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住宅与聚落
第一节概说住宅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建筑类型。人类社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的出现而形成固定的居民点——聚落;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聚落分化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非农业的商业于工业为主的城市。聚落则由于城市和乡村的分野而面貌各异,城市自成体系,乡村却由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发展的延续性,一直存有早期聚落的两大特征:第一,以适应地缘(如当地的地理、气候、风土等)展开生活方式;第二,以家族(原始杜会为氏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一、住宅型制的演变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汉代—三合院、四合院隋唐—庭院住宅宋代—四合院、住宅园林化明清—北方以突出轴线的四合院为主,江南住宅根据具体环境布局。春秋—士大夫住宅根据《仪礼》记载,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由庭院组成,入口有屋3间,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既为生活起居之用,又是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堂左右为厢;堂后为寝。汉代1、继承传统的庭院住宅典型布局有的是前后扩展院落增多,有的向两侧扩展,并设高楼,有向高处发展的意图。2、坞堡:社会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为防御兵乱,兴起堡垒性质的建筑物—;外围以高墙,外观封闭,院中建有高楼,利于瞭望。隋唐、五代直棂窗回廊环绕的庭院住宅宋代里坊制解体,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城市住宅形制亦呈多样化。北宋汴梁为例,平面十分自由,有院子闭合、院前没门的,有沿街开店、后屋为宅的。有两座或三座横列的房屋中间联以穿堂呈工字形的。宋代院落周围为了增加居住面积,多以廊屋代替回廊,前大门进入后以照壁相隔,形成标准的四合院。宋代南宋江南住宅庭院园林化,依山就水建宅筑园,对后世江南城市住宅和私家园林的建造有很大影响。明清时期北方:四合院(南北轴线对称布局)江南地区:院落式住宅(对称或非对称,沿轴线布局,宅旁建有花园)二、住宅构筑类型木构抬梁、穿斗、混合式主要分布地: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北方多用抬梁式,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正房为代表。南方多用穿斗式。山墙面构架用穿斗式,提高山面的抗风力内屋用抬梁式,获得较大的室内空间竹木构干阑式主要分布地: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侗语族地区各少数民族。干栏在民间住宅中,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为主要特征。分布广,主要用于潮湿的山区或水域。木构井干式主要分布地:东北、云南等林区。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在我国原始社会便使用。因受木材长度限制之故,通常住房开间较小。砖墙承重式:砖墙支檩主要分布地: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砖普遍用于住宅砌墙并承重,是在明代。一般北方住宅多为四合院,碉楼主要分布地: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碉楼住宅与山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这些地区多山,且石为板岩或片麻岩构造,易剥落加工,取石方便。碉楼外墙为厚实高大的收分石墙。楼层内为密梁木楼层。土楼主要分布地:福建、广东、赣南等土楼是客家自三国两晋以来以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期为主,为逃避北方战乱而迁移南方的中原移民的住宅。该地区土质有较大的韧性,可以夯筑起高大的楼墙。该地区的山地又盛产硬木和竹林,硬木用于建房,竹片用作建筑骨架的拉筋。糯米、红糖是就地取材的最好凝固剂。窑洞主要分布地: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窑洞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穴居中的横穴。窑洞住宅以天然土起拱为特征,主要流行于黄土高原和干旱少雨、气候炎热的吐鲁番一带。阿以旺主要分布地:新疆南部所谓“阿以旺”,即是一种带天窗的夏室(大厅),天窗高出屋面约40—80厘米。大厅供起居、会客之用。后部做卧室,亦称冬室。室内壁龛甚多,用石膏花纹作装饰,其内可放被褥或杂物。墙面喜用织物装饰,并以此质地和大小、多少来标识主人身份与财富。屋侧有庭院,用作夏季起居休息场所。毡包主要分布地:内蒙古、新疆毡包主要是以游牧生活为主的牧民居住的建筑。也有定居式的毡包。搭建方式为先绑扎骨架,再在骨架外覆毛毡。第二节实例一、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布局轴线对称,在建筑规模、色彩上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以三进院为例,分为:前院:倒座、大门、影壁、塾内院:垂花门、正房、厢房、耳房、露地、抄手游廊后院:是家庭服务用区。布置厨、厕、贮藏、仆役住房等住宅环境特点:院内环境安静建筑主色多为青色、灰色风格朴素、实用空间组合:北京四合院二、长江下游苏南地区住宅住宅分几种等级:1、城市官式住宅由若干进院落组成多条轴线建筑特色:轴线对称,院落封闭、狭小。2、乡镇天井式住宅对称式布局一条轴线3、民间小型住宅顺应地形,平面不规则。无明显轴线,但主体建筑围成院落。三、福建客家土楼建筑形制:土楼以祠堂为中心中轴对称(保持北方四合院传统格局)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建筑特色:由外向内分为几个“环”建筑注重防卫(外环一、二层不开窗,墙厚达1-1.5米)选址注重风水河南窑洞窑洞主要有三种:靠崖窑下沉式窑洞锢窑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河南窑洞窑洞主要有三种:靠崖窑下沉式窑洞锢窑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靠崖窑下沉式窑洞组合方式窑洞与窑洞组合窑洞与地面平房组合藏式碉楼建筑布局特色:下部为储藏、牲口圈中部为起居室、卧室上部为晒台、经堂建筑外观特点:外墙收分、开窗小石墙木楼板承重结构色彩运用大胆,具有装饰效果。传统藏式建筑的古典精神宗教思想的反映建筑形式、风格、构造:古朴、粗犷,结合雪域、高山、草甸等自然景观形成令人感动和震撼的古典精神碉房:梯形体互相交结、穿插、交错、凸凹,形成错落有致的几何体构图。建筑色彩、装饰:色彩偏好:明丽、单纯、高纯度。手法大胆、构图以大色块为主色彩寓意:白—吉祥黑—驱邪黄—脱俗红—护法外墙的色彩:以白色为主,窗户一般都使用黑色窗套。门框、门楣、窗框、窗楣、墙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