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笔墨丹青》_第1页
第8课《笔墨丹青》_第2页
第8课《笔墨丹青》_第3页
第8课《笔墨丹青》_第4页
第8课《笔墨丹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笔墨丹青第8课新石器时代到汉代—质朴与浪漫

【本课结构】民间风情(世俗画)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起源:发展:繁荣:小结: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从顾恺之到吴道子宋代到明清——文人意趣(文人画)

一、起源:新石器时代到汉代——质朴与浪漫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源头)

岩画是一种以图形代替文字的文献宝库,故而被誉为“历史的语言”。它以质朴的手法,刻画出先民自身居住、狩猎、畜牧、征战、人物、动物、以及图腾崇拜等等与繁衍生息息息相关的场景图形。人面鱼纹盆: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奇特的人鱼合体形象,表现出古人丰富想像力。

彩陶舞蹈纹盆:这是一个轰动一时的彩陶盆。盆内壁各组小人牵手共舞,服饰划一,动作相同,头饰或为发辫摆向一致,尾饰也均朝向一个方向,说明舞者的动作、节奏、韵律都是很统一的,活泼、有趣。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源头)

鹳鱼石斧纹彩陶缸,1978

年在河南临汝阎村出土。

石斧在先民征服与改造自然

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鸟、

兽、斧的组合并非偶然。图中

鹳与鱼面对石斧,寓意着先民

对劳动生活的特殊审美气质,

与对劳动工具的崇拜,以祈求

工具保佑人们吉祥、平安和丰

收的生活。

《鹳鱼石斧图》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中国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鹳鱼石斧图》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源头):地面、岩壁、陶器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浪漫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低起源:新石器时代到汉代——质朴与浪漫1)材料:2)特点:3)原因:总结新石器时代绘画的特点?

战国楚墓帛画,绢本

墨绘

纵31.2cm

横23.2cm。

所谓“帛画”,专指古代画在丝

织物上的图画,早在专门的纸

、绢尚发明之前人们往往把字

画绘在木版、石板、器物或丝

织物上。帛画可以说是传统卷

轴画的先声。《龙凤仕女图》

1949年2月在湖南省长沙市

楚墓出土。全画的主题是祈求

飞腾的龙凤引导墓主人的灵魂

早日登天升仙

2.战国的毛笔帛画西汉、绢本,纵205cm、上横92cm、下横47.7cm

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为西汉长沙相第一代轪侯利巷妻之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绢类画迹。作品以祈颂墓主人飞升为主题。这件帛画也叫非衣,或“T”字型,画面内容依T字型的横幅和竖幅划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个部分。作品以写实的技艺表现出当时的生活,更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瑰丽的想象。《轪侯妻墓帛画》

3.汉代的神秘古拙一、起源:新石器时代到汉代——质朴与浪漫2.战国到汉代1)材料:绢帛(毛笔)、石壁2)题材:珍禽异兽、神仙魔怪3)特点:浪漫、神秘、不失古拙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源头):

1.魏晋的凸显个性的文人画魏晋画祖顾恺之《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东晋顾恺之传世名画。纵25厘米,横349厘米。主旨宣扬封建社会妇女的道德和节操,以为后人教诫。人物用游丝描,沉着有力,衣带飘洒,形象生动,山石、树木勾勒无皴,与人物的比例则大小不称。“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成为中国古代开创之作二、发展: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以三国时魏的诗人曹植的《洛神赋》为题材画制的。曹植和曹丕在河北大破袁绍时得到甄氏。曹植爱慕甄氏,一次曹植到京城朝见,得知甄氏被别人谗言而死,心里非常难过。当他在归途中经过洛水时,更激起了他对甄氏的怀恋,于是作叙事诗《感甄赋》,以后被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顾恺之就以这赋为题材,画成《洛神赋图》。洛神赋图》是一幅题材非常吸引人的作品,这幅图不只是表现了曹植《洛神赋》这一文学佳作,而重要的是顾恺之用绘画展现了文学作品所蕴含的那种真挚的情感。画中顾恺之巧妙地把诗人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洛神赋图》第一卷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整个画卷中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魏晋画祖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原因:①社会动荡引发人们对两汉儒学进行反省

②三教合一,文化多元的趋向

③士人群体的形成二、发展: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从顾恺之到吴道子合作探究:魏晋绘画凸显个性的原因?盛唐画圣吴道子《天王送子图》(摹本,局部)

吴道子改革传统的线描,用圆润丰腴、粗细变化的线条,将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统线描法,又颇有动感。被誉为“吴带当风”。

2.唐朝的雍容华贵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描绘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此作图写异域故事,而画中的人、鬼神、兽等却完全加以中国化、道教化,当是佛教与中国本土变化至唐日趋融合之势所致。《天王送子图》构思独到,气势磅礴,功力深厚,物象纷繁,给日后的宗教题材绘画尤其是佛道壁画带来深刻的影响。吴道子壁画原作已不可见,现存纸本是后人的摹本。

唐代宰相阎立本《步辇图》

2.唐朝的雍容华贵唐德宗时的宰相韩滉,擅长画牛,并有好用粗重的线条来表现牛的健壮朴厚,富有农家风情,传世的《五牛图》中各牛的动态不同,肥瘦有别,毛色互异,笔法简朴而又变化多趣,曲尽其妙。

韩幌的《五牛图》(分解)二、发展: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从顾恺之到吴道子合作探究:唐朝绘画雍容华贵的原因?原因:①政治统一②经济繁荣③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三、繁荣:宋代到明清——文人画与世俗画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一般有如下特点:(1)作者多是学者、诗人,又是画家。诗歌入画,更强调用诗来题画。书法入画,主张书画相通,强调笔法的书写性。(2)文人画多借物寓意来表达志向和意趣。(3)文人画重墨轻色;(4)在作品中将栅、兰、竹、菊、松、石等作为人格化的形象象征,以此寄托画家的情感和精神。(一).文人画1)时间:宋代以后2)原因: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使其更注重内心修养3)概况:山水画兴起并成为独立画种;更加注重意境三、繁荣:宋代到明清——文人画与世俗画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北宋的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如《千里江山图》展示祖国锦绣山河的神奇美丽。全图长12米,画面视野开阔,境界幽深,色调爽秀明快,展卷观赏,路转峰回,美不胜收,令人有壮游千里之感。

1.北宋的阳刚豪迈——国家统一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夏圭《松溪泛艇图》

南宋偏安,文人山水画描绘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像马远、夏圭作画往往把景物放在一边,被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的画作被称为“残山剩水”。

2.南宋的残山剩水——偏安江南

3.元代的孤傲空虚——异族统治八大山人《孤禽图》《鲶鱼图》

4.明清的风格独特——社会动荡画中景物萧索,枯树上栖卧四枝寒鸭,旁边一巨石之上,另一鸭单足而立,向下鼓噪而鸣,树上一鸭向上回应争鸣,另一鸭正警惕顾盼,而中间一鸭却闭目安睡,不为所动。树干、巨石均为淡墨点染而成,略加赭色渲染,笔触独放自由。寒鸭用笔较为工整,浓淡二墨兼施,略施淡彩,质感丰富,造型生动逼真,这在八大山人的作品中是少见的。其睡鸭姿态突出地反映出八大山人孤傲、冷峻的性格特点。枯木寒鸭图

朱耷(八大山人)

此画中写修竹数竿,长短有殊左斜右倾,顾盼有情。用笔刚劲圆润,疏爽飞动。竹后几根石柱挺立,水墨钩画,笔法绣挺硬气,皴擦较少却神韵俱全。竹用浓墨而石取淡笔,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妙趣横生。全图气势俊逸,傲气风骨让人感慨。墨

(二).世俗画1)时间:宋代以后2)原因: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3)概况:①描绘市井生活的题材—《清明上河图》②小说中的插图—木刻版画③具有实用性的民间风情画—年画、剪纸画等繁荣:宋代到明清——文人画与世俗画民间风情——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宋代以来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日常生活的风俗画开始发展起来。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系中国宋代长卷风俗画,原作为绢本,高25.8cm,长534.6cm。系稀世奇珍,画苑瑰宝。作者张择端系宋徽宗时画院高手,字正道,山东东武(今诸城县)人。幼年离乡,赴汴梁求学,后又习绘画,本工界画,尤擅市桥郭径、舟船车较而自成一家。《清明上河图》为张择端流传至今的唯一作品。画卷描写清明之际发生于京师汴梁(今开封)郊野汴河上土桥及东角于门市尘通街上与创新艺术相结合,不但色彩准确,而且神情逼真,精湛的制作技术与画作的迷人神韵互相辉映,弥足珍贵。该挂毯长24米,高1米,由8名织工手工打结1030万个,用时近一年完成。民间风情——市井生活市井风俗画显得较为轻松活泼,所传达的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自然而热闹的生产、生活场景,洋溢着盎然生趣。民间风情——木刻版画(小说插图)明万历年间刊本《全像三国演义》明清时期,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为了使小说剧本读来更为有趣,刻书坊开始使用木刻版画作为插图。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全国出现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三大流派。民间风情——年画民间风情——布贴画布贴画

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贴补工艺,历史悠久.又叫布堆画、布贴花、布摞花,还叫拨花。它以粗布为原料,用袋装染料直接高温染制成各种颜色,由巧手妇女剪贴而成。折射出民族社会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和审美观所赋予的光彩。民间风情——剪纸画剪纸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人们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门楣,窗面灯笼等上面,以表达喜悦感情及生活感受,因此,我们又称剪纸为“剪画”或“窗花”。时代特点新石器时代岩画,陶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浪漫战国时代至汉代帛画,毛笔画。珍禽异兽、神仙魔怪,浪漫、神秘、古拙魏晋文人画。凸显个性,体现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唐朝绘画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题材多样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成为独立画种,注重意境明清风格奇特,不拘成法民间绘画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小结中西绘画的审美特征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模仿自然,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人体美;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西方传统绘画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中国画的审美基点在于“意味”,西方绘画的基点从属于“再现”。

小结: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北宋夏圭《临溪抚琴图》

1.分为写实和写意两大风格2.不求形似,讲求神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抒发。特点:新石器时代到汉代—质朴与浪漫

【本课结构】民间风情(世俗画)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起源:发展:繁荣:小结: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从顾恺之到吴道子宋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