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4992-2005 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相比于其前版《GB/T 14992-1994》,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1. 分类体系的优化:2005版标准对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方法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科学合理,便于用户根据材料的使用温度、成分特点及性能要求进行选择。

  2. 牌号系统的更新:新增了一系列新型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牌号,反映了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成果,为用户提供更多高性能材料选项。同时,对部分原有牌号的定义或技术要求也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新材料性能测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3. 技术要求的细化:本版标准在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及高温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为详细和严格的技术要求,确保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包括但不限于提高了某些关键元素的控制范围,增加了特定环境下材料性能测试的要求等。

  4. 检测方法的改进:随着分析测试技术的进步,2005版标准引入了更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方法,以提高测试精度和效率。这些方法的更新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材料的性能指标,满足高质量制造的需求。

  5. 标准适用范围的扩展:新版标准在适用范围上有所拓展,不仅涵盖了原有的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还考虑到了新兴工业领域对高温材料的新需求,增强了标准的通用性和前瞻性。

  6. 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更新:为了保持与国际标准和国内其他相关标准的一致性,2005版标准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清单,引用了最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际标准,确保了技术内容的先进性和协调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5-07-21 颁布
  • 2006-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4992-2005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_第1页
GB/T 14992-2005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_第2页
GB/T 14992-2005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4992-2005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77.140.01H5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4992—2005代替GB/T14992—1994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Ciassificationanddesignationforsuperalloysandhightemperatureintermetallicmaterials2005-07-21发布2006-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爱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4992-2005本标准代替GB/T14992-1994《高温合金牌号》本标准与GB/T14992—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由“高温合金牌号”修改为“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增加了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类别.即镍铝系和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同时增补了相应的牌号表示方法;增加了高温合金类别.即定向凝固柱品高温合金、单品高温合金和弥散强化高温合金,同时增补了相应的牌号表示方法:增加了铬为主要元素的高温合金分类号.即"7"和"8”数字及使用方法;增加了高温合金牌号,由原来的61个牌号增加到177个牌号:高温合金牌号的命名程序改为: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牌号的命名和使用规定:副除了“变形高温合金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将“残余元素和有害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条款内容进行了改写:有害杂质元素的控制”合并到本标准的5.1;残余元素“铜”主要作为牌号的一般化学成分进行规定。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治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治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英、燕平、庄景云、李世琼、陈惠霞、曾凡、冯涤、赵明汉。本标准1982年12月首次发布GBn175一1982.1994年调整为GB/T14992—1994.

GB/T14992-2005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T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牌号的命名原则、命名程序及一般化学成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变形高温合金、铸造高温合金(等轴品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柱品高温合金和单品高温合金)焊接用高温合金丝、粉末治金高温合金、弥散强化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2分类2.1高温合金分类根据合金的基本成形方式或特殊用途,将合金分为变形高温合金、铸造高温合金(等轴品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柱品高温合金和单品高温合金)焊接用高温合金丝、粉末治金高温合金和弥散强化高温合金2.2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分类根据高温材料的基本组成元素.将高温材料分为镍铝系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和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牌号的命名规则和使用3.1凡经过科研、试制并经主管部门正式组织鉴定、转入成批生产的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科,以及国家正式立项研制、生产、工艺稳定并有供货的合金或材料.由主要生产、研制单位向标准归口单位提出材料牌号的注册申请3.2在科研、试制阶段的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可以根据本标准的牌号表示方法命名3.3允许将新牌号与原牌号并列等效使用,在技术文件中可以同时列出新、原牌号。3.4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牌号,采用字母加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方法表示。根据特殊需要,可以在牌号后加英文字母表示原合金的改型合金.如表示某种特定工艺或特定化学成分等。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牌号的一般形式为:后绶,表示某种特定工艺或特定化学成分等的英文字母符号(特殊需要)表表示同一材料类别内不同牌号编号(两位或三位数字)表示材料的分类号数字前绶.表示基本特性类别的汉语拼音字母符号(两位或三位符号)号的表示方法4T牌号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