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_第1页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_第2页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_第3页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_第4页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之五兆芳芳创作苏轼是北宋文坛改革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偏重,丰厚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气概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能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干,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示力,不但“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宕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宕词派,并且“寄妙理于豪宕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宕一派,其实苏词气概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宕,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宕、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阐发论证.一、气势恢弘、豪情澎湃的豪宕气概苏轼开创了豪宕词风,是豪宕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绮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鼓动感动或悲壮凄凉的豪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规模.(一)气势澎湃、场景宏阔雄壮气势恢弘.苏词的豪宕词有气势豪放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山河如画,一时多少好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祖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一首著名的豪宕词,澎湃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宕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恍如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大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华发早生,功业无成,难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总体来看,这首词从江水的东流,感触感染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山河与人物合写,使“山河如画”与“风流人物”都得到形象的表示,写得雄浑豪宕,气象恢弘,堪称历代咏史怀古诗词之绝唱,亦开后代豪宕一派之先河,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这类词还如《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握诠》(落日绣帘卷)等.(二)直抒胸臆,自由豪宕豪情豪宕.苏轼的词注重抒情言志,直抒胸臆,自由豪宕.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抒写了作者出猎的豪兴和报国的热情,充满豪放发奋之气,抒发自己报国杀敌的志向,具有一种英雄气慨.上片开篇写“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一个“狂”字贯串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局面,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表示了猎者威武豪放的气概.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显出其“狂”劲和豪兴.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倡议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为豪宕不羁,在此加上“酒酣”,就显得加倍豪情洋溢了.这类词还有《南乡子》(旌旗满江湖)、《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江汉西来)等.(三)拓展了词境,涌入了生活波澜内容普遍.苏轼的词题材众多,凡诗文所能写的内容均可入词.如:《浣溪沙》五首,他第一次把农事写入词里.其三“麻叶层层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有着浓郁的生活力息;“捋春捣,欠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反应了民间的疾苦.其四“簌簌衣中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及其五“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什么时候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元是此中人.”其四、其五两首词展示了普普通通的农村生活画面,读来清新可爱.苏轼以前,还没有文人采取过这类题材,苏轼能把他的创作视野扩展到农村方面,是他在题材和词境方面的拓展.此类词还如《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临江仙》(夜归临皋)等.二、委婉缱绻、清丽柔的婉约气概苏轼打破了他以前婉约词以艳情为题材的规模,以自己的才情将婉约词推向了文雅的文学殿堂,在内容上去浮艳多雅致,形式蕴藉雅正,语言秀丽清新,情思曲折真切.(一)咏物词具有物我相融的境界咏物是苏轼婉约词的主体之一,达到了物我相融的极高境界,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歌咏,表达词人的具体感触感染.如:《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首词借咏梅花,抒发自己的忧伤之情.上阕写梅花的神貌,下阕写梅花的形貌.在词中,作者虽写的是梅花,但能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其侍妾王朝云来.概略看是赞赏梅花不畏瘴雾,实质上是纪念朝云对自己的深情.两者相契合,达到了咏物词物我融合的极致.苏轼主张神似而不满“形似”,他的咏物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艺术构想十分精妙,正是他这种艺术见地的实践.“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安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埃,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作者笔下之杨花,变更多姿,形象飞动,有比兴、有寄予,把咏物、写人、抒情结合起来.在咏花的同时,亦勾画了一个少妇的形象.上片,劈头一句“似花还似非花”,入手擒题,首先捕获住了杨花的特点.杨花与桃李等一般的花相同,因春风吹拂而开放,亦随春谢而零落;但又不合于桃李花,无芳香气息,无艳丽色彩,无诱人姿态,只有在离树飘坠之前方被人注意.这里,词人遗貌取神,跳出物象之外.“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写杨花坠落时的情态,更进一步跳出物象,把杨花写成一个刻骨相思而娇慵厌厌的思妇.“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紧承“困眼”,再以杨花之神魂,进一步写其因思成梦,梦中历尽苦辛,万里寻夫,竟被无情的黄莺惊醒,使她连梦幻中的希望也被扑灭.作者既没脱离物象,亦没为物所物,似物似人,似人似物.杨花有思,思妇有情,其实都倾注了作者飘泊异乡思归之情,其妙处是物——人——我三者结合.下片结尾三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近承“流水”,遥应“寻郎”,把思妇伤春之情推到了顶点.杨花与“离人泪”合写,起到了画蛇添足作用.这“离人泪”字面上写思妇伤春,而仔细寻味,却既反应了章质夫及其家人离别、思念之意,也包含了作者自己飘泊、沉沦的感伤以及作为被弃置之人的“惜春”而又无可奈何的幽怨.(二)言情词具有凄美、委婉的美感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苏轼以前的词人言情主题大多是写一些闺阁、相思、离愁、春花秋月等.而苏轼描写的言情词,改动了俗套,给人以凄美、委婉的文雅享受.如:《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美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记得画屏初会遇”写美妙恋爱的开始,与心上人初次相见,令人难忘.“美梦惊回,望断高唐路.”写恋爱的破灭.“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写男子对女子的相思.“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写女性的娇怩之态和心底的秘密.“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收敛眉头不说话,不是无情,是娇羞,越是这样越招人疼爱.全词以男子无尽的相思和甜美的回想作结.这是一首柔情似水的恋爱词,但风格安康.苏轼写这类歌咏真挚恋爱的词作,还有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等.前者写了他悼念原配妻王弗的,抒发的情感自然深挚、凄恻、哀婉、缱绻;后者写了一位闺中少女伤春的情怀.(三)冲破“艳科”的藩篱,提高了词品意境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融合、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创造美的意境,也是婉约词的根本特征.苏轼婉约词解脱了传统的“以艳为美”、“以俗为美”的特征,呈现出“以雅为美”的特点.如:《阮朗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绿槐高柳咽新蝉,”写了槐、柳、蝉,描绘了初夏一片阴凉清雅的庭院情况.“碧纱窗下水沉烟,”以碧纱和白烟相衬托,给人一种清静优雅的感触感染.“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又是一番园池夏季景象,给人一种动态优雅的美的感触感染.苏轼婉约词中体现“以雅为美”的其它名篇如《点绛唇》(红杏飘香)、《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等.三、超尘拔俗、潇洒闲逸的清旷气概苏轼词中数量较多、又能代表其思想特性的,是那些表示他超尘拔俗、通脱开朗、潇洒飘逸、乐不雅开朗情怀的清旷词.前人说过:苏词“词极超旷而意极平和”(吴衡《莲子居词话》,“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心与景会、神与物游,超出自我在这类词中,作者心与景会、神与物游,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从而得到超脱.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回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堪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该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离合悲欢,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首句,破空而来,奇崛异常.作者陡然提问:明月是什么时候有的?这是一个陈旧而常新的问题.明月对于人类来说,充满了神秘色彩和永恒的魅力,把关于月的这一永恒而又神秘的话题重提出来;这是一个充满理性的疑问,在那个理性之光还未点燃的朦味时代,这理性的疑问勾起人们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而对俗世的不满,这就涵蓄地表达了作者在出世与入世问题上矛盾,以及最终否认出世、复归现实的思想进程.下片对月怀人,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阐发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离合悲欢的生活哲理,并对弟弟等离此外人收回深挚祝愿.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代指明月,“共婵娟”即共明月的意思.苏轼认为,既然人类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两心沟通在一起.“但愿”句就时间而言,“千里”句就空间说.要打破时空限域,让明月这一原型使彼此别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表示了他超脱、旷达的人生态度,是一首把自然与人生高度契合的咏叹之作.另外如《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等,都是将美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超旷的襟怀融和为一,形成优美、静谧的意境和清旷、飘逸的气概,给人以美的享受.(二)襟怀旷达,清高孤独,脱离凡俗这类词无不寄寓着苏轼超尘拔俗的旷达襟怀.如:《定风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衰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顾向来萧瑟处,回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是客不雅存在,而“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缺乏萦怀之意,“吟啸”暗示意态安适,“轻”字指心情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杜甫的“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中的“轻”字意同.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触感染.“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前往到眼前景,“相迎”二字见性情.“回顾”三句说心中事,含蕴深邃,是对自己平生宦海风浪的感悟和反思,词人最后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也是苏轼“坡仙化境”的很好体现.再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描绘了清高孤独、独往独来的“缥缈孤鸿影”,《定风坡・红梅》写红梅艳如桃李又冷若冰霜的“风流标格”,《定风坡》(常羡人间琢玉郎)写女乐“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随遇而安精神等.(三)淡泊名利,乐不雅开朗,心往归隐这类词体现了苏轼清高、淡泊、听任、达不雅的思想情操,具有闲逸旷远的气概,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如:《行香子》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明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回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苏轼在词中有感于人生的虚幻、短暂和无聊,表示出对富贵荣华、争短论长等世俗不雅念的否认,以饮酒退隐的方法来超脱现实,自寻乐趣.意境清空旷淡,风格健朗飘逸,虚实结合,情景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