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社会的本质和结构1引言社会与人的活动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因此,人类社会具有自己独特的本质和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众多的哲学家都不理解实践与社会的关系,都没有正确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都没有正确理解社会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地解答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揭示了社会结构的本来面貌。2重点问题社会的文化结构及其功能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双击添加生产力的构成及其基本特征生产关系在社会结构中的基础地位
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3本章结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生产力标志着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
第五节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第六节社会的文化结构及其功能
4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如何理解和解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区分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关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的哲学派别,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没有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它们都不理解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也都不理解社会的本质,都不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5(一)唯心主义历史观、人本主义历史观和自然主义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共同本质,就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本主义历史观,认为人性决定社会的本质、特征及其变化,人类历史是人的本性—人性异化—人性复归的历史。人本主义历史观实际上是一种用抽象的人性解释历史,以人性作为观察和解决社会问题最高标准的历史观。自然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于自然条件,即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认为社会与自然、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在本质上是同一的。6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唯心主义历史观、人本主义历史观和自然主义历史观之所以没有正确理解社会的本质,没有正确解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把人类社会神化、精神化、抽象人性化或自然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或者“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或者“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7(二)社会的实践本质唯物主义历史观通过对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而为唯物辩证地解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奠定了科学基础。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二,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8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社会有机体思想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我们全面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以及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辩证方法要我们把社会看作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活的机体”。9(一)社会有机体的形成及其特征从思想史上看,圣西门就已初步提出了社会有机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由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社会有机体不同于生物有机体,它不是形成于物种规定的本能活动,而是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直接形成于人的交往活动。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就是个人之间的交往。10(二)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机制人类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社会有机体的自组织、自调节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自身意识到的,是以某种自觉的形式进行的。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都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实际上是意识到自己交往活动的社会主体自觉建立起来的社会规范,以约束、协调个体的行动,从而使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运行。社会有机体异于并优于生物有机体。11社会有机体要维持自己的存在,还必须进行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最初的物质生产是由人自身生产的需要引起的,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最初的社会关系也是在人自身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正是人自身再生产的要求构成了物质生产以及精神生产的内在动力。人自身生产构成社会有机体不断再生产的一个基本环节。12三、生产力标志着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正是在“生产物质生活”的过程,即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了社会生产力。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
13(一)生产力的构成生产力是在物质生产活动即劳动中形成的基本要素劳动对象:通常是指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经过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过加工的人工物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最重要的是劳动工具即生产工具)劳动者:是指能够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并且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能动的、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活的劳动”14(二)生产力的本质和特征
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
这个变换过程:一方面是人本身的“自然力”、智力、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自然不断地被“人化”的过程;一方面又是外部自然力不断被同化为人的体力、自然规律不断被同化为人的智力,从而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增强的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了社会生产力,构成生产力的本质。
15四、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形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16(一)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特征
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就是生产关系:从静态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它表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和生产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产品分配关系指产品分配的方式和比例关系,工资、地租或资本利润都是分配的形式。从动态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或者说,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这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
17(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从内容上看,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里的“总和”是指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从历史上看,一种生产关系往往以萌芽状态、成熟状态和残余状态分别存在于依次出现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中。当我们考察任何一种社会经济结构时,都会发现,在该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往往是多种生产关系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18社会经济结构有其特殊的功能:其一,经济结构以一定的社会形式把人与物结合起来,使生产力的形成从可能变为现实。其二,经济结构直接决定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构成社会结构的现实基础。19(三)阶级:特定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20这就是说,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他集团的劳动。从本质上讲,阶级就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人群共同体。21正确把握阶级概念必须弄清阶级与等级、阶级与阶层的关系
(1)阶级与等级:从根本上说,阶级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而等级则是按照地位、身份、职业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划分,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政治法律关系。
22(2)阶级与阶层:
阶层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一阶级内部按照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或其他标准划分的若干层次,如资产阶级中有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二是指按照特定的标准把各阶级中的部分成员联合起来而构成的社会集团,如知识分子阶层就是按照劳动分工的原则划分的。我们既要防止用阶层划分代替阶级划分,又要把这两种划分联系起来,从而在不同层次和不同向度上把握社会成员的结构状况,准确识别个人或集团的阶级或阶层归属。
阶级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特定生产方式的产物23五、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核心(一)政治结构的构成和核心
构成: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规范程序等。由于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基础之上的,所以,马克思又把政治结构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
核心: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是政治体系运行的基本设置。国家政权通过复杂的信息网络上下左右交换信息,把政治结构组成控制社会的机构,组织、管理和指导全部社会生活,从而执行社会职能。24(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而国家是从人群共同体分化出来的政治共同体。从历史上看,国家的出现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同时又同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紧密相连。国家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政治职能其二,社会职能其三,国际交往职能25六、社会的文化结构及其功能“文化”一词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的活动的结果,即人们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人化”的事物。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仅仅指与精神生产有关的观念形态。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即狭义的文化。26(一)文化结构与意识形态、文明形态文化结构是指政治法律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多种意识形态的联结方式。文化结构又被称作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可它又不等于社会意识。从历史上看,社会意识是与人类社会一同产生的,有人类社会就有社会意识,意识形态则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出现的,而且与私有制、阶级关系以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密切相关;从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看,社会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意识形态和科学,而意识形态仅仅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不包括科学。文明具有多种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了文明的两种形态,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27(二)文化结构的要素及其关系在文化结构中,各种意识形态都有其不同的内容和作用,但由于它们都根源于经济结构,都是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所以在内容上必然相互关联、相互补充。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神学和哲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结构。28
(1)文学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
(2)伦理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生活、阶级或社会集团相互关系的观点的总和;
(4)宗教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
(5)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29各种意识形态有着不同的内容、作用和特征第一,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内容不同。第二,对社会生活反映的方式不同。第三,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同。
在文化结构中,各种意识形态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意识形态体系。这是因为,各种意识形态都是对统一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同一性质的意识形态都为同一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服务,只不过反映和服务的侧面、重点、方式不同罢了。
30(三)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和功能文化结构源于经济结构,但它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相对独立性表现:(1)表现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感悟与总结
- 做好风险控制保持财务稳定
- 营造和谐教育氛围的工作总结
- 纺织行业的会计工作总结
- 广西贺州地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
- 2025年四川省八省联考高考地理模拟试卷
- 《腹股沟疝手术配合》课件
- 2022年湖南省娄底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1年甘肃省白银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医院教学工作汇报
- 小学生经典阅读英语短文100篇
- 2024-2030年中国计算机视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答案精析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工程设计收费标准2002修订版
- 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一)(山东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原卷版)
- DL∕T 5344-2018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
- DL∕T 2528-2022 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答案)
- 中外合作办学规划方案
- GB 14102.1-2024防火卷帘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