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区域开发与国土整治_第1页
高三地理二轮区域开发与国土整治_第2页
高三地理二轮区域开发与国土整治_第3页
高三地理二轮区域开发与国土整治_第4页
高三地理二轮区域开发与国土整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分析第4节区域开发与国土整治专题五知识精讲典例示范跟踪演练返回目录

一、区域开发与发展的评价区域开发与发展的评价应当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分析,而每一个方面的评价则具体从自然条件、人文条件进行评价。若在题目中提出有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则应进行生态保护、环境的防治和治理等方面的措施。(见下表)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可持续性发展措施自然条件地形平原—种植业山地丘陵—立体农业山地丘陵—不利耕种、交通不便平原—科技、盐碱化山地丘陵—梯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返回目录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可持续性发展措施自然条件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内陆干旱—光照、温差青藏高寒—河谷农业季风气候—春旱、寒潮、风沙、干旱、盐碱化、洪涝内陆干旱—寒潮、风沙、干旱、盐碱化、青藏高寒—旱,寒季风气候—治理盐碱地、选择耐旱寒作物、改良耕作制度、发展科技和植树造林内陆干旱—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注重生态保护、防止次生盐碱化青藏高寒—发展河谷农业、特色农业水源河流水—灌溉农业冰雪融水—绿洲农业水源缺乏—干旱、土壤次生盐碱化发展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改良耕作制度返回目录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可持续性发展措施自然条件

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原料(铁矿、有色金属矿)钢铁、冶炼工业能源丰富—化工工业、能源基地旅游资源—第三产业生物资源(林草)—畜牧业、林业的系列开发资源缺乏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和深加工注重生态保护注重环境污染的防治和治理注重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返回目录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可持续性发展措施社会经济条件区域经济状况工业基础好—经济发展水平高利于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农业基础好—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区域经济不发展—经济技术落后、不利于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承接注重生态和环保、因地制宜的发展区域经济基础设施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促进资源开发、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区域经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资源开发、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少占耕地、农田,工程建设注重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的治理返回目录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可持续性发展措施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文化科技文化基础好、水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不利于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高—利于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国家政策优惠政策—利于区域经济发展返回目录自然环境条件的评价,主要是指区域内的资源环境,通常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和原料)、旅游资源等。然后依据区域内的优势资源进行合理的应用。社会经济条件的评价,主要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劳动力条件、工农业基础、国家政策条件以及相关的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等等。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则应着重强调区域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过程的影响和治理:可能产生相应的环境污染、生态返回目录破坏以及对污染的治理、自然灾害的预防等。而对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其评价因子与指标应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而有所区别。返回目录

专练1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

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空间分布图返回目录材料二

上图圆内部分为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专家学者提出的“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将联合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

(1)“西三角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2)从“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空间分布图”上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产业地带空间分布特点是:①

;②

(3)“西三角经济圈”是西部大开发地带中产业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简述“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返回目录

第(1)题,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探讨“西三角经济圈”与其他三个经济圈的位置差异可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结论。第(2)题,在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图文信息发现规律;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和运用知识,寻找事物分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如本题中陇海一兰新铁路沿线即是重要产业分布地带等。第(3)题,论证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既要分析自然因素,又要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同时要明确每一大因素所包舍哪些为该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返回目录

(1)位于内陆地区

(2)①以大城市为中心②沿交通线(河流、铁路)呈条带状分布

(3)有利因素: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比较丰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自然条件比较好(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较充足),农业基础较好;拥有西部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享有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有重庆、成都、西安等大城市为依托;交通比较便利。返回目录

(4)我国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意义在于(多项选择)(

)

A.为西部大开发打造出引擎和龙头

B.利于三大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

C.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D.有利于资源、资金、人才和市场的集聚并形成产业集聚带

E.有利于西部地区农业基地开发和建设,使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产品供应基地ABCD

在分析此类问题时必须明确题目设问意图而有针对性的回答。返回目录

二、我国各地区的生态问题与国土整治生态问题形成原因整治措施东北地区①黑土土壤冲刷,土层日渐变薄②沼泽地的开垦引起生态变化③森林生态和森林资源严重破坏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②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①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②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土壤的培肥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返回目录生态问题形成原因整治措施华北地区(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风沙是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是中低产田分布的主要地区①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②片面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以及不合理开垦土地①低湿地治理——鱼塘一台田模式②盐碱地治理——调节、控制水盐运动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导致石质裸露,不能恢复;形成“红色荒漠”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①发展立体农业②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煤返回目录生态问题形成原因整治措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①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多大风②原生沙质荒漠、砾质荒漠③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①消除贫困②早期预警③生物固沙、沙障固沙黄土高原①水土流失严重,恢复相当困难②自然灾害频发①生态脆弱,人地矛盾尖锐②植被破坏③不合理的耕作④土质疏松⑤夏季多暴雨⑥开矿①小流域综合治理②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③植树种草、绿化大地返回目录

专练2材料一

2009年6月23日报道,正在甘肃调研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率国家部委调研组综合一组专程前往武威民勤,杜鹰强调,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实现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材料二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材料三石羊河流域示意图。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请根据图文中的信息,简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2)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民勤地区在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中,对土地产生了哪些不良影响?

(3)为使民勤不致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返回目录

第(1)题,从自然与人为原因进行分析。第(2)题,过度开垦导致荒漠化、盐碱化及湿地面积缩小。第(3)题,结合材料及石羊河流域自然生态特点,当地生产、生活状况分析即可。

(1)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

(2)①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和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返回目录(荒漠化、土地退化);②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③湿地面积缩小等。

(3)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②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③调整产业结构;④科学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牧;④防止过度垦殖、过度放牧;⑤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等。返回目录

三、我国四大资源调配工程工程原因主要线路效益南水北调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紧缺,限制了经济发展,影响了生态环境①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经沿途湖泊北上后,一路北上穿越黄河至天津,一路向东至烟台、威海;②中线: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至北京、天津;③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及支流引水入黄河①经济效益:促进受水区的经济发展;②社会效益:改善受水区的投资环境,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③生态效益:改善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和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返回目录工程原因主要线路效益西气东输西部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东部市场需求量大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铺设管线到上海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环境;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返回目录工程原因主要线路效益西电东送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能、煤炭等),东部地区电力供应不足①北线:将山西、内蒙古的火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输往华北;②中线:将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电输往华东和华中;③南线:将西江上游和乌江、横断山区各河的水电、贵州和云南的火电输往广东①对于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的电力不足,改善电力结构和环境质量;②对于西部地区:推动西部地区电力工业发展带动冶金、化工等相关工业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返回目录工程原因主要线路效益晋煤外运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当地消费量有限,东南地区能源紧缺大秦铁路、神黄、太焦一焦(作)兖(州)日(照)铁路等,沿海航线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资源重组,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问题返回目录

专练3下图为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返回目录

(1)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二线工程的主干道没有经过的省区是(双选)(

)

A.甘肃

B.宁夏

C.云南

D.吉林CD返回目录

(2)下列关于西气东输工程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输气管道途经的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施工时如不注意水土保持,将会造成生态破坏

B.输气管道途经的中西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一般不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

C.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解决西部地区因森林破坏而造成的环境压力

D.西气东输工程会造成沿线地区的植被破坏,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害无利A返回目录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2)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西气东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要求。(3)本题应从输出地资源丰富、输入地市场广阔、技术保障等方面去考虑。(4)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建设能够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3)我国已具备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4)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的经济意义。返回目录

(3)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和预计探明储量已达到国际惯例标准;我国西部地区油气工业已具备了一定基础,能为油气勘探、开发、输送提供较好的技术保障;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量大,具有利用天然气的广阔市场。

(4)加快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调整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返回目录

例1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下面(1)、(2)题。

(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

A.耐湿

B.耐旱C.耐盐

D.抗倒伏

(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

A.化肥

B.农家肥C.农药D.淡水C

沿海滩涂盐渍化严重,所以改造滩涂应种植耐盐植物。由于滩涂盐渍化化严重,引淡水淋盐可以有效缩短滩涂改造时间。D返回目录

例2下图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完成(1)~(3)题。返回目录

(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

(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

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BC返回目录

第(1)题,影响我国的沙尘主要来自于蒙古、中亚、我国的西北等地,属温带草原和荒漠气候区,该地位于中纬西风带内。第(2)题,图中云系呈逆时针辐合,故该处由气旋控制,其西侧为一冷锋,偏北风势力强,易形成沙尘暴天气,其东侧为一暖锋,吹偏南风,不易形成沙土暴,故选C。第(3)题,影像中部正好是云系的旋转中心,即冷锋、气旋所在位置,该处气流上升,是沙尘暴的中心区,气流带动沙尘扬升。

(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

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A返回目录

一、单项选择题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下图中O点为1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今偏531km,向正北偏448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回答1、2题。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从已知条件O点相对于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km,向正北偏448km可以推断,O点大致位于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南部附近,所以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应是土地荒漠化。

1.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

)

A.沼泽大面积萎缩

B.土地荒漠化

C.森林面积锐减

D.生态用水紧张B返回目录

2.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从O点移到P1点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B.重心从O点移到P2点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C.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D.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D返回目录

从图中影响因素看,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同时受某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但重心会相对偏向受影响较大的因素的方向,故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重心会向东北方向迁移。返回目录读我国某区域土地综合利用图,回答3、4题。返回目录

由海陆位置及经纬度位置分析此地区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山地有地带性土壤红壤,不合理开发易引起水土流失。

3.图中山地的土壤类型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是(

)

A.红壤水土流失

B.紫色土石漠化

C.黑土土壤酸化

D.水稻土盐碱化A返回目录

紫檀属热带地区树种;柳树成材性差;红松分布在寒温带地区。

4.该地区用材林中普遍种植的树种是(

)

A.紫檀

B.柳树

C.红松

D.杉树D返回目录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方。多年来定西人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读图回答5、6题。返回目录

图中关键信息有:筑坝蓄水、缓坡修筑梯田、陡坡植树造林和退耕还草,结合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固沟(打坝建库)、护坡,可判断答案。

5.该治理开发模式为(

)

A.鱼塘一台田模式

B.立体农业模式

C.基塘生产模式

D.小流域综合治理

6.该治理开发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森林减少AD返回目录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返回目录

7.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C.甲和丁

D.乙和丙

8.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BD返回目录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人类对湿地破坏后,气候大陆性会有所增强,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会增大;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大。三江平原原来是北大荒,后来被开垦成为北大仓,就是建立在湿地被开垦的基础上的。返回目录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读产品单耗国际比较表(2007年),结合有关知识回答9~11题。名称单位国内平均水平国外先进水平火电供电煤耗千克标煤/千瓦时392316吨钢可比能耗千克标煤/吨781646水泥综合能耗千克标煤/吨181124.6乙烯能耗千克标煤/吨1212714载货汽车能耗升/百吨千米7.63.4返回目录

9.对上表分析不正确的结论是(

)

A.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B.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产品单耗差距(%)最大的是乙烯能耗

C.我国重点行业产品单耗大

D.按单位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目前我国的节能潜力巨大B返回目录

10.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的是(

)

A.产业结构不合理,低能耗的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明显滞后

B.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尤其是重点行业工艺落后所占比重较高

C.管理水平低,与节能密切相关的统计、计量、考核制度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损失浪费严重

D.我国能源资源品质差,热效率低D返回目录

11.当前持续发生的能源“三荒”再次告诫我们,中国并不是一个能源富裕的国家,节能降耗至关重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措施有(

)

①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

②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倡导公众参与

④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B返回目录

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返回目录

从表中所给产品名称以及我国平均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不难看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重点行业产品单耗大,节能潜力巨大。通过计算国内外差距分别为:火电供电煤耗+24.l%;吨钢可比能耗+20.9%;水泥综合能耗+45.3%;乙烯能耗+69.7%;载货汽车油耗+123.5%,最大的是载货汽车油耗。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基本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属于基本观念。返回目录

二、综合题

12.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返回目录

(1)图中甲处,在发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受盛行风影响该现象最有可能朝

方向扩展。

(2)图中乙处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它的出现会导致该地区

加剧。

(3)1963年,图中湖泊的面积有2.5万平方千米,但到了2007年,面积不到2000平方千米。专家预测,如果不对该湖采取切实有效的拯救措施,20年后,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试分析该湖泊面积缩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