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_第1页
第3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_第2页
第3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_第3页
第3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_第4页
第3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年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江大伟jiangdw360@163.com北京理工大学马研部班级公邮:bitjxds@163.com密码:bitjxds2014大变局之下,中国人面临两大问题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不同的阶级、不同集团的人们在探索下层民众以武装暴力的形式追求自己的理想,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统治阶层中一部分人主张通过自强来完成自救,这是洋务运动;士大夫中一部分提出了变法图强。下层民众的暴力革命与理想追求统治阶层的自救与自强士大夫的觉醒与变法维新Contents·目录一二三第三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下层民众的暴力革命与理想追求天平天国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影响及后果洪秀全其人从金田起义到天京陷落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兴起的社会背景玉石俱焚的周期性内乱?外患能否问鼎中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自身的入侵能力VS合适的时机这两者同时契合是很难的。中国的内乱往往具有周而复始的必然性。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兴起的社会背景在我国历史上这个周期一到,就要出现黄巢、张献忠一类的煞星。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兴起的社会背景人口激增,土地紧张?发生农民暴动的一般逻辑是: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饥民遍地→领袖揭竿→起义风起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兴起的社会背景人口激增,土地紧张?清朝当时的情况:“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总人口突破四亿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兴起的社会背景清朝当时的情况:新开垦土地增加农作物产量提升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兴起的社会背景清朝当时的情况:无视社会的发展变化,仍旧热衷于“重本抑末”的政策。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兴起的社会背景统治机器的锈蚀无法有效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控制文化修补能力弱2.洪秀全其人广东花县人,自14岁开始赴广州应试,屡试不中。

1837年,接触到基督教

《太平天日》所记初见上帝:俄而天使扶真主坐轿,迤逦从东方大路而升。……到天门,两旁无数娇娥美女迎接,主目不邪视。到天堂,光彩射人,迥异尘凡,见无数穿龙袍角帽者咸来见主。继传旨剖主腹,出旧换新,……后有天母迎而谓曰:“我子!尔下凡身秽,待为母洁尔于河。”……朕身洁净,天母乃引见天父上主皇上帝,头戴高边帽,身穿黑龙袍,满口金须拖在腹尚[上],像貌最魁梧,身体最高大,坐装最严肃,衣袍最端正,两手覆在膝尚[上]。

1843:创立拜上帝教1843年洪秀全最后一次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之后,他创立了拜上帝会,其影响源自基督教新教的中文布道书《劝世良言》。

1847年洪秀全曾到广州,参加了美国浸礼会传教士罗孝全主持的一个《圣经》读习班,欲受洗,未成。为什么是拜上帝教?白莲教:教门势力绵延不绝广收徒众,半秘密半公开地活跃于长江以北。天地会:其山堂星罗棋布于两广、福建、台湾、两湖和四川。白莲教缺乏鼓舞人心的现实政治目标,它向世俗世界着力描绘的宗教末世感就成为一片黑暗,与之相比,他们所预言的太平盛世是一种渺茫而不可捉摸的东西。反清复明白莲教和天地会信奉的是多神主义。从无生老母到玉皇大帝,从弥勒佛道关云长,兼收并蓄,诸神济济。为什么是拜上帝教?信仰单一:唯一真神是天父皇上帝用宗教戒律“天条”约束信徒,更多一点严酷和肃杀。3.从金田起义到天京陷落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金田村起义,年号太平天国,军称太平军。金田起义图太平军攻克永安图永安建制

1851年3月洪秀全在东乡称王;1851年9月,攻克永安州;1851年12月洪秀全封王:“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洪秀全永安封王诏令转战两湖

1852年,永安突围北上。进入湖南后,太平军人数激增。12月,攻克岳州,并组建了水师。武昌1852年12月下旬,太平军攻占汉阳、汉口、武昌。1853年,太平军从这里沿长江东下向南京挺进。定都天京

1853年2月9日,太平军水师战船万艘顺流东下。连下九江、安庆、芜湖,直捣金陵。3月9日,攻占南京外城,斩陆建瀛。20日破内城,杀祥厚。3月29日,东王迎天王入南京城,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太平天国时代的南京城北伐

1853年5月,林凤祥与李开芳率4万太平军北伐,兵锋一度进入直隶,逼近天津,1855年5月北伐失败。北伐军发出的军情禀报西征

1853年5月,胡以晃、赖汉英等率众西征,取安徽,二占九江、武汉三镇,下岳州,在靖港大败湘军。

1855年10月,石达开挥师江西,江西八府50余州县望风归附。至此,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尽入太平军之手。太平军大败湘军,曾国藩绝望投水击溃江南大营

1856年4月至6月太平军在天京地区击溃了清军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威胁,从此进入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太平军作战图1856年9月:天京事变1864年6月1日:天王病死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1864年7月22日:李秀成被俘,不久遇害1864年11月18日: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江西被杀1866年2月:太平军余部被彻底消灭太平天国的灭亡4.太平天国为什么会失败?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清军、地方团练、湘军、淮军、洋枪队、“借师助剿”。4.太平天国为什么会失败?主观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和致命弱点。农民政权日益封建化与腐败。农民领袖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天京事变)宗教的消极作用。(拜上帝教、迷信天命)政策策略和战略战术上的失误。(1)农民政权日益封建与腐败“迨占据扬州、苏州、杭州等城,财产富而多美色,而太平军之道德乃每下而愈况。盖繁华富丽,固足以销磨壮志,而促其灭亡也。”

——容闳《西学东渐记》

以平等为号召,事实上,等级森严,政治腐败;专制、腐败、苛政

以“有田同耕”为理想,实际上实行“照旧完粮纳税”的土地私化。承认自耕农、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生杀由天子”、“王独操威柄”。“红黄二色为天朝贵重之物”。“无官之人,仅准红色包头,其汗袍、蚊帐、足裘尤不准用”。天王轿夫六十四人,东王轿夫四十八人,以次递减,至两司马轿夫四人而止。凡各王驾出,各官兵士回避不及,当跪于道旁,如敢对面行走者斩首不留。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天父诗》

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项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问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欢喜,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十该打”太平天国天王府(2)农民领袖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

——民谣(2)农民领袖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天京事变(3)宗教的消极作用

“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就是他那种四不象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

——梁启超其宗教伦理既与中国传统伦理相悖,也不见容于西方。太平天国的宗教伦理与中国传统相背离。批孔不得人心;男女分营有悖于基本人伦

太平天国的思想也不见容于西方。

曾国藩以捍卫名教相号召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所痛哭于九原。”(《讨粤匪檄》)

罗孝全眼中的太平天国

我先前曾经是他的革命运动的朋友。……但是,在他们那里住了十五个月,我密切地观察了他的活动——政治的、商业的和宗教的——我已经完全地革面洗心,坚决反对他们。……洪秀全对我非常友好,但是,我相信他是一个狂人,完全不适宜做一个统治者。……他的宗教自由和众多的教堂结果变成了滑稽戏,在传布基督教方面完全无用。比无用还要坏。他仅仅是为了传播他自己的政治宗教,把他自己和耶稣放在同等地位。耶稣、天父上帝、他自己以及他的儿子构成对一切的统治者。”(1862年2月8日《北华捷报》)(4)政策策略和战略战术上的失误孤军北伐,主力偏安东南。未与民间秘密会社建立长期密切合作关系。孤守城市“飞地”,未能真正深入控制农村。“在人间天国里,天堂毕竟只能是一种影子。他们曾试图按自己的面貌和要求来改造世界,但现实使他们重重碰了壁。于是,从经济政治到观念,历史在绕行一周后似乎又回到了起点。时代的局限是真正的局限。太平天国的英雄们从金田到天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当封建制度还没有东西能够取代的时候,太平天国不能不回到封建制度。”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5.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影响及后果清统治者称之为“发逆”、“粤匪”孙中山首次肯定了太平天国的意义和历史地位毛泽东将太平天国列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建国后的一段时期,有拔高的倾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评价多元化。近十年来,出现完全否定的观点。不同时期、不同人物评价不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第一,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者。太平军在江西湖口打败清军

——呤俐《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第二,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颁布于1853年冬①提出了分配土地的方案,指导思想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分配土地的标准则是“田分九等”,根据产量,上上田一千二百斤,下下田四百斤,然后按等级平均分给天下臣民百姓,原则是“好坏搭配”。②提出产品和生活物资的分配方法,分配原则: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收成除足其25家每人所食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人人无私财,物物归上主”,凡麦、豆、藏麻、布帛、鸡犬等各物及银钱亦然。③制定了以平均为基础的社会基层组织制度:以二十五家为一两,既是行政单位,又是经济单位,设国库一,礼拜堂一,设两司马负责管理本两的行政、生产、分配、宗教、教育、治安、诉讼等。④整个农村社会,则按军事组织体系建立,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为一军,下为师、旅、卒、两司马。每家设一人为伍卒,平时立足农业生产,战时从事军事活动,“军”实际成为兵农合一的行政单位。①政治方面,一方面提出要加强中央集权,“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另一方面,又主张把西方某些民主精神灌注于太平天国君主制度之中。②提出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经济方案。主张保护私有财产,鼓励私人投资。主张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本国生产力。鼓励发明创造。③要求学习资本主义文化,改革本国的文化、社会风俗及司法制度。第三,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第四,具有世界意义。打击西方殖民主义,支持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果及影响(1)内战之后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在太平军与清军搏斗时间最长、斗争最为激烈的苏、浙、皖三省,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大部分地区人口锐减,田地荒芜,满目萧凉。江苏原来是人口十分稠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大都半里一村,三里一镇,炊烟相望,鸡犬相闻。经过这次战争后,竟一望平芜,荆榛塞路,有数里无居民者,有二三十里无居民者。秦末动乱,死亡2000万,占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西汉末年动乱死亡3000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五分之三;东汉末年动乱死亡3000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二;隋末动乱死亡3500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五分之四;唐末五代死亡3200万人;元末死亡1000万人;明末死亡2500万人;天平天国时期死亡3000~4000万人。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果及影响(2)太平天国运动改变了满汉关系、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造成晚清新格局。且不算李鸿章之庞大淮军系统,仅曾国藩集团,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提督者即有数十人之多;官至道员、总兵以上者又有一百数十人。保至武职三品以上者竟然多至数万人。

(据贾熟村的统计)太平天国本身所走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但却把中国不可逆转地引向了另一条道路。二.统治阶层的自救与自强立国方针的转变:守约自强洋务活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失败及其意义1.立国方针的转变:守约自强英法联军之役后清政府所得之三种“教训”

西洋的兵器及练兵之法远在中国之上。西洋人愿意把制造兵器的秘密和练兵之法教给我们。西洋人在《北京条约》签订后退出北京,表明他们也是守信义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军队的装备

重型武装——英国:阿姆斯特朗炮(后装线膛炮,制造精良,炮弹与炮管间没有空隙,射程更远,精准度更高);法军:新式的拿破仑炮(改进的前装线膛炮,1859年在意大利战争中用得很得力)。轻兵器——法军使用的是1849年试制成功的米涅式步枪;英军使用的是1852年根据米涅式步枪原理而制造的恩菲耳德式步枪。奕訢等关于守约自强的奏折(1861年1月)

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天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倘天心悔祸,贼匪渐平,则以皇上圣明,臣等竭其颛蒙之力,必能有所补救。若就目前之计,按照条约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而隐示羁縻,数年间即系偶有要求,尚不遽为大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年1月清廷批准成立,初设时名为抚夷局,后被迫改名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揽外交(对外交涉)以及同外国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制造、矿物、交通、海防、边务等各方面的大权,成为一切洋务的包办者。总理衙门大门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道光皇帝第六子,因崇尚西洋事物,人称“鬼子六”2.洋务运动的内容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纯属封建工业)(具有官僚资本主义性质)太平洋汉阳开平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天津安庆福州天津机器局安庆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上海1886年江南制造局仿制的阿姆斯特朗大炮

福州船政局下属有造船厂、铁厂等13个分厂,先后为南洋海军制造了3艘巡洋快船,排水量各为2200吨,是当时中国兵舰最大的建造基地。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金陵制造局仿制的加特林手摇机关枪洋务遗迹—上海外滩轮船招商局大楼洋务派开办民用企业1898年,上海电话局的电话接线员新式海陆军北洋海军北洋陆军

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拥有舰艇20多艘,还在辽东、山东沿海建成颇具规模的海军基地。在英国试航的靖远舰山东刘公岛北洋海军基地新式学堂

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翻译学堂

培养翻译人才工艺学堂

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军事学堂

培养新式海军人才京师同文馆大门派遣留学生1872年8月11日,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之前摄影于上海轮船招商局;小图为1905年部分第一批留学生聚会合影3.洋务运动的失败及其意义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中国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是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它不可能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抵制,但又有妥协和勾结,没有能够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但也有阻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很软弱。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观念,但又没能突破封建体制的束缚。(“中体西用”)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外国侵略者的压制破坏,不愿意中国真正强。来自封建顽固派的阻挠。洋务派本身的封建性、买办性和腐败作风。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局限。中国要想真正富强,靠几个洋务大员零敲碎打,各自为政,无法完成“求强”“求富”的使命。中国还须进行制度的变革。三.士大夫的觉醒与变法维新康有为等人的维新活动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的意义与教训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革运动20世纪初,一位爱国人士绘制的《时局图》。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肠子代表德国、蛤蟆代表法国。中国正在被瓜分。甲午战争之后洋务运动成为民族反思的对象维新人士更坚定了走改变祖宗成法的维新改良之路。洋务人士也进行了自我反思,奕曾说:“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一部分洋务人士开始承认维新之必要。甲午战败也使顽固力量发生分化,其中一部分人开始接受洋务派的东西,开始有限度意识到西方也有可学习之处。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继续王韬薛福成郑观应俄国彼得大帝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激励康熙大帝(1654~1722年)彼得大帝(1672~1725年)明治天皇同治皇帝1.康有为等人的维新活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1.康有为等人的维新活动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的变法经验;创办学会;开设学堂,等。1895年公车上书前举人聚会处——松筠庵时务学堂部分教员的合影变法运动的四个中心北京1895年创办《中外纪闻》,宣传西学。帝党官僚文廷式出面组织强学会,每10天集会一次,演讲“中国自强之学”。许多开明官吏和知识分子纷纷参加。上海康有为成立上海强学会,出版《强学报》宣传变法。张謇、黄遵宪、章炳麟、汪康年等入会,以上海为中心的维新运动迅速在东南地区发展起来。天津传播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西学启蒙运动的重要基地。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系统地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社会学说。

湖南1895年,开明官僚陈宝箴接任湖南巡抚,邀请谭嗣同回长沙主持维新活动,进行一些改革。2.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接受变法建议,发布《明定国是诏》,正式开始变法。由此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103天中,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变法诏令,维新运动达到高潮,史称“百日维新”。故宫隆宗门内的军机章京值房类别颁布的新法改革的旧制政治①广开言路,提倡官民上书①

裁撤闲散重叠机构②

裁撤冗员③

澄清吏治经济①

中央设立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②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③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④

设立邮政机构,修筑铁路①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②裁减驿站文化①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②提倡西学,鼓励出国留学③准许自由创办报馆等文化机构④

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②改旧式书院为新式学堂军事①精练陆军,改习洋操②

添置兵轮,扩建海军裁汰旧军变法内容洋务运动是只布新不除旧,而维新运动是布新同时除旧;百日维新中所提到一些变法举措此前已在实施,变法只不过是官方对既存事实的追认。湖南长沙望城县谭嗣同墓戊戌政变

9月21日,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重新“训政”。她下旨捉拿康有为,康广仁被捕。

9月23日,下旨逮捕杨锐、刘光第、谭嗣同。

9月24日,林旭、杨深秀被捕。

9月26日,变法中的一些新政策被中止,最早被中止的就是司员士民上书的制度。

9月28日,谭嗣同等六人被杀。从10月4日开始,慈禧太后开始对光绪皇帝及珍妃身边的太监进行了整肃。10月8日光绪皇帝被囚禁在瀛台。杨深秀谭嗣同杨锐林旭康广仁刘光第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殉难图当时报纸有关谭嗣同等六人遇害的报道光绪皇帝光绪皇帝被囚禁地中南海瀛台从10月4日开始,慈禧太后开始对光绪皇帝及珍妃身边的太监进行了整肃。10月8日光绪皇帝被囚禁。

3.维新变法的意义与教训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现代化”运动

严重民族危机下的爱国救亡运动

1895年,严复发表《救亡决论》,响亮地喊了“救亡”这个词,成为中华民族行进时的主旋律。

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政治改革运动“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一切足矣”。——康有为学习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翻译的《天演论》手稿“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而中国民气为之一变”。

——革命派机关报《民报》3.维新变法的意义与教训失败原因

1898年10月,梁启超到东京后,写信给日本首相,其中分析了中国的变法比日本明治维新有三个不利条件:一是幕府与皇室有君臣之分,西太后与光绪冒母子之名;二是天皇与将军,一居京都,一居江户,形成了两个政治中心,而光绪与西后同处一宫,皇上所有举动,西后无不立知;三是天皇可以依靠强藩的武力作为基地,而光绪手下无尺寸之兵权。(1)新旧力量对比悬殊“(维新党)与守旧党比,不过千与一之比,其数极小”。——严复1898年,张之洞写了《劝学篇》,书中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强调封建制度的纲常名教是不能改变的。这本书成为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张之洞(2)“托古改制”——变法理论的缺陷

维新派的变法理论主要是康有为写的两部书——《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他宣称古文经都是伪经,今文经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并用西学来解释今文经说,随意附会,竟把孔子美化为“民主圣人”.

帝党中坚人物翁同龢评论:《新学伪经考》是“说经家一野狐也”。

这两部书所引起的今古文经之争几乎淹没了变法的主题,干扰和阻碍了变法运动。(3)脱离中国国情,全盘照搬日本模式戊戌维新是以明治维新为蓝图的,然而,两国的国情差异很大,两国政治、经济结构不同,国内、国际形势也不同。戊戌维新明治维新时间19世纪90年代末19世纪60年代末国内阶级斗争形势戊戌维新前,农民起义处于低潮。下层群众斗争主要是矛头对外的反洋教斗争,并受到清政府的利用。明治维新前,农民、市民暴动此起彼伏。统治阶级内部掌握清政府大权的满族贵族,对外妥协,对内向汉族地主势力让步,依靠湘淮系镇压农民起义,使政权暂时得到稳定。统治阶级内部虽有洋务派、顽固派、清流派以及帝党、后党之争,但总的说来离心力不大。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和分化日益激烈,形成了朝廷与幕府两大政治中心。强藩、下级武士普遍对幕府不满。两国政治结构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地主制国家。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控制地方,通过科举制选拔官吏,地方官随时被罢免、调动,难于形成离心力量。封建领主制国家。幕藩体制下,有260多个割据的藩,每个藩的领主(大名)都拥有独立、世袭的军政实权,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两国社会经济结构在封建地主土地制度下,自然经济瓦解很缓慢。民族资本主义并不是从资本主义萌芽独立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由地主、官僚、商人、买办投资新式企业而产生的,力量很弱。在封建领主制度下,商品经济比较容易发展,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要快。由于国土小,资本主义萌芽密度大,形成了几个经济中心。城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