液的吸收曲线DCBA
A、B、C、D代表不同浓度下的吸收曲线。(1)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λmax。(KMnO4的最大
=525nm)
(2)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λmax不变。而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λmax则不同。可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吸收曲线的讨论(3)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吸光度A有差异,A
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此特性可作为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4)在λmax处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幅度最大,所以测定最灵敏。吸收曲线是定量分析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重要依据。15.1.4吸光光度法的特点:1、灵敏度高,下限为10-5~10-6mol·L-1。适于微量分析。2、准确度较高,相对误差为2%~5%。3、操作快速简便,易于掌握。4、应用广泛。15.2溶液对光的吸收定律实验证明:若保持入射光的波长不变,溶液对光吸收的程度与溶液的浓度、液层厚度有关。15.2.1溶液对光的吸收定律一、朗伯定律:当、c、T
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液层的厚度成正比。动画数学表达式:K1:比例常数,与、c、T有关。b:溶液厚度二、比尔定律比尔定律:当、b
和T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动画数学表达式:A=K2
c三、朗伯—比尔定律(同时考虑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影响)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溶液,当和T一定时,其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成正比。数学表达式:
A=K
bc适应范围广。
当c用g·L-1表示,b用cm表示时,K用a表示,称为吸光系数,其单位为
L·(g.cm)-1
,则:四、比例系数K1、吸光系数aA=abc
a是吸光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特性常数,与本性有关,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液层厚度无关。
c用mol·L-1表示,b用cm表示时,K用ε表示,称为摩尔吸光系数,其单位为L·(mol.cm)-1。则:2、摩尔吸光系数εA=εbc摩尔吸光系数ε的讨论(1)ε是吸收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常数,不随浓度c和液层厚度b的改变而改变,仅与吸收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2)同一吸光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ε值是不同的。在最大吸收波长λmax处的摩尔吸光系数,常以εmax表示,表明该吸收物质最大限度的吸光能力,也反映了光度法测定该物质可能达到的最大灵敏度。
(3)εmax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用光度法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越高。(4)ε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1mol·L-1、液层厚度为1cm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ε<104反应灵敏度低104<ε<5×104反应灵敏度中5×104<ε<105反应灵敏度高ε>105反应灵敏度超高当c=1mol·L-1,b=1cm时,A=ε【例】:有一浓度为1.0g/mlFe2+的溶液,以邻二氮菲显色后,在比色皿厚度为2cm、波长510nm处测得吸光度为0.380,计算(1)透光度T;(2)吸光系数a;(3)摩尔吸光系数
。解(1)T=10-A=10-0.380=0.417
(2)(3)2+注意:因为在吸光光度法中,b是一定的,
A与c成正比,但T不与
c成正比。五、吸光度的加合性A总
=∑Ai=ε1b1c1+ε2b2c2+……εnbncn
总的吸光度等于各个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之和。或溶液的吸光度应等于溶液中各组分的吸光度之和。(组分间没有干扰)A4
A3
A2
A1溶液中多组分测定
15.2.2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
一、物理因素:
1、单色光不纯,导致负偏差。cA标准工作曲线图正误差负误差2、散射光的影响,胶体、乳浊液或悬浊液由于散射的作用使吸光度增大,或入射光不是垂直通过比色皿产生正偏差。二、化学因素1、吸光质点的相互作用,浓度较大时,产生负偏差,
朗伯-比尔定律只适合于稀溶液(c<10-2mol·L-1)。2、平衡效应,物质的离解、缔合、互变异构及化学变化引起的偏离,如:
Fe(SCN)3=Fe3++3SCN-Cr2O72-+H2O=2CrO42-+2H+
15.3分光光度计及主要部件1光源:足够的发射强度而且稳定,如钨丝灯2单色器:采用棱镜或光栅获得单色光。3吸收池:比色皿,厚度0.5、1、2、3cm等。4检测器:光电池或光电管。光源单色器检测系统吸收池动画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结构示意图分光光度计的分类以及721
/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见实验教材。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外形示意图15.4显色反应和显色条件的选择显色反应和显色剂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利用显色反应把待测组分X
转变为有色化合物,然后再进行测定。使试样中的被测组分与化学试剂作用生成有色化合物的反应叫显色反应。mX(待测物)+nR(显色剂)=XmRn(有色化合物)
显色反应主要有配位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绝大多数是配位反应。15.4.1对显色反应的要求1、灵敏度高,选择较大的显色反应。避免共存组分干扰。2、选择性好,显色剂只与被测组分反应。3、有色物组成固定,如:Fe3++磺基水杨酸→三磺基水杨酸铁(黄色)
(组成固定)Fe3++SCN-→FeSCN2+、Fe(SCN)2+……(组成不固定)4、有色物稳定性高,其它离子干扰才小。如三磺基水杨酸铁的Kfθ
=1042,F-
、H3PO4
对它无干扰。5、显色过程易于控制,而且有色化合物与显色剂之间的颜色差别应尽可能大。15.4.2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1、显色剂用量
,适当过量。适宜的用量通过实验求得c(R)Ac(R)Ac(R)A在pH=2~3Fe(ssal)+在pH=4~7Fe(ssal)22-在pH=8~10Fe(ssal)3在pH>12Fe(OH)3棕橙色
沉淀黄色紫红色2、溶液酸度,既要防止被测离子生成沉淀,又需防止有色配合物离解。有效的方法是加入缓冲溶液(考虑干扰)磺基水杨酸5、溶剂,有机溶剂会降低有色物的离解度,从而提高显色反应的灵敏度。6、共存干扰离子的影响及消除(1)
控制酸度,使干扰离子不显色。3、温度,通过实验找出适宜的温度范围。4、时间,在颜色稳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比色测定。(3)
改变干扰离子价态,测Ni2+时,Fe2+
有干扰,加入氧化剂,Fe2+→Fe3+.(4)
分离干扰离子,用萃取、沉淀、电解、离子交换等方法。还可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和入射光的波长等方法来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2)
加入掩蔽剂
,如用SCN-测定Co2+时,Fe3+有干扰,加入F-,Fe3++6F-=FeF63-,Fe3+
被掩蔽。
离子交换法用于Fe3+、Al3+分离时.先用HCl溶液处理试液,使铁、铝分别以FeCl63-、Al3+形态存在。然后经过阳离子树脂交换柱,此时Al3+留在柱上,而FeCl63-流出柱子,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色谱分离法,若在充填硅胶、活性氧化铝、纤维素等载体的柱子上进行,则称为柱上色谱分离法;若用滤纸作载体,则称为纸上色谱分离法。
溶剂化合物萃取体系,例如磷酸三丁酯萃取FeCl3。
某些无机化合物萃取体系,例如CCl4萃取I2。15.4.3分光光度法常用的显色剂(一)、无机显色剂钼酸铵法(测P、
Si、W),过氧化氢法(测V5+、Ti4+)(二)有机显色剂(主要使用)1、O,O给电子螯合剂:铬天菁S(CAS)、苯基荧光酮(PF)2、O,N给电子螯合剂:偶氮胂III等3、N,N给电子基团:邻二氮杂菲(测Fe)等4、带含硫基团的螯合剂:双硫腙(测Cu、Pb、Zn、Cd、Hg等)15.5测定条件的选择15.5.1、选择合适波长的入射光(最大)例测KMnO4,选最大=525nm。但在有K2Cr2O7存在时,则应选
=545nm。原则:使溶液的吸光度能真正反映待测物的浓度。在吸光度测量中,作为比较的溶液或溶剂称为参比溶液或空白溶液。15.5.2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1)试样、试剂、显色剂都无色时,用纯水作参比。(蒸馏水空白)(2)试样无色,试剂、显色剂有色,采用不加试样的空白溶液作参比。√(试剂空白)(3)试样有吸收,而显色剂等无色,可采用不加显色剂的试样为参比。(试样空白)(4)均有色,有吸收,对试样加入掩蔽剂,褪色后再加显色剂等作为参比。(褪色空白)15.5.3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透光率读数的准确度是仪器精度的主要指标。测定结果的精度常用浓度的相对误差dc/c表示。若透光率刻度的读数的绝对误差为∆T=1%,用不同的T代入上式,可得相应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c/c,作图,由图可见:1、T在15%~65%(A=0.8~0.2)范围,相对误差较小。2、T=36.8%(A=0.434),相对误差最小。0.20.40.60.81.00246810T0.368控制吸光度在适宜的范围内(A=0.2~0.8)
(1)控制试样的量或溶液的稀释程度来控制溶液浓度。
(2)选择不同厚度的比色皿。【例】某一有色溶液在2.0cm的吸收皿中,测得透光率T=1%,若仪器透光度的绝对误差△T=0.5%,计算(1)测定的浓度的相对误差△c/c(2)为使测得吸光度在最适读数范围内,溶液应稀释或浓缩多少倍?(3)若浓度不变,而改变比色皿厚度(0.5cm,1.0cm,2.0cm,3.0cm),则应选择那种厚度的吸收皿最合适,此时△c/c为多少?解
(1)
(2)A=-lgT=-lg1%=2设有色溶液原始浓度为cº,当b一定时,A=εbc=Kc,要使A=0.2~0.8,则即稀释2.5~10倍
(3)当c一定时即cº,A=εbc=Kb,要使A=0.2~0.8,则bº=2cmb=0.5cm11.6吸光光度法的应用11.6.1常用方法1、目视比色法:用眼睛比较溶液颜色深浅以确定物质含量。(也叫标准色阶法)12345
标准系列溶液待测溶液目视比色法的原理是根据朗伯——比耳定律相同条件下显色且是同一种有色物质,所以:因为液层厚度相等:b1=b2,所以浓度相等:c1=c2
目视比色法的优点是:1、仪器简单,操作简便,适宜于大批试样分析。2、测定的灵敏度较高,适宜于稀溶液中微量元素的测定。3、复合光—白光下进行测定,因此有些显色反应不符合朗伯——比耳定律时,仍可用目视法测定。目视比色法的缺点是:1、有色溶液一般不太稳定,常常临时配制一套标准色阶,较麻烦费时。2、依靠人的眼睛来观察颜色深度,有主观误差,准确度不高,相对误差约为5~20%。铵的比色测定——标准系列法:原理:铵的测定是利用NH4+与奈氏试剂(K2HgI4)作用,生成棕黄色溶胶。
HgNH4++2HgI42-+4OH-=[ONH2]I↓+7I-+3H2OHg
溶液的颜色深浅与NH4+浓度成正比。碘化二汞基铵(碘化氨基氧汞)原理:用分光能力强的棱镜或光栅进行分光,得到的光更近似于单色光,灵敏度和准确度更高。2、分光光度法11.6.2单一组分的测量方法:1、标准工作曲线法
先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它们的吸光度,作图,同条件测未知液的吸光度,从图中查出未知液的浓度。cA标准工作曲线图Axcxc1c2c3c4c5A1A2A3A4A5cA标准工作曲线图同学们在制作标准曲线时有如下几种情况:cA标准工作曲线图cA标准工作曲线图2、标准比较法
同条件下分别测定未知液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x和A标,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应有下式:因为:所以:例:将1.000g钢样用HNO3溶解,钢中的锰用KIO4氧化成高锰酸钾,并稀释到100.0mL,用1.00cm比色皿在波长525nm测得此溶液的吸光度为0.700。一标准KMnO4溶液的浓度为1.52×10-4mol·L-1,在同样的条件下测得的吸光度为0.350,求试液中锰的浓度。解:根据:的关系有:*(3)标准加入法(主要针对浓度比较低的溶液)11.6.3高含量组分测定——示差法
1、原理
参比溶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c1。
用
c1
调节T%为100(A=0),
若被测溶液的浓度为
c2
。
A1=Kbc1A2=Kbc2结论:两溶液的吸光度差△A与浓度差△c成正比。△A=A2–A1
=Kb(c2-c1)=Kb△c2、工作曲线法
标准溶液c1、c2、c3…。以c1作参比,调A=0,测c2、c3……的△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9《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Module 6 Unit 2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 四年级上册
- 10 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基坑支护合同范本
- 船舶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3《书的历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
- 8《田忌赛马》(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 政策资金申报合同范本
- Module 6 Problems Unit 1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矿石购销居间合同范本
- 《典型的光器件AWG》课件
- 出血热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重庆三峡担保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快递运营》课件-项目一 快递运营认知
- 胶粘剂基础知识及产品详解(课堂PPT)
- 铁路总公司近期处理的七起突出质量问题的通报
- 常用洪水预报模型介绍
- 髋关节置换术男性患者留置尿管最佳时机探析和对策
- [爆笑小品校园剧本7人]爆笑小品校园剧本
- 服装工厂评估资料样本
- 二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补差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