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8)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_第1页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8)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_第2页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8)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_第3页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8)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_第4页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8)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8)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教材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是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初步的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空间与图形”领域学习定量刻画的方法认识客观世界的开始。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自选工具测量,认识厘米以及用厘米测量物品和线段的长度,认识米以及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认识分米以及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综合与实践活动“我们的测量”。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定义,教材特别重视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注重在实际测量中体验长度单位的含义。本单元的编写有以下特点:在实际测量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含义。借助实物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在用厘米作长度单位的测量活动中,了解线段。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实际意义,知道分米,了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初步认识线段。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习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能正确的进行测量。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重点、难点重点:能够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初步认识线段。难点: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习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能正确的进行测量。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时安排本单元用5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2课时。课题课时估一估测一测1认识厘米1用直尺测量画线段1米的认识1厘米、分米、米的关系认识分米1总计5第二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表内乘法和用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的,是用口诀求商时,不能正好得到整数商,有剩余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的简单应用和扩展,是学生今后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试商的重要基础知识,所以,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安排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之前,单独设置“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本单元在内容设计上的突出特点是: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基础上,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用口诀计算时确定商的方法,学会解答有余数的简单的问题。教学目标:结合具体事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能熟练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能解决生活中有余数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余数除法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有余数除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能熟练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难点:能解决生活中有余数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教学建议:一方面,考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看其是否积极思考、认真操作、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做法。另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是否感兴趣;是否感到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价值。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6课时,内容编排如下:课题课时有余数除法的意义1课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1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1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1课时解决租船问题1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第三单元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理解了个位、十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具有了一定数感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估计、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000以内的数读、写。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本套教材在认识100以内数和万以内数中间,增加了认识1000以内的数,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第一,学生在一年经验和认知水平都显不足。第二,增加10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有利于学生感受生活中常见的数,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感。第三,能够满足第一学期段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要求。第四,把万以内数的认识后移到三年级,有利于学生结合学生生活中大量新颖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教学目标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感受100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能用自己的方法估、数1000以内的数,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1000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含义。知道三位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在用不同的方式数数、估数、掷点写数等教学活动中,发展数感,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了解可以用数和符号来描述的生活中一些现象,感受教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含义。知道三位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难点: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感受1000以内的数的意义,在用不同的方式数数、估数,培养学生有调理的思考。2、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教学建议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理解了各位、十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具有了一定数感的基础上学习的。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7课时,内容编排如下:课时知识点素材与活动第1课时数、估实物,口头数数1、数124枚纽扣电池2、估计、数一杯黄豆第2课时10个百是一千,数位数小正方形拼成的立体借助计数器认识数位第3课时在数位表中表示数在数位表中摆数字在数位表摆小棒在数位表中画图形第4课时用算盘表示数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第5课时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图书馆的书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1、3道复习题2、5道练习题3、猜数游戏第7课时掷点写数写数游戏第四单元千克和克教材分析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我国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以“物体有多重”代替“质量是多少”,因此本单元没有使用“质量”这个词,仍然讲“有多重”。全单元教材按“导入—教学千克—教学克—实践活动”的线索编写。1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引起注意。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一年级中也比过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第37页照片中一架天平的两边分别放着梨和苹果,问学生“梨和苹果哪个轻,哪个重?”这个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教材紧接着用秤称的方法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磅秤、台秤、弹簧秤、电子秤以及天平等,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称物体有多重的工具。用秤称物体有多重,还需要计量单位。教材通过“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这句话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来。第39页介绍了千克可以用“kg”表示,在生活中和教材的练习里经常使用这个符号。“千克又叫公斤”只是一般的介绍,练习中不使用。2教学“千克”的活动多样。第一,让学生知道“千克”。教材在告诉学生“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的同时,让学生观察台秤。左边的台秤上有一个西瓜,秤面的针指向“3”,这个西瓜重3千克;右边的台秤上有1个苹果,秤面的针指向“200”,这个苹果重200克。这是教材让学生第一次感知千克和克。3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估计。第40页第2题“称出1千克水果糖”,兔博士提醒“先估计一下有多少块,再数一数。”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进行了有关物重的动手操作并估算等能力的训练。第40页第3题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通过观察与比较,说一说下面四种事物应该接什么质量单位。这里考察的是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估计习惯和能力。本单元的编写有以下特点:在实际测量中,体会质量单位的含义。借助实物体会质量单位的表象。学会用千克、克作质量单位。4.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质量单位。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重点、难点重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难点: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教学建议教师课前准备一架天平、若干玻璃球和质量相等的苹果、梨各一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时安排本单元用2课时完成教学。课题课时用天平比较轻重1认识千克和克1第五单元四边形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素材,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教材对四边形的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因此让学生感知四边形的特征是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掌握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主要单元内容包括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用七巧板拼图。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初步认识四边形,能辨认平行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3.了解七巧板,能用七巧板拼图。在拼图和图案设计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美妙,感受我国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在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建议:长期以来,关于“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在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使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标准》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是对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为此,小学阶段的教材削弱了单纯的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等的计算,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这样,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因此,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上所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如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的纸,用硬纸条和图钉做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等等。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过程。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想像、情境描述等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重要手段。因为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教材在提供大量的、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时,采用了许多活动化的呈现方式,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教学时,教师就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3.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因此,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能力,采用了逐步拓展、螺旋上升的结构,把“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均衡地安排在不同的学段中,每一学段都有相应的目标。这样,既突出每个年级的学习重点,又注意前后连贯。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材就分两段编写。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第二次将在第二学段出现,要求学生理解:两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见,同一内容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教材在不同的年段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就拿常见的数学概念来说,在小学阶段,尽管描述式和定义式是最主要的两种表示方式(定义式是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描述式是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但低年级采用描述式较多,中年级逐步采用定义式。在整个小学阶段,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感悟概念的本质属性。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也是如此,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都没有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课时安排:本单元用4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课题课时探索长方形的特征1验证正方形的特征1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1认识七巧板并拼图1合计4第六单元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学生已经认识万以内的数,能够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能够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基础上,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用加、减法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等。本单元教学的加、减法计算是小学数学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整数阶段最后一次教学加、减法计算。数学课程标准对整数加、减法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能笔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生掌握了这些口算和笔算,就能满足继续学习乘、除法计算的需要,如果遇到更大的整数加、减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也可以利用三位数加、减法的经验进行计算。本单元先教学口算,后教学笔算。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接着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是比较顺的。在教学口算时,不安排笔算的练习,能减少笔算对口算的干扰。学生口算能力强了,对笔算也有好处。除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单元还要口算几十加几十得一百几十以及相应的减法,几百加几百得一千几百以及相应的减法。这些口算可以应用于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学习三位数加、减法的逻辑前提。教材十分注意帮助学生化解学习难点。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连续进位的加法和隔位退位的减法更加困难。为此,教材通过内容的编排分散难点。用两道例题教学加法笔算,前一道例题侧重于计算法则,不涉及进位。后一道例题集中解决难点,专门教学连续进位。同样,笔算减法也安排两道例题,前一道例题教学减法的计算法则和验算,不涉及退位,后一个例题着重教学退位及隔位退位的方法。相并关系与相差关系的一步计算实际问题已经在一年级教学了,本单元没有一步问题的新授内容。编排一些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可以重温学过的数量关系,并初步学习如何确定解题思路,这能为三年级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些铺垫。教材没有单独编排估算的例题,而把估算教学融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和笔算结合着教学。这样安排,体现出估算不是一种完全单独的算法,它与口算、笔算有着内在联系,估算是为了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另外,教材结合计算练习,适当安排一些探索规律的题目和“动手做”。目的是增加计算练习的趣味性和数学思维的强度。教学稍复杂的口算,鼓励学生通过分解和转化,利用已经掌握的口算完成新的口算,并通过评价各种算法,在比较中自主选择易行、高效、少错的方法。加、减法口算中,一年级教学的一位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都是基础性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可以分解成几道相连贯的基本口算而进行。所以说,本单元的口算教学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这里所说的资源,就是指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性口算,以及把稍复杂的口算分解成基础性口算的经验。正是由于教学资源丰富,所以例1和例2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较大空间。单元教学目标:1.是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整十数家整十数(和大于100)、整百数家整百数(和大于1000)以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能正确地进行接近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估算。2.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探索并理解两、三位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进行加法和减法的验算;能通过估算确定两、三位数加减法的和或差的大致范围,以检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结果的合理性。3.使学生联系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加减法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4.使学生经历探索并归纳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和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在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下基本方法,积累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5.使学生在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自觉检验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三位数加、减法笔算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充分体现了本套教材“解决问题中学数学”和“自主探索中学数学”的特点,全部选择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问题和事例,教学时,教师要先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尝试计算,然后,在充分交流学生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方法,理解算理,提高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课题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1几百几十数的加减的口算(一)1几百几十数的加减的口算(二)1不进位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1进位加法1退位减法1连续退位减法1加法验算1减法验算1连加1连减1加减两步计算1解决问题1整理与复习1第七单元时、分、秒单元教材分析时间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等都要合理安排时间。所以,对时间的安排和体验,既是数学的重要知识,更是一个人从事社会活动所必需的,是生活经验和数学素质的重要体现。所以,关于时间的内容,本套教材特别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和活动来认识时间单位,体验时间长短,初步建立时间概念。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半时、大约几时,以及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时间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1时=60分,体验1分钟;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计算简单事情的经过时间;认识1分=60秒。单元教学目标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情境,经历认识时、分、秒的过程,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建立1时、1分、1秒的时间观念。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体验时间的长短,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简单事情的经过时间。感受时间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时间的重要性,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单元教学重点: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计算简单事情的经过时间。单元教学难点:计算简单事情的经过时间。单元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1)初步建立对时、分、秒的直观感知。教材通过看图说话,让学生复习整时、半时、大约几时,然后让学生观察钟面来认识1时和1分,进而认识钟面。动态出示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让学生体会“秒”是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经常会在“倒计时”中出现,借助这一情境可以导出“秒的认识”这一课题。(2)结合前面的情境图,直接说明: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并出示钟面,直观地观察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走一大格就是5秒,8秒就是走了八小格。再通过动态演示3幅连续的钟面,分针走一大格,秒针走了60小格。帮助学生理解分与秒的关系,即1分=60秒。(3)体验1秒有多长。通过亲身体验:如眨眼、听滴答声、击掌等方式让学生体验1秒的长度。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并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1)巩固时间单位间的进率。1分=60秒,1时=60分,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由于学生没有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时间单位的换算只出现数字较小的,以及整十倍数的换算。如600秒=()分(2)突破“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一难点。①先复习简单的整时的经过时间的计算。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早上7时起床,8时上课,经过了多少时间?唤起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的经验,建立简单的经过时间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②不是整时的经过时间的计算。出示教材情境图,动态钟面演示时间的变化。让学生观察画面,分析相关信息。通过呈现解决这一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基本方法。③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解决经过时间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可以是数格子的方式,直观、实用;也可以选择计算的方法,抽象、高效;还可以将曲线的分针转动转化为直线的数轴,便于学生算出经过的时间。(课件演示不同方法)课时安排:课题课时认识1分知道1时=60分1认识几时几分1计算经过时间1认识秒1第八单元探索乐园单元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探索乐园安排了两个活动内容。一是探索三个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而是简单的等量代换。关于第一个内容,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新编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向学生渗透有关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标准》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