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政府对经济的微观调节第一节政府对微观经济调节的原因一、当代经济学对政府调节微观经济的原因解释微观经济调节是指国家通过调整市场经济变量(如利率、汇率等)影响微观经济主体(家庭和企业)的决策参数来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当代经济学往往从市场失灵的角度来解释政府微观干预的必要性,这些失灵主要包括:1、竞争失灵(垄断)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的条件(大量买者卖者、产品同质、资源完全流动、信息对称或完全)是很难具备的,所以,竞争往往是不充分的。垄断则是竞争不充分的极端。引起垄断的原因很多,如对生产资源的独占(南非的德比尔公司)、专利权、政府特许(铁路、供电供水)、自然垄断(规模报酬递增)等,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所以,政府一般会对垄断进行干预(管制),如对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制。2、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如吃的水果,穿的衣服等,这些物品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是“排他性”,即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使用该商品;第二是“竞用性”,即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物品。一般而言,对于私人物品领域,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物品不具有“排他性”,例如国防和公海海鱼。每个公民在享受国防安全保护服务的时候并不影响其他公民也享受到同样的服务,即使某公民拒绝为国防支付,也不会被排除在国防保护之外,公海海鱼也一样。但二者在“竞用性”方面有区别,如新出生的人口一样享受国防的保护,但原有的人口消费水平并没有降低,这说明国防还不具有“竞用性”特点,但海鱼却不是这样,某个人捕捞了一定数量的海鱼,其他人所可能捕捞到的鱼数量就会减少,所以,海鱼是“竞用性”的。经济学上通常把同时不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如国防、道路、电视广播。而把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资源”,如海鱼。对于私人物品而言,消费者必须支付市场价格才能买到该商品的用途,但对于公共物品,由于消费者在消费时不需要和其他消费者竞争,消费者即使少支付甚至不支付给生产者商品的价格,同样可以享受公共物品的权利,如果所有消费者都这样做,则消费者支付的商量就不足以弥补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产出将低于最优数量,甚至零产出,所以,在公共物品领域,资源配置是无效率的。3、经济行为的外部性20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庇古税和庇古补贴)。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车)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阿尔钦(产权经济学创始人,张五常的老师)同游日本。他们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取赶鸟费。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代与地点结果不同。两代经济学家的感慨也不同。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火车通过农田无论结果如何,其实说明了同一件事:市场经济中的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关系。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经济行为(生产或消费)对社会其他人福利的影响。更一般地说,如果个体在从事一项行为时给其他个体或社会带来危害或利益,而却并未因此支付相应成本或得到相应报酬,经济学称做存在外部性。(1)如果对其他人的影响是不利的,这种外部性称为负外部性。负外部性的例子:汽车废气、工厂的大量废气排放、宠物的狂叫、在公共场所随意抽烟等。(2)如果对其他人的影响是有利的,这种外部性称为正外部性。正外部性的例子:注射疫苗、技术创新、养蜂场的蜜蜂与果园果树花粉传播等。**技术溢出效应(technologyspillover)是一种正外部性的类型,企业的创新和设计不仅有利于企业本身,还提高了社会的技术存量,有利于整个社会。由于每个经济主体在决策时仅仅考虑到自己私人的成本和收益,而没有考虑到对社会其他人的或好或坏的影响,因此,存在外部性时,私人的成本收益与社会的成本收益是背离的,此时,会出现正外部性产品供给不足和负外部性产品过度供给。这些情况都表明:资源在存在外部性时配置效率是缺乏的。对存在外部性的经济行为,一般需要通过政府通过罚款、征税、数量管制、补贴等方法纠正这种背离。例子:当存在负外部性时,产品供给过度4、市场不完全尽管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生产成本,但是市场仍不愿提供这种产品或服务,这是市场不完全的表现。这些市场不完全有时需要政府的协调和扶持,有时则需要政府直接介入。例如,在地方的经济建设中,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建设和技术改造常常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并且资金回收期长,一般商业银行难以承受或不愿承担太高风险,中国开发银行就充当政策性银行来开展这些贷款业务。5、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是指买卖双方对同一件交易的商品信息了解程度不一样,一般产品的买方对产品质量的了解要比卖方少。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例如,在“二手车”市场里,假定买方没有其他方法检查旧车的质量,而入市的仅是好车和次车,好车车主自然只愿以较高价成交,次车车主却愿意以较低的价格脱手,而买主知道有一定的概率会买到次车便会压价。假若市场里的次车达到一定比例,买主的压价会更厉害,使得好车车主不会再往市场投入好车。结果,市场上只剩下了次车。这时,市场中就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这种现象叫“逆向选择”。以供求关系为例,“逆向选择”意味着当价格上涨时,生产者本应增加生产,但是由于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问题的存在,生产者或出于某种顾虑减少生产,从而导致市场的效率降低,市场失灵。附:信息不对称与保险市场
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由保险公司提供,其价格就是保险费用。保险公司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它对于投保人既了解又不很了解。例如汽车保险,保险公司知道,在购买汽车保险的人中,有一些人相对来说更容易出事故,这些人开车时总是漫不经心,有时还喜欢喝点酒等,如果保险公司能够事先从投保人中区分容易出事者,它就可以提高这些“高危”人群的保险价格,但是很难做到,因为漫不经心的开车者不会自动向保险公司承认自己的弱点,喜欢酒后开车者则会千方百计对保险公司隐瞒,保险公司能做的只是在续签保险合同时,提高那些已经出过事故的人的保险价格。问题还不仅仅局限于此,更坏的情况是:那些最容易出事故的开车者常常也是购买保险最积极的人。保险公司不知道他们的底细,他们自己却知道自己出事故的概率大,因而更需要保险公司的帮助,也愿意接受较高的费用(价格),而谨慎驾驶的人则相反。
结果:提高保险价格引起需求减少,在减少的需求中,主要却是那些相对“好”的投保人,留下来的则是那些容易出事故的人,这也是一种“逆向选择”。二、其他的理由1、当政府认为自由市场的均衡偏离了公平的社会目标时,也会对市场进行干预,试图引导市场均衡走向公平的状态。比如,最低工资制度等,目的是为了保护收入水平较低的群体的利益。2、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还常常补贴贫困的家庭,征收累进的所得税,提供失业保险等,因为过于悬殊的收入差距,大规模的失业,都是潜在的危害社会稳定的因素。3、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政府可能在一些关键和特别敏感的领域实行国有化,限制私人资本和外资的进入。第二节政府微观经济调节的手段政府微观调节的手段多种多样,但都是通过调整经济参数影响微观主体的决策行为。主要手段包括:一、道义劝告指政府通过书面的或口头的讲话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劝告、训诫,引导微观经济主体做出符合社会价值观、社会利益或企业自身利益的决策(案例参见教材)。道义劝告是形式最弱的一种调节手段,不存在任何后经济上的奖惩。
比较:央行的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书面形式、指示或口头通知,甚至与金融机构负责人面谈的方式向商业银行通报经济形式,劝其遵守金融法规,采取措施配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二、经济监管指国家通过设立一些专门的监督机构来检查、考察和监控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状况,评价这些活动对正常状态的偏离,并对违法违规的行为加以纠正,以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主要包括环境监察、劳动监察、质量监督、金融监管等。环境监察是一种直接的微观干预行为,主要任务是由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对辖区内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和对海洋及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
劳动监察是指国家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事业单位的劳动雇佣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质量监督是国家设立质量监督机构对微观主体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金融监管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对金融交易主体进行某种限制和规定。一般指央行和其他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三、经济激励指国家通过经济手段激励微观经济主体,从而达到调节市场的目的。常见的激励手段是税收优惠、补贴等。对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政府一般通过税收优惠或税收减免的方式,促进企业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对于具有负外部性的企业(如产生水污染、大气污染的企业),政府则通过增加税种和税额的方式加以限制。补贴分为生产性和生活性的两类,这里专指生产性补贴。政府对具有外部性强的经济行为如义务教育、就业培训和研究开发等给予适当的货币资产或非货币资产的补助行为。四、经济管制指政府为控制企业的价格、销售和生产决策而采取的各种行动。1、价格管制最低限价—也叫支持价格,例如最低工资制度,农产品保护价收购最高限价—销售价格不得高于某个标准。例如对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强的公共产品限制价格,特殊时期(战争、饥荒、春运)对必需品的限制价格成本定价—对特定行业,要求其产品定价依据某种成本。例如,自然垄断企业的(边际、平均)成本定价,教育系统的平均教育成本(区域)定价2、数量管制对稀缺的经济资源,政府一般采取限制交易数量的方式管制,例如私人购汇数量、个人拥有房产数量、无线频谱等,政府通过设定标准挑选符合资格的申请者发放许可证,是数量管制最常见的手段。进口配额(进口机电产品、进口禽肉)、出口配额(农林产品、稀土类产品)、外汇限额(私人每年不超过5万美元)等都是典型的数量管制。3、制定标准针对产品质量、劳动安全卫生、环境污染等问题,政府制定一系列强制性或推荐性的标准供行业、企业参照执行,其中强制性标准具有强制约束力。由政府制定的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可以依据这些标准进一步制定自己的生产标准,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政府通过这些标准,为企业的某些决策行为设定了边界,以达到调节的目的。五、其他的调节手段1、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典型方式就是经济国有化。国有化的内容参见国有企业改革部分中,资本主义国有化与社会主义国有化之间在背景、途径和目的上的区别。2、产业规划产业规划指对产业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整体布置和规划。宏观层面的产业规划指政府提出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促进这些产业领域的发展。在微观层面的产业规划,主要指政府通过产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制定详尽的规划和政策引导产业发展和促进产业集聚。3、政策制度环境指政府可以通过营造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如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高效透明的管理环境、快速可靠的信息披露环境、奖惩分明的信用激励环境等),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提高市场交易的效率。第三节政府微观调节的优势和不足一、政府微观调节的优势政府凭借强制力在微观调节领域具有某些明显的优势,包括:1、征税权对具有负的外部性的经济行为,政府可以通过征税的方式提高经济主体的成本,进而影响其行为,减少这类产品的生产和交易,从而改善市场结果。2、禁止权政府可以颁布禁令,禁止某些行为和活动。例如政府可以通过给予专利的方式保护新产品研发者的权利,禁止其他模仿者进入。政府还可以通过设定休鱼期、封山育林等禁令,保护公共资源的修养生息。3、处罚权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规则约束市场交易者,并对违约者进行惩罚,以塑造良好的交易环境,增加交易双方的诚信,促进市场效率的提高。4、降低交易费用当公众的集体利益受到某经济主体的侵害时,公众联合起来与该经济主体进行谈判,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往往由于公众个体之间行为不一致(免费乘车者)、利益的不一致(离间),导致谈判低效甚至无效,这时,有政府代替公众群体与经济主体谈判,不仅代价小(交易费用低),而且执行效果往往更好。二、政府失灵当然,政府在实施微观调节时也存在不足,即政府失灵。1、有限信息尽管政府获取信息的能力比私人强大的多,但是毕竟政府不是万能的,因此,政府也会遇到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问题,例如,政府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很难事前做到准确预测和判断;政府获取信息的路径过于长导致的信息失真等。这些不完全或不对称的信息会使政府在微观调节时做出错误的判断。2、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有限人们的行为有很多维度,政府的政策对某些维度的干预,可能导致人们在其他维度上的行为调整,而政府对这些调整可能缺乏对策。例如,如果政府对某产品实行价格管制,生产者就可能降低产品的质量,如果对质量也实行管制,生产者还可以降低售后服务的质量,总之,生产者会通过行为调整降低自己的成本以适应价格管制。3、时滞问题政府的决策时间一般比较长,这是因为时滞的原因。一是认识时滞,从问题产生到纳入政府考虑需要一段时间;二是决策时滞,从决策开始到决策完成,由于决策程序和利益平衡的牵扯,也要经过一段时间;三是生效时滞,即政府决策出台到市场形成反馈需要一段时间。4、利益集团与腐败当公众的集体利益受到某经济主体的侵害时,公众联合起来与该经济主体进行谈判,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往往由于公众个体之间行为不一致(免费乘车者)、利益的不一致(离间),导致谈判低效甚至无效,这时,有政府代替公众群体与经济主体谈判,不仅代价小(交易费用低),而且执行效果往往更好。5、公共决策的局限性在民主原则下,决策的方式一般是少数服从多数,但决策结果却可能带来对少数者的剥夺,并且是无效率的剥夺。P315方案的最终投票结果表明,社会因为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导致福利净损失160(垄断市场有一种情况叫做一级价格歧视,这是有效率剥夺的例子)。三、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在克服市场失灵方面有优势,但政府自身也会因为多种原因失灵。因此,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需要:1、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市场规律要求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鉴于此,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行政手段要尽量退出,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过多过细的审批持续要尽快取消或简化,给市场和微观主体以更大的自由,以提升市场的效率。2、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同时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做好市场监管工作,以弥补市场自身的不足,为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第十六章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节第一节政府对宏观经济调节的原因宏观经济调节是指一个国家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的手段、政策的总称。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节,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失衡问题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总需求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有支付能力的条件下对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有效需求总和。严格意义上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指二者不仅在总量(价值形态)意义上而且在结构(实物形态)意义上都是相等的。但是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这种平衡很难实现,而大多数情况下二者是失衡的。当这种失衡达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就会出现大的波动乃至危机。这种失衡市场本身是没有能力解决的,必须依靠政府“有形之手”的干预,通过政府的特定手段或政策引导资源的流动,使得经济尽可能恢复到总供给与总需求大致的平衡。2、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市场机制尤其是竞争机制遵循的是效率原则,低效率的生产者在竞争中最终会失败,同时伴随者财富的不断损失,而高效率的竞争者刚好相反。所以,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结果是财富不断向高效率的生产者集中,最终引起社会两极分化出现。可以看出,两极分化导致的社会分配不公是市场自身运行的结果,市场机制无法克服这个矛盾,必须借助于政府的干预(如转移支付,税收政策等)来尽量改善分配不公的结果。3、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一个国家各个区域之间往往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甚至巨大的差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劳动力总体素质、管理水平、资本富集度等都比较高,因而要素的报酬也一般比较高,这种情况又会进一步吸引更多更优质的要素资源加入本地区,从而进一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反之,那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则会由于经济发展所需的优质要素资源流失而越发落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拉大。这也是市场自身运行的结果,市场自身无力解决这种区域经济的不协调,需要政府政策的干预。4、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失业问题失业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主要后果,一方面从微观看,资本追逐利润的结果必然导致有机构成的提高,而有机构成的提高则必然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结构性失业)甚至绝对减少(周期性失业)。可见,市场机制本身对失业是无能为力的。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具体表现在:(1)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政府通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可以协调好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2)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其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按比例在各生产部门配置资源,建立起适合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总量关系和结构关系,保证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要实现这个目标,仅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政府在宏观上做出适当的安排和调控。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宏观经济调节的性质和目标一、性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本质决定了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节的性质是:通过调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调节,在促进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减轻两极分化的程度,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另一方面,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调节不是取代市场的功能,而是弥补市场的缺陷或不足,这种调节是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为前提的。二、宏观调控的目标 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一)充分就业1、含义:充分就业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狭义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这种要素的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不是指现有的劳动力全部都就业,而是指在法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够按照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2、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自然失业率是指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一般美国为4%左右,欧洲为8—9%左右。说明一:(1)年龄规定以外的无工作者不属于失业者;(2)丧失工作能力者不属于失业者;(3)在校学习者不属于失业者;(4)在失业界定的时间内不愿或不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不属于失业者;(5)未在特定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的无工作者不属于失业者。可以看出,一国失业人数的统计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所以,官方公布的数字通常是比较保守的;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政府有利用媒体宣传来稳定人心的企图。所以,实际的失业人数可能比官方公布的要高。
另外,不同国家对就业年龄的界定是不同的,如我国法定的就业年龄是16周岁;欧美国家大多规定为15周岁;菲律宾则规定最低法定就业年龄为14周岁官方规定的失业后重新寻找工作的时间各国也不一样,大多国家都规定一个月内找不到新工作即可以算做失业,也有规定为21天(3周)的,如日本。说明二:新古典综合派的失业图例DSw/pNN*N1N2(W/P)1上图中,N*表示社会全部劳动力数量,在工资率为(W/P)1时,N1表示就业人数,N2—N1为非自愿失业,N*—N2为自愿失业。说明三:失业的分类(1)凯恩斯的分类法
凯恩斯把失业划分为: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2)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三分法
①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的失业。这种失业通常是劳动的供给方由于换工作或找新工作不顺利引起的,对家庭而言,这种失业一般是短暂的,过渡性的,因此,并不是严重的经济问题②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造成的失业,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无法填补现有的空缺结构性失业通常由劳动的需求状况发生变化引起。例如,生产技术的进步对现有行业的就业者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就业者会带来较大的冲击;如我国目前经济中出现的技工短缺的现象以及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现象③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整个社会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各行业普遍的失业(3)马克思对失业的解释马克思认为失业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企业最大限度追逐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目的,导致企业争相改变生产技术,从而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有机构成的提高进一步引起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甚至绝对减少,于是出现失业另外,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对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生产是必须的,这种失业人口不仅对在业工人形成竞争压力,有利于资本家压低工资成本,同时也为下一次扩大再生产提供了追加的劳动力(二)物价稳定物价稳定----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价格稳定并不是指价格总水平的一成不变,一般认为,价格水平年上涨率维持在1%~2%以内是比较理想的。经济学通常用价格指数表示价格总水平,价格指数主要包括消费价格指数CPI,批发价格指数WPI,GDP平减指数现实经济中由于有大量的商品和劳务存在,且价格的变化程度不同,为了综合地反映这种变化,宏观经济学通常使用价格指数描述通货膨胀的状况例如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
物价不稳定的主要标志是通货膨胀,当一个经济体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这个经济则处于通货膨胀中。按照物价水平上升的速度,通货膨胀通常可以划分为
①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的速度在10%以内②奔腾的通货膨胀----每年通货膨胀率在10%和100%之间③超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结构性的通货膨胀等(三)经济均衡增长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经济增长通常用GDP年增长率表示。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发达国家GDP的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到3%的水平是比较理想的,如果增长速度低于1%或者高于4%就预示着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或者过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增长时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资大量涌入和外需增加,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使我国的经济增长空间很大,适度的速度在8%左右,甚至更高。如低于8%,就会出现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增大,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突显,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等问题;相反,如果年增长速度接近或超过10%,则会出现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问题。(四)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国际收支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经常性项目,反映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贸易以及转移支付的状况;另一个是资本项目,反映一个国家的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家庭因购买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而发生的资本流入和流出状况。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处于开放状态时,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会影响该国的国民收入状况,因此,如果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将对该国经济的整体运行产生良性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处于非平衡状态(顺差或逆差),将对该国的进出口和资本流动造成不利影响,甚至进一步会影响该国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国际收支通常有3种情况:收入大于支出,即顺差。当顺差出现时,它会引起外汇储备增加、本币升值,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升值会削弱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出口下降。支出大于收入,即逆差。当逆差出现时,它会引起外汇储备减少、本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尽管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的增加,但长期大量的逆差会使本国金融实力和国家信誉的下降。收入与支出相等,即国际收支平衡。除了以上四个基本的宏观调控目标外,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根据国情也会设定一些特殊目标,例如,我国当代经济发展中还强调诸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宏观调控的目标,这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层次低,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型企业数量众多有直接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间有时是有冲突的,例如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两个目标之间就有冲突。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目标,需要刺激总需求,在政府宏观调控时,刺激总需求通常是通过实行积极的财政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实现的,而这些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结果,往往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即发生通货膨胀,也就是说,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达到最佳状态。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πuopc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宏观经济调节的手段与政策一、宏观经济调节的手段(一)经济手段政府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经济主体的利益,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以实现宏观调节目标的各种手段的总称。经济手段具有间接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是市场经济中最常用的宏观调节手段。通过经济手段的调节,既可以使微观主体(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活动纳入国家目标的范围,又可以保证企业和消费者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经济杠杆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价格、税收、利率、汇率(影响进出口)、工资等。(二)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调节市场经济运行秩序的一种手段。与其它调控手段相比,法律手段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基础性。法律不仅厘定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经济主体的基本权利义务和基本行为方式,而且也规定政府调控经济的领域、方式,是其它政府调节手段的基础。第二,全局性。法律是覆盖全社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要接受法律的规范。第三,强制性。法律手段以国家强制性权力为背景,经济主体的利益必须建立在合法基础之上,所有犯法和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强制的约束或制裁。第四,稳定性。因为立法和执法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可以将主观性和随意性降到最低程度。
法律手段的主要内容规定经济主体基本权利、义务和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法律,如宪法、民法、商法等;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的法律,如公司法、中小企业法、合同法、专利法、商标法等;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规范宏观经济主体行为,厘定其他调控手段的调节范围和程序的法律,如计划法、财政法、以及税法、银行法、行政法中的相关规定。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三)计划手段1、含义:计划手段是指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本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所做的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规划和安排。
2、分类从计划覆盖的范围讲,有总体计划和单项计划;从计划期的长短来看,政府计划可以分为短期(1年内)、中期(3—5年)、长期计划和发展战略几种:从计划的实施方式上看,计划可以分为指令性计划(强制性)和指导性(市场性)计划。3、计划手段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经济体制和国情是影响一个国家计划手段在政府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两个基本因素。我国是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这使计划手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①从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来看,由于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计划手段的作用范围和力度要比原来计划体制时期小得多,但比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要大。②从计划的范围上讲,我国既存在单项计划,也存在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计划。③从计划期的长短来看,中长期计划居于核心地位,年度计划地位明显下降。④从计划作用方式上看,指导性计划是计划的主要形式,指令性计划虽然还存在,但地位已大大下降。(四)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政府凭借国家行政力量,依靠行政机构通过具有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带有指令性性质的任务等方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区划、行政级别来调节和管理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与其它政府调控手段相比,行政手段具有收效快和干预力度大等特点。由于行政手段决策程序简单,并依靠垂直的行政组织实施决策,决策时滞和执行时滞短,因此,决策和执行效率较高。
一般情况下,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将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
二、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一个体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汇率政策等。从国内经济的角度看,最基本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前两者主要调节社会总需求,后者主要调节社会总供给。(一)财政政策1.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府收入政府支出税收公债(国家信用)财政投资或政府购买补贴或政府转移支付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的财政政策工具中,只有财政投资或政府购买直接影响国民收入或GDP,而税收和补贴不直接影响GDP水平但可以通过乘数效应间接影响GDP;国家信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当政府税收不足以弥补支出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公债。2.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财政制度本身具有自动地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这种作用叫做“自动稳定器”;另外,政府也可以主动地利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这种现象叫“相机抉择”。(1)自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自身拥有的抵抗外来冲击的机制,在繁荣时能自动抑制膨胀,在衰退时能自动减轻萧条。例①经济衰退→y↓→个人收入↓→税率不变,则税收自动减少→yd自动地少减少一些→c则自动少下降一些→对衰退产生抑制作用。
例②经济衰退,失业增加,政府的tr自动增加,可以抑制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下降。(2)“相机抉择”----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对于较大的经济波动,政府应主动利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这就叫“相机抉择”。
例如,经济衰退时,政府采取增加购买、减税等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经济过热时,政府采取减少购买、增加税收等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3、两种重要的财政思想1.平衡型财政理论----包括年度平衡和周期平衡两种思想,其中,年度平衡指在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的收支平衡,既无赤字,也无盈余;周期平衡指在一个经济周期内政府的收支平衡,即衰退时有意识地安排赤字而实施扩张财政,繁荣时有意识安排盈余而实施紧缩政策,并以盈余抵消赤字,是整个周期内预算平衡。2.功能财政理论----凯恩斯主义者(美国经济学家勒纳20世纪40年代明确提出功能财政思想)否定了平衡型财政的思想,提出了功能财政的观点,即:经济衰退时,政府有义务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如果有财政盈余,政府有责任减少盈余,如果有赤字,政府应不惜出现更大赤字,反之,则反向操作,总之,不能为追求财政平衡而妨碍财政政策的正确执行。(二)货币政策1、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西方的银行体系大致由中央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构成,金融中介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其它包括信用协会、保险公司、私人养老基金等。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包括:负债业务(吸收存款)、资产业务(放款、投资)、中间业务(代理业务手续费)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货币当局,统筹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具有三个职能:(1)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的货币(2)银行的银行----为商业银行通过票据贴现方式提供贷款、保管准备金等(3)国家的银行----代理国库(代收税款和国债价款、代理拨付各种经费);提供政府所需资金(如直接购买公债为政府提供长期资金);代表政府与国外发生金融业务关系;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2、利率利息是提供资本要素所获得的报酬,利息与资本额的比值叫做利率,利率一般由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并受其他一些经济因素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基础货币的发行量影响利率水平,而利率水平的高低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投资与居民的消费。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通常把存款的一部分拿出来应付日常提取,这部分金额,叫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在存款中至少占的比例由中央银行决定,这一比例叫法定准备率,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叫法定准备金,这种法定准备金通常由银行自己保管一部分,另一部分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帐户上。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标准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通常,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可贷款货币增加,引起货币供给多倍增加,相反,则引起货币供给多倍减少。说明: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对所有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其作用过于猛烈,中央银行一般不太使用,但在非常时期,如流动性过剩时期,过多的流动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以及各类资产价格过高时,也可能频繁使用法定准备金率政策。4、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将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贴现以换取可流通货币时支付的利息率。它实际上是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利率,即再贷款利率。
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可以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变化,通常,央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量会减少,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多倍减少,央行降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量会增加,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多倍增加。
说明:①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控制准备金效果有限,例如商业银行特别缺乏准备金时,即使再贴现率高,商业银行仍然会选择贴现。②再贴现率政策执行时较被动,因为如果商业银行不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再贴现率政策便无法执行。5、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通常,中央银行买入债券,货币供给量会通过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多倍增加,卖出债券,货币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护理安全培训
- 物理因子疗法及康复护理水疗法
- 医护理系彭芳
- 实验室主任安全培训
- 大班语言活动生字表
- 对新员工的财务培训
- 7月珠宝活动策划方案
- 数学学案:课堂导学函数的表示方法第课时分段函数
- 2岁护理方法和技巧
- 健康扶贫培训教材
- 第五单元学雷锋在行动(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 服装店人员不稳定分析报告
- GB 37219-2023充气式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 NB-T 47013.7-2012(JB-T 4730.7) 4730.7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7部分:目视检测
- 《梯形的认识》(课件)-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肝吸虫护理查房课件
- 北京开放大学《现代管理专题》终结性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小腿抽筋的原因以及缓解和自救方法定稿
- 2023年度高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 南开大学答辩通用模板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真题20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