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六课第2框一、选择题1.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主要表明eq\x(导学号24110285)()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C.认识的目的是追求终极真理 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D适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B是强调认识的反复性,不符合题意;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C是错误的。故选D。2.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作为一名公民,要多些主见,少些盲从;多些理性,少些冲动。要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出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及时举报,坚决不做网络谣言制造者的“帮凶”。这是因为谣言违背了eq\x(导学号24110286)()A.真理的具体性 B.真理的多样性C.真理的条件性 D.真理的客观性[答案]D[解析]对一个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谣言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故选D。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吐故纳新的生命体,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只有尊重国情、循序渐进,我们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中国奇迹,不断收获新的民族自信。这表明eq\x(导学号24110287)()A.真理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C.正确的认识只有一种,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真理具有普遍性,必须把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运用于另一条件中[答案]A[解析]西方政治模式只能适用于西方某些国家和地区,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谬误,B不符合题意。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种,C错误。D错误,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4.中学物理课上有“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内容。一学生在灌满水的塑料瓶上钻一个小孔,水从小孔处顺势流出,然后用激光灯对准小孔照,结果发现水让光线改变了方向。这一实验告诉我们eq\x(导学号24110288)()①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④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通过实验,该学生对光的传播有了新的认识,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符合题意。光沿直线传播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实现的,实验改变了这一条件,得出不同的结论,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符合题意。④中“循环过程”说法错误。5.哲学家莱辛说:“追求真理的过程胜于追求真理本身。”这是因为eq\x(导学号24110289)()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真理与谬误是完全对立的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真理是客观的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①符合题意。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而也是相对的。因此,要不断地追求和发展真理,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在材料中未体现。二、非选择题6.(2023·福建八县市期中考试)屠呦呦发明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国的中医学奠定国际地位开创了先河。中国中医学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然而,在屠呦呦研究出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之前,受西医传入的影响,中医在中国曾遭受沉重打击。一些人因中医药在理论研究、临床研究、药材炮制等方面与西医药存在的差异和差距而开始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屠呦呦从汉医方剂著作《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科研灵感成功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青蒿素的案例,重新证明中国医药学确是人类伟大宝库。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一些人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的原因。eq\x(导学号24110290)[答案]①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因而有些人对中医药会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②有些人因中西医药差异和差距,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是因为没有看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没有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③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是具体的。用西医药研究的理论、方式方法来评判中医药,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对中医药的看法要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解析]通过审读设问可以看出,本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生活与哲学,考查的知识指向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特点以及认识的特点。本问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解答本问时可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没有看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没有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对中医药的看法要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一、选择题1.亚里士多德说过:“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这说明eq\x(导学号24110291)()①真理不能超出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②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③真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超越自身④真理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答案]C[解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故①②正确。③说的是真理自身的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④错误,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就不能称之为真理。2.有人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合理之处在于它看到了eq\x(导学号24110292)()A.思考有助于获得真理 B.认识具有反复性C.真理既源于实践,又源于思考 D.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答案]B[解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强调发现真理的艰辛,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不是强调思考的重要性,故排除A,选择B。C错误,真理只能源于实践。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3.“错误”说:“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中得出的结论有eq\x(导学号24110293)()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②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③只要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就发现了真理④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A.②③ B.①②C.①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真理与谬误作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说法错误。(2023·中原名校联考)一夜之间,月缺月圆,月全食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回答第4~5题。4.中国古代民间认为月食是“蟾蜍食月”或“天狗吃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测工具的不断更新,人们早已能够给出月食的科学解释了。这说明eq\x(导学号24110294)()①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科技的发展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的发展④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古代民间对月食的认识受当时条件的制约,①与题意吻合。材料并未涉及认识对科技发展的影响,②排除。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认识工具的更新,人们能够给出月食的科学解释,说明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能促进认识发展,③正确。④中“唯一”说法错误。5.中西传统文化中对于月圆的理解有所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圆往往象征团圆美满;但在西方文化中,月圆则意味着狼人变身,充满了恐怖气氛。中西文化对月圆的理解不同,原因可能有eq\x(导学号24110295)()①认识对象的差异②科技水平的差异③主观因素的差异④实践活动的差异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排除,这里的认识对象是相同的,即月圆。材料中对月圆的理解与科技无关,②排除。中西文化对月圆的理解不同,主要是因为认识主体和实践活动的差异性,故③④符合题意。6.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不需要额外的钙,摄取过多的钙会增加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此前有些科学研究由于研究方法错误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误导了消费者。这一研究佐证了eq\x(导学号24110296)()①自然规律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变化发展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认识的发展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④真理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A.②③ B.①②C.①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通过科学研究得出新的结论,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符合题意。原有的错误认识表明,认识的发展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③符合题意。④错误,真理性认识不会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7.据报道,天文学家分析150光年外一颗白矮星周围的岩石碎片发现,他们可能是含有大量水分的一颗行星留下的残骸。这是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含水行星的残骸,表明很久以前那里可能有类似地球的宜居行星。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eq\x(导学号24110297)()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②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④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错误,否认了实践决定认识;③错误,人们的认识水平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不能超越历史条件。二、非选择题8.(2023·湖北宜昌期中)“抢红包”是近几年春节期间最热门的话题,但事实上,社会各界对此存在一些争议。●反方:冲淡年味“抢红包”让商业活动冲淡了年味。“抢红包”让很多人耗费了大量时间在网上,而忽略了过年的团圆氛围。对于老年人而言,当晚辈们无论吃饭还是聊天时,都低着头看手机,难免会让他们失落。■正方:回归本质“抢红包”恰恰让过年的红包回归了本质。现在过年发传统的红包,往往几十块拿不出手,至少百元以上,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网络红包这种形式很好,几块钱、几毛钱都可以,互不攀比,大家就是图个吉利,既增添了过年的氛围,也增进了亲友间的友谊,是好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抢红包”现象引发争议的原因。eq\x(导学号24110298)[答案]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立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评价“抢红包”现象时,人们往往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抢红包”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住宅房屋合同范例
- 仓库搬迁运输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土地居间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激励股权合同标准文本
- 代持股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东城饭堂承包经营合同标准文本
- 休闲农庄租赁合同样本
- 共用资产合同标准文本
- ktv营销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土建施工合同标准文本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数学主题活动设计一年级《欢乐购物街》
-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 《银行有价单证及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办法》pdf模版
- 中国文化概况概要课件
- JJG(晋) 13-2021 机动车区间测速仪
- 体外循环意外时麻醉医生该做些什么?
- 基于语音信号去噪处理的FIR低通滤波器设计要点
- G414(五)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
- (完整word版)男衬衫的制作工艺
- 家和万事兴-善人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