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原理图高级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7730ce7ff2efd98b55e05c5cfb215ee/27730ce7ff2efd98b55e05c5cfb215ee1.gif)
![第3章 原理图高级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7730ce7ff2efd98b55e05c5cfb215ee/27730ce7ff2efd98b55e05c5cfb215ee2.gif)
![第3章 原理图高级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7730ce7ff2efd98b55e05c5cfb215ee/27730ce7ff2efd98b55e05c5cfb215ee3.gif)
![第3章 原理图高级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7730ce7ff2efd98b55e05c5cfb215ee/27730ce7ff2efd98b55e05c5cfb215ee4.gif)
![第3章 原理图高级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7730ce7ff2efd98b55e05c5cfb215ee/27730ce7ff2efd98b55e05c5cfb215e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3.1创建原理图元件3.2元件库的管理3.3层次原理图设计3.4原理图电气测试3.5报表文件生成3.6原理图输出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2页3.1创建原理图元件
一、打开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
1)启动Protel99SE,进入Protel99SE主窗口。2)进入Protel99SE主窗口后,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Design”,就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
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3页在对话框中的“DatabaseFileName”栏中输入原理图元件库的项目数据库名,后缀为.ddb。按下“Browse”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新建项目数据库的存放路径,然后单击对话框中的“OK”按钮,就建立了新的项目数据库,如下图所示。
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4页
3)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打开新建文件对话框,如左途图所示。将鼠标指针移到原理图元件库编辑文档图标上,单击左键选中。4)单击对话框中“OK”按钮或直接双击“原理图元件库文档”图标,就会在设计窗口弹出一个原理图元件库编辑文档图标,在这里可以修改元件库文档的名称,例如GB.lib;按Enter键即完成修改,如右图所示。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5页
5)直接双击原理图元件库文档图标,就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主窗口。
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6页
二、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主窗口
从上页图可以看出,元件库编辑器的主窗口界面可分以下几个部分:主菜单、主工具栏、设计管理器、编辑区等。编辑区又称设计器窗口,它是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绘图页,分为四个象限。通常情况下,在第四象限靠近中心部分进行元件的编辑工作。
1.设计管理器设计管理器的“Browseschlib”分四个区域:Components(元件)区域、Group(组)区域、Pins(引脚)区域、Mode(元件模式)区域。
⒉主菜单主菜单的每个菜单下均有相应的子菜单,某些子菜单下还有多级子菜单。
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7页
3.快捷菜单
在编辑区的空白处双击鼠标右键,则屏幕上会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快捷菜单。
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8页
⒋工具栏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有主工具栏、绘图工具栏和IEEE工具栏三种工具栏。主工具栏提供了与一般常用功能对应的图标按钮,如下图所示,功能如下表3-1所示。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9页绘图工具栏,如下图所示。各按钮的功能如表3-2所示。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10页
IEEE工具栏提供绘制IEEE符号的图标按钮,如下图所示,各按钮的功能如表3-3所示。
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11页
⒌状态栏与命令行状态栏与命令行如下图所示,它位于主窗口的下方,主要是来显示鼠标指针在编辑区的位置(X:Y:)和菜单命令的简要说明及当前工作状态的指示。命令行指示当前菜单命令状态。如果当前无任何操作时,则在命令行显示IdleState-readyforcommand,指示当前正处在等待命令状态。若想打开或关闭状态栏和命令行,可分别通过执行菜单命令“View\StatusBar”“View\CommandStatus”完成。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12页
三、创建元件
在一个原理图元件库文档中,允许创建多个元件,但每个元件要单独使用一张图样。创建元件通常有两种方法。
1.手工绘制法手工绘制时一般先绘制元件符号,再添加引脚。下面以绘制NPN三极管为例进行说明:1)进入Protel99SE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主窗口,系统已自动为这个新元件打开一个空白的编辑平面,且自动将其命名为Component-1。
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13页
2)编辑平面显示比较小,不便于操作,同时我们也需要在第四象限靠近中心点附近绘制元件,这时可以使用菜单命令“View\Area”进行区间选取。3)调整编辑平面栅格的设置,执行菜单命令“Options\DocumentOptions…”,弹出下页左图所示“LibraryEditorworkspace”对话框。在对话框的右下角处有Grids项,其中Visible右边的框中显示为10,说明栅格的大小为10mil。而Snap表示的是光标移动的最小范围,为绘制斜线和箭头的方便,可将右边框中的数字改写为1。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14页
4)绘制元件符号前应依据其形状和引脚的多少确定所占方位大小,现选择NPN三极管图形纵向占4格,横向占3格。在绘图工具栏中的单击绘制直线按钮,光标变为十字状,即可在编辑平面绘制NPN三极管元件符号图形,如右图所示。注意元件符号图形的引脚处一定要位于栅格的交叉点。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15页
5)放置元件引脚。执行菜单命令“Place\Pins”光标变为十字状,并拖带一个一头端部带有圆点的引脚,这时按下键盘上的Tab键,弹出引脚属性Pin对话框,如左图所示。设置好后单击对话框下部的OK按钮,系统会自动回到光标拖带引脚状态,这时可以按键盘上的空格键使引脚旋转,移动鼠标到安放的位置,让引脚的圆点端朝外,不带圆点的端与符号图形相接,单击鼠标左键确认。但一定保证引脚的两端都要处在栅格的十字交叉点。这时鼠标仍然处于放置引脚状态,可接着放置下一引脚,待全部放置完后单击右键取消引脚的放置状态。右图为绘制的NPN三极管元件符号图形。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16页
6)给元件重新命名。执行菜单命令“Tools\RenameComponent…”,弹出下图所示“NewComponentName”对话框,将框中的名字改写为NPN。7)要接着绘制下一个元件,可以执行“Tools\NewComponent”命令,窗口又弹出“NewComponentName”对话框,你可以对新建元件命名,填入新的元件名,也可以先单击“OK”按钮默认,等绘制好元件后重新命名。这时一个空白的编辑平面就会出现,你可以绘制一个新的元件了。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17页
2.拷贝修改法下面以创建一个PNP三极管为例进行说明。
1)进入创建元件的编辑平面。2)打开被拷贝的PNP元件所在的元件库MiscellaneousDevice.ddb\MiscellaneousDevice.lib,如左图所示。找到元件PNP,如右图所示。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18页
3)执行菜单命令“Edit\Select\All”,被拷贝元件变为黄色,如下图所示。4)复制执行菜单命令“Edit\Copy”,光标变为十字状,移动光标到被拷贝元件,单击左键确定。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19页
5)粘贴进入GB.Lib元件库编辑平面。执行菜单命令“Edit\Paste”,光标上会拖带一个被拷贝的元件出现在编辑平面,这时移动光标使元件符号(蓝色部分)位于第四象限靠近中心区域,使引脚处于第二和第三象限中,单击左键确认,这时元件呈黄色说明仍处于被选中状态。可执行菜单命令“Edit\Deselect\All”,取消选中状态,如下图所示。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20页
6)修改对粘贴的元件进行修改,使之成为所需要的新元件,现在我们删除元件符号中的圆。执行菜单命令“Edit\Delete”,光标变为十字状,移动光标到圆的线上,单击左键即可删除圆,其余部分就是我们所要的新元件,如左图所示。
7)重命名执行菜单命令“Tools\RenameComponent…”,在弹出的“NewComponentName”对话框中填入新元件名PNP,单击“OK”按钮即可,如右图所示。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21页3.2元件库的管理
一、浏览管理器
在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主窗口中,左边的设计管理器有“Explorer”和“BrowseSchLib”两个标签,分别称为文档管理器标签和浏览管理器标签。当切换到浏览管理器界面时,其显示如右图所示。浏览管理器共由四个区域组成:Components(元件)区域、Group(组)区域、Pins(引脚)区域、Mode(元件模式)区域。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22页
Components(元件)区域的功能主要是查找、选择及取用元件,当我们打开一个元件库时,元件列表就会罗列出本元件库内所有元件的名称,要取用某元件,只要将选择光标移到该元件名称上,便可将该元件在编辑区进行编辑。Mask设置项用于筛选元件。“*”代表显示所有元件。元件名显示区位于Mask设置项的下方,它的功能是显示元件库里的元件名。
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23页
“Place”按钮的功能是将所选元件放置到电路图中,以便进行编辑。单击该按钮后,系统自动切换到原理图编辑平面,同时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退到后台运行。原理图编辑平面的编辑区中出现一个预放置元件。“Find”按钮的功能是搜索元件,单击该按钮后系统将启动元件搜索工具,打开元件搜索对话框,如右图所示。在该对话框中,可以设定查找对象,以及查找范围。可以查找的对象包含在.ddb和.lib文件中的元件。
FindComponent栏用来设定查找的对象。Search栏用来设定搜索方位。FoundLibraries栏显示所搜索到元件所属的元件库。
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24页
“Part”是针对复合包装元件而设计的,Part右边有一个状态栏,显示当前的器件号。
Group(组)区域的功能主要是查找,选择及取用元件集,所谓元件集就是指共用元件图形符号所有元件的集合,如7400的其他元件集合有74LS00、7400、74ALS00等。它们都是“非门”元件,引脚名称与编号都一致,所以可以共用元件图形符号,以节省元件库的空间。“Add”按钮的功能是添加元件组,将指定的元件名称归入该元件库,单击该按钮后,会出现“NewComponentName”对话框。输入指定的元件名称,单击“OK”按钮即可将指定元件添加进元件组。“Del”按钮用于将元件组显示区的指定的元件从该元件组里删除。单击“Description”按钮将打开“ComponentTextFields”对话框,如下页图所示,该对话框共有Designator、LibraryFields和PartFieldNames三个标签。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25页
Designator标签包括如下选项:Default(默认的序号)、SheetPart(如果该元件是绘图页元件,则在此处设置对应于绘图页的路径及文件名)、Description(元件描述,通常是关于本元件功能的简要说明)、FootPrint(元件包装形式,共有四栏)。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26页
“UpdateSchematics”按钮是更新原理图,如果在元件库中编辑修改了元件符号的图形,单击此按钮,系统将自动更新所有打开的原理图。
Pins(引脚)区域的功能是列出当前工作中元件的引脚名称及状态,引脚区域用于显示引脚信息。SortByName选项用于将引脚按名称排列;HiddenPins选项的功能是设置是否在元件图中隐含引脚。
Mode(元件模式)区域的主要功能是切换元件的显示模式,共有三种模式:Normal模式、De-Morgan模式、IEEE模式。将鼠标指针移到对应的选择框上,单击鼠标左键,选择框出现“小黑点”,表示元件以该模式显示。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27页
二、利用Tools菜单管理元件
除了设计管理器可以实现对元件库进行管理外,利用Tools菜单命令也可以管理元件库。Tools菜单命令如右图所示。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28页
NewComponent添加元件。
RemoveComponent删除Component区域中指定的元件。
RenameComponent对Component区域中的指定元件重命名。
RemoveComponentName删除元件组里指定的元件的名称。如果该元件仅有一个元件名称的话,连元件图也会被删除。执行该命令相当于单击Group区域的“Del”按钮。
AddComponentName在元件组里添加元件名称。执行该命令相当于单击Group区域的“Add”按钮。
CopyComponent将该元件复制到指定的元件库中。执行该命令后,会打开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选择元件库后,按“OK”按钮即可将该元件复制到指定的元件库中。注意一定要在同一设计数据库的元件库文件之间,才能完成这步操作。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29页MoveComponent将该元件移到指定的元件库中。执行该命令后,会打开与上页图所示相同的对话框。选择元件库后按“OK”按钮即可将该元件移到指定的元件库中。这里还是要在同一设计数据库的元件库文件之间,才能完成这步操作。NewPart在复合元件中新增元件RemovePart删除复合元件中的某元件NextPart切换到复合元件中的下一个元件。PrevPart切换到复合元件中的上一个元件。NextComponent切换到元件库中的下一个元件。相当于Component区域中Part右边的“〉”按钮。PrevComponent切换到元件库中的上一个元件。相当于Component区域中Part右边的“〈”按钮。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30页
FirstComponent切换到元件库中的第一个元件。相当于Component区域中“〈〈”按钮。
LastComponent切换到元件库中的最后一个元件。相当于Component区域中“〉〉”按钮。
ShowNormal相当于Mode区域中的Normal选项。
ShowDemorgan相当于Mode区域中的Demorgan选项。
ShowIEEE相当于Mode区域中的IEEE选项。
FindComponent相当于Component区域中的“Find”按钮。
Description启动元件描述对话框,相当于Group区域中的“Description”按钮。
RemoveDuplicates删除元件库中重复的元件名。
UpdateSchematics将元件库编辑中所做的修改,更新到打开的原理图中,相当于Group区域中的“UpdateSchematics”按钮。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31页3.3层次原理图设计
一、层次原理图的概念
当电路复杂时,电路原理图用一张图画不下,可画在多张图上共同表达,这样就得有一张图用来表示多张图之间的连接关系,这张图就称为上层图,而其余图就称为下层图,这就组成了二层图。如果电路十分复杂,还可以再分层,成为多层次原理图。
下页图所示为上层电路“Z80Processor.prj”,图中的六个方块图对应下层的六个原理图。下层的六个原理图如34页图至39页图所示。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32页上层方块电路“Z80Processor.prj”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33页下层电路“PowerSupply.sch”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34页下层电路“SerialInterface.sch”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35页下层电路“CPUSection.sch”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36页下层电路“Memory.sch”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37页下层电路“ProgrammablePeripheralInterface.sch”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38页下层电路“CPUClock.sch”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39页
层次电路的结构关系也可以在设计管理器中清楚地了解,如下图所示为设计管理器表示的层次式电路图的结构。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40页
二、层次原理图设计方法
用层次原理图的方法设计电路,可以从系统开始,逐级向下进行(自顶向下方式);也可从最基本的单元块开始,逐级向上进行(自底向上方式)。
一)自顶向下方式设计
1.进入原理图编辑状态1)打开“File”菜单,然后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New”选项,创建一个“原理图文档”的工作平面。2)用鼠标左键单击“SchematicTools”工具栏中的按钮,激活“WiringTools”工具栏,使其处于打开状态。如果“WiringTools”工具栏已经处于打开状态,则可以不执行此步操作。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41页
2.绘制方块电路
1)选择“Place”菜单,然后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SheetSymbol”选项,如下图所示。此操作也可按下P键,松开后按下S键。或用鼠标左键单击“WiringTools”工具栏中的按钮。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42页
2)执行绘制方块电路命令后,光标变为十字形,移动光标的位置,可以发现方块电路会随着光标移动,如左图所示。3)此时按下健盘上的Tab键,将弹出如右图所示的“SheetSymbol”对话框。在此对话框里,可以对方块电路名称、文件名以及方块电路的大小、颜色、边框等进行设置。设置结束后,用鼠标左键单击对话框里的“OK”按钮加以确认。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43页
4)将光标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确定方块电路的左上角位置;然后拖动鼠标,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再次单击鼠标左键,确定它的右下角位置。此时我们就定义好了该方块电路的大小及位置,绘制成了一个模块。下图表示了绘制的“CPUsection”电路模块。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44页
5)如果用户对方块电路的名称等文字标注的字体不满意,可以将图样画面放大,然后移动光标,使其指向该文字标注处,然后双击鼠标左键。此时将在工作平面上弹出如右图所示的“SheetSymbolName”对话框。用户可以在此对话框里改变文字说明的内容、位置、方向和颜色等。单击设置方块电路文字字体(Font)对话框中的“Change…”按钮,此时将弹出“字体”对话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此对话框里设置字体的类型、样式、大小和效果等。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45页
3.放置方块电路端口
方块电路绘制好后,需要在绘制好的方块电路上加上相应的端口。1)选择“Place”菜单,然后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AddSheetEntry”选项。此操作也可按下P键,松开后按下A键。或用鼠标左键单击“WiringTools”工具栏中的按钮。2)执行上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形。将光标移到方块电路的边缘附近,单击鼠标左键,如右图所示,此时方块电路边缘将产生一个待设定属性的方块电路端口,此端口随着光标的移动而移动。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46页
3)此时按下键盘上的Tab键,可以进入如右图所示的“SheetEntry”对话框。在这个对话框里,用户可以对方块电路端口的名称、类型、颜色和位置等进行设定。这里Protel99SE提供了四种“I/O
Type”:“Unspecified”(不指定)、“Output”、“Input”和“Bidirectional”。这里指的是端口的电学类型。还提供了四种I/OStyle:“
None”、“Left”、“Right”和“Left&Right”。这里指的是端口在方块电路上的箭头方向。“Side”选项指定了端口在方块电路的大体位置。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47页
4)拖动鼠标,方块电路的鼠标将随着光标的移动而移动,将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单击鼠标的左键将其定位,则完成了一个方块电路端口的放置。5)此时,系统仍然处于“放置方块电路端口”的命令状态,用户可以重复以上步骤,放置方块电路其他的端口;也可单击鼠标右键,或按下Esc键,回到闲置状态。完成了端口设置的“CPUsection”方块电路模块如下图所示。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48页
4.连接各方块电路
当电路原理图上所有的方块电路及其端口的定义都完成后,如下图所示,需要将具有连接关系的电气关系的端口用“Wire”和“Bus”连接,一般连接线两端的端口具有相同的名称。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49页
连接好的上层电路,如下图所示。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50页
5.由方块电路符号产生新原理图文件
1)打开设计好的方块电路图,执行菜单命令“Design\CreateSheetFromSymbol”。此命令也可用下面的操作代替:按下D键,松开后按下S键。2)执行上述命令后,光标变为十字形,将光标移动到需要生成电路原理图的方块电路上,单击鼠标左键确认。3)此时在工作平面上弹出“Confirm”对话框,提示用户确认端口输入/输出方向。此时,如果用鼠标左键单击“Yes”按钮,则所产生的方块电路的I/O端口电气特性与电路原理图中的I/O端口电气特性相同;如果用鼠标左键单击“No”按钮,则所产生的方块电路的I/O端口电气特性与电路原理图中的I/O端口电气特性相反。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51页
4)Protel99SE自动产生与原来的方块电路上文件名相同的新的电路原理图,并且已经布置好了I/O端口。如下图所示是由“CPUsection”方块电路符号生成的原理图I/O端口。如果用户对I/O端口的位置不满意,可以用移动元件进行调整。在原理图编辑平面已经布置了I/O端口,用户就可以根据电路的组成绘制具体电路。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52页
6.模块具体化
生成的电路原理图,已经有了现成的I/O端口,用户就可以按照该模块组成,放置元件和连线,绘制出具体的电路原理图,绘制电路原理图的过程在这里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的是:各个模块的电路原理图上的I/O端口符号必须与对应的方块电路上的I/O端口符号完全对应。
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53页
二)自底向上方式设计
由原理图文件产生方块电路符号,是一种自底向上的层次电路设计方法,即先设计好各模块的原理图文件,然后产生方块电路符号图。用户设计电路原理图时,一定注意设置好I/O端口,以便直接产生相应的方块电路。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File”菜单,然后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New”选项,建立一个新原理图文件;或打开某个已存在的电路原理图文件。我们这里以已经绘制好了6张“Z80Processor”的电路原理图为例加以说明,首先在同一个文件夹下新建立一个“Z80.prj”文件,如下页图所示。双击“Z80.prj”文件图标,进入其编辑平面,如下页图所示。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54页新建“Z80.prj”文件“Z80.prj”文件编辑窗口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55页
2)执行菜单命令“Design\CreateSymbolFromSheet”,如下图所示。此命令也可用按下D键,松开后按下Y键。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56页
3)这时,系统会自动弹出“ChooseDocumentstoPlace”对话框,如下图所示。用户可将光标移动到需要产生方块电路的文件,双击鼠标左键,或单击鼠标左键后按下Enter键表示确认。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57页
4)此后,系统会弹出“Confirm”对话框,要求用户确认端口输入/输出方向。确认端口的输入/输出方向后,所产生的方块电路将出现在光标上。5)移动方块电路到合适的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就确定方块电路的位置,则一个与电路原理图同名的方块电路符号生成了。如下图所示。
选YES选NO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58页
单击左键即可选中该方块电路,方块电器路四周出现8个调节块,如下图所示。这时移动光标到方块电路,按住左键移动鼠标即可拖动方块电路一起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再次单击鼠标左键,就确定了它的新位置。若想改变方块电路的大小,可移动光标到某个调节块,按住左键移动鼠标即可调节方块电路的大小。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59页
依此方法将所有下层电路原理图都生成的方块电路符号。随着生成方块电路的过程,各个电路原理图依次变为方块电路的下层文件,如下图所示。
7)当方块电路图和图中的端口调整好后,就可以进行各方块电路之间的连线。
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60页
三、不同层电路文件之间切换
1.直接用设计管理器切换文件
1)用鼠标左键单击设计管理器中有层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标前的,树状结构图打开,如右图所示。2)此时如果需要在文件间进行切换,只需用鼠标左键单击设计管理器窗口的层次结构中所要编辑的文件名即可,系统将会自动调出相应编辑器,并在工作平面上显示此图形文件。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61页
2.由上层电路文件切换到下层电路文件
1)要进入文件切换命令状态,用户可选择“Tools”菜单,然后在弹出了下拉菜单中选择“Up/DownHierarchy”选项,如下图所示。此操作也可用按下T键,松开后按H键。或用鼠标左键单击SchematiicTools”
工具栏中的按钮。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62页
2)进入文件切换命令状态后,光标变为十字形,以下图所示电路为例,移动光标到所需切换的方块电路上,单击鼠标左键或按Enter键,即可切换到此方块电路对应的下层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63页
3.由下层电路文件切换到上层电路文件
1)要进入“由下层电路文件切换到上层电路文件”命令状态,可以执行“
Tools\Up/DownHierarchy”菜单命令。此操作也可用按下T键,松开后按H键。或用鼠标左键单击“SchematicTools”工具栏中的按钮。2)光标变为十字形后,移动光标到下层电路的某个端口上,单击鼠标左键或按Enter键,即可切换到此电路原理图上一层的图形文件进行编辑。如下图所示为由下层电路切换到上层电路的过程。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64页3.4原理图电气测试
通常在电路原理图设计完成之后,网络表文件生成之前,设计者需要进行电气法则测试。其任务是利用软件测试用户设计的电路,以便找出人为的疏忽,测试完成之后,系统还将自动生成各种有可能是错误的报告,同时在电路原理图的相应位置上记号,以便进行修正。
一、打开电路原理图文件
选择执行“File\Open”菜单命令,打开需要进行电气法则测试的电路原理图文件。此操作也可用按下F键,松开后按下O键。
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65页二、设置电气检查规则
选择执行“Tools\ERC”菜单命令,如左图所示。此操作也可用按下T键,松开后按下E键。即可出现如右图所示的“SetupElectricalRuleCheck”对话框。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66页
1.“Setup”(电气法则测试选项)标签页
⑴“ERCOptions”选项栏此选项栏里可以设置进行电气规则测试的具体选项。“Multiplenetnamesonnet”:检测项中将包含“同一网络被命名多个网络名称”的错误检测。“Unconnectednetlabels”:检测项含中将包含“未实际连接的网络标号”的错误检测。“Unconnectedpowerobjects”:检测项含中将包含“未实际连接的电源或地元件”的错误检测。“Duplicatesheetnumbers”:检测项中将包含“电路图编号重号”的错误检测。“Duplicatecomponentdesignators”:检测项中将包含“元件编号重号”的错误检测。“Buslabelformaterrors”:检测项含中将包含“总线标号格式错误”的错误检测。“Floatinginputpins”:检测项中将包含“输入引脚浮空”的错误检测。“Suppresswarnings”:忽略所有的错误检测,也不显示测试的错误报告。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67页⑵“Options”选项栏“Createreportfile”:在测试结束后,系统将自动将测试结果存于报告文件*.ERC中,其主文件名与原理图的主文件名相同。“Adderrormarkers”:在测试结束后,系统会自动在电路原理图的错误处加上红色的错误提示符号。“Descendintosheetparts”:检测内容包括电路元件的内部结构。“SheetstoNetlist”:用来设置进行ERC检查的电路原理图的范围。可以激活此选项栏,选择目标文件,如下图所示。这里提供了“ActiveSheet”(当前被激活的图样)、“ActiveProject”(当前被激活的项目)和“ActiveSheetplusSub”(当前被激活的图样及其下层电路)三种选项。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68页
⑶“NetIdentifierScope”(网络识别器的范围)
此选项栏可以选择网络识别器的范围。共有三种选项,如下图所示。
“NetLabelsandPortsGlobal”:使网络标号及I/O端口标号在整个项目内的所有电路中有效,这样,在同一项目但不同图样上具有相同的网络标号或I/O端口名称的网络,可以认为是连接在一起的。此时生成的网络表会将它们看成是同一网络。此设置选项使网络号或I/O端口名称在整个项目中都可以应用。“OnlyPortsGlobal”:使得只有I/O端口可以在整个项目中被承认。此时网络标号只能在所属的图样中起连线的作用。这样,一个项目中两个相同的网络标号,如果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图样中,则产生的网络文件将把它们看成是两个无关的网络而分别定义。但是在两张图样上且具有相同名称的I/O端口,则被认为是连接在一起而作为一个网络加以定义。“SheetSymbol/PortConnections”:此选项设置使得电气连接只发生在方块电路端口和对应的下层电路的I/O端口。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69页
2.“RuleMatrix(电气法则测试矩阵)”标签页
用鼠标左键单击“SetupElectricalRuleCheck”对话框的“RuleMatrix”标签,即可进入“RuleMatrix”标签页,如下图所示。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70页
可以设置“ConnectedPin/SheetEntry/PortRuleMatrix”(有连接关系的管脚、方块电路的I/O端口和电路的I/O端口)的矩阵规则。在矩阵的横、纵坐标罗列了电路原理图中各种电气特性的管脚、方块电路的I/O端口和电路的I/O端口。矩阵中每一个方块的颜色表示此方块对应的横、纵坐标对应的管脚/端口所连接关系在电气测试的定义。绿色图标,如“InputPin”与“OutputPin”交点处的方块,表示这种电学连接关系是正确的,在电气测试的错误报告中不会显示。红色图标,如“PowerPin”与"OutputPin"交点处的方块,表示这种电学连接关系是错误的,将在电气测试的错误报告中用“Error”的字样显示出来。黄色图标,如“BidirectionalPort”与“UnspecifiedPort”交点处的方块,表示这种电学连接关系在有些时候是正确的,而在有些时候是错误的,系统将在电气测试的错误报告中用“Warning”的字样显示出来,以提醒设计者检查确认。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71页
三、进行电气规则检查
设置电气规则完成后,用鼠标左键单击“OK”按钮,退出对话框,并使系统进入文本编辑器并生成相应的错误结果的报告(存为*.ERC文件)。为观察电路中的错误,我们暂且断开电路中的两个连接点,所生成的错误报告如下图所示。
报告中逐条列出了电路原理图的电学错误。每条错误报告的第一行以“#”开头,显示了电学错误的内容;第二行后显示与错误相关联的元件管脚号和该错误在原理图上的具体位置。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72页
执行电气规则检查后,系统会在电路原理图的错误处放置红色的符号,以提示设计者注意,如下图所示。注意:“ERC”检查只能检测出电路图中连接不符合电气规则的错误,但是如果电路原理图设计中的错误不违反电气规则,则不能被“ERC”检查发现。如下图中的U4-5和U4-7、U4-3等浮空,但是由于不违反电气规则,所以在生成的“ERC”错误输出报告和电路原理图的错误显示中,没有做出相应的提示。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73页3.5报表文件生成
一、生成元件清单
元件清单主要用于整理一个电路或者一个项目文件中所有的元件,它主要包括元件的名称、标号、封装等内容。1)选择“File”菜单,然后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Open”选项,打开需要生成元件清单的原理图文件。如果此原理图文件已经打开,则此步操作可以省略。2)选择“Reports”菜单,然后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BillofMaterial”选项,如下图所示。此操作也可用下面的操作代替:按下R键,松开后按下B键。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74页
3)出现生成元件清单文件的向导“
BomWizard”对话框,用户需要确定是否生成整个设计文档的元件清单“Project”,或是只生成此图样的元件清单“Sheet”,如左图所示。确定元件清单文件的来源后,用鼠标左键单击“Next”按钮,进入下一步操作。4)进入引导程序“
BomWizard”的下一个对话框,如右图所示。在这个对话框里,主要用于设置元件清单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General”
栏里的“Footprint”和“Description”一般缺省设置在选中状态。“Library”栏里可以设置需要加入清单的库元件。“Part”栏里主要用于设置需要加入清单的自定义元件。如果用鼠标左键单击“AllOn”按钮,则所有的选项均被选中,反之,如果用鼠标左键点中“AllOff”按钮,则所有选中的项目被清除,用户可以重新进行设置。元件清单中包含的具体内容设置完成后,用鼠标左键单击“Next”按钮确认。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75页
5)进入向导“BomWizard”的列项目定义对话框,如下图所示。此对话框各栏定义如下:“PartType”:元件类型,如电容的容值、电阻的阻值等。“Designator”:元件标号,如“U1”、“C1”等。“Footprint”:元件管脚,指元件的封装名称。“Description”:元件描述,指用户对元件设定的描述和说明。完成元件清单的列项目定义之后,用鼠标左键单击“Next”按钮,引导程序将自动进入下一个对话框。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76页
6)此时引导程序“BomWizard”
设置元件清单表格式的对话框出现在工作平面内,如下图所示。Protel99SE提供了三种输出格式,可参见表3-4。单击“Next”按钮,确认元件表格输出格式的设置。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77页
7)此时弹出向导“BomWizard”
元件清单文件参数设置的提示框,如下图所示。如果用户希望检查一下参数的设置,可以用鼠标左键单击“Back”按钮,则引导程序会回到前一步供用户核实参数设置,否则可直接用鼠标左键单击“Finish”按钮以示确认。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78页
8)完成参数设置后,系统自动进入表格编辑器,同时形成后缀为.XLS的元件列表,下图表示电路原理图“dpj.sch”生成的元件清单文件。9)选择“File”菜单,然后在弹出了下拉菜单中选择“Save”选项,将生成的元件清单文件存盘保存。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79页二、生成层次项目组织列表
1)选择执行“File\Open”菜单命令,打开需要生成层次项目组织列表的项目文件。如果此项目文件已经打开,则此步操作可以省略。2)选择执行“Reports\DesignHierarchy”菜单命令。此操作也可用按下R键,松开后按下H键。3)执行上步操作后,系统将自动进入到文本编辑器,并产生后缀为.rep的层次项目组织列表。下图为“Z80”生成的一个层次项目组织列表文件。4)选择执行“File\Save”菜单命令,将生成的层次项目组织列表文件存盘。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80页
三、生成交叉参考元件列表
1)选择“File”菜单,然后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Open”选项,打开需要生成交叉参考元件列表的项目文件。如果此项目文件已经打开,则此步操作可以省略。2)选择执行“Reports\CrossReference”菜单命令。此操作也可用按下R键,松开后按下R键。3)执行上一步操作后,系统将自动进入到文本编辑器,并产生后缀为.XRF的交叉参考元件列表。下图所示为电路原理图“dpj.sch”生成的交叉参考元件列表。4)选择执行“File\Save”菜单命令,将生成的交叉参考元件列表文件存盘。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81页
四、生成引脚列表
1)选择执行“Edit\Select”菜单命令,选择需要产生报表的元件的引脚。2)选择执行“Reports\SelectedPins”菜单命令。此操作也可用下面的操作代替:按下R键,松开后按下P键。3)此时系统会将所选中的元件的引脚产生引脚列表框,如下图所示。4)在此引脚列表框内查询有关信息,主要是关于引脚所属的网络标号的信息。如“R2-1[1]”代表元件“R2”的第1引脚所属的网络标号为1。5)鼠标单击“OK”按钮,即可退出引脚列表框。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82页
五、产生网络表
1.网络表的作用
网络表即是电路原理图与印制电路板元件连接关系的文本文件。它是原理图设计软件Schematic和印制电路板设计软件PCB的接口。网络表可以直接从电路原理图转化得到,也可从已布线的印制电路板得到。概括地说,网络表有两大作用:1)网络表文件可用于印制电路板的自动布局、自动布线和电路模拟程序。2)可以将由电路原理图产生的网络表文件与由印制电路板得到的网络表文件进行比较,以核查错误。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83页
2.网络表的格式
⑴元件的声明格式元件的声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元件的声明以“[”开始,以“]”结束,其内容包括在两个方括号之间。●网络经过的每一个元件都要有相应的声明。●元件声明的内容主要有元件的标号、元件的封装名称和元件的注释文字三部分。下面是一个元件的声明的例子:[元件声明开始C3元件的标号RAD0.1元件的封装名称0.01元件的注释]元件声明结束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84页
⑵
网络的定义格式网络的定义有以下几个要求:●网络的定义以“(”开始,以“)”结尾,将其内容包括在两个圆括号之间。●网络定义中,定义该网络的名称。●网络名称定义后,列出连接该网络的各个端点。
网络定义的例子:( 网络定义开始;VCC 网络名称;R1-2 该网络的第一个端点;U1-8该网络的第二个端点;U2-7该网络的第三个端点;U1-4该网络的第四个端点;) 网络定义的结束。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85页
3.网络表的生成
产生网络表的步骤为:1)选择执行“Design\CreateNetlist…”菜单命令,如下图所示。此操作也可用按下D键,松开后按下N键。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86页
2)然后出现如下图所示的“NetlistCreation”对话框。设计者可以根据需要对生成网表文件的参数进行设置。
3)网络表参数设置完成后,可用鼠标左键单击“OK”按钮确认。之后程序会自动打开Window操作系统的记事本程序,显示生成的网络表文件,同时存为*.NET文件。
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87页
4.网络表参数设置对话框选项
(1)“OutputFormat”(输出格式)在“NetlistCreation”对话框的“Preferences”页面,用户可设置网络表的输出格式。如下图所示,Protel99SE提供了“Protel”、“Protel2”、“Protel(Hierarchical)”等38种输出格式供用户选择。默认的输出格式为“Protel”输出格式。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88页
(2)“NetIdentifierScope”(网络识别器的范围)在“NetlistCreation”对话框的“Preferences”页面,可以选择网络识别器的范围。此栏有三种选项,如右图所示。“NetLabelsandPortsGlobal”:设置使网络标号及I/O端口标号在整个项目内的所有电路中都有效。“OnlyportsGlobal”:设置使得只有I/O端口可以在整个项目中被承认。“SheetSymbol/PortConnections”:设置使得电气连接只发生在方块电路端口“SymbolEntry”和对应的下层电路的I/O端口。第3章原理图高级设计第89页
(3)“SheettoNetlist(生成网络表的源文件)”在“NetlistCrea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锻造热挤压用感应加热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警告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盖诺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楼梯电灯开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旋转发电手电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带EL背光源键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印铁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刃铣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HDPE大口径缠绕管生产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首饰包装物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燃气罩式炉应急预案
- 药剂科合理用药课件
-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2023年EnMS)
-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技术利用迁建及退役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小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问题与反思
-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08685课件
- 03三阶魔方第三层还原图解
- 小区燃气安全宣传新闻稿
-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复习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
- 信访事项复查复核流程图
- 超声科医德医风制度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