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6903.3-2013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专注于标志用图形符号的表示规则,特别是针对其第三部分——感知性测试方法。这份标准为评估和确保图形符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能被广泛理解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方法论。以下是该标准主要内容的概述:

适用范围

本部分标准规定了对标志用图形符号进行感知性测试的一系列方法,旨在验证这些符号是否能够被目标受众有效且准确地识别和理解。这包括但不限于公共信息标志、安全警告标志等领域,确保设计的图形符号跨越年龄、文化背景、视力状况等差异,仍能传达预期信息。

测试原则

  • 普遍性与包容性:测试应覆盖不同人群,考虑多样性因素,如年龄、性别、教育背景、文化差异及身体条件等。
  • 客观性与量化:采用量化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确保测试结果可比性和科学性。
  • 情境模拟:测试需在尽可能接近实际使用环境的条件下进行,以评估符号在具体情境下的有效性。
  • 多维度评价:不仅考察识别率,还应评估理解速度、记忆持久度及情感反应等因素。

测试方法

  1. 识别测试:通过展示图形符号要求受试者识别其含义,记录正确识别率和反应时间。
  2. 理解测试:进一步询问受试者对符号意义的理解程度,了解是否存在歧义或误解。
  3. 情境模拟测试:在模拟真实环境的场景中使用符号,观察用户行为反应,评估其引导或警示效果。
  4. 反馈收集: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受试者对符号的主观感受和改进建议。
  5. 可访问性评估:特别关注视觉障碍人士的需求,测试符号在放大、缩小、色彩反差变化等情况下的识别性。

结果应用

根据测试结果,标准指导标志设计者和管理者优化图形符号,提高其通用性和易理解性。这可能涉及符号形状、颜色、大小或布局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目标受众和使用环境。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3-07-19 颁布
  • 2013-11-30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6903.3-2013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3部分:感知性测试方法_第1页
GB/T 16903.3-2013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3部分:感知性测试方法_第2页
GB/T 16903.3-2013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3部分:感知性测试方法_第3页
GB/T 16903.3-2013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3部分:感知性测试方法_第4页
GB/T 16903.3-2013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3部分:感知性测试方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0108001

A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9033—2013

.

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第3部分感知性测试方法

:

Rulesforthepresentationofgraphicalsymbolsforuseongraphicalsigns—

Part3Methodfortestinercetibilit

:gppy

(ISO9186-2:2008,Graphicalsymbols—Testmethods—

Part2:Methodfortestingperceptualquality,MOD)

2013-07-19发布2013-11-3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69033—2013

.

目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原则………………………

42

测试前准备的信息………………………

52

测试方法…………………

63

设备和测试材料……………………

6.13

被试…………………

6.24

主试…………………

6.34

测试步骤……………

6.44

分析和评分………………

74

结果的表示………………

85

附录资料性附录术语和方法说明…………………

A()6

附录规范性附录被试用测试说明…………………

B()8

参考文献……………………

11

GB/T169033—2013

.

前言

是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系列国家标准之一该系列国家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GB/T16903《》。: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总则

a)GB/T16900《》。

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b)GB/T16901《》,:

第部分基本规则

———1:;

第部分图形符号包括基准符号库中的图形符号的计算机电子文件格式规范及其交

———2:()

换要求

;

第部分连接点网络的分类及其编码

———3:、。

设备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c)GB/T16902《》,:

第部分原形符号

———1:;

第部分箭头的形式和使用

———2:;

第部分应用导则

———3:;

第部分屏幕和显示器用图形符号图标的设计指南

———4:()。

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d)GB/T16903《》,:

第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计原则

———1:;

第部分理解度测试方法

———2:;

第部分感知性测试方法

———3:。

本部分是的第部分

GB/T169033。

本部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图形符号测试方法第部分感知性测试

ISO9186-2:2008《2:

方法本部分与相比存在如下技术性差异

》。ISO9186-2:2008,:

用与国际标准没有一致性程度关系的所有部分代替了原国际标准中的

———GB/T15565()

ISO17724;

增加一条术语被试并用中的术语代替了原国际标准中的术语

———“”,GB/T15565;

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图形符号注册制度因此删除了原标准中的相关文字如第章注第章

———,,42、5

1;

将原标准对不同国家的测试要求改为对不同地区的测试要求如

———,6.2.3、8.2;

中增加对被试情况的记录改为被试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文化或民族背景及任何

———8.2,“、、、

残疾等情况以与本部分的要求相一致

”,6.2.1。

本部分还对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ISO9186-2:2008:

用国家标准中的图形符号代替原国际标准中的部分图形符号并修改相应的文字描述如图

———,,

B.2;

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用代替表示照度的单位

———,lxlux。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SAC/TC59)。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轻工业标准化所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邹传瑜白殿一陈永权张亮杨柞年

:、、、、。

GB/T169033—2013

.

引言

图形符号不仅需易于理解还需有足够的感知性使最终使用人群在实际环境中能正确识别符号要

,,

素要使图形符号的真实含义被理解符号要素应可识别图给出的例子阐明了这种可识别性的概

。,。1

念看到失物招领符号的人员能识别该符号包含一个问号一把雨伞和一只箱子如果把箱子看成

。“”、。

砖头则说明此符号的可识别性不够另一方面如果是倒三角上有一条弯曲线这样的描述那么认

,。,“”,

为雨伞也能被正确识别总的来说如果给出了准确的形状描述或者指明了想要描绘的物体的名称

。,,,

该符号要素即被视为能被正确识别

图1对象失物招领的图形符号

“”

为了达到最佳感知性国家标准中给图形符号的设计人员提供了图形符号设计的指导方针和要求

,,

如和

GB/T16903.1GB/T2893.3。

然而遵循相关要求和准则并不能确保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有时可能需要凭借经验检查所提交图

,,

形符号的关键要素这种需要可能出现在设计初期以决定符号在视角较小的情况下由于符号尺寸小

。,(

或观察距离远各符号要素能否被识别或当理解性测试结果显示一个符号难以理解想要仔细检查该

),;,

符号的符号要素以进一步改进符号时这种需要也可能出现的本部分描述了评定符号

,。GB/T16903

要素的可识别性的测试方法本测试方法的核心就是向有一定代表性的被试展示一个符号让被试对

。,

其进行描述被试的任务就是指出符号图像内容中的符号要素这将有助于找出图形符号中可能导致

。。

识别困难的要素

GB/T169033—2013

.

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第3部分感知性测试方法

:

1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图形符号感知性的测试方法以确定图形符号的符号要素能否被最

GB/T16903,

终使用人群迅速识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图形符号术语第部分通用

GB/T15565.1—20081:

图形符号术语第部分标志及导向系统

GB/T15565.2—20082:

3术语和定义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